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月球来自“火星”撞地球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新研究:月球来自“火星”撞地球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南趣百科網11月3日消息,科學家長久以來推測,月球是地球遭巨大天體撞擊后的碎片形成的。
據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等機構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最新研究,在數十億年前,一顆體積類似火星的太陽系早期行星與原始地球發生碰撞,“這次劇烈撞擊幫助創造了月球,同時在地球的地核附近留下了大陸大小的殘骸”。
對月球的起源,得到公認的一種解釋是“撞擊假說”,即一顆遠古行星——“忒伊亞”和原始地球發生碰撞后,飛濺到太空的碎片逐步凝聚成月球,但關于“忒伊亞”存在的直接證據十分模糊。
據最新研究顯示,這次巨大的撞擊可能將“忒伊亞”的部分殘骸埋在了地核附近的地幔深處。
此前研究發現,地球表面以下約2900公里的下層地幔中存在兩塊綿延幾千公里、“大陸大小”的巖石結構,地球內部的地震波在這種巖石結構中傳播得異常緩慢,表明它們比周圍的地幔密度更大,成分也不同。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高密度物質可能就是“忒伊亞”的殘骸,它在形成月球的大撞擊后保留在地球深處。
研究小組的計算機模擬顯示,來自“忒伊亞”的巖石密度比地球地幔高2%至3.5%,含鐵量更高,“它們的化學性質可能與月球火山巖相似”。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新研究:月球来自“火星”撞地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显卡选购指南,教你如何选择显卡!
- 下一篇: hpv是什么疫苗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