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早的传染病:正在卷土重来
日前,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發布通告稱,自2019年8月21日至2020年10月12日期間,該校潘安湖校區陸續發現在校學生肺結核病例22例。經CT篩查后,另有43名學生胸部影像異常,需進一步診斷排除。
關于校方究竟是如何讓肺結核蔓延了一年多的問題我們暫且不談。不過今年以來或全國或地域性出現的新冠、肺結核、鼠疫、布魯氏菌病……2020年,難道真是生化危機元年?
但實際上,除了新冠肺炎,其它幾種疾病離我們還真不算太遙遠,尤其是聽來甚為古早的、很多人都以為快被消滅了的肺結核。
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感染性疾病科醫生劉超介紹,結核病大約 60/10萬 的發病率在我國傳染病疾病中位列第二,僅次于家族龐大的病毒性肝炎(93/10萬),高于梅毒(30/10萬左右)。而結核病中約80%病例為肺結核。
科文學院并非近年來首個暴發肺結核的學校。去年年底,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便被曝出有多名學生感染結核病;再往前,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第四中學也發生了群發性感染。
突發的新聞和駭人聽聞的數字都在傳遞一個消息,肺結核離我們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遙遠。
從“白色瘟疫”這一別稱中,我們不難看到結核病在17~20世紀中給人留下的恐懼。
戰亂、饑荒中,無論是士兵、平民還是貴族,都可能被當時還未被人發現的結核桿菌感染。這些結核桿菌來勢洶洶,往往入侵肺臟,令人發燒、消瘦、咳嗽不止,痰也多了起來,里面還有點點血絲??鹊脜柡?,還可能咯出一口血來。
美如茶花女,其難以描繪的風韻也與病態的苗條,以及因發熱而生的兩頰紅暈分不開。林黛玉手帕掩口后白色間陡現的殷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情狀,也被后世認為可能與肺結核脫不開干系。
然而對于肺結核病患者來說,這些癥狀可與浪漫和精致無關,完全是肺結核發來的死亡威脅。肖邦、契訶夫、蕭紅、魯迅、郁達夫……但是死于結核病的名人名單,就能列出長長的一頁。在中國,結核病過往被稱為癆病,巔峰時“十癆九死”這種說法并不夸張。
一方面,當時營養不良甚為普遍,人的免疫力因此低下,而衛生條件又普遍較差,細菌繁衍呈蓬勃之勢;另一方面,醫療水平的不發達,對肺結核的診斷尚且不明確,更遑論治療。
畢竟,在1882年德國細菌學家Robert Koch發現結核桿菌前,這些因病態而消瘦蒼白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染疾,醫生也束手無策。
接下來的幾十年間,倫琴發現的X射線讓診斷有了依據;1945年特效藥鏈霉素的誕生,才讓肺結核有藥可醫。預防結核的卡介苗也在這期間誕生。
預防、診斷、隔離、治療能力的提升,讓結核病漸漸淡出了發達國家及地區大眾的視野。這種曾經讓人聞之色變的傳染病,似乎已經被困在了那個曾經戰亂、饑荒的年代,以及現在的印度、非洲等地區。
但結核病在經濟不發達地區高發,并不意味著經濟發達地區可以幸免。近年來,美國、英國也偶有結核病暴發性流行發生。肺結核正在“卷土重來”,這是世衛組織的措辭。
具體到國內,2019年仍有77萬肺結核發病患者,其中2990人死亡。數字或許沒有讓人震驚,但在我國法定傳染病中,該病致死的人數僅次于艾滋病。
警鐘隱隱被再次敲響。
事實上,結核病的傳染性從未減弱過。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結核病人,他們通過咳嗽、噴嚏等方式將細菌排入空氣,便會以飛沫的形式經由呼吸道直接傳播;而所有人群又都對結核菌普遍易感。
通常來講,接觸結核桿菌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染上肺結核,正常的免疫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清除細菌,或者在體內壓制其活性,讓我們可以與結核桿菌長期友好共處。
結核桿菌感染致病示意圖
但在防控意識愈發薄弱的當下,哪怕只有約10%的接觸者發病,也可能造成肺結核的暴發性流行,即病例發病時間分布高度集中于短時間內,多由同一傳染源或傳播途徑導致。而聚集性、封閉性的場所,如學校、醫院,更是易感場所。
有資料表明,一個未治療的排菌病人,一年之內會將結合桿菌傳染給周圍10~20個人。而在科文學院肺結核事件中,爆料學生稱自己去年11月便被確診了肺結核,但之后的一年中,學校對此并沒有進行提醒與控制。
消息被捂住的一年,幾乎等同于給疾病蔓延留出的足夠的時間。
當然,肺結核早非不治之癥。據劉超介紹,小部分免疫力較強的結核病患者可以自愈,大部分肺結核病例可以通過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藥物治愈,治療周期一般至少2個月;且患者痊愈后就可以回歸集體生活,一般也不會有后續影響。
其中,痊愈的標志包括發熱咳嗽等癥狀消失、CT影響提示病灶消失及痰細菌培養呈陰性。
但要知道,肺結核治療藥物對肝臟的傷害也是客觀存在的。且值得注意的是,痊愈患者再次感染的概率幾乎與未患病者無異,“結核桿菌的毒力還是比較強的”。
同時,雖然肺結核痊愈的標準包括發熱、咯血癥狀消失,CT影響提示的肺部空洞逐漸愈合,但劉超告訴虎嗅,仍有小部分患者的肺部會留下空洞,導致其治愈后仍會出現定期咯血的情況,需要后續手術來治療。
更糟的情況可能是,由于沒有遵循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的用藥原則,尤其是隨意減藥、停藥的現象,這部分患者很可能發展成耐藥肺結核患者,不僅治療費用和周期將大幅上升,治愈率會下降至52%,傳染性也會隨之大大增強。
關于抗生素耐藥菌可能引發的危害,虎嗅此前曾在《你常吃的阿莫西林,正在引起一場災難》中做過介紹。
正因如此,無論是官方機構還是我們自身,都需要重新掂量對肺結核的重視程度。
從我們自身來講,勤洗手、通風、鍛煉身體等好的生活習慣自不必說。我們還應該對出現持續的干咳、輕微發熱、乏力、食欲減退、咳痰等癥狀給予關注,以便盡早就醫排查。而一旦確診,也不必恐慌,但應當主動隔離,待痊愈后再回到集體生活中去,關閉傳播途徑。
另外,該防就防的同時,我們并無必要對肺結核患者產生偏見。正如前文所述,痊愈后,他們同旁人并沒有任何區別。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这个古早的传染病:正在卷土重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猎户座流星雨21日迎来极大:哈雷彗星的礼
- 下一篇: 花椰菜怎么做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