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东明禅寺传说
撫遠東明禪寺傳說
東明禪寺座落在撫遠依力嘎山南麓。如在夏日清晨登上,山頂峰眺望風景,可見寺宇籠罩在晨霧中,若隱若現,一片云林漠漠的的景色,分外幽靜,當是佛門凈地的理想處所。
東明禪寺,取“華夏東極旭日光明”之意,亦有中國“最東方最光明的禪寺”和“旭日東升、光芒萬丈“的意思。“明”不僅代表”光明“,還代表著“我佛神明”的佛家義理,佛教中本來還有光明菩薩一說。“東明禪寺”更是“中國華夏東極擁有光明的未來”的祝福。
撫遠有文獻記載的寺廟僅限以佛教觀世音菩薩為本尊的“忠善堂”,也曾將道場建在依力嘎山麓。又稱“在清理教”公所,始建于1921年,而到1928年則改為全國理善勸戒煙酒會撫遠分會。那么此等撫遠縣是否真的沒有佛教的道場呢?據熊知白的《東北縣紀要》載民間曾盛傳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曾有一佛門寺宇建在“依力嘎山陽之處”,與今之東明禪寺址相近,因此可以說今天的東明禪寺是佛家道場的重建。如此說來,古今兩個佛教道場為什么建在了同一地址呢,這里邊有一個故事。
話說大約在唐代中期的某一天,觀音菩薩與文殊、普賢菩薩一道奉如來法旨去東海宣揚佛法。三位菩薩正在云端東行之際,已隱約望見東海之濱的窟說樺水島,文殊問:“云下人間何處?”觀音因助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曾多次往來東海,故識得此間地理,答曰:“此乃中華上幫唐王的勃力洲左近。
”說至此三位菩薩低頭望去,只見臨近勃力洲衙所在地的不足百里的黑水上游右崖有處五彩祥云的山峰,甚是壯觀,且這山之陽有霞光籠罩,忍不住停住云頭仔細觀看,普賢屈指一算道:“此山峰雖不高,卻伸向大江邊,俯視黑水,只這祥云相罩即可證其為云祥之地。”文殊也道:“這里雖人煙不稠可也有漁獵生民,堪稱魚米之鄉福地,雖房屋簡陋,街道整潔,路不拾遺,果真是祥和之地”。觀音喜道:“此處雖距勃力洲不遠,可也隔著水澤,我們不好點化此間凡人在這山峰陽處建一道場,宣化我佛濟世救人主張,也不枉我等途經一場如何?”于是三人各變作行腳僧的模樣在此山峰附近各村化緣。果然此地各部落人等均慈心向善,沒幾日便化得盆滿缽盈。三個菩薩并托夢給勃力洲萬國寺的了然和尚來此監修佛寺并任主持,取名日月禪寺,直此香火不斷。不料五百多年后,此佛寺被一場山火燒得蕩然無存。當地百姓傳言,此為周舍國對抗大宋分割亂世,如來佛祖派火德神君將此寺收去以警世人。不論上述傳說是否屬實,然而先址于此設立佛之道場,在意無意之中卻也暗合佛、道、儒、諸子百家“風水祈福”的義理:背山(背靠依力嘎主峰)面水(今面朝大力加湖,面朝濃江河水)右“青龍”(河水溪流),左“白虎”(低丘漫崗),山水環包圍護的風水寶地。盡管如是之說,符合陰陽五行、八卦和易經等古代術數思想的“天人合一”以及天、地、人與建筑的方位相諧相應之理。
東明禪寺,正是對華夏東極擁有光明未來的真實詮釋。
延伸閱讀:福建長樂肉身菩薩74年前被盜 村民懷疑今在日本禪寺方丈:貪官燒香拜佛求不出事"沒用"除夕夜迎新慈善會 玉佛寺捐款400萬 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昨成立“燒頭香”上海寺廟很頭痛隋文帝楊堅從小被僧人撫養 統一天下后大建佛寺總結
- 上一篇: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靠近堤堑施工应( )。
- 下一篇: 楼房改门需要安装过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