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水的古诗(关于山水的古诗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關于山水的古詩(關于山水的古詩有哪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列表:
- 山水詩。
- 描寫山水的古詩
- 有哪些山水詩?
- 關于山水的詩有哪些?
- 關于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山水詩。
山水詩:《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山中》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居秋瞑》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漫談李白的山水詩
五岳尋仙不辭遠
--漫談李白的山水詩
李白一生的大半歲月是在隱逸漫游中度過的。他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他不慕儒家圣人,愿為道教信徒,志在求仙,跡同隱游,所以“心愛名山游,身隨名山遠“(《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然而他是一位天才詩人,傲岸不羈,蔑視權貴,“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江上呤》)。所以在他創作的許多驚天動地的詩歌中,也有不少山水篇章,把山水詩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開拓了一個新的境界。
“莊老告退,山水方滋”(《文心雕龍·明詩》)。寒門庶族的劉裕當了皇帝,王謝大家的門閥受到打擊,詩人謝靈運憤憤然遨游山水,卻體會到大自然山水之美是具體的實在的。他說:“夫衣食,人生之所資;山水,性分之所適。”(《游名山志序》)就象人生必需衣食一樣,大自然山水是適合人們憩息游賞的對象和環境。在觀念上擺脫了漢代禮教化了的、魏晉玄虛化了的山水觀,他發現了浙東山水絢麗多姿的自然美,大量創作了以欣賞山水為主題的詩歌。因此,他的山水詩雖然有明顯不足,但卻使大自然山水從古來神化、禮教化而玄虛化的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變為造化的藝術品,煥發光彩,供人游賞,人化了。從此,詩中游子增添一類新的活動,便是宦游;詩中隱士也多了一種新的樂趣,便是隱游。但南北分裂對峙,政治動蕩多變,宦游得意者少,隱游情真者寡,詩人胸懷不廣,志向不高,眼界趨窄,情趣轉細。因而不論宦游隱游,山水詩的思想境界有限,卻使藝術表現精致纖巧,出現許多形象生動有致的觀賞名句。其代表詩人便是李白深為感佩的謝朓:“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呤》)可見李白山水詩接受了謝靈運、謝朓的藝術滋養,承繼發展了大、小謝山水詩歌藝術傳統。
隨著隋代的統一,大唐的昌盛,詩人們經歷觀望徘徊,增長著人生的樂觀,擴充著前途的展望,在宦游中開闊眼界,在山水里抒發激情。山水詩的思想境界逐漸高遠闊大,藝術表現由形似趨向神似,而詩里的山水形象也從纖巧變為雄壯,從觀賞自然形態變為表現詩人自我。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抒寫朋友宦游離別情誼,以山水起興:“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這前途的展望雖然迷茫,但胸懷開闊,情感悲壯。而在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中,這位從中原宦游江南充當縣丞的詩人卻感到江南早春物候景色的新鮮:“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洋溢著溫暖美好的春意,流露著詩人樂觀的情緒。到了大唐鼎盛伊始,約在唐玄宗開元初,出現了王灣《次北固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位宦游詩人的眼里展現出一望開闊、前景燦爛的壯美氣象,敏銳地預見到一個光輝年代的來臨,顯示出詩人對太平昌盛的樂觀信心和舒暢情懷。所以當時文宗張說對此詩大為贊譽,“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殷璠《河岳英靈集》載)。明代胡應麟則評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顯示了初唐與盛唐詩的“界限斬然”(《詩藪·內編》)。這是抒寫宦游生活的山水詩的嶄新特點,是李白少年時代的詩壇所達到的一種高度。
與此同時,出現了一類新型隱士。他們有志濟世而不慕榮祿,自負才智而不愿科試,表現為不仕而其實不避世,并且也不拒絕做官,只是不附權勢,不受束縛。這使他們博得清高德望,隱士聲譽,實則為大名士。他們并不消極隱逸,而常常遠游,蹤跡甚廣,交往甚眾,三教九流,貴賤不拘。他們的隱游便與南朝大不相同,廣闊天地恰如其胸懷,清明景物正可作寄托,放聲歌唱于名山大川、五湖四海,傾訴衷情于明月清風、松間花下。開元年間的山水詩人孟浩然便是這類盛世隱士而名士的一個代表。他雖曾歸隱鹿門山,吟唱“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夜歸鹿門歌》),但他更有慷慨的高歌:“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水天相連,波濤洶涌,正見出詩人的胸懷和氣勢。他也有親切的抒情:“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旅途客愁,從開闊天地和江水月影中得到解慰。而青年李白深深景慕的就是這位聲聞天下的孟夫子:“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贈孟浩然》)贊美他不慕榮祿、不事君王的清德風流。可見這時的隱游山水詩也呈現嶄新特點。而比較起來,這類山水詩對李白的薰陶更為深切。
描寫山水的古詩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絕句》
兩只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綦毋潛
《春泛若耶溪》
幽意無斷絕,
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
愿為持竿叟。
王維
《青溪》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
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孟浩然
《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
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
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
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
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
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
共醉重陽節。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瞑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常建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但馀鐘磬音。
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勃
《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破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穎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崔顥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劉禹錫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情還有晴。
杜牧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張祜
《題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洲。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340230.html
有哪些山水詩?
1、《望廬山瀑布》 李白·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
2、《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江雪》 柳宗元·唐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游山西村》 陸游·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
5、《望天門山》 李白·唐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
6、《竹里館》 王維·唐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7、《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唐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8、《臨洞庭上張丞相》 孟浩然·唐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
9、《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
10、《送友人入蜀》 李白·唐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
11、《十月之交》 詩經·先秦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12、《登池上樓》 謝靈運·南北朝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
具體的范文模板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6uFmHJderJ5hkvNoxTIXMQ
關于山水的詩有哪些?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田園田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锝《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江上
王士禛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古詩中描寫山水四季名句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水》
【唐】司空曙
高樓晴見水,楚色靄相和。野極空如練,天遙不辨波。
永無人跡到,時有鳥行過。況是蒼茫外,殘陽照最多。
《遠水》
【唐】項斯
渺渺浸天色,一邊生晚光。闊浮萍思遠,寒入雁愁長。
北極連平地,東流即故鄉。扁舟來宿處,仿佛似瀟湘。
《蜀江水 》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來萬里,共憐江水引蕃心。
若論巴峽愁人處,猿比灘聲是好音。
《水》
【唐】徐夤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來東出幾時休。
莫言通海能通漢,雖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沈堯女怨,汾河秋泛漢皇愁。
洪波激湍歸何處,二月桃花滿眼流。
《大水》
【唐】薛逢
暴雨逐驚雷,從風忽驟來。浪驅三島至,江拆二儀開。
勢恐圓樞折,聲疑厚軸摧。冥心問元化,天眼幾時回。
《水》
【唐】鄭谷
竹院松廊分數派,不空清泚亦逶迤。
落花相逐去何處,幽鷺獨來無限時。
洗缽老僧臨岸久,釣魚閑客卷綸遲。
晚晴一片連莎綠,悔與滄浪有舊期。
《詠水》
【唐】張文琮
標名資上善,流派表靈長。地圖羅四瀆,天文載五潢。
方流涵玉潤,圓折動珠光。獨有蒙園吏,棲偃玩濠梁。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3200212.html
關于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鳥鳴澗》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3、《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4、《竹里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
5、《鹿柴》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山中空曠寂靜看不見人,只聽得說話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6、《江雪》宋·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群山中的鳥兒飛得不見蹤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7、《山中》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譯文:荊溪潺湲流過白石粼粼顯露,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山間小路上原本并沒有下雨,是那空明翠色好像沾濕人衣。
8、《山中留客》唐·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譯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氣象萬千。何必初見陰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氣晴朗,沒有一絲雨意,走入云山深處,也會沾濕衣裳。
9、《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春潮夾帶著暮雨流的湍急,惟有無人的小船橫向江心。
10、《野望》南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譯文:無邊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著的水灣;遠遠近近,映入眼中的是無數層疊起伏的峰巒。我閑來登上山頂想好好觀賞一下山下的湖水,卻沒想到,低頭一看,又在水底看見了青山。
11、《野望》初唐·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譯文: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諸多獵物回歸家園。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12、《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
13、《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后面。
暖和的春風又一次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里?
14、《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關于山水的古詩(關于山水的古詩有哪些)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關于山水的古詩(關于山水的古詩有哪些)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山水的古诗(关于山水的古诗有哪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第十七句是什么
- 下一篇: 怎么设IF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