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章燎原:尽量把失败放在一个篮子里
文丨浪潮新消費,作者丨曹瑞
今天的三只松鼠已經是一家百億市值的上市公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 2012 年三只松鼠成立之前,它的創始人章燎原還有過一段創業 9 年一無所成的階段。
一
十幾年前馬云說,如果他能創業成功,那么人人都可以成功,當時我不信。
直到這一路走來,我才體會到,在未來面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成為誰。就像 20 多年前我不可能也不敢想象自己會成為三只松鼠的 CEO,而你要做的就是要有勇氣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1、創業者骨子里就是希望走捷徑
18 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同學去有錢的表哥那里玩,當時手臟,他買了幾瓶礦泉水給我們洗手,而旁邊有一個 40 多歲的大叔拿著回收袋等著表哥手上的空瓶。
這一幕像一根針一樣扎進了我的神經,它讓我做出了一個選擇:我要成為表哥那樣的有錢人,而不是接受一個只有中級文憑的既定人生。
于是我回到學校一改常態,用了整整 2 個月的時間決定了兩件事情:
第一,必須要創業。而創業就必須要學會營銷,自此之后,我所有的學習、實踐,哪怕是看電視劇,都只和這些有關。
第二,必須要立志。我雖然不知道創業有多艱辛,但我知道它一定不輕松。在那一刻我非常興奮,因為我選擇了改變。
其實我早期的創業夢想并不大,只是希望自己可以開一家小店,能夠有超過社會平均 5 倍以上的收入。
然而,從 18 歲到 26 歲的整整 9 年時間里,可以說我無一成功過。不過慶幸的是不算有負債,但也幾乎折騰完了家底。
它讓我明白了一件事,創業者骨子里就是希望走捷徑和做那些四兩撥千斤的事情。
我南下東莞打過工,希望像電視劇里的人物一樣找個大佬做筆大生意;我去過武漢漢正街,希望與那個時代漢正街的個體戶一樣的風光;我看別人的快餐店門庭若市,我居然自學了廚師也開了飯店。
直到折騰到了 26 歲,我開始折騰不動了。所有人都在告訴我不行,說你醒醒吧,所有人都讓你去屈從你該有的命運,說你只是一個機電中級生,應該去做電工……
那一刻我承認失敗了,我開始懷疑書本上的那些勵志故事,開始懷疑所謂的營銷學根本就不是我這種人可以鉆研的。
也開始承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打破自己的階層,哪怕是《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平,也根本不會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于是在一天晚上,我在曾經上過班的國有企業門口前抬頭仰望星空,和唯一還支持我的那位說,有個穩定的工作真好。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一刻就是“行拂亂其所為”,當你走過去了,將是“曾益其所不能”。
2、復盤失敗的 9 年,重新定義創業
放棄創業回歸我該有的生活軌道,我以為這是我做的決定。后來事實證明,別人幫你做的決定連上天都不會饒過。
就在我以為選擇一個電工崗位,總該屬于大家眼中的安分了吧?可居然在一家器備公司落選了。那一刻我對自己說:好,這是上天的安排,我注定要和別人不一樣。
于是我開始反思自己這么多年為什么會失敗,有什么得失。
最后的結論是:雖然失敗了很多次,但我沉淀了基礎的營銷能力和社會底層的生活洞察。而我的失敗,就是在于沒有專注一個行業。
我應該重新定義創業,創業并不等于自主創業,而是要與一個企業共同去發展自己。我必須找到一個營銷,且是白領的崗位沖上一個新的臺階。
某天,我看到一家塑膠公司在招聘營銷員,條件是大專、會英文、懂電腦,我沒有一樣符合,但我只說了一句話就面試上了:我們必須通過電子商務去營銷,而不是拎著包跑銷售。
我就這樣混進了白領階層,雖然條件差,但憑著努力和過去的點滴積累,我比那些大學生的業績還更好。
最重要的是,我第一次突破了自己的階層,讓我自信不比別人差,以及有預感未來是個電商時代。
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其實缺的是真正的自信,什么是真正的自信?被他人貶的一塌糊涂,連你都不認識自己后,突然有一天你在低谷中反彈起來,重新認識了自己,發現自己并不差,那種感覺好極了。
當我不再承認自己不行的時候,我的思考也發生了改變,那就是選擇什么樣的道路更容易成功。
當時我在塑膠公司做電子商務,成為全公司最多來電咨詢的營銷人員,那一瞬間好像點亮了一些東西,電子商務應該是我創業的方向。
這是一個未被大家發現的新東西,回想過去的失敗,都是因為你在跟著別人做,怎么能超越他人?于是我進一步思考,我適合賣什么、怎么去做。
我發現自己并不適合做塑膠工業品 2B 的銷售,因為我有社交恐懼,而且交流能力天然缺陷。但多年的底層生活和創業經歷,使我有很強的普眾人群的洞察能力,我適合去做 2C 和品牌型的業務。
但這一次,我決定做有把握的事情,因為輸不起或者是多次的失敗讓我明白,不要去走捷徑和盲目冒險。
于是,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我要把自己“嫁”出去,找一家做食品的小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幫助它打造品牌,并立志忠誠于它,直至功成。
3、不用花錢學創業
如果你奔著創業的心態去職場,想不成功都很難,畢竟你的目的性已經可以降維打擊一切只想賺薪資的競爭對手,而你因此將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
為了找到合適的東家,我在全市掃描中小企業,最終找到了一家做核桃的公司。規模不大,但有品牌基礎,產品和老板人都不錯,我必須進入。
這是我給自己下的指令,我開始發揮自己的營銷長處,專注和聚焦資源,用了兩周的時間收集資料,整理了厚厚的一份怎樣通過電子商務把核桃賣出去的報告。
盡管我知道在當時做電子商務可能別人也聽不懂,但我更加知道打動面試你的老板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堅定的自信、用心的態度和一顆赤誠的心,比實質你說的具體的理由更重要。
果然,交流半小時后,我便加入了這家當時銷售額還不足 500 萬的公司。當時一起入職了 11 個人,可我卻顯得那么格格不入,因為我的理想是和這家公司一起實現創業。
我不在意多少薪資,不在意眼前的得失,更不在意刻意的迎合,我只在意兩點:
第一,真實地展現自己。
第二,比誰都去得早、走得晚的勤奮。
我知道要走的長遠,獲取信任才是第一步。當然,入職后公司也沒有再提過電子商務,而我也在 2 個月后被任命為蕪湖區的業務經理。
盡管當時只有 2 名手下和 700 元薪資,但對于一個渴望創業但又失敗多次的人來說,給你一個你說了算的市場,是極其亢奮的。不為別的,就是為了不用花錢學創業。
在來之前同事告訴我說,你在蕪湖很難立足,蕪湖幾乎是三五步一個炒貨店,競爭極其激烈,你能做得過扎根多年的本土店鋪嗎?
當時我來蕪湖,僅有的資源就是一家正在裝修中的專賣店,和一個從工廠轉過來,什么都不懂的營業員,以及 3000 元額度的跑業務費。
于是我買了一輛 50 元的二手自行車,開始瘋狂地跑街串巷做市場調研。一周后,我和其他區域的同事說:你們錯了,蕪湖市場巨大,我們要做品牌而不是去賣貨。
因為 2003 年的蕪湖市場大部分是以散裝為主,且價格低廉,而我們的預包裝產品價格雖然高出 35%,但是也因此拉開了品質的差距。
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樹立起品牌,砍掉散裝產品線,建立用戶認知。就這樣,我以品牌路線開展了自己的工作,每天不是站在店里接待顧客宣傳自己,就是騎上自行車去鋪貨,哪怕一個月只賣我們幾袋商品的超市都不放過。
到了夜里不斷地鉆研品牌和營銷,當大家還在計算提成、扣點、進廠費、業務費這些公司政策的時候,我在默默地做著我覺得正確的事。
以至于那 3000 元的業務費也沒花掉,2 年后我的區域成為了公司最好業績的區域,我也成為了公司的營銷總監。
4、運氣的背后是努力熬下去
你根本沒想去得到的東西往往容易得到,就如我成為營銷總監像是撿來的一樣。大部分成功其實靠的是運氣,而運氣的背后就是努力熬下去。
我被分配到蕪湖片區后,因為資源匱乏,以及企業管理的不健全,恰恰給了我獨自探索的空間。當其他同事看到的是抱怨、是漏洞,并借此取巧的時候,我做的是完善和改變它。
因為我把區域模擬成了一家屬于我的創業公司,我給區域確定了品牌路線,大刀闊斧不計個人得失的讓產品在各商超上架。
財務不規范,我主動研究開放版的信息化軟件,讓區域率先實現了初級的信息化,規避了資金漏洞。我還花 2 個月的時間,制定了 2 萬字的銷售規劃和銷售制度。
而這期間我沒有主動向老板要過一次資源,老板也來過幾次,但是每次看到的都是一個極其澎湃的小伙,以及一串不斷飆升的業績。
兩年后的某一天,當我還在如癡如醉地沉浸在我對蕪湖片區創業的遠景規劃時,老板對我說,你來總部擔任營銷總監吧。
我知道這不僅是因為我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同時入職的 11 個人當中,其他的全部都離開了。
幾年后,這家公司成為了安徽著名品牌,而我則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總經理。
努力熬下去,把別人熬走的同時,通過勤能補拙形成技能壁壘。以至于在后來我創建三只松鼠的時候,這一成才理念引領很多了平凡人成就不平凡。
二
1、創業成功是有捷徑的,就是盡量把失敗放在一個籃子里,少做無用的實事。
我決定創業的時候,無論是學歷、背景,甚至是智商都不行。
但我和大家最大的不同是從一開始就在刻意兩項能力:營銷和行業洞察。
這樣,即使我失敗了很多次,但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增值的,都距離成功更近了一步。所以成功的捷徑就是專注一個領域,讓每一次失敗都成為價值。
2、我們說創業者要“四有”:
第一要有使命。你的使命是讓你自己成功,而不是讓公司成功,你要做孫悟空不要做唐僧。一個早期團隊對優秀的標準不是你找來多少優秀的人,而是你自己優秀,你的團隊就一定能優秀;
第二要有韌性。受到外力產生的時候,你可以變形,但是不能折斷。很多人問我,創業要做哪些準備?我覺得只有一個:迎接失敗。創業失敗是正常的,成功才是意外;
第三要有認知。在不同的時間點,判斷出那個最值得你做的關鍵要素。
第四要有情義。這一點很重要,創始人一定要從內心里做到真心真意地幫助創始團隊去成長。
3、要讓一支小團隊有活力不是靠管理,或者說優秀的管理就是不要管理。因為沒有人能在被管理的情況下,做出優秀的成績。
能做出優秀成績的人往往只有兩種狀態:一種是熱愛,因為熱愛而追求自我成功的滿足感;一種是責任,因為身負責任而努力去追求成功,從而不辜負他人的信任。
所以無論你帶領多少人,都必須要通過樹立愿景來激發熱愛,通過極大地信任來激發責任和擔當。永遠記住,小團隊不管理只管人心。
4、其實,我從來沒有挖到過第一桶金。我覺得讓自己變得值錢,比有多少錢更重要。
18 歲立志創業,擺過地攤、開過飯店,雖然都失敗了,但我學會了一項技能:營銷。
20 歲進入一家做核桃的小企業,用 9 年的時間從業務員做到總經理,讓我熟悉了堅果行業。
2012 年做電商,憑著對營銷和行業的理解,用著 11 頁紙的 PPT,獲得了 150 萬美金的天使投資,才有了今天的三只松鼠。所以只要把自己變值錢,自然就會有錢。
5、創業三只松鼠到現在,在我們自己的經驗上總結了四個“好”:
第一個,好趨勢很重要。怎樣把用戶對產品的需求和現在供給的不足,把這里面最大的問題抽出來。
第二是好招牌,我們要令人記憶深刻,有更好的互動。
第三是好體驗,不僅是體驗本身,而是體驗的基礎上怎樣建立全鏈路的運營打法。
第四個“好”,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好團隊。好團隊的標準是什么?不是最優秀的,是最合適的。
三
1、一個好的品牌名字至少可以省掉一半的廣告費。我有相當多的時間是花費在取名上,有三點非常重要:
第一要好記,最好一次就能讓人記?。?/p>
第二要有關聯,最好是能夠關聯到你的產品屬性;
第三要能互動,最好能夠賦予一個人格化的形象,以及有互動的延展性。
如果三條都能滿足,就是優秀的名字。如果不能滿足,也要按照記憶、關聯和互動這個順序來,不可顛倒,因為品牌名的第一指標就是讓人記住你。
2、產品包裝是觸達用戶最低成本的載體,也是品牌營銷最重要的第一步。一個好的包裝要具備四點:
第一要脫穎而出,你必須要和同行業的包裝在視覺風格上完全差異化;
第二要突出品牌名,品牌名是文字的第一焦點,其次才是產品力;
第三要有核心賣點,且只能提煉一個賣點作為表達;
最后才是設計美學和細節。
以上四點需按序執行不可顛倒,因此好的包裝設計是遠看有吸引力,近看想得到,得到忘不掉。
3、下一個寶潔時代已然來臨。在今天互聯網進入短視頻時代之后,打造一個新品牌,應該提煉出幾個關鍵要素是什么?我們叫三新,也就是新品牌=新產品×新設計×新營銷。
在這個公式里面,它們的邏輯關系是逐層放大的。如果你的產品不新,它是個零,后面怎么也放不大。
第二個環節新設計,品牌名是第一步,然后是你的包裝或者提煉的東西能不能互動和更有視覺化的表達。
到第三個環節才是新營銷,我們簡單叫小快抖直B的全域觸達。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三只松鼠章燎原:尽量把失败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QS小说家是谁画的呢?
- 下一篇: 合肥公交线路查询合肥公交换乘(合肥公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