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服贸会|如何破解个人养老金发展难题?全球养老金融大会嘉宾提出建议和路径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聚焦服貿會|如何破解個人養老金發展難題?全球養老金融大會嘉賓提出建議和路徑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財聯社9月7日訊(記者郭松橋 研究員 高富賡)在現收現付養老金資金缺口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給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帶來巨大機遇。在2023年服貿會全球養老金融大會上,來自銀行、保險、養老等領域的專家匯聚一堂,共商個人養老金發展現狀,并對當前個人養老金存在產品供應不均衡、選購渠道不暢、民眾參保意愿不強等痛點難點提出建議。
目前,我國已經處于中度老齡化階段。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8億人,占比19.8%,65歲及以上人口已近2.1億人,占比14.9%。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指出,我國總人口已經開始減少,且趨勢不可逆轉。未來30年中,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將加速上升至35%左右,并將一直持續到本世紀末。“三人行必有一老人”,中國人口老齡化不是面臨“高峰”,而是面對“高原”。
在當前現收現付壓力重重的嚴峻形勢下,給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帶來了巨大機遇。去年年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眾多金融機構陸續推出了個人養老金產品,為參與人提供了多元化選擇。
但目前,個人養老金試點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體系建設難以達到政策目標,也未能適應民眾的需求。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表示,自去年年底個人養老金啟動以來,存在建立賬戶人數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的比例低;已繳費人數占建立賬戶人數的比例低;產品供應不均衡;選購渠道不暢通;民眾參保意愿不強等“兩低三不”的漏斗狀效果。
董克用則用一組數據介紹了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試行情況:截至2023年6月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信息賬戶開戶人數達4030萬人,而投入資金人數僅1000萬人左右,約占四分之一(截至2023年4月底),投入資金量總計約200億,平均繳費僅2000元左右。
關于如何破解個人養老金發展難題,與會專家給出了如下思考和建議。董克用認為,在中國稅收激勵有限的背景下,應擴大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的政策制度覆蓋面,并引入財政補貼模式。在稅收優惠方面可以推出TEE模式,提高個人賬戶繳納額度,采取EEE與EET雙賬戶并行。
曹德云認為,提高對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視程度,避免養老責任向家庭和財政轉移是首要任務。此外,大眾目前對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處于觀望的階段,應通過簡化參與方式,提升大眾的參與度:一方面,可以借鑒國際上的默認機制和我國的企業年金經驗,利用企業和員工的信任關系,在員工充分知情并授權的情況下,由企業代為開戶繳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企業稅減免的方式,鼓勵企業為員工繳存一部分個人養老金,通過員工的繳存,企業真正配置的方式撬動員工的個人的繳費意愿。
對于最需要個人養老金的靈活的就業人員,曹德云認為,雖然靈活就業人員與各類平臺并非傳統的雇傭關系,但也可以通過平臺來進行處罰。董克用則建議,針對進城農民工,特別是平臺就業者,可以采取個人繳納、平臺配套、政府補貼的模式以及多方投入模式。
中國建設銀行總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任鵬表示,針對當前現收現付制的基本的情況,建議國家研究發行特別國債,來充實全國的基本養老金,提升全國統籌的力度和保障水平。在群眾對長久期產品組合不了解的情況下,由金融機構來提供養老服務,由監管機構向包括銀行在內的廣大金融機構發放養老投顧牌照勢在必行。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養老金業務總監陳曉東認為,主管部門應引入如貸款或出現困境時的一些養老金提前支取場景,增大靈活性。同時,應進一步加強養老投教布局,并試點養老投顧,未來應該是一個方向。
來源:財聯社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聚焦服貿會|如何破解個人養老金發展難題?全球養老金融大會嘉賓提出建議和路徑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聚焦服貿會|如何破解個人養老金發展難題?全球養老金融大會嘉賓提出建議和路徑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聚焦服贸会|如何破解个人养老金发展难题?全球养老金融大会嘉宾提出建议和路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逆水寒奇遇杀虎一式怎么触发 杀虎一式奇遇
- 下一篇: 吻别英文版是谁唱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