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期货高频交易等监管、加大产业客户培育力度,八大要点看方星海发声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加強對期貨高頻交易等監管、加大產業客戶培育力度,八大要點看方星海發聲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財聯社9月6日訊(記者 周曉雅)過去5年,期貨市場交出一份份亮眼成績單,隨著《期貨和衍生品法》的頒布,市場發展正迎來發展的新格局。
9月5日,中期協第六次會員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選舉產生第六屆理事會,表決通過《中國期貨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期貨業協會章程(修訂草案)》等規則和文件。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會議,并作了題為《堅持穩中求進 提升服務能力 堅定走好中國特色現代期貨市場發展道路》的講話。
財聯社記者整理出以下要點供讀者參考:
1.今年8月初,我國期貨市場總資金突破1.8萬億元,創歷史新高。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共上市期貨期權品種121個,品種結構向商品金融并行、期貨期權并重轉變。
2.今年6月底,全市場機構投資者持倉量和客戶權益占比分別為70.3%和70.9%,比2018年底分別上漲了20.6%和15.9%。
3.將持續加強對輸入性、結構性風險的研判,重點做好重要農產品、基礎性能源、戰略性礦產等相關品種的全球跟蹤分析。
4.加強對高頻交易等新型交易行為的監管,加強期現聯動監管,堅決防止過度投機。
5.主動加強與主流媒體、地方政府、現貨管理部門的溝通合作,期貨行業分析師、研究專家要發揮更大作用,積極主動正面發聲,促進營造良好的社會預期。
6.要加大產業客戶培育力度,完善財會等配套規則,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期貨公司突出加大職業道德教育在員工培訓、從業資格考試和高管任職資格評定中的權重。
7.督促行業機構完善合規風控和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合規穩健經營。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活動,堅決遏制浮躁和投機風氣滋長。
8.協會要主動發揮補位、平衡、預防作用,健全期貨行業場外市場風險監測預防預警機制,要強化服務意識,推動解決行業“急難愁盼”問題。
會議期間,選舉安青松為中期協會長,王穎同志為專職副會長,張銘、王曉明、王偉軍、蔡向輝、冷冰、張文杰、陳利軍、馬文勝、張皓、羅旭峰、王化棟、葛國棟等12名同志為兼職副會長,選舉并聘任吳亞軍同志為協會秘書長,聘任冉麗同志為協會副秘書長。
安青松同志在就職講話中表示,將堅持立足專業、提升能力,推動行業機構從交易通道服務向期貨功能服務、從被動風險管理向主動風險管理轉型升級,堅定走好中國特色現代期貨市場發展之路。
安青松代表第五屆理事會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報告指出,下一步,協會將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優化“期貨+保險”工具,更好服務農產品保供穩價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扎實做好服務大宗商品穩鏈補鏈強鏈工作;進一步發揮期貨行業跨產業、跨市場、跨區域、跨虛實的服務特色,更好地為實體企業提供期貨與衍生品服務方案;加快打造“人才、治理、文化”三位一體的行業軟實力。
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部主任楊光表示,證監會期貨部將推動《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在嚴格準入、嚴控風險、有效監管的基礎上,鼓勵期貨公司做優做強;“五位一體”各單位要通力合作,進一步加強監管,強化監管協同,保持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期貨業協會要充分發揮“自律、服務、傳導”作用,不斷完善自律規則體系,促進行業規范有序運作。
民政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金融街服務局有關領導,證監會有關部門、派出機構、系統相關單位、各協會的負責同志,以及各主要媒體記者等,出席或通過視頻參加本次會議。來自全國的期貨公司、證券公司、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地方協會等會員單位代表和特別會員單位代表,共計500余人出席大會。
我國期市總資金創歷史新高
方星海表示,我國期貨行業初步走出了一條既立足國情又借鑒全球有益經驗的發展道路,迅速成長的期貨市場正在逐漸適應我國全球貿易大國體量和超大規模市場的風險管理需求。
據介紹,2022年,期貨市場總成交量、成交額,分別較2018年增長了123%和154%。今年上半年,全市場交易量和持倉量保持顯著增長態勢。8月初,我國期貨市場總資金突破1.8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同時,品種體系不斷豐富。截至2023年8月底,我國共上市期貨期權品種121個,與2018年底的61個品種相比翻了一番。品種結構由過去以商品期貨品種為主向商品金融并行、期貨期權并重轉變。品種已全面覆蓋農業、工業產業的初級、中間、終端產品。
特別是依托我國完整產業鏈特征,發掘上市PTA、燃料油、塑料等重要產業鏈的中間產品期貨品種,與我國完整產業體系相匹配。上月,歐線集裝箱航運指數成功上市,填補了我國商品期貨領域的一個空白。
從交易者結構看,今年上半年,全市場機構投資者成交量占比為46.3%,較2018年同期上升了25.6%。今年6月底,全市場機構投資者持倉量和客戶權益占比分別為70.3%和70.9%,比2018年底分別上漲了20.6%和15.9%。其中,6月底,產業客戶持倉占比提升至31.5%,A股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參與率由2013年的6.5%提高到了22.9%。
“保險+期貨”實現賠付42.5億元
近年來,受新冠疫情沖擊、地緣政治沖突、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等不利因素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面臨多重壓力。方星海稱,壓力下,期貨市場價格發現、風險管理、資源配置功能更加凸顯。
根據最新期貨品種功能評估,目前期貨市場期現相關性在90%以上的品種共40個,銅、玉米、棉花、黃大豆一號等品種期現價格相關性在95%以上。2021年至今,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通過期現業務累計服務實體企業8.3萬家次,其中,累計服務中小微企業5.7萬家次、服務上市公司7524家次。
此外,五年來,期貨行業累計開展“保險+期貨”項目5253個,累計承保現貨價值1334.6億元,覆蓋全國31個省的1220縣(市),惠及530多萬農戶、3006個農業合作社、1433個家庭農場、2325個農業企業,實現賠付42.5億元,為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貢獻了期貨力量。
期貨公司總資產五年增長230.6%
從期貨行業的發展生態看,2022年底,我國期貨公司總資產近1.7萬億元,凈資產1841.7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401.6億元,較2018年分別增長了230.6%、67.3%和53.4%。2022年,排名前20的期貨公司凈資產和凈利潤的行業占比分別為52.1%和88.9%。
此外,分類評價中A類及以上優質公司達54家,占比超過36%,比2018年上升了11個百分點,第一梯隊公司隊伍擴大,一批頭部公司脫穎而出。
2021年至今,期貨公司通過倉單服務業務累計為實體企業提供資金支持434.7億元,助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困境。通過期現結合的基差貿易業務實現購銷總額1.3萬億元,有助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鎖定利潤,增強供應鏈安全與韌性。
通過含權貿易業務實現現貨購銷總額累計達138.44億元,通過場外衍生品業務對沖風險新增名義本金5.2萬億元,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管理庫存、增厚利潤。
期貨公司雙向開放穩步推進。我國期貨公司共設立19家境外子公司,其中18家位于香港,1家位于新加坡。同時,已核準外資獨資期貨公司2家,期貨行業對外開放持續深化。
我國期市發展呈現五大“中國特色”
在方星海看來,我國期貨市場經過30多年的發展實踐,已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
一是基于農業大國國情,上市紅棗、蘋果、花生等特色品種,更好服務三農;基于完整工業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上市PTA等中間產品和不銹鋼等終端產品期貨,助力增強產業鏈韌性。
二是構建中國特色的期貨監管體系,證監會建立了會機關、派出機構、期貨交易所、中國期貨監控、期貨業協會“五位一體”協作監管機制。
三是形成中國特色的風險控制體系,包括嚴格準入,統一開戶實名制和一戶一碼穿透式監管等。
四是創新中國特色業務模式,創立并穩步擴大“保險+期貨”模式,推進期現融合深化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通過設立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創新開展倉單服務、基差貿易、含權貿易、場外衍生品等風險管理業務,有效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
就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期貨市場,方星海稱,首先要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他強調,要更好發揮期貨市場功能,抓住大力培育產業客戶這個關鍵,進一步豐富貼近實體經濟的期貨和衍生產品。同時,切實增強期貨中介機構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期貨對發展現代農業、服務中小企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務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其次是,堅持體現市場一般規律與國情市情有機結合。方星海認為,把握和追求“現代”趨勢不能存在路徑依賴和慣性思維,要注重與我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特征和政策趨向相適配。
再次是堅持守牢風險底線。期貨交易機制的特點決定了期貨領域防控風險的標準和要求必須要高于其他金融領域。我們要珍惜市場的發展成果,“硬制度”與“軟文化”雙管齊下,全面深入貫徹落實《期貨和衍生品法》,繼續完善配套監管規則,弘揚先進行業文化,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最后是堅持服務國家宏觀調控大局。保供穩價是提高人民福祉的內在要求,也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現實需要。要繼續堅持和強化期貨市場服務保供穩價的功能,特別是服務好重要基礎產品的供應安全。
加強高頻等新型交易行為監管
就推動期貨行業高質量發展,方星海從突出穩中求進、突出專業能力、突出中國特色“三個突出”進行深入探討。
為確保市場平穩運行,方星海表示,加強風險監測分析和預研預判,持續加強對輸入性、結構性風險的研判,重點做好重要農產品、基礎性能源、戰略性礦產等相關品種的全球跟蹤分析。他還稱,加強對高頻交易等新型交易行為的監管,加強期現聯動監管,堅決防止過度投機,引導資本在期貨市場規范運作。
穩還體現在輿情要穩。方星海認為,大家要對輿情管理有充分的重視,主動加強與主流媒體、地方政府、現貨管理部門的溝通合作,加大對期貨市場功能作用、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案例的宣傳推廣,讓相關部門、企業公司、社會公眾認識到期貨市場的積極作用。期貨行業分析師、研究專家要發揮更大作用,積極主動正面發聲,促進營造良好的社會預期。
另外,市場重點要通過“三優化”實現“一提升”,即:優化產品規則、優化交易者結構、優化市場運行。其中,他提到,要加大產業客戶培育力度,完善財會等配套規則,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等。
堅持和強化期貨和衍生品領域專業優勢
在方星海看來,期貨經營機構的發展質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的質效。“目前,我們期貨公司的數量不算少,150多家,但是整體實力對比國內外金融同行仍然偏弱,服務能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期貨和衍生品法》的頒布實施的背景下,他表示,期貨公司需要找準定位、做強專業、強化服務、守住底線。
具體來看,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以滿足交易者特別是實體企業風險管理需求為導向,持續推進業務和產品創新,著力提升以定價能力和交易能力為核心的競爭力。
同時,期貨公司要堅持和強化期貨和衍生品領域的專業優勢,為實體經濟提供風險管理、價格問題解決、綜合金融服務等專業方案,健全以交易者利益為導向的完整服務鏈條,努力實現服務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同步提升。
他提到,經過10多年的實踐,行業機構積累了較豐富的服務產業客戶的經驗,這是其他金融中介不具備的,也是當前大批產業企業迫切需要的。“希望行業機構能適應當前的新形勢新要求,牢牢抓住自身的特長和優勢,主動對照風險管理商的標準和要求,結合實際做精主業、做深專業,樹立品牌和核心競爭力,努力打造期貨行業優質標桿型企業。”
合規風控能力始終是金融機構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新形勢下,期貨公司要創新發展,必須堅守風險底線,走穩健合規的發展之路。要注重精神引領和文化引導,突出加大職業道德教育在員工培訓、從業資格考試和高管任職資格評定中的權重,自覺維護和提升行業聲譽。
堅決遏制浮躁和投機風氣滋長
就突出中國特色,方星海表示,堅持實踐標準,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期貨市場發展模式,基于實體經濟需要和產業客戶需求,不斷完善適應中國企業發展壯大和全球化經營的品種體系,持續推動中介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鞏固和強化服務實體經濟的行業特色。
同時,適應《期貨和衍生品法》實施對于期貨市場監管和行業治理的新要求,做好配套法規制度“立、改、廢”工作,圍繞品種上市注冊、持倉管理、產業客戶培育、期貨公司業務范圍等完善法規制度體系,增加制度供給,夯實市場發展基礎。
就提升監管水平,他提到,發揮各方合力,著力增強“五位一體”特色監管優勢,做好分類監管,提高監管效能,督促行業機構完善合規風控和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合規穩健經營。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活動,堅決遏制浮躁和投機風氣滋長,著力構建有利于期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要實施行業差異化發展,特色化服務,分類確定服務范疇。
他還表示,下一步,協會要充分發揮好法律賦予的職責職能,引導行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協會要進一步完善期貨經營機構業務規范和自律規則,發揮自律管理的示范傳導和聲譽激勵約束機制作用;要主動發揮補位、平衡、預防作用,健全期貨行業場外市場風險監測預防預警機制;要強化服務意識,推動解決行業“急難愁盼”問題。
來源:財聯社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加強對期貨高頻交易等監管、加大產業客戶培育力度,八大要點看方星海發聲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加強對期貨高頻交易等監管、加大產業客戶培育力度,八大要點看方星海發聲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加强对期货高频交易等监管、加大产业客户培育力度,八大要点看方星海发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财联社9月6日电,印尼海事和投资协调部长
- 下一篇: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