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温庭筠注音(更漏子温庭筠)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更漏子溫庭筠注音(更漏子溫庭筠)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您好,今天芳芳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更漏子溫庭筠注音,更漏子溫庭筠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溫庭筠《更漏子》賞析 更漏子 玉爐香(一作煙),紅蠟(一作燭)淚,偏照(一作對)畫堂秋思。
2、眉翠薄,鬢云殘,夜長(一作來)衾枕寒。
3、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一作心)正(一作最)苦。
4、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5、 李冰若《栩莊漫記》曰:“飛卿此詞,自是集中之冠。
6、”此詞在溫詞中確為很有分量的一個。
7、正如唐圭璋先生所評述的那樣:“此首寫離情,濃淡相間,上片濃麗,下片疏淡。
8、”(《唐宋詞簡釋》)上闋是溫詞慣常寫法:華堂錦室與美麗的思婦的組合。
9、前三句寫室內(nèi),爐煙裊裊著,蠟燭滴著紅淚,照著秋意滿堂,本來就難成眠的人兒,被這明暗不定的燭光攪得更加愁腸百結(jié)。
10、“偏”字,突顯出一種物情與人情的乖離。
11、后三句掉轉(zhuǎn)筆頭寫女主人公,“薄”,“殘”,是主人公輾轉(zhuǎn)難眠情狀的具體寫照,下一句的“長”“寒”正是緊扣這兒而來,這三句,以視覺、知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不厭其煩地強化著主人公的難眠,針腳很是細密。
12、 下闋一改上闋的繁言縟句,直下淋漓快筆,情語景語有機融為一體。
13、“人煙寒(一作空)橘柚,秋色老梧桐。
14、”(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15、”(清初《廣群芳譜·木譜六·桐》)梧桐在華夏文學(xué)長河中帶著濃厚的衰颯秋意,它緊扣著上闋的“秋思”。
16、“不道離情正苦”,直抒情語,點明上闋后三句之因,并將“秋思”具體指向于別后的苦戀。
17、末三句,從聽覺寫“三更雨”。
18、“滴到明”,主人公聽了一夜的雨聲,定是整夜未成眠,可見離情之深,夜雨不像是落在梧桐葉上,倒更像是滴滴砸碎在人的心里,這比起“驚塞雁,起城烏”來,可以說是已經(jīng)愁腸萬斷了。
19、宋人聶勝瓊“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鷓鴣天·別情》)便是此末三句的遺響。
20、“葉葉”“聲聲”的疊用,把“長”“苦”從聲音的角度具象化,作者以疊字的方式將聲音拉長,從而實現(xiàn)雨聲由夜至?xí)缘木d延。
21、[南朝]梁·何遜《臨行與故游夜別》有這樣一句詩:“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22、”正與此詞境狀相似,筆者私意,詞人或許自覺不自覺地化用了這個詩句。
23、 清代譚獻對此詞的下闋評道:“似直下語,正從‘夜長’逗出,亦書家‘無垂不縮’之法。
24、”(《清人選評詞集三種·譚評詞辨(卷一)》)評得不甚明了。
25、俞平伯先生解釋為:“后半首寫得很直,而一夜無眠卻終未說破,依然含蓄;譚意或者如此罷。
26、”(《唐宋詞選釋》)而陳廷焯卻不看好下闋的直語,“不知‘梧桐樹’數(shù)語,用筆較快,而意味無上二章之厚。
27、”(《白雨齋詞話》卷一)但他在早些時候的《云韶集》卷一中又有這么一句;“遣詞凄艷,是飛卿本色。
28、結(jié)三句開北宋先聲。
29、”“開北宋先聲”確是很有先見的,惜其沒有展開進一步的論述,沒頭沒腦地擱置這么一句就天不管了。
30、清人謝章鋌對此詞亦是很有一番見地;“溫尉詞當(dāng)看其清真,不當(dāng)看其繁縟。
31、……‘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32、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33、’語彌淡,情彌苦,非奇麗為佳矣。
34、”(《賭棋山莊詞話》卷八) 白居易《長恨歌》:“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35、”黃升《酹江月·夜涼》:“此情誰會,梧桐葉上疏雨。
36、”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37、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梧桐夜雨意象不斷出現(xiàn)于歷代文人筆下,具有了一種文化性質(zhì)。
38、在這個文化陣容里,溫庭筠這首《更漏子》將離情別緒添入其內(nèi)涵當(dāng)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更漏子溫庭筠注音(更漏子溫庭筠)問題和相關(guān)問題的解答了,更漏子溫庭筠注音(更漏子溫庭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更漏子温庭筠注音(更漏子温庭筠)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猪肝汤怎么做好吃啊?
- 下一篇: 蒙罗丽莎是谁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