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与佛祖争高下?“大背头佛像”活该被批
大背頭彌勒佛 將于近期被拆除(圖片來源:中新網)
大背頭彌勒佛 :
資本對信仰和審美的雙重 綁架
這年頭,什么都有可能被 山寨 ,連佛祖也難逃厄運。近日,河南洛陽龍華歡樂園一尊 梳起 大背頭 、扮成老板范兒 的彌勒佛,就讓公眾開了眼,網絡上一片嘩然。
如此大膽的扮相,可謂 混搭沒界限 ,著實令眾人驚愕,個中味道不一而足 這到底是別出心裁的炒作,想撈取更多的商業利益,還是富人被錢燒得不知天高地厚,想通過成 佛 讓自己 流芳百世 ?
敢與佛祖爭高下
說到彌勒佛,人們腦海里肯定會浮現出腦門锃亮、大腹翩翩、寶相莊嚴、笑容可掬 總之,都是一幅佛家模樣。然而,河南洛陽偃師一座高約30米的彌勒佛塑像,卻顛覆了人們常識中 佛 的形象,讓網友們樂翻了天。
這尊相貌奇特的 彌勒佛 ,坐落于洛陽偃師龍華歡樂園內。乍一看照片,厚耳垂、大肚子、身披袈裟、手捻佛珠,端坐在蓮花座上 佛像 高大巍峨、金光閃閃。但細細端詳卻讓人笑掉下巴 佛祖怎么留著頭發?而且還梳著一個 大背頭 ,頗有點兒《上海灘》里許文強的味道。不僅如此,眼尖的網友還發現,佛祖的袈裟里竟然還穿著一件 金絲護咪內衣 。
不倫不類的模樣讓人頓感天雷滾滾,有網友指著 佛祖 濃密的頭發調侃: 啥時候還俗了? 莫怪網友 惡搞 ,眼前這一幕 混搭 實在沖擊力巨大。彌勒佛被人們供奉了幾千年,一直以光頭示人,這里不僅是傳統也很有講究:因為佛教認為世界是虛幻的,人生是苦難的,只有斷除一切煩惱修行成佛,才能達到永恒的幸福。和尚剃發就等于去除煩惱和錯誤習氣、去掉人間的驕傲怠慢之心和一切牽掛,這樣能夠一心一意修行。可如今,八大菩薩之一的彌勒佛竟然 被 長了頭發、 被 六根不凈,難怪有人說: 倘若佛祖真在世,即使再寬容也會被氣暈過去。
在眾人的嘲笑和譏諷中,游樂園主動坦白: (塑像)是我們企業創始人的肖像 ,設計初衷是為了增加游樂項目,其下方是一個魔幻鏡宮,塑像主要起到裝飾作用,并無其他意圖。未曾想,此番解釋再次遭到網友 圍攻 有人呼吁 讓佛像 真身 出來 走兩步 ,看看到底像不像 ?有人感嘆 這年頭啥都可以山寨,連佛祖都未能幸免 ;有人劍指 這是對佛祖形象的玷污,也是對傳統文化傳承的反叛 ;還有人點評, 現在干啥事都不能按套路出牌,只有搞另類、玩花活兒,才能脫穎而出吸引眼球。
面對輿論狂歡的興致不減,4月25日, 佛像 所在地偃師市高龍鎮人民政府表態, 建議企業參考網友意見盡快進行修繕 。隨后,龍華歡樂園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決定拆除塑像,匯總各方意見,制定新方案,進行改建。
在當地政府的 建議 下,4月26日,這尊不招人待見的 彌勒佛 ,在工作人員用帆布 蒙面 的掩護下,含淚與觀眾說了拜拜。短短數日便無地自容地遮了顏面,一掀一遮之間輿論惡評如潮,本是 聚人氣 卻變成了 出洋相 ,可以說是 偷雞不成蝕把米 。不過,這場鬧劇可并非只是 沒文化惹的禍 。
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雕像是一尊 正宗 的佛像, 外人 沒理由對 傳播弘揚佛教文化 的舉動說三道四。然而,尷尬就在于,游樂園把企業家的輪廓魯莽地 嫁接 在了佛祖身上,締造出一尊 四不像 。這很容易讓人感覺, 另類創意 是對佛教文化的大不敬。事實也如此,在 大背頭彌勒佛 橫空出世以后,公眾在第一時間聽到了佛門弟子 涂污栽贓佛頭、惡行必遭惡果 的聲討,也看到了來自新華社的質疑: 大背頭彌勒佛 折射的是一種無知無畏的荒誕與扭曲,是對于中國深厚宗教文化的褻瀆。
大背頭彌勒佛 ,讓我們又一次對 當代人的勇敢 刮目相看。
有句歌詞套用在此處頗為合適, 一念成了佛一念成了魔 君不見,這家企業的老總在一念之間 立像成佛 ,但在外人看來,雷人的舉動卻如同內心著了 魔 。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個追逐影響力的時代,似乎資本的每一次動作都要 擲地有聲 。猶如這尊 似佛非佛 的畸形雕像,到底是為了紀念開疆拓土的企業元老,還是為了靠噱頭吸引游客慕名而來,顯然是 和尚頭上的虱子 明擺著的。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公眾對這種嘩眾取寵的造型并不買賬, 大背頭彌勒佛 最終無奈地成了 跳梁小丑 。這倒迎合了那句話: 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常人難容之事。 筆者雖然沒有探究過這句話的出處,但 笑天下可笑之人 用在這個 大背頭 企業家身上,實在是再恰當不過。區區一個 企業創始人 心血來潮就想化身成佛、留得 芳名 ,只能說是一個 暴發戶 式的市井幽默。
誠然, 娛樂時代要有娛樂精神 這句話現在很流行,但筆者想說的是,文化的弘揚和傳承,都應該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否則對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傷害。彌勒佛的 光頭 已經成為中國文化中無法改變的符號,在這樣的共識下, 大背頭彌勒佛 無疑是對于民間信仰的一次挑釁。故此,公眾有理由擔心,今天冷不丁出現 大背頭彌勒佛 ,明天會不會冒出一個 超短裙觀世音 ,后天又會不會誕生 鳥叔版孔子 ?
資本角色錯位的縮影
耐人尋味的是, 大背頭彌勒佛 并不是一個孤案。早在2011年,陜西西安一所大學就曾上演過這種 移花接木 的鬧劇。當時學校里的女媧和雅典娜雕像也被人實施了 易容術 ,儼然變成了兩位女校董的模樣。照片被上傳網絡后,眾人被 雷 到 外焦里嫩 。
當時就有人指出,在傳統文化符號體系里,女媧被視為始祖母神,不啻為 眾人之母 ,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時至今日,民間還尊稱其為 女媧娘娘 ,甚至部分少數民族仍視其為始祖并加以崇拜。在這種文化傳統下,搞出這個 女校董變臉女媧 的鬧劇,其所暗含的文化意味,莫非是讓女校董一躍升格為 眾人之母 ?如此露骨的諂媚之舉,簡直是肉麻到了極點,讓十幾億人一起陪著被作踐,太過分了吧?
網友的指責不無道理,這兩位女校董因 征地建校有功 被立像紀念,一個 穿越 到上古時代,一個 轉嫁 給西方文明,讓人聞到鬧劇背后的幾分 銅臭味 。學生整天瞻仰這樣不倫不類的雕像,又能感受到怎樣的文化信仰?這場突破想象力極限的鬧劇,生動詮釋了 有奶就是娘 的深刻涵義,也映射出資本 唯我獨尊 的浮躁心態。
眼下,這種浮躁在很多領域都有所體現。就拿極具影響力的足球圈來說,國內俱樂部上海申花隊的老板朱駿,就曾在2007年讓全世界人民大跌眼鏡。在上海申花隊與英國利物浦隊的一場國際友誼賽中,朱駿親自披掛上陣,在場上自我陶醉了5分鐘。這個 瘋狂 的舉動,開創了球隊老板上場比賽的國際先例,遭到英國媒體諷刺如潮。然而,面對批評,朱駿卻不以為然, 我上場不是為了過球癮,是讓隊員瞧瞧老板的比賽態度 。就這樣,時隔5年后朱駿如法炮制,與法國球星阿內爾卡搭檔,在上海申花隊與阿根廷希望之星隊的比賽中踢滿了半場。
朱駿的這種 任性 ,其實是國內一些球隊老板的通病:有替球員踢球的,有替教練訓話的,還有替教練挑選球員的,可以說無奇不有。這種 任性 的背后恰恰體現了資本的越界 投資者與管理者的權責不分,身為投資人卻屢屢直接干涉管理工作,粗魯地去對職業經理人的工作指手畫腳。
狂妄自大的結果,往往是締造出一個接一個的國際玩笑。 大背頭彌勒佛 亦是如此。這讓人們意識到,中國老板們不僅需要補上尊重傳統文化的一課,更需要補習如何不越界、讓身份各有所屬,而不是今天腦瓜一熱向下屬傳達 旨意 ,明天就變身佛祖走上 神壇 。
此外,龍華歡樂園的 企業創始人 還應該頓悟:個人取得了輝煌,驕傲一下本無妨,但應該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不顧一切地把自己偽裝成佛祖,但由于缺乏佛家內在的文化底蘊和價值追求,缺少佛家的精神氣質和魅力,展現給世人的只能是粗鄙、惡俗,難有祥和、寧靜、端祥、莊嚴之美。
當然,從目前的輿論熱度來看, 大背頭彌勒佛 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成功的 噱頭 ,估計這位 企業創始人 也在偷著樂。只可惜,動機不純的種子,最終還是結不出完美的果子,到頭來只能是污染公眾視覺的一個敗筆而已。
城市雕塑別太 雷
在公眾的一番嘲諷下, 大背頭彌勒佛 蒙羞退場,這無異于扇了雕塑設計者一記重重的耳光。不容忽視,雕塑蘊含的文化氣質才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但遺憾的是,當下國內的一些 雕塑藝術 ,卻往往讓人看不到文化的影子,有的甚至涉嫌 傷風敗俗 。
猶記得,去年由某知名網站發起的 十大丑陋雕塑評選 活動曾引發公眾集體吐槽,這些 潛伏 在全國大中城市里的雕塑,有的抽象怪異,有的荒誕雷人,怎一個 亂 字了得。
在這次評選中,湖北武漢一座名為 生命 的雕塑,因外形過于生硬、突兀遭到詬病,并以絕對票數力壓群雄,位列 十大丑陋榜 之首。很多武漢市民對這個類似 茅草窩 的藝術作品 無法忍受 ,但設計者卻認為這是公眾不懂藝術、沒品位。對于這種認知的沖突,有專家認為,雕塑寄寓著創作者自己的藝術審美和藝術構想,但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部分,城市雕塑是否能融入周邊環境,融入人們的生活,為大家所接受和認可,才是公眾評判的一個重要依據。
如果說一些雕塑因為過于抽象、突兀而當選 最丑 ,那么,另外一些乍看上去就荒誕怪異的雕塑則更讓人大跌眼鏡。去年9月,一座老子雕像 落戶 在江蘇蘇州工業園區,雕像中的老子 吐舌露齒 ,貌似上吊的痛苦表情。一位中國的古圣先賢以這種面目出現,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做鬼臉 的老子迅速成為人們嘲笑的對象。有人覺得這是對先知的不敬、對道家文化的不尊。針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 老子 雕塑的管理者特意在雕像底座上增加了一塊銘牌。按照銘牌上所說,孔子向老子請教何為 剛柔之道 ,老子吐舌露牙以唇齒比擬剛柔。正是這種形象的比擬,促使藝術家創作了這件雕塑作品。然而,用一個動作來詮釋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是否恰當?藝術夸張與雷人搞怪的邊界在哪里?每個人心中的看法卻不盡相同。
固然藝術是多元的,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讓大多數人感覺 憤怒 的作品,恐怕很難算得上成功。比如,在河南鄭州地標性建筑 中原福塔 的廣場前就有這么一尊雕像,設計者認為是 小豬在給媽媽捶背 ,但過路人卻都覺得它們的姿勢是在行 房事 ;而重慶南濱路一座公共廁所外墻那幾個光著屁股的裸女,描述得更加直白;還有湖北十堰市鄖西縣一座被網友稱為 豐乳肥臀 、被設計者稱為 性的寫意 、被當地官員稱為 表達愛情 的雕塑燈;廣東佛山石灣公園內的 世界第一巨乳 ;江蘇蘇州金雞湖畔被設計成 裸女 外觀的座椅 讓人眼花繚亂的 雷人雕塑 ,帶給大眾的只是 驚 ,而沒有 喜 。相形之下, 大背頭彌勒佛 可能還不夠格入圍 最丑榜 ,但其所反映出的 內在 ,卻與這些 最丑 如出一轍。
眾多丑陋的雕塑背后,凸顯出設計者審美與公眾期待之間的巨大落差,本該蘊含著文化與品味的城市雕塑,卻淪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柄。這不禁讓人發問:為何時下城市雕塑勁吹 雷人 之風?說白了,還是和急功近利有關。不管是城市決策者,還是景區經營者,都希望通過一個 神奇 的造型,以最快的速度提升人氣和知名度;而一些藝術家則把雕塑當成了自己藝術審美傾向的試驗場。扭曲的心態,造成 雷人 雕塑頻繁面世、公眾應接不暇。
誠然,在 眼球效應 的時代,吸引關注固然很重要,但并非一切噱頭都可取。如何做到形神兼顧,讓雕塑真正成為一個城市、景區的點睛之作,是當下許多設計師都應當深入思考的課題。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妨學學國外。比如,法國巴黎夠開放、夠自由,但給大眾觀看的雕塑不經過公共討論是絕對不可以興建的。當初,建筑大師貝聿銘提出為盧浮宮建玻璃金字塔入口時,很多巴黎人說貝聿銘 瘋了 ,會徹底毀了盧浮宮的古典美。于是,政府用了兩年時間讓公眾反復討論,還在原地建了1:1的模型,邀請6萬多巴黎市民投票,在大多數人同意的情況下才開始建設。今天,玻璃金字塔不但成為了巴黎的新地標,更成了公共藝術由公眾討論決定的范例。
可見,有了公開透明的公眾參與機制,城市雕塑自然會實現展覽藝術與現實環境的對接,這樣的經驗我們也不妨借鑒,只要能在操作層面公開透明,尊重傳統文化、尊重藝術規律、尊重公眾審美,諸如 大背頭彌勒佛 這樣搞怪、低級、功利的 雷人雕塑 自然會絕跡。
結語
用佛祖的軀殼為自己貼金,資本的張揚與轟鳴,侵犯了佛陀的顏面與宗教的神圣,活該被批。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敢与佛祖争高下?“大背头佛像”活该被批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科技昨夜今晨 1110:华为智选车首款轿
- 下一篇: 仕舞妻(关于仕舞妻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