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小鹏和理想,规模上不去都是空想
作者|Eastland,虎嗅研究總監
頭圖|微博@理想汽車
2020 年 7 月 30 日,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上市。按 8 月 12 日收盤價,理想、蔚來市值分別為 131 億美元和 158 億美元。
8 月 8 日,小鵬汽車正式向美 SEC 遞交招股文件(F-1 表格)。
特朗普揚言要對中概股下死手,阿里、京東、百度、攜程們已經或正在打算把香港開辟為第二上市地,以應對不測。求生欲超強的理想、小鵬卻“逆流而上”。除了籌集“救命錢”,造車新勢力“三強”扎堆上市也是為了給股東一個交待。
8 月 11 日,蔚來披露的 2020 年 Q2 未經審計財報顯示毛利潤率首次轉正。
王興預言造車新勢力中只有理想、蔚來、小鵬可以活下去,參加與合資企業、民企的角逐。如今三家企業即將齊聚美國資本市場。有媒體迫不及待地討論“誰能正面 PK 特斯拉”。想多了,還是考慮怎么活下去要緊。
別的不說,只看研發投入。2019 年特斯拉研發投入折合人民幣 93 億,比亞迪研發投入 84.2 億(主要投向新能源車),華為研發費用 1317 億……牛X的技術不是吹牛吹出來的。
2020 年 Q1,特斯拉研發費用折合人民幣 22.6 億。蔚來、小鵬、理想季度研發費用依次為 5.2 億、3.1 億和 1.9 億,合計 10.2 億,僅為特斯拉的 45%,拿什么“正面 PK”特斯拉?
“新勢力”研發投入不足,顯然因為缺錢。但消費者不管你缺不缺錢,人家買的是技術。大佬站臺、媒體造勢、朋友圈集贊,沒有真金白銀的技術投入都是一場空。
銷量:蔚來領跑、小鵬掉隊
2020 年 Q2,蔚來 ES8、ES6 交付分別為 2263 輛、8063 輛,季度交付首次突破 1 萬輛。截至 2020 年 6 月末,蔚來旗下品牌累計交付逾 4.6 萬輛(兩款車型銷量各占 50%),累計銷量領跑造車新勢力。
ES6 除尺寸比 ES8 略小,在續航、操控等方面毫不遜色,售價還低十幾萬。當 ES8 潛在買家被收割殆盡,ES6 及時補位,從 2019 年 Q3 開始成為主力車型。
2019 年 Q2,小鵬銷量一度是蔚來的 189%,那時理想還沒有開始交付。但 G3 是 SUV、P7 是轎車,初創公司一下搞定兩類車型難度大、分散了寶貴的資金和研發資源。
2020 年 Q2,小鵬 G3、P7 交付分別為 2903 輛、325 輛。G3 交付數同比下降 56.8%,以致季度交付數同比下降 52%。P7 卻沒能像蔚來 ES6 那樣接替 ES8 撐起門面。
被寄予厚望的 P7,對標的是特斯拉 Model 3 和比亞迪漢。Model3 補貼后售價 27 萬,P7 入門款 23 萬元,小鵬在品牌、技術方方面面與特斯拉的差異巨大,4 萬塊錢不足以讓潛在消費者棄特斯拉買小鵬。
P7 售價與比亞迪漢相同,但在續航里程(工信部純電)、車身尺寸方面 P7 稍遜一籌。更重要的是,比亞迪好歹造了 400 多萬輛車(燃油車+電動車),在產品設計、生產工藝、可靠性等方面比初出茅廬的小鵬強了不是一星半點,而且漢的整車質保期是六年或 15 萬公里,P7 是五年或 12 萬公里。售價相同,棄比亞迪買小鵬只能說是“情懷”了。
在 Model 3 和比亞迪漢兩面夾擊之下,小鵬 P7 難有作為。
新勢力賺錢是不可能賺錢的,唯有拿交付數讓投資人意淫,小鵬江河日下的交付數連旁觀者都感到尷尬。
好在小鵬累計交付數突破 2 萬輛,在造車新勢力中位居第三(第二名是累計銷售 3 萬輛的威馬)。
理想汽車從 2019 年 12 月交付 973 輛,到 2020 年 6 月交付 1834 輛,累計交付 10473 輛,在新勢力中居第四位。
2020 年 H1(上半年),蔚來、理想、小鵬分別交付 1.03 萬輛、9500 輛和 5499 輛。理想交付量相當于蔚來的 92%,小鵬分別是蔚來 53.2%、理想的 57.9%。
單就銷量而論,小鵬已經掉隊、翻盤機率很小。
成本控制:理想“近妖”
1)單車成本、售價
三家當中,小鵬成本、售價均為最低。2019 年 Q4 單車成本 19.4 萬(全部為 G3 車型),2020 年 Q1 降至 17.2 萬(全部為 G3 車型),Q2 微微反彈到 17.7 萬(90% 為 G3 車型、10% 為 P7 車型),可以推知 P7 成本為 21.7 萬/輛。
最近三個季度,小鵬單車售價“先抑后揚”,2019 年 Q4 為 17.9 萬、2020 年 Q1 跌到 16.4 萬,2020 年 Q2 回升到 16.8 萬。可以推算出 P7 單車售價為 20.1 萬元。
粗略推算,每輛 G3 毛虧損 8000 元,虧損率 4.9%;每輛 P7 毛虧損 1.6 萬,虧損率8%。
在三家當中,只有理想能夠賺到毛利潤。2020 年 Q1,單車成本、單車售價分別為 26.6 萬和 29 萬,每賣一輛賺 2.46 萬、毛利潤率 8.5%。
“虧損能力”最強的是蔚來,2020 年 Q1 單車成本、單車售價分別為 35.1 萬和 32.7 萬,每輛虧 2.43 萬,虧損率 7.4%。由于 ES8 在 Q1 交付量中占比僅為5%,可近似地認為,蔚來每賣一輛 ES6 虧損 2.4 萬。
最新披露的 2020Q2 財報顯示,單車成本、單車售價分別為 30.5 萬和 33.7 萬。單車平均售價上升 1 萬元是因為售價更高的 ES8 出貨 2263 輛,在交付數中的占比從 Q1 的5% 增至 Q2 的 22%。而單車成本劇降 4.7 萬,降幅達 13.3%,季報沒有說明原因。
2014 年~2019 年間,特斯拉毛利潤率在 16.6% 至 27.6% 之間。2020 年 Q1,特斯拉交付 10.3 萬輛,毛利潤率 24.4%,理想交付不到 2900 輛,幾乎比特斯拉少 10 萬輛,居然有 8.5% 的毛利潤率,難以置信。
2)理想費用率降得詭異
蔚來費用一向高得離譜。2019 年 Q1、Q2 總費用率分別為 147%、180%,Q3 開始過緊日子,總費用率降至 119%。2019 年 Q4,市場/行政費用、研發費用分別為 15.5 億、10.3 億,總費用率 90.3%。該季度交付 8224 輛,每輛車毛虧損 2 萬元!
受疫情影響,2020 年 Q1 交付數只有 3838 輛,環比降幅達 53.3%,但總費用率還是被控制在 100% 以內。Q2 交付數大增至 1 萬輛以上,總費用率降到 40% 以下。主要原因是市場/行政費用從 10 億元一線降到 5 億多。
理想費用率戲劇性降低有些不合邏輯,畢竟 2019 年 12 月才開始交付,統共只交付 973 輛。該季度市場/行政費用、研發費用分別為 3.5 億、2.45 億,總費用率高達 209%。
2020 年 Q1 交付 2896 輛,環比增長 198%,總費用率降至 38%。
汽車工業最重規模經濟,年產超過 20 萬輛才能漸入佳境,理想月銷量不到 1000 輛,毛利潤率超過8%、總費用率只有 36%。魯迅點評《三國演義》說:“劉備之長厚近似偽,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理想對成本、費用的控制能力“近妖”,希望能保持下去。
小鵬費用率雖呈明顯下降,但 2020 年 Q2 總費用率仍高達 135%。銷量慘淡、毛利潤率為負(2020 年 Q2 為負 5.6%)、費用率超過 130%。#從財務角度看無可救藥#
3)蔚來“虧損能力”驚人
2019 年 Q4,蔚來經營虧損達 28.3 億,虧損率達 99%,每交付一輛虧損 34.4 萬。
受疫情影響,2020 年 Q1 蔚來交付數大幅下降,單車經營虧損達到創紀錄的 40.9 萬。每輛車出廠價不到 33 萬、虧損近 41 萬。
2020 年 Q2 毛利潤率回正,費用率大幅下降,經營虧損率驟然降至 31%,每賣一輛車毛虧損 11.4 萬,還要攤 9.1 萬市場/行政費用(2019 年 Q4 要 18.8 萬元)。除此之外,蔚來還承諾終身免費維修、終身免費換電,車主最擔心的是企業做不下去。
小鵬的虧損能力也不弱。2020 年 Q2 交付 3228 輛,經營虧損 8.1 億,攤到每臺車是 25.2 萬,遠高于出廠價。
理想再次讓人感到詭異,2020 年 Q1 經營虧損率驟降至 27%,比小鵬低 100 多個百分點。但愿經得起渾水們“雞蛋里挑骨頭”。
資金:蔚來“警報”未解除
1)凈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即為凈流動資本。意即現金及一年內可以變現的資產(應收賬款、短期投資等)減去一年內必須支付款項(應付賬款、短期借貸等)后的余額。如果凈流動資產為負,說明存在資金缺口。通俗地說就是:一年內將發生資金鏈斷裂,除非籌到足夠資金。
2019 年 3 月末,蔚來尚有 37.7 億凈流動資產;6 月末為負 2.5 億,9 月末、12 月末分別為負 19.5 億和負 45.7 億;2020 年 3 月末擴大到負 57.5 億。
理想、小鵬賬面現金及等價物均是十億出頭的水平。小鵬凈流動資產從 2019 年末的 16.6 億跌到 2020 年 6 月末的 5.3 億,理想凈流動資產則從 2019 年末的 3.9 億勁增 2020 年 6 月末的 18.7 億。IPO 募集資金的到位,會使兩家資金狀況有所改善。
2020 年 6 月末,蔚來凈流動資產一舉達到 20 億。截至 6 月末,賬面現金達 105 億,較 3 月末增加 85.2 億,其中包括 2020 年 6 月 20 日發行 8280 萬新股募集的 4.93 億美元。
2)蔚來資金警報沒有解除
2020 年 4 月 20 日,與安徽合肥城建投資公司牽頭的投資財團(簡稱“戰略投資方”)簽署合資協議。
根據協議,戰略投資方向合資公司——蔚來安徽(NIO Anhui)注入 70 億現金,上市公司(NIO Inc.)注入核心資產(研發、供應鏈、銷售服務網絡)及 42.6 億現金。戰略投資方、上市公司持有蔚來安徽的股權分別為 24.1%、75.9%。
根據協議,112.6 億注資分五次完成,其中 2020 年 6 月 30 號前的兩次合共注入 75.6 億,戰略投資方、上市公司分別注入 50 億、25.6 億(Q2 財報披露,蔚來已履行注資承諾)。隨后每季度將進行一次注資,截至 2021 年 3 月末,戰略投資方、上市公司還須分別注入 20 億、17 億。
安徽國有資本注資 70 億的對象是蔚來在合肥的子公司,地方政府“守土有責”,對資金的管控不會有絲毫懈怠。
至于六家金融機構的百億授信額度,也不是讓合資公司替母公司填補資金缺口的。地方政府引進項目后,會出面協議本地金融機構給予授信額度。金融機構“不見兔子不撒鷹”。通常要等項目建設大半,甚至完全建成、只差些許流動資金啟動生產,金融機構才會放款。若非如此,金融機構風險太大。#出現壞賬,相關人員是要終身追責的#
蔚來安徽的設立不僅不能緩解資金壓力,反而加重上市公司負擔。6 月末凈流動資產只有 20 億,還要再向合肥子公司的注資 17 億。
從 2019 年數據看,蔚來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 87.2 億,相當于每賣一輛車現金凈流出 42.4 萬!假如 2020 年下半年交付 2 萬輛,每輛現金凈流出 20 萬,到 2020 年末凈流動資產又將達到負 40 億這個水平。
所以,蔚來資金警報遠未解除,融資不能停。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蔚来、小鹏和理想,规模上不去都是空想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春来秋去下一句是什么呢?
- 下一篇: 怎么用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