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的税率和计算方法(个税的税率和计算方法2022)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2022)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列表:
- 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
 - 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
 - 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
 - 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 個人所得稅怎么算,什么稅率?
 
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
我們知道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時候,都是根據稅率來進行計算的,稅率是根據收入的不同那么所要繳納的稅款也是不一樣的,那么,個人所得稅稅率計算方式是什么呢?下面就由我為大家解釋一下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于大家有幫助。一、個人所得稅稅率計算方法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二、個人所得稅率稅率有幾種
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來分析,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有二種,一種是超額累進稅率;還有一種是比例稅率。
超額累進稅率中,又分為適用工資薪金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
各種稅率的標準: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后)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3、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并按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三十。
4、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通過上文的解釋,我們可以了解到就是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一般是個人的收入越高,那么稅率相對來說也是會提高的。
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是: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
扣除標準5000元/月(2018年6月19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標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
工資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如下:工資、工資計算公式:納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計扣除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個人稅征收點實際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納稅征收點:現行征收點按5000元/月的征收標準計算。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應繳個稅金額等于應納稅所得額乘以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要扣除專項扣除項目、子女教育等附加的專項扣除項目,及企業年金等其它國家規定可以扣除的項目。目前我國實行分級稅率,所有人的收入都被分為了7級,每一級的稅率都不一樣。分別是3%、10%、20%、25%、30%、35%、45%。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二)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十一條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應納所得稅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其中:
1、居民個人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費用60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額-費用5000元;
3、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一納稅年度收入總額-成本、費用以及損失;
4、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所得額讓財產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
5、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次收入額;
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法律分析:1、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個稅免征額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3、扣除標準: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個人所得稅怎么算,什么稅率?
法律分析:新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需要繳稅的金額= (應發工資 - 五險一金 -起征額5000)×稅率-速算扣除數附。
工資在5000元以上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五險一金:
1、基本養老+地方補充養老,合計(工資總額的)22%,其中單位繳納14%,個人8%(以員工的每月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
但不得高于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不得低于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高于或低于者,則分別按300%或60%為基數(2019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將按4918元計算);
2、綜合醫療(含地方補充醫療+生育醫療),合計9%,單位7%,個人2%(計算基數同養老保險);
3、失業保險,每月合計48元,單位交納16元,個人交納32元;
4、工傷保險,以員工月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0.4%、0.8%、1.2%三個檔次(單位承擔);
5、住房公積金,5%-20%,以員工月工資總額為基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準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2022)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個稅的稅率和計算方法2022)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个税的税率和计算方法(个税的税率和计算方法2022)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第十六句是什么
 - 下一篇: 麻将一副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