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维护权益律师(消费者维护权益律师收费标准)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消費者維護權益律師(消費者維護權益律師收費標準)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列表:
- 消費權益被侵犯,如何更好維權?
- 從民法角度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
- 怎樣維護消費者權益
- 消費者怎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知識
消費權益被侵犯,如何更好維權?
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消費。價格欺詐、霸王條款收費陷阱、旅游宰客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被欺詐過的經歷,我們應該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根據我國目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消費者主要有以下幾種維權的途徑。
一、協商和解。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在自愿、互諒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這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來說都是理想的途徑。
在協商和解時,消費者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針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協商和解建議的行為,消費者應立即采取措施,用其他途徑解決爭議問題。即可用投訴、申訴或仲裁、起訴手段解決糾紛。如果經營者的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致使消費者財產損失擴大的,經營者除了應當滿足消費者的正常需求外,還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爭議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 調解解決。
到哪級協會投訴
全國各地消費者協會受理投訴,實行以地域管轄為主、級別管轄為輔、就近受理的原則,需要相關聯的消費者協會協助的,相關的消費者協會應當給予協助。
投訴所需材料
消費者投訴應遞交文字材料或有消費者簽字蓋章認可的詳細口述筆錄。
1.投訴方和被投訴方的基本信息,包括投訴方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等;被投訴方的單位名稱、地址、郵政編碼、聯系人、聯系電話等。
2.損害事實發生的時間、地點、過程及與經營者協商的情況。
3.有關證據。消費者應提供與投訴有關的證據,證明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與受損害存在因果關系,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消費者協會一般不留存爭議雙方提供的原始證據(原件、實物等)。
4.明確、具體的訴求。
對投訴要件缺乏或情況不明的投訴,消費者協會應及時通知投訴方,待補齊所需材料后再受理。
中國消費者協會網址
中國消費者協會 網站 https://www.cca.org.cn/
全國12315官方網站 https://www.12315.cn/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爭議后,在與經營者協商得不到解決時,可直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這種方式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保護消費者的行政機關主要有:工商、物價、技術監督、商檢、醫藥、衛生、食品監督等機關。
消費者投訴電話12315
質量監督投訴12365
價格舉報電話12358
國家旅游服務熱線12301
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12331
工信部申訴電話12300
四、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消費者與經營者就爭議的解決方式達成仲裁協議,將案件提交有關仲裁機構進行裁決的。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向法院起訴是解決消費爭議的司法手段。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在我國,訴訟大致分為三種形式:
(1)刑事訴訟;(2)民事訴訟;(3)行政訴訟。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范疇。
消費者向法院舉證的方法
提供證人,說明證人的身份和可以證明的事實,提交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書證和物證應當提交原件原物,但如提交原件原物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制品、照片、副本、筆錄等,提交外方書證,應附中文譯本。
取證時商家阻擾怎么辦
1、取證必須確保在安全合法的情況下進行,確保人身安全。
2、應明確取證的類型和用途,在取證前做好方案,應對不必要的阻擾。
3、取證時盡可能兩個人以上一起取證。
4、如人身安全受到危險,應盡快中止取證,必要時報警。
法院所在地歸屬
1. 合同糾紛的案件,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
2. 侵權糾紛的案件,被告所在地或者侵權地。
所帶資料
1. 民事起訴狀
2. 證據:消費小票、保修單、紙質或電子版合同、發票、手機錄音、錄像、網站交易頁面、聊天記錄
3. 原被告的身份證明
特別提一下線上消費者權益被侵犯,有的小伙伴肯定會慌得一批,那么,我來說一下針對這一類問題如何解決。
網站平臺投訴
各個大型購物網站有自己的客戶服務部門,處理各種交易糾紛。消費者可向網站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照片、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記錄,進行投訴或舉報。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個大型購物網站還將向公安機關及時反映情況。
網上報案
一旦遇到網購詐騙,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為避免更多消費者上當受騙,已受騙的消費者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請求公安部門去查封網站和騙子的手機電話及銀行賬號。消費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網監處報案,也可電話報警。
消協投訴
與普通商品一樣,網上購物的商品發生消費糾紛,也可向省、市消協投訴。對于網上購物存在的風險,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要盡量索取購物憑證或保存交易協議(包括電子版)等相關證據,網上購物的實際經銷商大多數是外地公司,收貨時要留意查看票據的公章。如果已購商品發生糾紛,應按屬地管轄原則,向票據蓋章單位所在地的有關部門投訴。
向相關部門投訴
消費者可以根據投訴商品或服務的性質,向相關部門投訴。
向12345投訴
各地政府部門為加強公共服務,設立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市民撥打熱線后,受理員會將投訴及時轉交相關部門辦理。相關部門辦理后會回復市民。因為相關部門還必須將辦理結果反饋給市民服務熱線,納入考核,所以投訴一般能得到較好解決。
從民法角度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
法律主觀:
只要你需要購買東西,那么你就有機會成為消費者。而作為消費者,在買賣過程中往往是比較弱勢的一方,自己的利益已經受到損害。
根據我國目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民法通則》、《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消費者主要有以下幾種維權的途徑。
一、協商解決
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
二、投訴、調解
投訴的定義:
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爭議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調解解決。
投訴的形式:
消費者投訴可以采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采取哪種形式,都要講清楚以下內容:
1、投訴人基本情況。即投訴人的姓名、性別、聯系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等。
2、被投訴方的基本情況。即被投訴方名稱、地址、電話等。
3、購買商品的時間、品牌、產地、規格、數量、價格等。
4、受損害的具體情況、發現問題的時間及與經營者交涉的經過等。
5、購物憑證、保修卡、約定書復印件等。
三、行政申訴
申訴的定義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后,可以請求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依行政程序解決爭議,與其他爭議解決途徑相比,申訴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的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消費者如何進行申訴?
消費者決定申訴時,應依照商品和服務的性質向具有相關職能的行政部門(如衛生部門、檢驗檢疫部門、質量部門、工商部門、建設部門等)提出。消費者申訴一般應采用書面形式,一式兩份,并載明下列事項:
(1)消費者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郵政編碼;
(2)被申訴人的名稱、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
(3)申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
(4)申訴的日期。必要時,消費者可委托代理人進行申訴活動,但需向有關行政部門提交授權委托書。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后,如果與經營者協商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撤回申訴,請求有關行政部門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調解書。如果與經營者達成仲裁協議,可以撤回申訴,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如果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撤回申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提起訴訟(如消費者與經營者間有仲裁協議,則須首先申請仲裁,不服裁決結果再提取訴訟)
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在我國,訴訟大致分為三種形式:
(1)刑事訴訟;
(2)民事訴訟;
(3)行政訴訟。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范疇。必要時,還可以委托專業律師來幫助你處理相關問題。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一條 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 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條 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其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規定的,應當遵守其他有關法律、法規。
怎樣維護消費者權益
消費者權益維護如下: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發生的消費者權益爭議,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怎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合法維護權利的方式如下:1、作為消費者,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識,要有維權意識,不僅要學法、守法,還要用法,敢于拿起法律
2、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消費者在購物消費時,要記得索要發票并保存好。
4、在發生消費爭議時,要及時向律師等相關專業人員咨詢,尋求法律幫助,等等。
消費者維護權益的方式如下:
1、維護消費者權益雙方可以先行協商;
2、協商不成可以向當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
3、投訴仍未解決糾紛的可以雙方指定的仲裁機構作為第三方進行仲裁;
4、對仲裁結果仍不滿意的可以直接向轄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是指為滿足生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由國家專門法律確認其主體地位和保護其消費權益的個人。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下適應經濟運行的客觀需要賦給商品最終使用者享有的權利。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實際上就是不正當競爭行為,必須限制和打擊。如果放任經營者損害消費者利益,就會使廣大合法、誠實的經營者的利益受到損害,污染競爭環境。消費者首先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法律意識。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通過合法途徑去維權。
消費者協會投訴流程包括哪些?
1、如果與商家發生了糾紛,一定要保留好相關單據或者證據,如果有過電話溝通最好,所有電話都是有記錄的。真的到了需要對簿公堂的時候這些都非常重要。
2、現場先撥打12315。
這個時候一部分商家就會和協商解決。
如果碰到商家不買賬,那就等12315的工作人員到來解決。
3、找一臺電腦,搜索當地12315官方投訴網站,點擊進入。
4、大家可以看到,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消費者協會、一種是工商部門。建議大家選擇由工商部門來處理。
5、們可以選擇“投訴”或者“舉報”,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6、這時會需要們填寫投訴單或者舉報單。據實填寫就行。一定要記住的是,填寫完成后拍照或者截屏。
7、點擊提交后會生成一個單號,這個一定要記住。可以在步驟5界面中查詢。
8、網上填寫的投訴單,相當于派工單,憑借這個可以要求12315部門處理請求。如果在有些地方,某些工作人員拒不處理,憑此單可以投訴12315.
新一屆領導人對作風建設非常重視,投訴相關部門,只要證據充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知識
法律主觀:
消費者要維護自身權利除了靠國家的監督和經營者自律外,消費者的自我保護的意識其實是最好維護者.有些消費者由于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于交易過程中應當謹慎的問題,疏忽大意,結果上當受騙,追悔莫及;有些消費者由于缺乏權利意識,在權益受損后,自認倒霉,對某些廠商的 侵權行為 不了了之;有些消費者迫于經營者在消費時,蠻橫挑剔,無理取鬧,故意使事態擴大,造成重大損失,最終自食其果;等等,這一切都是由于缺乏應有的消費者意識所致.因此,作為消費者,在進行消費過中,應特別注意培養以下意識: (一)自我防范意識 自我防范意識,不僅要求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要注意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且在購買商品后使用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能否認,在具體的交易過程中,經營者與消費者的利益是沖突的.因此,每一個消費者在進行消費交易過程中,都應對自己的利益給予高度的注意. (二)權利意識 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法律對消費者賦予了各種權利.這里所說的消費者權利,不僅包括法律所規定的消費者權利,也包括消費者與經營者簽定的合同而享有的權利.作為消費者,應當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權利,如果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就可以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與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進行斗爭.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利益,當法律對消費者 的權利進行界定后,對這種受法律保護的利益的侵害,便是違法行為.如果消費者對于自己的權利漠不關心,聽任經營者侵害而不進行維護,則是對自我以及社會的不負責任. 這種維護是對受到攻擊的具體的權利的保護,不但是權利人對自己的 義務,而且,是對社會的義務.消費者對自己權利的放棄,便是對經營者違法行為的縱恿和獎勵,此時,受到損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自身的利益,而且還包括社會的公共利益,法律秩序將會因消費者對權利的放棄而受到破壞,經營者會因消費者的軟弱而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因此,每一個消費者要尊重自己的權利,每一個消費者都有義務維護自己的權利.權利意識的提高依賴于法律意識的提高,要使每一個消費者具有高度的權利意識,必須使消費者知道在法律上他有哪些權利.誠然,消費者與經營者和平相處,禮貌相待,當然是消費者渴求的理想狀態,但是,為了和平相處而放棄權利,對于社會和消費者本人來說,都是不可取的.消費者要改善自己的地位,必須為權利而斗爭. (三)文明消費意識 消費者應當為自己的權利而斗爭,并不意味著消費者可以無法無天、無理取鬧.消費者應當以一個文明的現代消費者的標準要求自己.在與經營者發生糾紛時,應當盡量心平氣和地在協商的基礎上解決;在協商不成時,應通過合法的渠道謀求解決.不論采取哪一種方式解決爭議,都應當注意保持文明消費者的形象. 總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是不可忽視的,為了讓消費者的權益不受損害,除了靠國家的監督、經營者自律外,尤其重要的是消費者的自我保護的意識,消費者應當了解我們享有的權利,用法律的武器主動來維護我們的權益.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消費者維護權益律師(消費者維護權益律師收費標準)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消費者維護權益律師(消費者維護權益律師收費標準)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消费者维护权益律师(消费者维护权益律师收费标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胃堵着是癌晚期吗
- 下一篇: 高处作业安全规范JGJ80-2016第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