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转化如何融入产业投资?高校成创新体系重要一环 | 聚焦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科研成果轉化如何融入產業投資?高校成創新體系重要一環 | 聚焦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科創板日報》9月8日訊(記者 陳美) 今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迎來了一場高端對話。
2022年,四川省顯示面板產值占全國的24%,顯示面板出貨量規模位居全國第3,已成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重要集聚區。在四川經濟總量五年連跨兩個萬億元臺階之后,前沿技術創新與科研成果轉化成為顯示行業發展的關鍵詞。
未來顯示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從產業投資到投資者對接,再到成果轉化、科研合作的發展生態?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總工程師秦海林認為,要加快前沿技術創新與科研成果轉化,首先要提高自主實力,集中力量攻關,推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主線。同時,增強協同上下游合作,通過自主創新不斷推出領先產品,讓融合創新構建更強勁的產業鏈競爭新優勢。
在具體操作上,秦海林認為,加強科技金融創新服務是第一步,同時營造好人才創新生態環境。“只有當好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催化劑,科技創新對產業的促進作用才能更好發揮,引導科技成果轉化。”
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技術轉移高級主管李焦麗在談及該問題時感觸頗深,她認為實現成果轉化、科研合作轉化的核心任務,是高質量推進專利培育,開展高效率轉化。“在這方面,清華跟地方產業配合得相當緊密,也有一些代表項目。”
比如,在集成電路領域中,清華系聚焦了化學機械拋光機裝備,成功孵化出華海清科,實現科創板上市。這家企業于2011年9月份推出了第一臺12英寸晶圓切割機設備。記者發現,華海清科成立時,清華大學旗下的清控創投以30項CMP核心技術專利,通過知識產權出資的方式,占股30.6%。
再比如,一項高溫氣冷堆技術在學校完成基礎研發后,與華能一起在深圳建立示范電站。目前這一示范電站已經并網發電,技術的最大優勢在于安全性。
第三是氫燃料電池技術。2020年8月億華通登陸科創板,背后正是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歐陽明高院士團隊培育出的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記者了解到,清華北京工研院下屬基金、清華大學基金會均持有億華通股份。上市時,億華通已形成142項發明專利、92項實用新型專利、81項軟件著作權,主導和參與制訂了30項現行和即將實施的燃料電池國家標準。
在李焦麗看來,把學校放在科技創新體系大環境中,是國家強調提供一流技術成果供給和一流創業人才培養的關鍵一環。“今年,清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加強垂直領域合作伙伴關系的梳理,從數量和質量進行評估,對重大項目進行項目識別,實現一對一支持,開展IP專員隊伍培養等。”
來源:財聯社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科研成果轉化如何融入產業投資?高校成創新體系重要一環 | 聚焦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科研成果轉化如何融入產業投資?高校成創新體系重要一環 | 聚焦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科研成果转化如何融入产业投资?高校成创新体系重要一环 | 聚焦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飞羽 - (游戏《梦幻诛仙》主题曲)》
- 下一篇: 华安证券:证监会核准公司成立华安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