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鸟是谁唱的啊?
林依輪。林依輪,1970年4月4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國內地男歌手、演員、主持人。1993年簽約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同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愛情鳥》而正式出道。1994年1月,《愛情鳥》獲廣州電視臺93十大原創金曲、最佳作曲獎、最佳編曲獎以及廣州電臺“佛寶”93廣州新音樂十大金曲獎。《愛情鳥》林依輪詞:張全復曲:張海寧編曲:王鋼樹上停著一只,一只什么鳥呼呼呼,讓我覺得心在跳我看不見她,但卻聽得到呼呼呼,這只愛情鳥她在向我歡叫,樹上停著一只一只什么鳥,呼呼呼如今變得靜悄悄,因為我愛的人已經不見了,呼呼呼這只愛情鳥,何時才會來到我愛的人,已經飛走了愛我的人她,還沒有來到這只愛情鳥,已經飛走了我的愛情鳥,她還沒來到我愛的人,已經飛走了愛我的人她,還沒有來到這只愛情鳥,已經飛走了我的愛情鳥,她還沒來到樹上停著一只,一只什么鳥呼呼呼,如今變得靜悄悄因為我愛的人,已經不見了呼呼呼,這只愛情鳥何時才會來到,我愛的人已經飛走了,愛我的人她還沒有來到,這只愛情鳥已經飛走了,我的愛情鳥她還沒來到,我愛的人已經飛走了,愛我的人她還沒有來到,這只愛情鳥已經飛走了,我的愛情鳥她還沒來到,我愛的人已經飛走了,愛我的人她還沒有來到,這只愛情鳥已經飛走了,我的愛情鳥她還沒來到,我愛的人已經飛走了,愛我的人她還沒有來到,這只愛情鳥已經飛走了,我的愛情鳥她還沒來到《愛情鳥》是歌手林依輪演唱的一首歌曲(代表作),由張海寧作詞,張全復作曲,王鋼編曲。收錄于1993年11月發行的專輯《愛情鳥》中。
林依輪
林依倫
江玲
自古名人多愛鳥。這里舉幾個現代名人愛鳥寫鳥的故事。 林語堂先生認為,自然界中美的東西很多,鳥就是其中一種。他說:“孔雀、鸚鵡、云雀和金絲雀唱著不可摹擬的歌兒。宇宙間沒有一樣東西比鳥更好。” 梁實秋先生在世時,愛鳥但不養鳥,對鳥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的小品文《鳥》,開篇便是“我愛鳥”三字,表達了簡潔濃烈的感情,酷似熱戀人的海誓山盟。他愛鳥,不獨是喜聽鳥的婉轉歌唱,也愛鳥的形體。他認為世界上的動物數鳥最俊俏。在《鳥》中,他不惜花大量筆墨,維妙維肖地描寫各種各樣枝頭鳥的體態,觀察之細致,比喻之貼切,無人匹敵。 秦牧先生最喜歡的鳥是云雀(百靈鳥)。他說:“對于這種羽毛并不美麗,而歌聲嘹亮的小鳥兒,我每每懷著一種近乎景仰的愛慕心情。”秦牧先生最愛聽鳥鳴,他曾在《南國鳥節》一文中寫道:“它們真是出色的歌唱家,叫得那么美妙、神奇,有時竟唱出一串長長的顫音,讓人獲得美的享受。” 今年48歲的任建國是原吉林市鋼廠氧氣車間的操作工人。1996年6月,他因廠子不景氣而下崗,每月領取200元生活費,而妻子王淑云早于他4年下崗。家里一下子斷了經濟來源,夫妻倆整日愁眉不展。 一天,老任從外邊一進屋就興奮地向妻子說:“老婆,我找到一個活兒啦!松花江邊有個無名島,游人都愿意去那兒玩。我們不如買兩條小船去那兒出租。10年前我在廠子采砂船工作那陣學會了過硬的擺船和游泳功夫,我還可以當義務救生員。這樣咱不有錢賺了嗎?”妻子也滿心高興。于是,他們用東湊西借的800元錢買了兩艘舊船,經過簡單地裝修后正式營業了。 無名島(后被命名為“長白島”)位于松江大橋上游江中心處。這里江岸平坦開闊,青草茵茵,綠柳掩映。長白島距江岸邊二三百米,面積僅有300余平方米,島上長滿了草木,還有十分茂盛的蘆葦,夏季景色宜人,更有成群的野鴨子。每天都引來不少游人前來。 任建國夫妻滿以為生活因此會有起色,誰料剛開業不幾天,一場5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暴發了,大水沖上了小島,嚇跑了游人,投資打了水漂兒,還欠了不少債,夫妻倆相擁而泣。 妻子只好回家打些零工,并租出本就狹窄住房其中的一間以維持生活。老任沒有走,他舍不得與自己朝夕相伴的松花江,舍不得這兩條凝聚著一家人希望的鐵船,更舍不得他剛剛認識的野鴨子。 那是他剛來長白島幾天,有一天早晨5點他來到江邊游泳。剛上岸,遠遠就看見兩個青年追打一只受傷的野鴨子,只見一青年抓起野鴨子,“咔嚓”一下就把野鴨脖子扭斷了,然后迅速塞進一個塑料袋里急忙騎車走了。 只一瞬間,任建國震驚了:這么可愛的動物,竟被人摧殘了……他想了幾天,終于下了決心:我要用我的全部力量來保護這些水鳥! 從此,他開始細心地觀察和了解野鴨子的生活規律、習性、食物等,盡可能地保護它們不受傷害。 擺船工成了義務護鳥人 老任家住在市鋼廠住宅樓,距長白島至少15公里,他每天騎車得走一個半小時才能到。剛開始時,野鴨對他很害怕,一見他來就飛跑了。后來見他無傷害之意,還和它們微笑、打口哨,就慢慢不飛了,距他20多米遠處跟著他游泳。 冬天,吉林市的氣溫降到了零下二三十度,在天氣寒冷的時候,野鴨由于無處覓食,便常常站在島上哀鳴。老任就從家里帶來一些玉米粒,撤在島上。可第二天他發現野鴨子根本沒有吃。老任想,看來它們不吃這些,便跑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后來才知道江中的野鴨子分別是綠頭鴨和斑嘴鴨,以水藻和小魚蝦為食,偶爾也吃一些細碎的谷物。于是,他就到市場上買一些小魚蝦、玉米糝兒帶到島上。 野鴨們開始不敢接近老任,總是等他走了才去吃,到后來就大搖大擺地來吃了。只要老任一出現,它們就開始歡快地鳴叫。 從那時起,老任就和野鴨們成了要好的朋友,每天早晨,他必須去江邊會會那些野鴨。一天不見,就會覺得缺了些什么似的。 春天來了,野鴨們要遷回大興安嶺、西伯利亞等地。飛走之前的幾個早晨,那數百只野鴨都會戀戀不舍地圍著他叫個不停。 一晃幾年過去了,老任對野鴨子的準確返程日期了如指掌,對各種水鳥也都有了相當的了解,甚至只要有水鳥在頭上飛過,他就知道是什么類別。一旦看見他不認識的,便去市林業局找專家咨詢,或者到圖書館去查資料,直到弄懂了為止。 老任一邊慘淡經營著自己的小生意,一邊做著保護水鳥的工作。夏天,到江邊游玩的人特別多,看見江中有野鴨了,就有人打起了歪主意。在野鴨孵化期間,常有人游到島上去偷野鴨蛋。 有一次,兩個游人從島上偷了4枚野鴨蛋,老任硬逼著那兩個人把野鴨蛋送回島上。還有一天晚上,有個人偷偷上島撿了一口袋野鴨蛋,被好心人發現并報了警。追回的20枚野鴨蛋被送到江南公園進行孵化,卻沒有孵出一只野鴨來。老任說,如果野鴨蛋被人手摸過,這蛋就廢了。想到每年人為損失的野鴨蛋就達100余枚,老任心如刀絞。 從此以后,老任在野鴨孵化期間,干脆住在了江邊的一個小鐵棚子里,晚上一有動靜,他就拿著手電出去巡邏。4個月下來,老任被蚊子咬得渾身是包。 10年守護野鴨8000多只 在看護水鳥的過程中,也有人質問老任是哪個部門的,憑什么管這事。老任就問答說,什么也不憑,傷害野生動物就是犯法。 老任的執著感動了松江冬泳隊的隊員們,他們也義務看護起了野鴨子,隊伍的壯大更增強了老任做護鳥員的決心。他把自己用來出租賺錢的一條船專門拿出來做了護鳥船,一旦江中水鳥有了險情,他就駕船去營救。寒冬季節,尤其數九的時候,由于氣溫寒冷,野鴨不愛活動,它們身下的水常常結成冰碴,寒風一吹,冰碴托著野鴨就可能移到岸邊的冰塊上凍住,導致野鴨死亡。老任每天必須到江邊巡視好幾次,如發現有野鴨被凍在冰上,他就頂著嚴寒游到野鴨跟前,拿著小錘輕輕砸下托著野鴨的冰,捧回岸上的小鐵棚子,把鴨毛上的冰暖化,再把野鴨放回江中。 每年的4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野鴨產蛋孵化的日子。在3個月里,老任每隔兩三天都要去島上,仔細記錄野鴨蛋的數量,撿拾島上的垃圾。而到了4月,為了更好地保護野鴨順利生產,老任就帶著行李住進江邊他的鐵棚子,一去就是4個半月,直到野鴨全部產蛋孵化完。就這樣,每年的4月10日前后,他都孤孤零零地一個人騎車帶上行李搬進鐵棚子。女兒和妻子勸他過完“五一”節再去,他說:“那就晚了!再不去野鴨子會受傷害的。” 妻子開始時不理解,氣得邊哭邊說:“你簡直是個瘋子!” 在任建國10年多的精心呵護下,松花江上、長白島一帶的野鴨子愈來愈多。每到夏天,長白島上及周邊淺灘上多種水鳥云集。吉林市鳥類環志保護站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年來,在松花江不封凍江段共發現有越冬水禽12種,總數有8000只以上,隸屬三目三科。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兩種,數量最多的種類是赤麻鴨和綠頭鴨兩種,總量可達4000只以上。其次為鵲鴨和普通秋沙鴨,兩種相加近千只。值得一提的是綠頭鴨在江中灘島上繁殖,有逐年增多的現象。從1994年見到的3只,發展到現在己達3000多只,長年不走,已成為這個城市的獨有的留鳥。 江中野鴨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一是江水污染經治理后逐年變清,水中生物增多;二是江城人們的保護意識空前增強,人為干擾和亂捕濫獵現象大幅度減少。現在有很多水禽可接近人20米而不飛走。被任建國親自保護、挽救的野鴨就達2000只,而他10 年來精心守護的長白島已有各種野鴨8000多只了。 護鳥成了名人也成了窮人 下崗這10年來,老任本是靠租船來謀生的。不料卻因護鳥、救人而將主業變成了副業,副業變成了主業。租船這行業只有七八兩個月有賺頭,一入秋冬就沒人租了。最好的年頭是1997年,一年也就三四千塊錢。更難辦的是,護鳥與租船往往是矛盾的:七八月正是游人最多的時候,而此時野鴨也在孵化,就怕人驚嚇,老任就一遍一遍地勸游人不要到島上亂跑,不要抓野鴨蛋等。多數游人還能理解。一旦碰見打歪主意的人,他干脆就托故不出租了。由此收入大減。妻子后來見收入減少,他又這么固執,很不理解,時常爭吵。老任也不爭辯,但依然如故。 那一年島上鬧老鼠,老鼠專吃野鴨蛋,老任沒敢向妻子要錢,只好向冬泳的朋友借了200元買鼠藥。他偷偷地攢了半年多才還上錢。 救人更是搭錢的事。有多次救人時給被救者救生衣,人救上岸后被送往醫院或接回家,救生衣極少能有人歸還。8年來他搭進十七八件。這些年,如果不是出租半間房子每月有300元收入,真不知一家人如何生活,全家人幾年也不買一件新衣服,他們的衣服也都是親友送的。9歲的女兒每月伙食費60元,車費40元,還得買50斤大米,其余才是日常花銷。去年5月到9月間,老任到江邊鐵棚去看護水鳥,幾乎每天三頓都是買三元錢的包子來填飽肚子。女兒“六一”到江邊鐵棚去看他,他給女兒買的節日禮物,竟也是一元錢的包子!老任說:“現在一想到包子就想吐!” 省內幾家媒體介紹了他的事跡后,老任成了名人。在贊揚、敬佩聲中,也有人不理解他,說他是 “呆子、傻子”,連親友都說他“沒正事、一個大男人養不了家”等等。老任對此從不反駁,“有時我確實覺得自己是有些傻,一個人男人養不了家,是讓入瞧不起,我不怪別人!我母親退休金才300元,卻怕孫女受委屈,每月拿出100元給我們。唉!45歲的人,還讓70歲的母親幫助,我真是沒能耐啊!有時也真想不干了!可就是覺得自己離不開這條大江和這些水鳥。” 他想護鳥和維持生活都不耽誤 感動于老任的精神高尚與物質貧困,一些好心人紛紛伸出援手。一位小學校長親自找到他,請他到學校擔任收發員,月薪400元。老任一想到收發工作是全天在崗,江邊的野鴨誰來管呢?于是婉言謝絕。還有一個陌生人給他介紹一份打更的活,每月350 元,同樣被他謝絕了。這些他都沒敢告訴妻子,但他非常感謝這些好心人。 就在幾天前,一個家住很遠的70多歲的老大娘,為了省錢沒有乘車,竟走著去長白島。她手里拎個小板凳,走累了就坐下歇歇,走了一個多小時,歇了十幾次才走到江邊,哆哆嗦嗦地拿出100元錢遞給老任:“孩子,你光為了別人做好事了,家里那么苦。這錢給你閨女買點好吃的吧!” 老任連忙推辭說:“大娘,你這么大歲數還來看我,這錢你留著花吧!”不料這位大娘卻說:“怎么?報紙電視上說的是假的……”本不善言辭的老任連說:“不,不是……”他只好收了下來。他對筆者講述這件事時眼圈紅了。 2005年6月,吉林市一家美容院的老板梁惟玲女士感動于任建國的奉獻精神,聘請他為“榮譽員工”,從即日起每月給他開工資300元。不用上班,只希望他將護鳥進行到底。這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2006年5月13日,吉林市九三學社900多位會員捐資2萬元,為長期住在小鐵棚子護鳥的任建國用塑鋼建造了一間新的護鳥之家,任建國終于有了像樣的棲身之處。 當筆者問及他以后的打算時,他說:“護鳥肯定是要堅持到底的,因為這已是我一生離不開的生活目標。但日子也要過好,不然我就對不起妻子和女兒。如果政府有關部門能在環境保護和旅游業開發這方面幫我安排個穩定工作,能讓我護鳥和維持生活都不耽誤,那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民主與法制時報》特約撰稿 高偉杰 發自吉林省吉林市
林依輪
林依輪
林依倫
江玲
自古名人多愛鳥。這里舉幾個現代名人愛鳥寫鳥的故事。 林語堂先生認為,自然界中美的東西很多,鳥就是其中一種。他說:“孔雀、鸚鵡、云雀和金絲雀唱著不可摹擬的歌兒。宇宙間沒有一樣東西比鳥更好。” 梁實秋先生在世時,愛鳥但不養鳥,對鳥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的小品文《鳥》,開篇便是“我愛鳥”三字,表達了簡潔濃烈的感情,酷似熱戀人的海誓山盟。他愛鳥,不獨是喜聽鳥的婉轉歌唱,也愛鳥的形體。他認為世界上的動物數鳥最俊俏。在《鳥》中,他不惜花大量筆墨,維妙維肖地描寫各種各樣枝頭鳥的體態,觀察之細致,比喻之貼切,無人匹敵。 秦牧先生最喜歡的鳥是云雀(百靈鳥)。他說:“對于這種羽毛并不美麗,而歌聲嘹亮的小鳥兒,我每每懷著一種近乎景仰的愛慕心情。”秦牧先生最愛聽鳥鳴,他曾在《南國鳥節》一文中寫道:“它們真是出色的歌唱家,叫得那么美妙、神奇,有時竟唱出一串長長的顫音,讓人獲得美的享受。” 今年48歲的任建國是原吉林市鋼廠氧氣車間的操作工人。1996年6月,他因廠子不景氣而下崗,每月領取200元生活費,而妻子王淑云早于他4年下崗。家里一下子斷了經濟來源,夫妻倆整日愁眉不展。 一天,老任從外邊一進屋就興奮地向妻子說:“老婆,我找到一個活兒啦!松花江邊有個無名島,游人都愿意去那兒玩。我們不如買兩條小船去那兒出租。10年前我在廠子采砂船工作那陣學會了過硬的擺船和游泳功夫,我還可以當義務救生員。這樣咱不有錢賺了嗎?”妻子也滿心高興。于是,他們用東湊西借的800元錢買了兩艘舊船,經過簡單地裝修后正式營業了。 無名島(后被命名為“長白島”)位于松江大橋上游江中心處。這里江岸平坦開闊,青草茵茵,綠柳掩映。長白島距江岸邊二三百米,面積僅有300余平方米,島上長滿了草木,還有十分茂盛的蘆葦,夏季景色宜人,更有成群的野鴨子。每天都引來不少游人前來。 任建國夫妻滿以為生活因此會有起色,誰料剛開業不幾天,一場5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暴發了,大水沖上了小島,嚇跑了游人,投資打了水漂兒,還欠了不少債,夫妻倆相擁而泣。 妻子只好回家打些零工,并租出本就狹窄住房其中的一間以維持生活。老任沒有走,他舍不得與自己朝夕相伴的松花江,舍不得這兩條凝聚著一家人希望的鐵船,更舍不得他剛剛認識的野鴨子。 那是他剛來長白島幾天,有一天早晨5點他來到江邊游泳。剛上岸,遠遠就看見兩個青年追打一只受傷的野鴨子,只見一青年抓起野鴨子,“咔嚓”一下就把野鴨脖子扭斷了,然后迅速塞進一個塑料袋里急忙騎車走了。 只一瞬間,任建國震驚了:這么可愛的動物,竟被人摧殘了……他想了幾天,終于下了決心:我要用我的全部力量來保護這些水鳥! 從此,他開始細心地觀察和了解野鴨子的生活規律、習性、食物等,盡可能地保護它們不受傷害。 擺船工成了義務護鳥人 老任家住在市鋼廠住宅樓,距長白島至少15公里,他每天騎車得走一個半小時才能到。剛開始時,野鴨對他很害怕,一見他來就飛跑了。后來見他無傷害之意,還和它們微笑、打口哨,就慢慢不飛了,距他20多米遠處跟著他游泳。 冬天,吉林市的氣溫降到了零下二三十度,在天氣寒冷的時候,野鴨由于無處覓食,便常常站在島上哀鳴。老任就從家里帶來一些玉米粒,撤在島上。可第二天他發現野鴨子根本沒有吃。老任想,看來它們不吃這些,便跑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后來才知道江中的野鴨子分別是綠頭鴨和斑嘴鴨,以水藻和小魚蝦為食,偶爾也吃一些細碎的谷物。于是,他就到市場上買一些小魚蝦、玉米糝兒帶到島上。 野鴨們開始不敢接近老任,總是等他走了才去吃,到后來就大搖大擺地來吃了。只要老任一出現,它們就開始歡快地鳴叫。 從那時起,老任就和野鴨們成了要好的朋友,每天早晨,他必須去江邊會會那些野鴨。一天不見,就會覺得缺了些什么似的。 春天來了,野鴨們要遷回大興安嶺、西伯利亞等地。飛走之前的幾個早晨,那數百只野鴨都會戀戀不舍地圍著他叫個不停。 一晃幾年過去了,老任對野鴨子的準確返程日期了如指掌,對各種水鳥也都有了相當的了解,甚至只要有水鳥在頭上飛過,他就知道是什么類別。一旦看見他不認識的,便去市林業局找專家咨詢,或者到圖書館去查資料,直到弄懂了為止。 老任一邊慘淡經營著自己的小生意,一邊做著保護水鳥的工作。夏天,到江邊游玩的人特別多,看見江中有野鴨了,就有人打起了歪主意。在野鴨孵化期間,常有人游到島上去偷野鴨蛋。 有一次,兩個游人從島上偷了4枚野鴨蛋,老任硬逼著那兩個人把野鴨蛋送回島上。還有一天晚上,有個人偷偷上島撿了一口袋野鴨蛋,被好心人發現并報了警。追回的20枚野鴨蛋被送到江南公園進行孵化,卻沒有孵出一只野鴨來。老任說,如果野鴨蛋被人手摸過,這蛋就廢了。想到每年人為損失的野鴨蛋就達100余枚,老任心如刀絞。 從此以后,老任在野鴨孵化期間,干脆住在了江邊的一個小鐵棚子里,晚上一有動靜,他就拿著手電出去巡邏。4個月下來,老任被蚊子咬得渾身是包。 10年守護野鴨8000多只 在看護水鳥的過程中,也有人質問老任是哪個部門的,憑什么管這事。老任就問答說,什么也不憑,傷害野生動物就是犯法。 老任的執著感動了松江冬泳隊的隊員們,他們也義務看護起了野鴨子,隊伍的壯大更增強了老任做護鳥員的決心。他把自己用來出租賺錢的一條船專門拿出來做了護鳥船,一旦江中水鳥有了險情,他就駕船去營救。寒冬季節,尤其數九的時候,由于氣溫寒冷,野鴨不愛活動,它們身下的水常常結成冰碴,寒風一吹,冰碴托著野鴨就可能移到岸邊的冰塊上凍住,導致野鴨死亡。老任每天必須到江邊巡視好幾次,如發現有野鴨被凍在冰上,他就頂著嚴寒游到野鴨跟前,拿著小錘輕輕砸下托著野鴨的冰,捧回岸上的小鐵棚子,把鴨毛上的冰暖化,再把野鴨放回江中。 每年的4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野鴨產蛋孵化的日子。在3個月里,老任每隔兩三天都要去島上,仔細記錄野鴨蛋的數量,撿拾島上的垃圾。而到了4月,為了更好地保護野鴨順利生產,老任就帶著行李住進江邊他的鐵棚子,一去就是4個半月,直到野鴨全部產蛋孵化完。就這樣,每年的4月10日前后,他都孤孤零零地一個人騎車帶上行李搬進鐵棚子。女兒和妻子勸他過完“五一”節再去,他說:“那就晚了!再不去野鴨子會受傷害的。” 妻子開始時不理解,氣得邊哭邊說:“你簡直是個瘋子!” 在任建國10年多的精心呵護下,松花江上、長白島一帶的野鴨子愈來愈多。每到夏天,長白島上及周邊淺灘上多種水鳥云集。吉林市鳥類環志保護站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年來,在松花江不封凍江段共發現有越冬水禽12種,總數有8000只以上,隸屬三目三科。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兩種,數量最多的種類是赤麻鴨和綠頭鴨兩種,總量可達4000只以上。其次為鵲鴨和普通秋沙鴨,兩種相加近千只。值得一提的是綠頭鴨在江中灘島上繁殖,有逐年增多的現象。從1994年見到的3只,發展到現在己達3000多只,長年不走,已成為這個城市的獨有的留鳥。 江中野鴨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一是江水污染經治理后逐年變清,水中生物增多;二是江城人們的保護意識空前增強,人為干擾和亂捕濫獵現象大幅度減少。現在有很多水禽可接近人20米而不飛走。被任建國親自保護、挽救的野鴨就達2000只,而他10 年來精心守護的長白島已有各種野鴨8000多只了。 護鳥成了名人也成了窮人 下崗這10年來,老任本是靠租船來謀生的。不料卻因護鳥、救人而將主業變成了副業,副業變成了主業。租船這行業只有七八兩個月有賺頭,一入秋冬就沒人租了。最好的年頭是1997年,一年也就三四千塊錢。更難辦的是,護鳥與租船往往是矛盾的:七八月正是游人最多的時候,而此時野鴨也在孵化,就怕人驚嚇,老任就一遍一遍地勸游人不要到島上亂跑,不要抓野鴨蛋等。多數游人還能理解。一旦碰見打歪主意的人,他干脆就托故不出租了。由此收入大減。妻子后來見收入減少,他又這么固執,很不理解,時常爭吵。老任也不爭辯,但依然如故。 那一年島上鬧老鼠,老鼠專吃野鴨蛋,老任沒敢向妻子要錢,只好向冬泳的朋友借了200元買鼠藥。他偷偷地攢了半年多才還上錢。 救人更是搭錢的事。有多次救人時給被救者救生衣,人救上岸后被送往醫院或接回家,救生衣極少能有人歸還。8年來他搭進十七八件。這些年,如果不是出租半間房子每月有300元收入,真不知一家人如何生活,全家人幾年也不買一件新衣服,他們的衣服也都是親友送的。9歲的女兒每月伙食費60元,車費40元,還得買50斤大米,其余才是日常花銷。去年5月到9月間,老任到江邊鐵棚去看護水鳥,幾乎每天三頓都是買三元錢的包子來填飽肚子。女兒“六一”到江邊鐵棚去看他,他給女兒買的節日禮物,竟也是一元錢的包子!老任說:“現在一想到包子就想吐!” 省內幾家媒體介紹了他的事跡后,老任成了名人。在贊揚、敬佩聲中,也有人不理解他,說他是 “呆子、傻子”,連親友都說他“沒正事、一個大男人養不了家”等等。老任對此從不反駁,“有時我確實覺得自己是有些傻,一個人男人養不了家,是讓入瞧不起,我不怪別人!我母親退休金才300元,卻怕孫女受委屈,每月拿出100元給我們。唉!45歲的人,還讓70歲的母親幫助,我真是沒能耐啊!有時也真想不干了!可就是覺得自己離不開這條大江和這些水鳥。” 他想護鳥和維持生活都不耽誤 感動于老任的精神高尚與物質貧困,一些好心人紛紛伸出援手。一位小學校長親自找到他,請他到學校擔任收發員,月薪400元。老任一想到收發工作是全天在崗,江邊的野鴨誰來管呢?于是婉言謝絕。還有一個陌生人給他介紹一份打更的活,每月350 元,同樣被他謝絕了。這些他都沒敢告訴妻子,但他非常感謝這些好心人。 就在幾天前,一個家住很遠的70多歲的老大娘,為了省錢沒有乘車,竟走著去長白島。她手里拎個小板凳,走累了就坐下歇歇,走了一個多小時,歇了十幾次才走到江邊,哆哆嗦嗦地拿出100元錢遞給老任:“孩子,你光為了別人做好事了,家里那么苦。這錢給你閨女買點好吃的吧!” 老任連忙推辭說:“大娘,你這么大歲數還來看我,這錢你留著花吧!”不料這位大娘卻說:“怎么?報紙電視上說的是假的……”本不善言辭的老任連說:“不,不是……”他只好收了下來。他對筆者講述這件事時眼圈紅了。 2005年6月,吉林市一家美容院的老板梁惟玲女士感動于任建國的奉獻精神,聘請他為“榮譽員工”,從即日起每月給他開工資300元。不用上班,只希望他將護鳥進行到底。這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2006年5月13日,吉林市九三學社900多位會員捐資2萬元,為長期住在小鐵棚子護鳥的任建國用塑鋼建造了一間新的護鳥之家,任建國終于有了像樣的棲身之處。 當筆者問及他以后的打算時,他說:“護鳥肯定是要堅持到底的,因為這已是我一生離不開的生活目標。但日子也要過好,不然我就對不起妻子和女兒。如果政府有關部門能在環境保護和旅游業開發這方面幫我安排個穩定工作,能讓我護鳥和維持生活都不耽誤,那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民主與法制時報》特約撰稿 高偉杰 發自吉林省吉林市
林依輪
總結
- 上一篇: nononononono是什么歌抖音?
- 下一篇: 上海做无痛人工流产多少钱?上海比较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