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数科欲收购快钱,第二张支付牌照意味着什么?
記者 |鄒璐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正緊鑼密鼓沖刺科創板的京東數科或將在近期入手一張重要金融牌照。
據多家媒體報道稱,京東數科近期擬以16億價格再收購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快錢。
9月15日,界面新聞就此向京東數科求證此事,對方不予置評。
在快錢之前,京東數科已經在2012年通過收購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網銀在線”)獲得一張支付牌照,該牌照覆蓋類型為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北京)。
此次再傳出收購第二張支付牌照,京東數科意欲何為?
多位行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此舉劍指銀行卡收單的全國經營許可,推動京東支付向線下拓展,完成線下支付的閉環。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指出,網銀在線雖與快錢同擁有支付牌照,但銀行卡收單的業務范圍大不相同,前者僅能在北京市,后者則為全國性,將全國收單牌照納入囊中,對京東開展線下收單業務、開拓線下小微商戶資源具有積極意義。
此外,支付作為金融業務交易流轉的底層支撐,在集團金融生態圈中具有重要作用,擁有兩塊支付牌照的京東支付既可以連接C端用戶,又可以連接B端商戶,還可以搭建開放平臺聚合各類資源。
而之所以在上市之際加快牌照收購,則有互金人士對界面新聞稱,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支付生態閉環的完整性,對于京東數科來說是一個“很好聽的商業故事”。
事實上,京東數科在線下支付領域早已蠢蠢欲動。2019年,京東數科接連收購兩大聚合支付服務商:哆啦寶與樂惠。兩者皆專注于線下小微商戶,并為其提供以移動聚合支付為主線的一站式云服務,如何利用聚合平臺的眾多商戶資源,也成為彼時外界關注的重心。
此外,在京東數科重金加注支付業務的同時,合規問題也伴隨著網銀在線。
2019年11月,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因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被處罰金額2943.26萬元。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方面恰恰是因為支付牌照的收單區域局限性,另一方面則是合規問題。
而對于京東數科來說,快錢則不失為一塊好標的。
公開資料顯示,快錢支付由前網易高級副總裁關國光于2004年成立,是國內第一批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并于2011年5月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業務類型覆蓋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預付費卡受理、銀行卡收單等六項支付業務許可。后來幾經變更,目前仍有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這三項支付業務許可。
2013年,快錢支付的交易規模僅次于支付寶、財付通及銀聯商務,其市場份額為6.7%,位列國內第三方市場份額第四名。2014年末,快錢被萬達以3.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68.7%的股權。彼時快錢業務曾被視作萬達互聯網金融鏈條中的核心。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2015年集團年會上曾表示,“全集團要為快錢的發展提供支持,要研究推出一整套優惠方案,提供大力度的支持。”
但在2018年,隨著萬達加快甩賣資產的節奏,快錢在當年就傳出被萬達舍棄的消息,傳聞洽談的接觸機構就有蘇寧、以及一家具有外資背景的公司,但遲遲未落定。
對于快錢支付牌照的含金量而言,以上互金人士以“珍稀”形容。
他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牌照已經停發,市面上僅有200余張支付牌照,其中由于合規性問題,不少牌照被撤銷了在個別省份的線下銀行卡收單業務許可,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擁有線下銀行收單業務的牌照已經不足四分之一。
(記者苗藝偉對本文亦有貢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京东数科欲收购快钱,第二张支付牌照意味着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