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芳华并蒂双莲考题把酒问天(把酒问天)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盛世芳華并蒂雙蓮考題把酒問天(把酒問天)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您好,今天芳芳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盛世芳華并蒂雙蓮考題把酒問天,把酒問天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把酒問月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酒一問之。
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卻與人相隨。
3、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來盡清輝發。
4、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5、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7、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8、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里。
9、 賞析古代的時候,月亮的存在對于人間是一個魅人的宇宙之迷.青天有月來幾時劈頭一問,對那時空的奇跡大有神往,迷惑之感.我今停杯一問之,給人一種非常突然的感覺,充分顯示作者神往的醉態.倍有詩味.前兩句倒裝,一問攝起全篇,頗有氣勢.開篇從手持杯酒仰天問月寫起,以下大抵兩句換境換意,詠月舒懷. 月高掛于天,令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當人無意追攀時,月卻萬里相隨,依依不舍.兩句一冷一熱,亦遠亦近,若即若離,正所謂道是無情卻有情.寫出明月之于人既親切又神秘的奇妙.緊接二句對月色做描繪:皎皎明月如明鏡飛升,下照宮闕,綠煙散盡,清光煥發.月色之美形容的如可攬接.不料下文又是一問將明月推遠,但見霄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月初東海消逝西天,蹤跡難以猜測,偏能夜夜循環不已.但見寧知的呼應傳達詩人的驚奇,從而浮想聯翩,進而究及那 有關月亮的傳說:月中白兔年復一年不辭辛勞的搗藥,為的是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獨處的嫦娥該是多么的寂寞?期間流露出詩人自己的孤苦情懷.這遐想又引出一番人生哲理的探求: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人,古人交替更換,不知多少年代,但是月亮卻始終是這樣的一個月亮.二句造語備及重復,錯綜,回環之美,且有互文之妙.最后二句則結穴到及時行樂的主題上來.曹操詩云: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此處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種人生感慨.月光長照金樽里形象獨特鮮明. 全詩從酒寫到月,從月歸于酒;從空間感受寫到時間感受.其中將人與月反反復復加以對照,又穿插景物描繪與神話傳說,塑造了一個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其中也顯示出一個孤高出塵的詩人自我.雖然意緒多端,隨興揮酒,但潛氣內轉,脈絡貫通. 作者介紹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自述系出隴西,漢將軍李廣后,其父遷蜀,此時李白時五六歲。
10、自幼聰穎,稍長,能作賦、好劍術,曾手刃數人。
11、大蓋四十歲以前,都是遨游于天下,逍遙自在。
12、天寶初年,正值李白四十二、三歲時,游會稽,且應召待詔翰林,見楊貴妃,辱宮人高力士,留長安而不得意,遂浮游四方十年。
13、天寶十三年,安祿山反,玄宗奔蜀,肅宗即位靈武。
14、時永王璘為荊州大都督,璘為玄宗第十六子,見江南富庶,又有部下慫恿,遂有獨立之志;永王重李白才氣,辟為督督府僚佐,一同東下。
15、不久,永王為肅宗所敗,李亡走彭澤,坐系尋陽獄,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長流夜郎,遂貶洞庭,上三峽至巫山。
16、未至夜郎,遇赦得釋,還憩江夏岳陽。
17、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李陽冰為當涂令,李往依之。
18、四月,代宗立,拜他為拾遺。
19、十一月,病歿。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盛世芳華并蒂雙蓮考題把酒問天(把酒問天)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盛世芳華并蒂雙蓮考題把酒問天(把酒問天)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盛世芳华并蒂双莲考题把酒问天(把酒问天)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红星照我去战斗 - (电影《闪闪的红星》
- 下一篇: 微粒贷晚上能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