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汽车保险常见的车险误区分析
解讀車險理賠誤區一:全險不等于全賠。
購買新車后,車主一般都會購買全險。全險并不意味著發生任何事故都可以賠付。車損險在條款中明確規定了責任免除,例如保險車輛因遭水淹或因涉水行駛致使發動機損壞的,屬于責任免除。有的客戶以為只要買了“全險”,發生任何交通事故保險公司都會照賠。所謂“全險”包括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盜搶險、玻璃險、劃痕險、車上人員險及不計免賠等多個險種。它只是一個通常情況下的說法,在法律上并不是一個準確的概念。如果發生發動機浸水等,只有投保了相應的涉水保險,才能獲賠。
解讀車險理賠誤區二:制造假案,獲賠方便?
一些車主為了理賠方便,認為如果有熟人朋友就可以找一家修理廠通過非法的途徑制造假案,從而獲得賠償。但往往這樣的方式會給后續的理賠埋下隱患,車險制造假案騙保不僅增加了保險公司的風險,最重要的是對投保人的保險權益也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一方面修理廠使用惡劣的手段偽造事故,會使車輛的安全性能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如果一輛車經常高額地向保險公司索賠,這將會在保險公司留下該車主的不良保險記錄,到第二年投保人續保車險時,保險公司有權提高所投車險的保險費率,上升幅度最高可達30%,如果連續多年有不良記錄,保險公司還有可能拒保。
解讀車險理賠誤區三:普遍忽視保險條款。
每個上了保險的車主都希望能夠“一險在手、保護全有”。然而事與愿違的是,當看到那長長的保險條款,多數車主都選擇了“忽略”,只有在出險之后才想起看看條款,更有甚者根本不看。在購買車險時,對于保險條款車主還是應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保險專業知識,有的車主因為缺乏一些保險常識,因此在投保后才發現原來車險并不是萬能險,車險也存在一些絕對免賠或部分免賠的情況,例如酒后駕車、無照駕駛、未年檢不賠,放棄追償權不賠,自己加裝的設備不賠、無主肇事絕對免賠率30%等等。
解讀車險理賠誤區四:先修理后報銷。
有些車主,在車輛出險后并不是立刻向保險公司報案,而是先找修理廠,修完車后再找保險公司報銷費用,其實這說明他們并不了解理賠的一般程序。事實上,出險后應首先打110報案,并拿到交警開出的事故責任認定書,以便日后可提供警方的有關事故記錄。在交警處理完事故后,車主應向保險公司報案,保險公司會派人查勘、定損,然后才是對車輛進行修理,最后提交單證、賠付。如果車主不向保險公司報案先修理車輛,在理賠時保險公司認為修理費用高出定損的費用,差額部分將可能由車主自己承擔。所以先定損后修車,是對被保險人自身利益的保護。
車險的理賠并不難,如果能在購買車險前了解車險的承保責任以及免責條款,那么在理賠中就會做到心中有數。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解读汽车保险常见的车险误区分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梦想世界热血江湖组队奖励(梦想世界热血江
- 下一篇: 打拼音字母怎么把音调打上去?(打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