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一张嘴,分析师辟谣跑断腿,今天又俩分析师被发假冒信息,如何整治这一法外之地?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造謠一張嘴,分析師辟謠跑斷腿,今天又倆分析師被發假冒信息,如何整治這一法外之地?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財聯社8月31日訊(記者 高艷云)造謠、假冒猖獗,讓證券分析師屢屢成為受害群體。如何整治這一看似法外之地?需要市場參與各方的共同發力。
8月31日,又有兩位券商首席分析師同天被造謠、假冒,一是有微信公號發布虛假的東北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李玖的訪談紀要,二是微博“分析師林榮雄”冒充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林榮雄發布微博。
實際上,李玖并未發布相關訪談紀要,林榮雄本人更無微博賬號。
知名分析師被造謠、冒充往往產生較大影響。這次也是如此,假冒的“李玖訪談紀要”經過網絡傳播,投資者易受到不當影響,假微博“分析師林榮雄”粉絲多達5萬人,影響波及可想而知。
假冒券商、基金公司情形也是頻頻發生。今年以來,中證協已匯總披露242條券商及從業人員被假冒的公告通知,單獨8月份已有17家券商發布26條被冒名的通知。基金公司中易方達、富國基金等超過5家基金多次發布被冒充的公告。知名基金經理被冒名情形也多有出現,景順長城基金劉彥春、鵬華基金王宗合、中歐基金葛蘭多次被冒充。
兩位券商首席分析師被造謠、假冒
8月31日,東北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李玖在微信朋友圈稱,網傳東北電子首席訪談紀要,非本人觀點,未經本人審核而由他人制作,本人不對其內容做擔保,本人也從未參加相關訪談形式的交流,本人已報備公司和團隊進行投訴。
一位接近東北證券研究所的人士稱,某微信公眾號造謠并發布非李玖本人的內容,經向李玖本人核實,并查看電話會議記錄,確認并非李玖的言論。
“上述謠言事項并非個例,近期類似事情時有發生,一些微信公號往往毫無忌憚地傳播虛假信息。”上述人士稱。
同日,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林榮雄在微信朋友圈發聲明稱,微博“分析師林榮雄”假冒其本人。
“聲明:假的,凈瞎造謠。”林榮雄朋友圈內容顯示。
據林榮雄透露,其目前暫無微博賬號。記者翻閱微博發現,“分析師林榮雄”粉絲數多達5萬。
假冒券商、基金猖獗
不僅是分析師被冒充,還有券商、基金公司甚至監管機構被冒充。
中證協官網打擊非法證券活動欄目顯示,截至8月31日,今年以來,中證協匯總披露242條券商提醒投資者警惕通過假冒證券公司及從業人員開展非法證券或詐騙活動的提示性公告。
僅以8月份而言,總計有26條提醒投資者警惕假冒證券公司及員工的信息,被假冒涉及的證券公司多達17家,包括華金證券、長江證券、中信證券、華福證券、興業證券、銀河證券、國元證券、瑞銀證券、湘財證券、金圓統一證券、華鑫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大通證券、中天國富證券、國金證券、東海證券、國都證券等。
在上述信息中有一條較為特殊,冒充的對象指向監管機構。
7月26日,銀河證券發布重要提示稱,提醒投資者警惕不法分子冒用金融監管部門及中國結算名義開展非法證券活動,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監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打著“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訴”等旗號實施詐騙。
相較于證券公司被冒充情形,基金公司被冒充情況也不在少數。
今年以來,包括易方達、富國基金、萬家基金、鵬華基金、工銀瑞信等多家基金公司均公告指出被不法分子冒充的情況。銀華基金、萬家基金、鵬華基金均已二度出現“李鬼”,匯豐晉信已3次出現“李鬼”。
8月8日,工銀瑞信基金公告稱,有不法分子冒用工銀瑞信基金工作人員名義,通過網站、微信、QQ、抖音等渠道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非法牟利,并冒用基金公司名稱、網站進行虛假宣傳、非法集資,騙取投資者錢財。
不僅知名證券分析師被冒充,基金經理、公司法定代表人等被冒充的事件也不勝枚舉,頂流基金經理中,景順長城基金的劉彥春、鵬華基金的王宗合等均被冒充過。
8月20日,網上流傳的一張截圖引發市場關注,名為“中歐葛蘭”的用戶在社交平臺發布觀點,直指在多番“集采”之下,行業“邏輯沒有了”。
財聯社記者發現,抖音平臺上還有用戶轉載該截圖,并引發較多討論。
財聯社記者向中歐基金求證,截圖中的“中歐葛蘭”并非本人,而是假冒賬號。“最初的傳播源頭是在抖音上,現在已經改名字了,但還有很多其他的假冒賬號,正在逐一投訴處理中。”中歐基金人士如是說。
上述葛蘭“被謠言”并非首次。今年2月10日,市場便有傳言稱,有大型險資、理財子公司、FOF專戶等機構投資者贖回葛蘭旗下基金,合計金額或達到400億元且“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葛蘭的幾只全行業基金買了70%新能源”。
之后,中歐基金回應網傳“大額贖回”為不實消息,勿輕信謠言。
匯豐晉信旗下投資總監陸彬也曾被冒用,甚至盜用此名開直播,為投資者開設投資課堂以及推薦股票。
此外,中基協本月也被假冒。
8月17日,中基協發布嚴正聲明,近日,協會關注到,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協會印章、公文等方式,冒用協會名義向個別投資機構發送采取罰款、關閉出金通道、注銷賬戶等處罰或限制措施的“《紀律處分決定書》”。此類行為涉嫌違法犯罪,嚴重影響協會形象和聲譽,擾亂資本市場和基金行業秩序,損害相關機構和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協會予以強烈譴責。
來源:財聯社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造謠一張嘴,分析師辟謠跑斷腿,今天又倆分析師被發假冒信息,如何整治這一法外之地?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造謠一張嘴,分析師辟謠跑斷腿,今天又倆分析師被發假冒信息,如何整治這一法外之地?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造谣一张嘴,分析师辟谣跑断腿,今天又俩分析师被发假冒信息,如何整治这一法外之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达206.11亿
- 下一篇: 中秋国庆出境游部分产品已售罄 OTA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