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360基因的报告被山寨了,没有行业能逃脱山寨的命运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发现360基因的报告被山寨了,没有行业能逃脱山寨的命运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抄襲不可怕,可怕的是原封不動的COPY。作為一個能杯山寨的企業還是很高興,說明360基因在這行業中,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其他公司借鑒的。
這無非就是個網頁模板的問題,重點還在于產品本身。以360基因的IT背景,網頁被模仿其實應該感到高興,至少說明他在IT上這點很成功,生物行業公司都覺得他的表現形式或是網站框架好,才會追隨模仿呀,而且不止這家公司,我還看到一些。
中國的互聯網幾大巨頭不都是山寨么,某訊,某度,某寶,要么山寨別人的技術,要么山寨別人的產品。記得看過這樣的話,說中國的互聯網如果用90%的山寨加10%的創新,可以成功,但是如果90%的創新+10%的山寨必死無疑。因為你投入那么多去創新,分分鐘就被別人山寨了。對了,這個360基因是個啥?
這相似度。連icon都一模一樣。。。
作為被山寨者,我希望大家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抄的這么難看不要說是從我們這里抄的,太沒面子了。鑒于抄的這么難看,我們馬上改版,敬請期待。
我個人覺得目前而言,對于知識產權的完善和保護十分重要,可是實際上像樓主提到的例子,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僅僅是國內的企業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微軟的子公司抄襲國內一家IT在線實踐工具“實驗樓”的界面,國外的知名大公司尚且如此,更何況國內的一些不知名的公司,可是,這樣子并不能說明其行為是合法,或者值得諒解的,相反,我覺得對于一些小公司想要生存,光靠抄襲是活不長的,只能在某些地方尋求創新和突破,希望有這樣的企業能夠知錯能改。
這無非就是個網頁模板的問題,重點還在于產品本身。以360基因的IT背景,網頁被模仿其實應該感到高興,至少說明他在IT上這點很成功,生物行業公司都覺得他的表現形式或是網站框架好,才會追隨模仿呀,而且不止這家公司,我還看到一些。
中國的互聯網幾大巨頭不都是山寨么,某訊,某度,某寶,要么山寨別人的技術,要么山寨別人的產品。記得看過這樣的話,說中國的互聯網如果用90%的山寨加10%的創新,可以成功,但是如果90%的創新+10%的山寨必死無疑。因為你投入那么多去創新,分分鐘就被別人山寨了。對了,這個360基因是個啥?
這相似度。連icon都一模一樣。。。
作為被山寨者,我希望大家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抄的這么難看不要說是從我們這里抄的,太沒面子了。鑒于抄的這么難看,我們馬上改版,敬請期待。
我個人覺得目前而言,對于知識產權的完善和保護十分重要,可是實際上像樓主提到的例子,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僅僅是國內的企業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微軟的子公司抄襲國內一家IT在線實踐工具“實驗樓”的界面,國外的知名大公司尚且如此,更何況國內的一些不知名的公司,可是,這樣子并不能說明其行為是合法,或者值得諒解的,相反,我覺得對于一些小公司想要生存,光靠抄襲是活不長的,只能在某些地方尋求創新和突破,希望有這樣的企業能夠知錯能改。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发现360基因的报告被山寨了,没有行业能逃脱山寨的命运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Phone6呼叫失败的解决方法(换卡、
- 下一篇: 独家|北汽“技术反哺”现代汽车 北汽蓝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