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发病机制有什么?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脊髓性肌萎缩发病机制有什么?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可以參看http://baike.baidu.com/view/5084854.htm?fr=aladdin脊髓性肌萎縮(SMA)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病理改變為脊髓前角細胞變性;臨床表現為進行性、對稱性、肢體近端為主的弛緩性麻痹和肌萎縮;智力發育正常,不伴感覺障礙;人群發病率1/6000~1/10000。本病基因定位:5q11~5q13。1995年Lefebve分離出兩個SMA候選基因,即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SMN)和神經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NAIP)。二者均位于5q13。98% SMA患兒存在SMN 端粒側外顯子7的純合性缺失。
SMA發病機制是由于染色體5q11.2-q13.3上的生存運動神經元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SMN)缺陷引起。SMN基因有2個拷貝,即SMN1和SMN2,兩者均有8個外顯子。SMN1基因是致病基因。96%的SMA I-III型患者為SMN1基因外顯子7和8缺失純合或外顯子7缺失純合子,其中外顯子7和8缺失純合子占90%,外顯子7缺失純合子占10%。
SMA發病機制是由于染色體5q11.2-q13.3上的生存運動神經元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SMN)缺陷引起。SMN基因有2個拷貝,即SMN1和SMN2,兩者均有8個外顯子。SMN1基因是致病基因。96%的SMA I-III型患者為SMN1基因外顯子7和8缺失純合或外顯子7缺失純合子,其中外顯子7和8缺失純合子占90%,外顯子7缺失純合子占10%。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脊髓性肌萎缩发病机制有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失信被执行人如何查询
- 下一篇: 请律师费用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