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不想把半条命给合作伙伴了?
文/李可樂
來源:略大參考(ID:hyzibenlun)
面對突然變臉的老大哥,騰訊系的一眾小弟會是什么心態?
騰訊似乎提前進入雙十一,頻頻在市場上掀起波瀾。不過,這里的市場指的是資本市場。
繼私有化易車、搜狗之后,推動虎牙、斗魚合并是他們最新動作。
8 月 10 日,虎牙和斗魚分別宣布收到了騰訊的合并提案,由來已久的傳聞終于靴子落地。兩者合并后的市值有望超過 100 億美元,接近1/4 個百度,或者新造出一個B站。
“阿里的帝國,騰訊的聯邦”,這句話經常被用來描述 AT 兩大巨頭的投資策略。
阿里控制欲強,喜歡直接收購目標企業,深度整合之后,納入自己的生態體系。
騰訊偏佛系,持股但不控股,5% 是他們常見的持股比例。取而代之的,是以流量支持合作伙伴,放養被投企業。
知乎上有人這樣評論騰訊的投資風格:如同中國在非洲的表現,輸出金錢和資源,支持各種國家搞建設。但不站隊、不結盟、不輸出價值觀。
不過,最近這一切似乎在發生變化——騰訊好像變臉了。
1
它變得更喜歡買買買了。
最先被企鵝強“娶”的是易車。這家汽車導購平臺在去年 9 月收到了來自騰訊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經過 9 個月的掙扎,他們還是在今年 6 月從了帝王鵝。后者備出的彩禮是 11 億美元。
一個月后,企鵝故技重施。
7 月 27 日,搜狗的員工突然發現自己有機會成為鵝廠的人!因為騰訊在那天向搜狗發出初步非約束性收購要約,打算以 9 美元/ADS 的價格收購其尚未持有的搜狗股份。
CEO 王小川發了一條朋友圈:“感謝騰訊公司對搜狗公司價值以及技術能力、產品創新能力的認可。接下來會對相關事宜進行認真的討論和衡量,讓搜狗能夠持續地為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從這個表態來看,搜狗顯然不可能像易車那樣矜持 9 個月。
騰訊似乎“娶”上了癮。
本周,傳聞已久的虎牙、斗魚合并一事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兩家公司確認收到了騰訊提出的合并提案。
根據提議函,虎牙或其子公司將通過換股交易收購斗魚的全部流通普通股(包括由美國存托股代表的普通股)。斗魚股東將收到一份有待商定數量的新發行虎牙A股普通股,換取其持有的斗魚股份。
當晚,原虎牙母公司歡聚集團隨即宣布將以 8.1 億美元的價格轉讓 3000 萬股虎牙B類普通股給騰訊。至此,騰訊在虎牙的話語權超過 7 成。
這對于斗魚和虎牙的員工也是一個 surprise,沒想到斗了那么久,居然就要變一家人了。但相較于驚喜,驚恐的成分可能更大。因為他們中間的一部分,不僅不會成為騰訊的人,反而有被“優化”的風險。
首當其中的就是虎牙管理層。各方報道都顯示,斗魚團隊將成為這家新公司的掌門人,而虎牙高層或將出局。
雙方的表態也能印證這點。
斗魚副總裁兼 CFO 曹昊在二季度財報會議上表示:“這次的建議書顯示,騰訊已經把游戲直播作為一個比較重要的戰略位置,這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是最好的。然后我們也一直和騰訊保持游戲平臺和其他的項目合作,也同時在生態建設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探索”。
不過,虎牙 CEO 董榮杰肯定不會覺得“這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是最好的”。他在 8 月 11 日發布的內部公開信中表示,公司董事會將謹慎審閱和評估騰訊提出的合并建議,并做出對公司、股東、員工最優的選擇。
董榮杰當然要謹慎,畢竟已經有人被“優化”了。
4 月 27 日,閱文集團人事大變動。“網文教父”吳文輝等高管團隊成員集體將帥印交給了程武,后者正是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
從創辦起點中文網,到與盛大聯姻,再到投奔騰訊,最后上演“王子復仇記”,反向收購盛大文學,執掌閱文,吳文輝十余年互聯網生涯不可謂不精彩。
可惜無論多精彩的戲,騰訊才是幕后導演。“教父”、“王子”、還是謝幕,都是鵝的一句話。
從業務發展來看,上述每一個舉動都可以得到合理解釋。
例如,花旗對搜狗私有化的評價就是:騰訊可以將搜狗的搜索引擎完全整合到旗下產品及生態系統中,從而更好地利用搜狗的技術來增強騰訊的搜索能力及增加廣告收入的機會。
不過,騰訊本來就持有搜狗 39.2% 的股份和 52.3% 的投票權。按理說,想要實現“利用搜狗的技術來增強騰訊的搜索能力及增加廣告收入”并不難。何必還花那么多錢去全盤收購?莫不是騰訊錢多鵝傻?
馬化騰曾經在在 2015 年中國(深圳)IT 領袖峰會上表示:騰訊將原有的業務、要控股的業務進行精簡,聚焦在最為核心的通信社交平臺、內容產業等業務上,其他則交給合作伙伴。
“過去確實很多不放心、不信任,出于本能很多事情百分之自己做,包括搜索、電商等等。但現在我們真是半條命,我們把另外半條命給合作伙伴了,這樣才會形成一種生態。”
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堪稱是騰訊開放生態的最佳比喻。但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否可以理解成:騰訊已經不再信任合作伙伴,所以又打算親自上陣。
2
騰訊以往的開放生態之所以能夠維持,根本原因就是外部合作伙伴能以更高效的方式,將騰訊所創造的流量變現。
電商毫無疑問是最典型的案例——雖然自己屢戰屢敗,但騰訊依然通過京東、拼多多等“小弟”,維持著自己在電商領域的影響力。
”小弟“們在前線拼搏,騰訊則坐鎮后方,數著到手的投資收益。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今年 1 月的 IF 大會上表示:目前,騰訊總計投資企業超過 800 家,其中 70 多家已上市,逾 160 家成為市值或估值超 10 億美金的獨角獸。
騰訊財報中的“其他收益凈額”,其主要構成就是和投資收益相關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處置投資公司收益”等。
下圖顯示,2017 年前,其他收益凈額相較騰訊營收的比例并不高,2015 年和 2016 年分別只有 1.8% 和 2.4%。
而隨著閱文集團、搜狗、美團點評、拼多多、蔚來汽車等明星企業在近年先后登陸二級市場,這一比例迅速上升,2017 年達到 8.5%,此后兩年也穩定在5% 左右。
企鵝也因此被調侃為一家 VC 公司。
圖:騰訊歷年財報
既然 VC 的小日子過得那么滋潤,為什么要突然轉型?
原因當然還是為了提升流量變現的效率,減少損耗。這點在整合斗魚和虎牙的案例中尤為明顯。
或許是內部成熟的賽馬機制,騰訊顯然比較崇尚自由競爭。在對電商、網文、直播等領域的布局中,他們都喜歡廣撒網、多點開花,讓“小弟 ”互毆,由市場選出最終的勝利者。
但市場經濟的效率有時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需要一些外部刺激,比如政府干預。
騰訊現在干的就是同樣的事情。
按照構想中的劇本中,斗魚和虎牙應該有一個會倒下,然后帝王鵝再加碼寵幸剩下那個。結果現在兩個都成為行業頭部玩家,彼此內容同質化,紛紛拉高價碼爭奪頭部主播,內耗嚴重。同時,外部的B站、快手、抖音也正對游戲內容虎視眈眈。
在此情況下,騰訊直接出面,合二為一,降低新公司成本的同時,加速行業洗牌,似乎無可厚非。
3
不過,一切都能如企鵝所愿嗎?
面對突然變臉的老大哥,騰訊系的一眾小弟會是什么心態?
畢竟,古往今來,伴隨各種變革的往往是血雨腥風。
蓋烏斯·屋大維歷經多場戰役,先后擊敗布魯圖、小龐培、安東尼等人,完成了羅馬共和國向羅馬帝國的轉型;南北戰爭,美國人民以 4 年、75 萬條生命的代價,終結了本土的奴隸制度;1917 年,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政權。
由聯邦向帝國轉型的騰訊恐怕也難以消停。
2018 年 2 月 23 日,步步高宣布,向騰訊、京東分別轉讓6% 和5% 股份。至此,在這場湖南商超巨頭的爭奪戰中,騰訊擊敗阿里巴巴,成為了最后的勝利者。
其實更早接觸步步高的是阿里,但在經歷了 18 個月的交涉后,談判無疾而終。在解釋為什么選擇騰訊時,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談到,騰訊會是步步高的“紅顏知己”。大家各過各的,會照顧好彼此的利益,且各自保持獨立性。
“騰訊和阿里,一個是盟國生態,一個是帝國生態,我希望在盟國生態里,大家能夠共同創造、共同分享。”
讓我們想象一下,如果騰訊突然要收購步步高,王總會有什么想法。
“我把你當知己,你 TM 居然想睡我?!”
當然,「略大參考」完全不認為騰訊會收購步步高,畢竟他們在電商/零售領域一直都是蹭蹭熱度(更多內容可見《內測微信小商店?騰訊的電商生意,終究還是門口蹭蹭而已》),但在其他行業真就不好說了。
A or T?這是今天幾乎所有中國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初創公司必須面對的問題。
兩種模式本來各有優缺點,難言孰優孰劣。可現在,聯邦里的老大哥突然翻臉了,要搞一言堂,過去承諾的事情可能通通不算數。這必然會對原本內心純樸、滿懷理想的“小兄弟”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
吳文輝、董榮杰還有很多很多的騰訊小伙伴們,或許現在都在感慨:“我命由鵝不由我!”
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當初選擇馬爸爸,至少在那不會有這種預期落差。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腾讯不想把半条命给合作伙伴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求下一站要去哪里歌词。
- 下一篇: 听小米员工讲述他们所亲历的小米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