嘴里总是长小包 又烦又疼?出现这些情况千万别大意
本文專家:吳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
本文審稿:陳海旭,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副所長,碩士生導師
嘴巴的用處很大,我們說話、吃飯都需要它,有時會突然發現,自己的嘴唇或舌頭上,長了幾個小包。
如果不小心咬破了,沒多久就發現又長了出來,幾個月也不消退,真是夠煩人的!
這個小包到底是什么東西?為啥有人經常長?對身體有沒有什么影響?下面就和大家
聊聊“嘴里長的包”那點事
這個包是口腔科的常見疾病,在醫學上稱之為“口腔黏液腺囊腫”。
作者供圖
那這個“口腔黏液腺囊腫”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家可以用手捏捏自己的嘴唇,可以摸到很多疙瘩球狀的組織,這是口腔黏膜里豐富的黏液腺體,它們是口腔保持濕潤、分泌黏液的組織,是正常的組織結構。
由于口腔黏膜位置淺,常會受到外傷、炎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比如舌體活動和下方前牙的摩擦,或者不自主的咬下唇動作,都會損傷黏液腺的導管,導致黏液無法正常排出,進而引發黏液腺外滲或潴留性的囊性病變,就形成了口腔黏液腺囊腫。
它可以發生于口腔黏膜覆蓋的任何位置。
口腔黏液腺囊腫位于黏膜下,常見于下嘴唇和舌尖的腹部位置,表面僅覆蓋一薄層黏膜,故呈半透明 、淺藍色的小泡。
大多為綠豆至蠶豆大小 ,質地軟而有彈性,有的突出于黏膜表面,有的從黏膜下隆起,其表面黏膜容易被咬傷或破裂,流出清亮、黏稠的液體,像雞蛋清樣,破裂處愈合后易復發。
根據相關文獻以及多年的臨床經驗,黏液腺囊腫高發人群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類:
有咬嘴唇不良習慣的人
多見于女性和兒童,常常不自主就咬自己的下嘴唇,一不小心用力過猛,可能導致黏液腺的創傷而形成囊腫。
唇頰舌有創傷病史的人
如果進食時不慎咬傷,或者口唇外傷、手術后,起初可能表現為局部黏膜的潰瘍,大概一周以后潰瘍愈合,但出現了小包樣增生物,不消退。
正進行正畸矯正的患者
有的患者由于佩戴了固定或者活動的矯治器,口唇與矯治器發生摩擦、擠壓,長時間的刺激有可能會導致黏液腺囊腫的發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避免口腔黏膜的創傷,所以只能建議大家在進食時細嚼慢咽、說話時慢聲細語,降低因為牙齒咬傷導致的黏液腺囊腫。
對于喜歡咬嘴唇的人,及時糾正不良習慣,還是可以大大降低黏液腺囊腫的發病幾率。
對于正在進行正畸治療并且有黏膜刺激不適的患者,建議盡快就醫師進行復診治療,及時干預,避免黏液腺囊腫的發生。
如果囊腫特別小、不增長,也沒有任何不適,可以保守觀察,不做特殊處理。
但是,如果囊腫較大,長時間不消退,影響到進食和說話,且有反復摩擦發炎、腫痛的經歷,這種情況建議盡快就診治療。
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治療。采用局部麻醉,基本上沒有什么痛感,而且術后恢復也很快,在口腔門診就可以完成。
術后前兩天局部有點腫脹,可能會影響說話、進食,基本1周就可以痊愈。因為是黏膜手術,所以術后基本沒有什么明顯的瘢痕。
對于特別害怕手術的特殊人群,也可以采取激光治療或藥物注射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做完手術基本就不會復發,但如果再不小心咬傷或者受到未去除黏膜的刺激還是有可能再復發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嘴里总是长小包 又烦又疼?出现这些情况千万别大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苹果或再次引领汽车行业变革!曝Apple
- 下一篇: 中国仅三成网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