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名言100句(道德经经典名言100句)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道德经经典名言100句(道德经经典名言100句)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道德經經典名言100句(道德經經典名言100句)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列表:
- 道德經經典名句100句及其翻譯
- 道德經經典名句100句
道德經經典名句100句及其翻譯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處】《道德經》第一章。
【解釋】天地萬物之道是可以認知的,但道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名也是可以名狀的,但名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解釋】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解釋】有與無相互滋生,難與易相輔相成,長與短相比較而顯現,高與下相互依存,聲音音律的相互應和而成曲調,前與后相互聯接而成順序。
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解釋】天地無所謂仁慈不仁慈,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樣平等;圣人也無所謂仁慈不仁慈,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樣,任憑百姓自生自滅。
5、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解釋】有的版本為“多言數窮”。意思是:多說無益,言多必失,還不如保持靜默。
6、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處】《道德經》第七章。
【解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解釋】最大的善就應當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與萬物交融,而不與之爭奪;水只停留在眾人不喜歡的低洼之處,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解釋】太滿了會溢出,應當適可而止;太冒尖了,難保長久。
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解釋】金玉滿堂,不一定能守得??;因富貴而驕奢,容易引禍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這才是自然之道。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
【解釋】五光十色,有時會令人眼花瞭亂,看不清丑惡;優美的順音,有時會令人聽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時會令人品嘗不了疾苦;騎馬游獵,有時會讓人性情放縱;有時一些稀有珍貴的物品會讓人圖謀不軌。
11、寵辱若驚。
【出處】《道德經》第十三章。
【解釋】無論受到寵愛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當成重大的事情,重視起來,敏銳地覺察其中的危險和機遇,而不得意或沮喪。
12、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出處】《道德經》第十六章。
【解釋】認識了自然規律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才能公正豁達,能公正豁達才能天下歸從,天下歸從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能長治久安,終身沒有危險。
13、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
【解釋】必須讓百姓的思想行為有所規范,保持純潔樸實心態,減少私心雜欲。這就是崇高而快樂無憂的學問。
1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章。
【解釋】大家都認為懼怕的東西,你也不得不害怕。
15、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章。
【解釋】眾人都覺得自己過得充實有余,我卻遺世而獨立。眾人自以為清醒聰明,我卻昏庸迷糊;眾人都以為精明,我卻什么也不知道。
道德經經典名句100句
道德經》是諸子百家之一道家的代表作,也是古代中國為數不多的哲學著作。涵蓋修身、治國、用兵、養生多個領域,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但詞約義豐,內涵包羅萬象,歷代注家如云。在此我引述二十條經典名句,與大家共同學習老子的智慧。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老子喜歡用水來比喻上德者的品格,水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柔軟、停留在最低點、滋潤萬物而不與之相爭。
2.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災禍有幸福倚靠在它旁邊;
幸福又有災禍潛伏在它之中。
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災禍與幸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好事情既可以發展出好結果也可以發展出壞結果,警示世人要謙虛謹慎,做事情要有臨淵履薄的態度。
對于這句話還有個最貼切的典故就是“塞翁失馬”。
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句有兩個關鍵詞“不仁”與“芻狗”,“不仁”不能理解成“不仁慈”,這里的“不仁”指的是無所偏愛;“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完就會扔掉,沒人拿它當寶貝,所以天地、圣人對萬事萬物都一樣看待,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4.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老子哲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物壯則老”,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在告誡世人要學會適可而止,知進而不知退、知爭而不知讓,結果往往都是禍患。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道德經經典名言100句(道德經經典名言100句)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道德經經典名言100句(道德經經典名言100句)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道德经经典名言100句(道德经经典名言100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100万保险多少钱啊?
- 下一篇: 邮政多少钱一公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