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郎加活佛开示:把每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佛陀說,當下一切萬物都是無常的。但不能因為是佛陀講的我們就毫不懷疑地去相信,我們可以好好觀察觀察,最重要的生命是不是無常的?萬事萬物是不是也是無常的?
這里有個小方法:我們早上睜開眼睛,能看到家中的一切,然后閉上眼睛,眼前就是一片漆黑。這便是一種無常,是一種改變。城市亦然如此,白天的城市非常美麗,而夜晚的城市又是另一種風采。為什么?因為無常。
無常且獨特。
世界上所有生命都值得歌頌,無論多么渺小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復制的奇跡,在因果無常的鏈條中不斷變化。因此,只有把每天都當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我們才會真正去考慮該做些什么,以此傳達生命的價值。
世上任何人,從窮人到富人,從居士到大德,任何人的生命都無常,我們的一切每時每刻每秒都無常,過去的回不來,未來的在等待。當我們在河的此岸觀望彼岸,在現在觀望未來,佛法與菩提心便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走在輪回隧道里……
正因為生命無常,通過觀察動物和人類,我們即能看到所有眾生均在竭盡全力保護自己的生命。自我們來到這個人間,死亡時時相隨,故而要珍惜每一天,畢竟今天過去了就不可能倒退回去。假設今天是我三十歲生日,時間往前走,三十歲零一小時、二小時,這便是慢慢趨近死亡的過程,不斷地磨損、衰減,蠟燭般用一截少一截。然而說到死亡,對于修行人而言,死亡并沒什么可怕——它是眾生皆要面對的事情,早晚而已。
既然要珍惜每一天,那我們就一定要快樂、幸福地度過它。幸福、快樂是怎么來的呢?買來還是租來?都不是!幸福、快樂的根本在于內心——即佛經所言“放下”二字。
這個“放下”不等于放棄,佛陀從來沒說過要放棄什么,而是放下執著。
執著會帶來痛苦,執著與痛苦的根源則是三毒——貪嗔癡。從佛教角度來說,貪嗔癡三毒是惡道乃至地獄的因;從科學角度來說,這三毒同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的貪嗔癡過于強烈,生活一定不幸福,且看誰都不順眼,做什么事情都是氣鼓鼓的狀態,這樣的身體能健康嗎?所以我們要具備善良的心、包容的心以及大愛。這樣心里才能具備良好的狀態,而這種狀態能帶給我們不可思議的力量。這種力量用現代話說,就是一種正能量,能傳播給一切眾生,帶來幸福和快樂。而且這種正能量是相互影響的,在帶給其他眾生幸福與快樂的同時自己也一定是幸福快樂的。
這亦是種慈悲心,門檻很低,不需要我們具備多少財富多少能力,只要別人需要我們就能給予出去——包括我們的語言,行為,哪怕只是具備善念的態度。同時隨著慈悲心的升起,我們也要提高自己的智慧,只有擁有智慧我們才能更好地判斷,更好地傳播慈悲心。
我們的生命中有太多不可承受之重,關乎自己、關乎他人,我們活在這世界上才更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在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在交織著矛盾與痛苦、充滿著求索與艱辛、遍布著荊棘與坎坷的路上,盡可能有益于其他眾生。絕不能說自己賺了多少錢或者修了多少經文再去幫助別人,因為心也是無常的,作為修行人,我們不能光說不做,什么什么事情都來祈禱一番,祈禱解決不了實質問題,光靠祈禱其實是迷信,比如說我們要實現世界和平,那首先要做的就是發心關愛自己及一切眾生,保護地球,愛護環境,關愛動物,曉得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具有同等的價值。
請相信,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此生善惡皆見分曉,做好的總結已經沒辦法改變——一定記住,過去的都已過去,沒辦法回頭了。但死亡卻不是一切的終點,我們還會經歷轉世,最好的去處是往生極樂世界、玉葉世界等凈土,其次是相對美好的人間,而決定去處者即為前世所做善惡之總結,是生前埋下的善或惡的種子。如何得到滿意的總結,便是我們現在要思考的問題。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迪,往后可以珍惜好每一天,謝謝大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扎西郎加活佛开示:把每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微信公众平台 10 月辟谣 276 篇文
- 下一篇: 2015年韩国十大被禁mv女团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