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关注“后市怎么看”?金梓才、周应波、侯振新、高远碰撞最新观点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都在關注“后市怎么看”?金梓才、周應波、侯振新、高遠碰撞最新觀點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財聯社9月10日訊(記者 吳雨其)2023年已過大半,A股未來的行情仍讓人捉摸不透。立足當下,如何理解后市的市場環境?投資主線和驅動因素有哪些?目前市場還在波動,這種波動是如何產生的?未來會有什么變化?
前不久,貓頭鷹研究院邀請了財通基金副總經理金梓才,運舟資產董事長投資總監周應波,睿遠基金公募混合資產投資管理部總經理侯振新,以及長信基金研究總監高遠為投資者們講述了其中的關鍵,共同探討未來一年中國經濟資本市場面臨的挑戰。
財聯社精選了各投資總監的部分金句和觀點,以饗讀者。
1. 周應波:目前我們處在一個經濟結構轉型的末尾階段,已經不再是起點,而是尾聲。從今年的三季度開始到年底,應該是過去三年熊市的一個轉折點。
2. 高遠:指數面臨下行趨勢,公募基金收益率下降,中長期股市仍有吸引力,但短期需等待。
3. 周應波: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尤其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需要依賴技術創新來推動發展。
4. 金梓才:投資策略可以考慮尋找有一定安全邊際的公司或在技術迭代能力上較強的公司。
5. 侯振新:超額儲蓄對于滿足個人需求更為重要,社會融資可能有助于恢復信心,但對于整體消費的推動作用有限。
6. 高遠:政策的出臺需要協調各方面的利益,可能會比大家預期的慢一些,但政策總歸會出臺,政治局會議已經對政策做出了明確的定調。
以下是部分圓桌對話實錄:
主持人:近期市場波動讓投資者始料未及,不僅令監管層和高層措手不及,而且也讓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未來走勢感到困惑。經過一年的觀察,我們發現整個經濟的動能并沒有像去年10月那樣強勁,出現了一些引人擔憂的問題。這些問題既有長期存在的結構性難題,也包括了一些困難解決的根本性問題。為什么目前市場形成了這樣的格局?請周總發表看法。
周應波:為什么市場形成了目前這種格局?實際上,市場并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格局,因為它一直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基本面、資金流動和情緒因素。股票市場的價格既反映了當前的利潤增長情況,也反映了長期估值水平。目前市場的情況反映了人們對中長期人口社會發展模式的不同觀念,投資者對這些因素有不同的解讀。
長期持續盈利能力的假設出現了混亂,導致許多行業的中長期估值出現了波動。這種波動可能比短期盈利增長速度更加重要,因此我們需要等待市場情況變得更加清晰。
至于短期因素,地產行業在過去的兩三年里經歷了正常的下行周期。十多年前,中國的房地產產業鏈在整個市場中所占比例開始下降,而新興產業的份額逐漸增加。不過,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無論是從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占比的角度,還是以鋼材為例的螺紋鋼和板材的用量情況看,這兩年中國制造業的崛起在經濟結構和全球出口份額中都得到體現。與此相對應的是,地產和基建等行業走到了歷史的頂點,開始走下坡路。十幾年來,中國經歷了經濟大類的加杠桿過程,現在又開始收杠桿,這給許多主體帶來了不少痛苦。
現在我們處在一個經濟結構轉型的末尾階段,已經不再是起點,而是尾聲。由于外部美聯儲加息和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這個階段顯得相當艱難。但就大類部門而言,對于中國制造業和科技產業的發展來說,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金融和政策環境。因此,在短期基本面數據差一些的同時,也沒有必要過于悲觀,因為結構上已經明顯體現了轉型特征。
至于市場方面,除了基本面之外,外資流出和國內投資者保守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放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一個周期性變化,我相信從今年的三季度開始到年底,應該是過去三年熊市的一個轉折點。
主持人:請高總談一下整個經濟的脈絡,以及如何思考這個問題。
高遠:去年底,市場過于樂觀,實際情況是中國和美國庫存較高,尤其因疫情需求疲弱,中國需積極去庫存,這過程正在進行中,但尚未完成。工業庫存接近底部,但價格問題仍存在。預計主動去庫存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結束。
6月后,一些商品和工業品價格上漲,一些行業庫存已降至較低水平,供需有所改善。盡管指數下跌,經濟需求未惡化,甚至微幅改善。
貶值預期對市場產生壓力,但可能性減小。盡管內部指標未見好轉,但風險得到控制,房地產問題正受到應對。
指數面臨下行趨勢,公募基金收益率下降,中長期股市仍有吸引力,但短期需等待。
主持人:對于債券市場,您認為長期債券、短期債券、信用債的未來走勢將如何?地方政府償債、1.5萬億元特殊目的載體(SPV)的足夠嗎?房地產債務是否存在潛在風險?您可以結合您對債券市場投資的經驗,給大家闡述一下嗎?
侯振新:當前來看,宏觀經濟已經顯示出見底的跡象。從6月中旬開始,高頻指標沒有進一步下行,這是綜合所有可收集的宏觀數據得出的結論。
在這種情況下,政策積極性明顯增加,我認為宏觀經濟已經基本企穩。至于債券市場,今年肯定是債市的牛市。債券的估值對我們的投資非常重要,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估值在投資中都占據核心位置。目前債券的估值主要看收益率水平,與歷史相比,名義利率處于較低水平。
利率的定價與經濟增長和通脹等因素變化有關,我們目前的名義利率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并不高,但實際利率仍處于較高水平,因為國外的通脹水平較高。
全球經濟增速仍在下降,這是一個趨勢不會改變的事實。從長期角度來看,中國的利率水平確實不高,所以我認為債券具備投資價值。至于期限選擇,短期債券的定價與資金面相關,而長期債券則更受經濟基本面和預期的影響。目前長期和短期債券的期限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主持人:請談談目前AI的現狀以及未來可能帶來的影響和投資機會。
周應波:近年來,投資重點放在上游,但技術創新仍然至關重要。中國過去是全球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但現在增長放緩,需要依賴技術創新。然而,技術發展不是線性的,充滿不確定性。
舉例來說,特斯拉的電動車出現前,電動車的前景存在分歧。預測和規劃技術發展并不容易?,F在,AI技術雖然波動大,但潛力巨大。
目前正處于新技術發展的初期,熱情退卻,但長期影響仍低估。AI技術是純軟件,不受硬件制約,每周都在發展。全球產業鏈在支持下發展迅速。
對于國內的情況,我認為不需要過于悲觀。因為國內已經在短時間內迎頭趕上,從初始階段迅速發展到了3.0到3.5的水平,而且在年底可能接近3.5。另外,國內的監管態度也將逐漸變化。歷史上,新能源汽車經歷了類似的過程,監管一開始強調安全和合規,然后會有政策推動行業發展的變化。國家正在摸索如何監管這個新興行業。
總之,我認為從現在到今年年底,我們應該開始關注這個行業的基本面。由于這是一個純軟件行業,因此不需要等待太久。到了四季度,我們可以再次評估國內模型的應用情況,然后選擇一些方向和個股。根據我了解,國內一些早期進展較快的模型公司在收入方面已經實現了顯著增長,從過去幾乎沒有到5億到10億,有些甚至可能達到20億到30億。雖然精確的預測仍然有難度,但我認為未來幾個月將是需要密切關注的時期。
在二級市場投資上,需要關注基本面,AI行業發展速度快,需要密切關注應用情況,某些公司已經取得顯著進展。未來幾個月將是關鍵時期。
金梓才:國內的企業在AI領域具有一定優勢,特別是在Transformer架構等底層技術方面已經很成熟。盡管在年初,許多互聯網公司可能沒有將重點放在這方面,但現在有了明確的方法和資金投入,我們相信時間是有利的。
國家不會錯過引進如此重要技術的機會,因為錯過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舉個例子,美國可能只需要幾個人完成某項任務,而在國內可能需要二三十個人,這導致了生產力效率的差距。因此,對于這方面的投資非常重要。雖然目前仍然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波動較大,但有兩種投資策略可考慮。
一種策略是尋找那些有一定安全邊際的公司進行投資。另一種策略是找到在技術迭代能力上較強的公司。我們相信這個機會將持續存在至少十年,今年并不僅僅是炒股票或關注業績的一年。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雖然今年可能還在摸索中,但明年開始,我們已經看到像Oracle和Amazon等公司開始加大在云計算領域的投入。在國內,阿里和騰訊也將在云計算領域加大力度。因此,云端應用有很大概率成為未來的趨勢。
我們認為,從應用角度出發,應該從相對簡單的場景開始,逐漸擴展到更復雜的場景。我們更加關注軟件方面的發展,相對于硬件,如機器人等,軟件應用可能會更早取得進展。特別是在辦公軟件等相對簡單的場景,我們有著明確的認知。
主持人:社融的走勢如何?如果社融失效了,那有什么指標是有效的?
侯振新:社融的重要性在當前位置下降了。目前,超額儲蓄量非常大。以前,當你需要購房時,你會貸款購房;企業需要擴產時,也會通過貸款來擴產。
在當前情況下,特別是個人消費效應,超額儲蓄對于滿足需求的肯定是個人化的。單看社會融資對于消費的制造意義可能是恢復了一些信心,人們對新預期的穩定和對疫情的重新認識有所好轉。雖然過去可能有第二波疫情,但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人不戴口罩,這樣的人數占絕大多數。
從季度數據來看,邊際消費傾向由一季度的62%上升到二季度的64%,所以對于單純投資消費來說,社融的意義可能下降了。對于企業來說,技術是最重要的推動力量,推動經濟進步。社融解決不了一些問題,企業需要更多的股權融資和資本發展。上市公司的融資量也越來越大,如可轉債、定增和IPO等。因此,從歷史上來看,社融的指導意義不總是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來看,其指導意義也在下降。
主持人:從724政治局會議到825,市場經歷了一個月左右的過程,開始變得不那么熱烈,甚至衰退。這可能是因為政策的落地低于預期,有一些政策還沒有出臺。對于政策是否會出臺,以及哪些政策真正需要出臺,我們還需要高總進一步解釋。
高遠:政策確實在逐漸出臺,只是步驟比大家預期的慢一些。政策出臺需要協調各方面的利益,比如認房不認貸政策是為一線城市做鋪墊的。政策步驟相對較多,所以可能會慢一些。但我相信這些政策總歸會出臺,因為724政治局會議已經對政策做出了明確的定調。為什么大家對這些政策如此期待?我認為根本原因是目前政策給人的信心還不夠。
一些人認為出臺印花稅,但從多年的經驗來看,印花稅只是一次性的影響,不是長期影響。如果從政策的中長期考慮,吸引中長期資金對市場波動是有好處的?,F在很多資金方的自身KPI是一年考核,所以投資決策也容易受一年考核的影響。
然后對于房地產這個問題,我之前已經簡單提到了一點,即明確了認房不認貸政策。這意味著可以購買房產而不必依賴貸款。對于一線城市的政策選擇,如果連市區都能放寬認房不認貸政策,我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舉措。因為一旦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將會刺激改善性的購房需求,增強市場信心。
來源:財聯社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都在關注“后市怎么看”?金梓才、周應波、侯振新、高遠碰撞最新觀點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都在關注“后市怎么看”?金梓才、周應波、侯振新、高遠碰撞最新觀點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都在关注“后市怎么看”?金梓才、周应波、侯振新、高远碰撞最新观点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输卵管堵塞可能怀孕吗?
- 下一篇: iOS10正式版好用吗?苹果iOS10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