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紧逼,华为下达「南泥湾」军令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文/夢佳、雅新
來源:新智元(ID:AI_era)
【新智元導讀】據悉,華為已啟動「南泥灣」項目,加速推進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屏業務,意在規避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而去美化能否落地成功,還需要時間的考量。
據悉,華為已啟動「南泥灣」項目,意在規避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華為正在加速推進筆電(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屏業務,這兩大類產品不包含美國技術,會被納入「南泥灣」項目。
隨著中美形勢嚴峻,「南泥灣」計劃正是斷供危機的產物。
南泥灣,斷供危機的產物,「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提到南泥灣,最先想到的是那首歌,「南泥灣好地方,好地方來好風光?!鼓夏酁持苯哟傅木褪谴笊a。1941 年 3 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歷史書上寫道,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帶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含義。
這不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提到南泥灣這個詞,早在十多年之前,馬云就提出,以「南泥灣開荒」培養銷售人員面對客戶應有的觀念、方法和技巧。
評論紛紛稱,「南泥灣」這個名字飽含著崢嶸歲月的記憶。文史研究者跑來細究這個名字背后的含義。網友評論,排名前五的答案一直在講歷史,我更想知道南泥灣項目到底是干什么的。
本質上講,起這個名字,只是符合現在時下悲壯的現實情境,被美國扼腕,所以什么東西都需要自產自足了。
當然只談情懷,寫爽文是沒用的,目前華為要面對的一個客觀的問題,就是該「如何自力更生」
既然全球產業鏈的理想已經成為了泡影,華為也只能背水一戰,被迫做起了全棧工程師。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扔掉幻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畢竟中國人民聰明又能干,有時候不進步真的是因為沒有壓力,還沒有陷入絕境。
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的網友大海認為,選擇推動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屏的創新升級也許是明智的,也是目前可行的路,「因為設備比較大,對芯片體積和功耗相對不敏感,國內產業鏈有望替代國際的可能性比較大?!?/p>
大海提到「配合看華為準備做芯片的新聞, 這是華為務實的選擇?!棺罱嘘P華為做芯片,又傳出「塔山計劃」,但隨后遭到華為相關人士否認。
新智元華為已啟動「南泥灣」項目,意在規避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小程序
網傳「塔山計劃」:全面扎根芯片制造,年內建設 45nm 生產線,爆料是假!
此前,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坦言,由于遭受制裁,華為領先全球的麒麟系列芯片在 9 月 15 日之后無法制造,并倡議從根技術做起,打造新生態。在半導體方面,華為將全方位扎根,突破物理學材料學的基礎研究和精密制造。
在臺積電斷供芯片進入倒計時之際,華為是在加速自力更生的「造芯」計劃嗎?
據微博博主 @鵬鵬君駕到爆料,華為宣布將全方位扎根半導體,其在內部正式啟動「塔山計劃」并提出明確的戰略目標。據了解,由于國際大環境遭受制裁使臺積電無法代工華為芯片,導致華為芯片無法生產,華為由此在內部開啟塔山計劃。
根據他的爆料,這項計劃表明華為開始自建芯片晶圓廠,自行生產制造集成電路芯片產品,建立一條不使用美國設備和材料的芯片制造廠,實現芯片供應鏈自主可控。
爆料稱,華為已經開始與相關企業合作,準備建設一條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 45nm 的芯片生產線,預計年內建成,同時還在探索合作建立 28nm 的自主技術芯片生產線。
其中,第一批入圍計劃合作的公司有數十家,包括上海微電子,沈陽芯源(芯源微),盛美,北方華創,中微,沈陽拓荊,沈陽中科,成都南科,華海清科,北京中科信,上海凱世通(萬業企業),中科飛測,上海睿勵,上海精測(精測電子),科益虹源,中科晶源,清溢光電等。
澎湃新聞報道,這一消息隨后遭到華為相關人士否認。
隨后又有媒體求證華為內部員工,不過海思部門的員工給了媒體不一樣的回答,表示內部沒聽說「塔山計劃」,問了周圍同事均表示不知情。
而這個數碼圈網友的爆料很快遭到了其他人的否定,這么詳細的計劃難道是胡編亂造的嗎?
網友表示,「這個爆料完全不像華為日常爆料新聞。嚴重懷疑是某些存心不良的企業,借著華為外部環境受困的局勢,發華為的『國難財』,借機刺激自家的股價?!?/p>
網友表示 99% 是個假消息,并從建成時間和技術上進行了分析這個不現實的計劃,「第一,還有三個半月就要到年底了,若年內建成,時間上不符合商業規律。第二,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生產線?這也不現實。」
去美化?華為能夠實現嗎?
華為的智慧屏已基本實現自給自足,2019 年華為開發者的大會發布了榮耀智慧屏搭載鴻蒙鴻蒙操作系統和自研的顯示芯片。
余承東對智慧屏非常重視,去年開發者大會上提到,「華為智慧屏將淘汰互聯網電視、不智能的智能電視。讓客廳進入真正的智慧時代!」語氣之強烈令人感到意外。
但筆記本電腦就另說了,華為若想在筆記本電腦上實現完全獨立,還需要突破芯片設計和制造兩大關口。目前,華為只能提供芯片設計的圖紙,缺乏將其產出的能力,臺積電斷供,使華為的處境更加不妙。
雖然華為海思研發的麒麟處理器堪比高通驍龍,但沒有加工廠為其加工。一切涼涼。要知道,華為芯片之所以被卡脖子就是因為,華為最缺的就是光刻機、5nm 芯片生產線等一系列的技術產品。
南泥灣項目本質上,就是實現智慧屏和筆記本電腦的去美國化。有評論指出,智慧屏還可以理解,但是筆電很難繞過美國技術。
還有讀者提出,PC 可以直接上鴻蒙。去年華為開發者大會公布的鴻蒙路線圖,路線圖中有創新 PC 項目,按照規劃來說鴻蒙的確是「可以用在 PC 上的。」
但目前鴻蒙系統用在 PC 上還沒有著落。再加上 ARM 也要面臨被英偉達收購,指令集是否有風險也是未知數。
網友表示,「IC 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能單獨建成的產業,何況一個企業,再牛逼的企業也不行。筆記本和智慧屏徹底規避美國技術,幾乎不可能?!?/p>
網友這番憂慮的評論,直戳華為痛點,通過「南泥灣」項目推進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屏業務,最根本的還是回到制造芯片的事。自從臺積電站隊美國,華為的處境每況愈下,起名叫南泥灣,也正反應了外部環境的極端惡劣。
「南泥灣」項目雖好,但很多事情終究不是怎么想,而是如何做。去美化能否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断供紧逼,华为下达「南泥湾」军令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差评与外挂齐飞,《糖豆人》狂卖200万份
- 下一篇: 一生只属于什么垃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