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古人的尸骨中获取基因组信息吗?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可以从古人的尸骨中获取基因组信息吗?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理論上講,古生物化石中的DNA被保存下來的,但是需要在特定的條件下。而且DNA的保存與所處的環境有很大關系,例如,在溫帶DNA可以保留幾千年,比如埃及法老的尸骨;在高緯度的寒冷地區,DNA可以保存10萬年,超過這個期限的DNA就會被降解,不可能檢測到。
可以,而且目前應獲取了距今45000年前的骨化石中的基因組信息。那個一個在2008年西伯利亞西部烏斯季伊希姆附近的額爾齊斯河河岸上發現的現代人大腿骨化石,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和分析顯示,這是一名男性,他在西歐亞大陸和東歐亞大陸的人群分開之前、或在分開之時還是活著的。分析顯示,其祖先有“尼安德特人”的成分,所占分量與當今歐亞人血統中“尼安德特人”所占分量相似。基于“尼安德特人”祖先的基因組片段的長度,“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向這個人祖先的流動發生在他所生活時間之前的7,000年和13,000年之間。以前對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之間異種交配時間的估計范圍是在距今37,000年和86,000年前之間,但這項研究表明,它發生在距今大約50,000年到60,000年間,與現代人向歐洲、也可能包括亞洲的擴張在時間上一致。
這方面的信息我個人不是懂,所以查了一下中文文獻,其中一篇綜述介紹了關于古DNA的提取技術,僅供樓主參考。古DNA提取技術新進展古DNA提取技術作為獲得該重要的信息載體的最重要手段,長久以來受到了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以及醫學研究學者們的高度重視。隨著科學的發展,古DNA提取技術已經形成多種核心方法:Chelex-100法、酚-氯仿抽提法、二氧化硅(硅粒)法、NaOH法、硅離心柱法試劑盒、磁珠法試劑盒等方法。本文將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對以上提到的幾種方法進行分析比較,以期能夠為將來古DNA提取技術的發展創新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
理論上,并不是所有化石都能測序的,能測序的化石必須要求年代不長和特定的保存條件。測序方法一般是測骨髓,因為不會有細菌的干擾。另外DNA半衰期只有500多年,所以得到的序列是支離破碎的。要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把得到的片段和已知人類的基因組比對,才能知道這些破碎的片段大致是什么位置的。當然一般測序都是把DNA切成小片段這種方法進行測序的,所以技術上還是比較成熟的。
這個玩意已經變成石頭了,還怎么測序呢?樓上提到的研究中僅僅講到使用的方法是測序,問題是如何開展測序工作,究竟是什么材料中存在著遺傳信息呢?怎么沒做解答呢?
2013年7月6日,《加拿大商報》公布了一項科學研究成果,一塊從加拿大育空地區出土的70萬年前的馬化石中,成功提取了DNA的基因序列。這塊化石長約6英寸、寬3.2英寸,于10年前出土,因為出土地點的嚴寒凍土條件,使得樣本中的骨膠原殘余和部分血管得以保存。科學家3年前開始嘗試提取DNA樣本,從200次反復試驗中僅成功了一次。通過這僅有的一次成功,科學家創造了分析化石中DNA序列的新方法,可以重復使用樣本,不會因試驗失敗而浪費寶貴的化石,而且樣本也不會因暴露在大氣中而分解,從而使DNA提取的成功率上升了3-4倍。從馬化石的DNA序列研究表明,馬和驢有著共同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400萬年之前,遠早于之前的估計。這為研究馬的進化、史前動物的進化和人類的基因足跡鋪平了道路。而樓上提到45000年的人類基因組,這個年代已經比較久,如果需要成功提取到能夠測序的濃度,且是目的片段的DNA,肯定對樣品的保存有較嚴格大要求,例如嚴寒,因為冷凍能使得DNA保存更久,反復提取DNA是因為想要得到目的片段的DNA要求較高,且要得到一定的濃度才可以方便下一步的擴增,得到較純的DNA起始濃度)。總的來說,提取難度較大。
可以,而且目前應獲取了距今45000年前的骨化石中的基因組信息。那個一個在2008年西伯利亞西部烏斯季伊希姆附近的額爾齊斯河河岸上發現的現代人大腿骨化石,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和分析顯示,這是一名男性,他在西歐亞大陸和東歐亞大陸的人群分開之前、或在分開之時還是活著的。分析顯示,其祖先有“尼安德特人”的成分,所占分量與當今歐亞人血統中“尼安德特人”所占分量相似。基于“尼安德特人”祖先的基因組片段的長度,“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向這個人祖先的流動發生在他所生活時間之前的7,000年和13,000年之間。以前對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之間異種交配時間的估計范圍是在距今37,000年和86,000年前之間,但這項研究表明,它發生在距今大約50,000年到60,000年間,與現代人向歐洲、也可能包括亞洲的擴張在時間上一致。
這方面的信息我個人不是懂,所以查了一下中文文獻,其中一篇綜述介紹了關于古DNA的提取技術,僅供樓主參考。古DNA提取技術新進展古DNA提取技術作為獲得該重要的信息載體的最重要手段,長久以來受到了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以及醫學研究學者們的高度重視。隨著科學的發展,古DNA提取技術已經形成多種核心方法:Chelex-100法、酚-氯仿抽提法、二氧化硅(硅粒)法、NaOH法、硅離心柱法試劑盒、磁珠法試劑盒等方法。本文將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對以上提到的幾種方法進行分析比較,以期能夠為將來古DNA提取技術的發展創新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
理論上,并不是所有化石都能測序的,能測序的化石必須要求年代不長和特定的保存條件。測序方法一般是測骨髓,因為不會有細菌的干擾。另外DNA半衰期只有500多年,所以得到的序列是支離破碎的。要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把得到的片段和已知人類的基因組比對,才能知道這些破碎的片段大致是什么位置的。當然一般測序都是把DNA切成小片段這種方法進行測序的,所以技術上還是比較成熟的。
這個玩意已經變成石頭了,還怎么測序呢?樓上提到的研究中僅僅講到使用的方法是測序,問題是如何開展測序工作,究竟是什么材料中存在著遺傳信息呢?怎么沒做解答呢?
2013年7月6日,《加拿大商報》公布了一項科學研究成果,一塊從加拿大育空地區出土的70萬年前的馬化石中,成功提取了DNA的基因序列。這塊化石長約6英寸、寬3.2英寸,于10年前出土,因為出土地點的嚴寒凍土條件,使得樣本中的骨膠原殘余和部分血管得以保存。科學家3年前開始嘗試提取DNA樣本,從200次反復試驗中僅成功了一次。通過這僅有的一次成功,科學家創造了分析化石中DNA序列的新方法,可以重復使用樣本,不會因試驗失敗而浪費寶貴的化石,而且樣本也不會因暴露在大氣中而分解,從而使DNA提取的成功率上升了3-4倍。從馬化石的DNA序列研究表明,馬和驢有著共同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400萬年之前,遠早于之前的估計。這為研究馬的進化、史前動物的進化和人類的基因足跡鋪平了道路。而樓上提到45000年的人類基因組,這個年代已經比較久,如果需要成功提取到能夠測序的濃度,且是目的片段的DNA,肯定對樣品的保存有較嚴格大要求,例如嚴寒,因為冷凍能使得DNA保存更久,反復提取DNA是因為想要得到目的片段的DNA要求較高,且要得到一定的濃度才可以方便下一步的擴增,得到較純的DNA起始濃度)。總的來說,提取難度較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可以从古人的尸骨中获取基因组信息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OS10.2正式版固件下载 iOS10
- 下一篇: 新升级的iOS7.0.4怎么设置九宫格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