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公积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盈余公積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列表:
- 盈余公積是什么類科目
- 盈余公積是干什么用的
- 盈余公積用通俗地理解是什么
- 盈余公積是什么意思呢?
- 盈余公積可用于
盈余公積是什么類科目
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屬于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一般盈余公積分為兩種:
一是法定盈余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積按照稅后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
二是任意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的區別就在于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前者以國家的法律或行政規章為依據提取,后者則由公司自行決定提取。
由于盈余公積的來源是凈利潤中,而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屬于企業所有者所有,成為所有者權益的一部分,所以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屬于所有者權益類科目。
更多關于盈余公積是什么類科目,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5edf9a161583304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盈余公積是干什么用的
盈余公積是指企業從稅后利潤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業內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積累。盈余公積包括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盈余公積的用途:
彌補虧損
企業發生虧損時,應由企業自行彌補。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
一是用以后年度稅前利潤彌補。按照現行制度規定,企業發生虧損時,可以用以后五年內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即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期間為五年。
二是用以后年度稅后利潤彌補。企業發生的虧損經過五年期間未彌補足額的,尚未彌補的虧損應用所得稅后的利潤彌補。
三是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企業以提取的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時,應當由公司董事會提議,并經股東大會批準。
轉增資本
企業將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時,必須經股東大會決議批準。在實際將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時,要按股東原有持股比例結轉。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時,轉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積的數額不得少于注冊資本的25%。
分配股利
分配股利,原則上企業當年沒有利潤,不得分配股利,如為了維護企業信譽,用盈余公積分配股利,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后,該項公積金仍有結余。
(2)用盈余公積分配股利時,股利率不能太高。
(3)分配股利后,法定盈余公積金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25%。
盈余公積用通俗地理解是什么
盈余公積是指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
“盈余”即為盈利剩余的部分。交完企業所得稅后的利潤叫做凈利潤(或稅后利潤),國家規定凈利潤不能全部分配給投資人(股東),按一定比例留在企業里,即“盈余公積”。
公司制企業的盈余公積包括法定盈余公積(企業按照規定的比例從凈利潤中提取)和任意盈余公積(企業按照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提取)。
盈余公積的提取
【注意】
(1)若以前年度存在未彌補虧損(即年初未分配利潤余額為負數),應先彌補虧損,再從剩下的凈利潤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積;若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潤有盈余(即年初未分配利潤余額為正數),計提法定盈余公積的基數不應包括年初未分配利潤。
舉例說明:假設當年實現凈利潤100萬元。
提取盈余公積基數計算如下表:
(2)企業提取的盈余公積經批準可用于彌補虧損、轉增實收資本(或股本)、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等。
盈余公積是什么意思呢?
盈余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
企業發生虧損時,應由企業自行彌補。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
1、用以后年度稅前利潤彌補。按照現行制度規定,企業發生虧損時,可以用以后五年內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即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期間為五年。
2、用以后年度稅后利潤彌補。企業發生的虧損經過五年期間未彌補足額的,尚未彌補的虧損應用所得稅后的利潤彌補。
3、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企業以提取的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時,應當由公司董事會提議,并經股東大會批準。
擴展資料:
由于法定公益金與一般盈余公積(含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有不同的用途,企業應當分別進行明細核算。企業提取盈余公積時,借記“利潤分配”科目,貸記“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積)科目。
企業將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時,應當按照轉增資本前的實收資本結構比例,將盈余公積轉增資本的數額計入“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下各所有者的明細賬,相應增加各所有者對企業的資本投資。 注意:2006年公司法修改后,法定公益金已經取消,改為任意公積金的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盈余公積
盈余公積可用于
盈余公積可用于A支付股利、B轉增資本、C彌補虧損。具體的分析如下:
1、用于A支付股利。分配股利,原則上企業當年沒有利潤,不得分配股利,如為了維護企業信譽,用盈余公積分配股利,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后,該項公積金仍有結余。
(2)用盈余公積分配股利時,股利率不能太高,不得超過股票面值的6%。
(3)分配股利后,法定盈余公積金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25%。
2、用于B轉增資本。企業將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時,必須經股東大會決議批準。在實際將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時,要按股東原有持股比例結轉。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時,轉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積的數額不得少于注冊資本的25%。
3、用于C彌補虧損。企業發生虧損時,應由企業自行彌補。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
(1)用以后年度稅前利潤彌補。按照現行制度規定,企業發生虧損時,可以用以后五年內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即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期間為五年。
(2)用以后年度稅后利潤彌補。企業發生的虧損經過五年期間未彌補足額的,尚未彌補的虧損應用所得稅后的利潤彌補。
(3)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企業以提取的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時,應當由公司董事會提議,并經股東大會批準。
擴展資料:
一、盈余公積的分類:
1、法定盈余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積按照稅后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
2、任意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的區別就在于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前者以國家的法律或行政規章為依據提取,后者則由公司自行決定提取。
二、關于盈余公積的法律規定: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條規定: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所余稅后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盈余公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法定盈余公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盈余公積金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盈余公積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盈余公積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