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是谁写的啊?
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心經。玄奘譯。這部經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非常殊勝,就相當于釋迦牟尼佛的心臟一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收于大正藏第八冊。心(梵hrdaya ),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經系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語,即是出自本經。經文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觀自在菩薩,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觀世音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所以,本經是觀音菩薩親傳。如果要詳細了解,可以參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6004.html?wtp=tt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經有五種人說,而這《心經》則是由佛陀所說的,佛在世的時候講大般若經,佛滅度后由弟子(有阿羅漢有菩薩)結集而成的。《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心經。玄奘譯。收于大正藏第八冊。心,,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思。是將內容非常龐大的《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本經譯本有六種之多,即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鳩摩羅什法師)、般若波羅蜜多那提經(菩提流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利言)、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智慧輪)、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施護),其中以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比較著名。現在我們念得一般都是玄奘法師譯的版本。
心經,不是誰寫的,這是佛說的。我們一般說的佛,是指釋迦牟尼佛。在距今2500年前,出生于印度。證悟世間真諦,為我們眾生講法49年。后來,佛陀弟子把佛陀所講的整理成冊。就是佛經。《心經》全名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般若部里面的一部經。非常短,所言精辟,深受很多人喜愛。在過去中國,很多人都會誦心經。現在在日本幾乎沒有不知道《心經》這個名字的人。很多人都能讀誦。當然是用日語來讀。韓國也幾乎如同。我們現在讀誦的《心經》,是唐代高僧,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玄奘大師,就是在西游記中人們都知道的唐三藏。也叫三藏法師。
《心經》的作者是玄奘。1、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其先潁川人,俗家姓名“陳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后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并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于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后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并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游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2、中國歷史上,心經宋朝傳入我國,可考的至少有11次漢譯,現存9本。《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 吳·支謙譯 缺。《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402-413年)略本 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玄奘譯(649年)略本 存 。藝本作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那經》 唐·菩提流志譯(693年)缺 。《摩訶般若髓心經》 唐·實叉難陀譯(695-710年)缺 。《佛說波羅蜜多心經》 唐·義凈譯(695-713年)略本 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 唐·法月譯(初譯)(738年)廣本 存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法月譯。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經有五種人說,而這《心經》則是由佛陀所說的,佛在世的時候講大般若經,佛滅度后由弟子(有阿羅漢有菩薩)結集而成的。《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心經。玄奘譯。收于大正藏第八冊。心,,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思。是將內容非常龐大的《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本經譯本有六種之多,即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鳩摩羅什法師)、般若波羅蜜多那提經(菩提流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利言)、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智慧輪)、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施護),其中以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比較著名。現在我們念得一般都是玄奘法師譯的版本。
心經,不是誰寫的,這是佛說的。我們一般說的佛,是指釋迦牟尼佛。在距今2500年前,出生于印度。證悟世間真諦,為我們眾生講法49年。后來,佛陀弟子把佛陀所講的整理成冊。就是佛經。《心經》全名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般若部里面的一部經。非常短,所言精辟,深受很多人喜愛。在過去中國,很多人都會誦心經。現在在日本幾乎沒有不知道《心經》這個名字的人。很多人都能讀誦。當然是用日語來讀。韓國也幾乎如同。我們現在讀誦的《心經》,是唐代高僧,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玄奘大師,就是在西游記中人們都知道的唐三藏。也叫三藏法師。
《心經》的作者是玄奘。1、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其先潁川人,俗家姓名“陳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后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并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于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后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并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游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2、中國歷史上,心經宋朝傳入我國,可考的至少有11次漢譯,現存9本。《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 吳·支謙譯 缺。《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402-413年)略本 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玄奘譯(649年)略本 存 。藝本作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那經》 唐·菩提流志譯(693年)缺 。《摩訶般若髓心經》 唐·實叉難陀譯(695-710年)缺 。《佛說波羅蜜多心經》 唐·義凈譯(695-713年)略本 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 唐·法月譯(初譯)(738年)廣本 存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法月譯。
總結
- 上一篇: 张艺谋《坚如磐石》爆火:国庆档第一 连续
- 下一篇: 风险交易提醒会封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