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进,虎牙退
文/商業數據派
來源:商業數據派(ID:business-data)
騰訊牽頭,斗魚和虎牙合并,一個游戲直播賽道里的資源整合開始了。
作為兩家上市公司的合并,斗魚和虎牙首先面臨的是股權架構上的整合。騰訊獲得歡聚集團所持虎牙股份,李學凌等管理團隊的退出,可能意味著騰訊或者斗魚的管理團隊將后續主導合并之后的公司。
截止目前,虎牙的市值約 55.05 億美元,而斗魚的市值約 46.32 億美元。兩家的合并是否能出現1+1≥2 的效果,就要看后續業務整合的能力。
斗魚總部在武漢,而歡聚集團總部在廣州,兩家公司之后的業務整合將是一場長久的磨合戰役。
據接近斗魚方面的人士向《商業數據派》透露,未來有可能會模仿美團和大眾點評的業務整合方式,賬號打通,業務相對獨立。據 QuestMobile 的數據,斗魚和虎牙 2020 年 6 月的用戶重合量僅有 652 萬,占兩家用戶總量的不到 30%。
而對騰訊而言,主導一條賽道的整合也早已經不是第一次,從電商時代的京東和拍拍網,到打車領域的滴滴和快的,其中,最為成功的就是整合了 QQ 音樂、酷狗音樂等業務的騰訊音樂集團。
用資本的能力,幫助業務取長補短,是騰訊最擅長的戰略之一。
游戲直播
一條看似繁華的賽道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對兩家業務高度相似的同賽道互聯網公司來講,這恐怕是早晚的事。而合并的時機,就是營收增長乏力,接近市場的天花板。
相對于電商直播這兩年的火熱,游戲直播這條賽道的瓶頸已經非常明顯。
在短短一年內,斗魚和虎牙營收的同比增速一直在快速下滑,斗魚從 2019 年 Q2 的 133% 下降到 2020 年 Q2 的 33.9%,而虎牙從 2019 年 Q2 的 94% 下降到 2020 年 Q1 的 48%。
(制圖:商業數據派)
斗魚和虎牙等游戲直播平臺主要是靠主播打賞和廣告獲取收入,并將分給主播的費用和內容投資算做收入成本,而這部分的成本非常高昂。
2020 年第二季度,斗魚的營收為 25.1 億元,收入成本達到 19.8 億元,較 2019 年同期的 15.7 億元增長 26.3%,主要是由于收入分享費用和內容成本的增加,同比增長了 32.3%。
主要原因是:1)收入增加共享費用,這與總凈收入的增長基本相符;2)在日本對電子競技相關內容和市場拓展計劃的投資導致內容成本增加;3)對錦標賽相關視頻的投資增加,以及內部內容制作。
在 2019 年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上,斗魚管理層表示,平臺和主播的分成比例是五五分,并且這一比例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變動。
去除掉收入成本,斗魚與虎牙的毛利率在近兩個季度保持在 20% 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斗魚的毛利率改善明顯,2018 年時只有3%~5%。
(制圖:商業數據派)
斗魚進,虎牙退
騰訊已經獲得歡聚集團所持虎牙股份,同時向斗魚提出換股交易建議。
8 月 10 日消息,周一美股盤前歡聚集團宣布將虎牙的股份轉讓給騰訊。公告顯示,歡聚集團將向騰訊轉讓 3000 萬股游戲直播平臺虎牙的B類普通股,總收購價為現金 8.1 億美元。
就在 4 個月前,4 月 3 日騰訊購買 1652 萬股虎牙B類普通股,收購價為現金 2.626 億美元。交易完成后,騰訊成為虎牙最大股東,投票權提高到 50.1%。歡聚集團投票權降至 43.0%。同時,李學凌卸任虎牙董事長。
虎牙 2018 年報顯示,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歡聚時代 CEO、虎牙董事長李學凌持股為3%,擁有 0.4% 的投票權,而騰訊的持股已經高達 31.5%,僅次于歡聚集團。
8 月 11 日,虎牙 CEO 董榮杰今日對內發布公開信,就日前騰訊發出有關虎牙和斗魚合并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表示,公司董事會尚未做出任何決定,將謹慎審閱和評估這一提議。
而另一方面,斗魚對此次合并顯得非常積極。
8 月 10 日,就在斗魚收到騰訊換股建議的同一天,斗魚發布了二季度財報,并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騰訊這次的建議書顯示,騰訊已經把游戲直播作為一個比較重要的戰略位置,這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是最好的。然后我們也一直和騰訊保持游戲平臺和其他的項目合作,我們也同時在生態建設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探索。目前,我們正在與大股東騰訊探索未來可能比較多的方案。例如游戲的數據庫、游戲內的常設入口等問題,如果這些得到了普遍落實,我認為會極大地促進移動端的流量增長,進一步提高市場的市場率。”
在 2019 年 Q1 之前,斗魚的平均 MAU(月活躍用戶數)一直高于虎牙,但用戶付費比例一直低于后者。在上市之后,斗魚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用戶付費的轉化率。
(制圖:商業數據派)
同時,斗魚降低收入成本上的投入,在與主播分成比例不變的情況下,應該是減少了內容版權上的投入。
加上付費能力的提升,斗魚盈利能力得到改善,2020 年第二季度的經營收益為 2.389 億元人民幣(3380 萬美元),而 2019 年同期的經營虧損為 1000 萬人民幣。
而虎牙雖然在 2018 年 Q4 營業收入就為正,但后續的增長相對比較乏力,在 2020 年 Q1 的運營收入僅為斗魚的一半左右。
(制圖:商業數據派)
斗魚和虎牙的業績與管理團隊的一進一退,預兆著整合之后,兩家業務整合走勢。
幕后贏家——騰訊
小孩子的世界才做選擇,成年人的選擇是“我都要”。
騰訊對于游戲直播賽道的投資是堅決且豪氣的,對于自身核心業務——游戲的高度協同,流量獲取、品牌提升、長期發展的一致性,沒有什么好猶豫的。
除了對虎牙的收購,早在 2016 年 3 月 15 日,騰訊出資 4 億元領投,斗魚宣布完成B輪約 6.7 億元人民幣融資。同年 8 月份,斗魚完成了 15 億元C輪融資,鳳凰資本、騰訊領投。目前,騰訊也是斗魚的大股東。
除此之外,在B站 2019 年報中顯示,騰訊控股持股 13.3%,與上一年相比增加了 1.4 個百分點,為其第二大股東;B站董事長兼 CEO 陳睿持股 15.1%,為B站最大股東;淘寶為B站第四大股東,持股 7.2%。
B 站的四大收入來源之中,目前第二大收入來源——VAS(增值服務)就主要來源主播打賞,另外還包括高級會員訂閱,付費內容以及視頻,音頻和漫畫平臺上的虛擬物品。這個模式跟斗魚、虎牙等游戲直播平臺其實非常類似。
另外,騰訊還持有快手 19% 的股份。早在 2019 年 7 月 15 日,快手首次公布了其在游戲直播方面的相關數據。數據顯示,快手站內游戲直播移動端日活躍用戶超 3500 萬,游戲視頻用戶總日活達 5600 萬。
根據 QuestMobile 數據顯示,截止 2019 年 6 月 5 日,斗魚的日活數為 1500 萬、虎牙的日活數為 1100 萬,二者的日活數相加還不敵快手。
在游戲直播這個賽道上,無論是處在資本、游戲業務頂端的騰訊,一定是最大的贏家。
不過,斗魚和虎牙在忙著互搶主播的時候,可能沒有想到,未來的對手是B站和快手。
同樣是直播,B站沒有將自己局限在游戲和游戲直播的圈子里,破圈之后,才有了進一步跟抖音和快手抗衡的可能。
而做為直播的先行者,斗魚、虎牙和映客為何對直播帶貨淺嘗輒止,最后將自己困在了一個賽道上?
不過,近兩年,斗魚和虎牙開始重啟直播帶貨,在斗魚嘗試的直播帶貨商品中,除了大眾的日用品、食品類,適合于男性的運動、潮牌、科技數碼產品,也成為了主播們重點推薦的商品。
總結
                            
                        - 上一篇: 桂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 下一篇: 雷军公布小米1销量:79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