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搁浅》PC版测试:N卡、A卡两大画质提升技术实战对比
本月14日,在PS4平臺廣受好評的《死亡擱淺》PC版正式解鎖。無數玩家迫不及待的進入游戲開始了自己在布橋斯的外賣生涯。想要體驗暢快的外賣生涯怎么能沒有一臺流暢運行游戲的電腦呢?
而我們PConline,今天也就為大家帶來這篇較為全面的硬件測試,本次測試主要測試CPU和顯卡對于《死亡擱淺》幀數的影響,但是根據死亡擱淺支持的新特性穿插了圖形效果的對比。盡可能的為各種配置的玩家提供一個較為明確的指南。
測試平臺
本次參與測試的平臺如下:
這次測試我們也盡可能搜羅了一堆有代表價值的硬件。
本次參測的NVIDIA顯卡基本都是七彩虹出品,七彩虹作為大陸顯卡出貨量第一的廠商,產品穩定可靠,表現值得信賴,因此也經常被我們拿來當評測硬件。
而火神系列則七彩虹近年來推出的頂級非公系列產品,該系列以超豪華的用料和酷炫的顯示屏為賣點,深得不少DIY玩家歡心。
AMD方面則都基本采用公版。
CPU需求測試
首先進行的是CPU性能測試,為了確保顯卡不會帶來瓶頸,我們選擇了RTX 2080 Ti在1080P分辨率最高畫質的設置下對CPU進行測試。
本次測試中出現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由于《死亡擱淺》對多核心的良好優化,在眾多游戲測試中不敵9900KF的3900X翻身做主人,幀數超過了9900KF。而定位相對更低的3700X更是緊逼9900KF僅有1幀的差距,最夸張的部分莫過于整個生涯中一直在游戲性能上被8700K血虐的2700X依靠物理核心數量更多也小幅度領先于8700K。
不過對于核心數量略少的CPU來說,運行《死亡擱淺》和各位大哥還是有不少差距,4核CPU確實有些不夠用了,即使開啟了超線程后,4C8T的CPU也被拉開較大的距離。
顯卡需求測試
在確定了哪款CPU對游戲的支持效果更好之后,選擇了性能最佳的CPU進行顯卡性能測試,測試的場景為開場遭遇BT的CG結束后開始下山一直到河邊的段落。使用MSIAfterburner記錄平均幀數。
由于《死亡擱淺》的最低配置要求為GTX 1050/RX 560,使用同一引擎的《地平線零之曙光》的最低配置為GTX 780/R9290。因此我們誕生了想法,開普勒架構的N卡或者更比R9200系更早的GCN1.0顯卡是否能運行游戲,于是給電腦換上了珍藏的HD7970Ghz和GTXTitanBlack,重啟電腦,打開游戲,然后出現了如下的場景。
看來初代GCN架構和Kepler架構已經被拋棄了,但是HD7970畢竟是對抗初代Kepler的產物,GCN2.0的Hawaii架構能否運行死亡擱淺呢?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們換上了R9290X開啟游戲,并成功的進入了游戲,甚至還可以開啟農企的FidelityFXCAS小幅度提升畫質。
290X能成功開啟游戲可以說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戰未來,畢竟R9290X當年對位的GTX780Ti在死亡擱淺中已經被無情的拋棄了,而290X甚至還能跑出不錯的幀數。
R9290X,R9390X,R9FuryX由于架構相對較老的緣故,在1080P下有時會出現比較明顯的低負載波動,出現肉眼可見的卡頓,但這一情況反而在2K分辨率下消失,顯卡負載一直可以保持在100%。
在2K分辨率下,一些4G顯存的顯卡會經常出現卡頓的情況,所以建議以2K分辨率進行游戲的玩家購買一張6G容量顯存的顯卡算得上是比較合理的搭配。
接下來的4K分辨率測試中,2K分辨率沒有達到60幀的顯卡將被淘汰。
從2K分辨率和4K分辨率的測試中可以看出,《死亡擱淺》相比近年的3A大作對于顯卡還是比較友好的,像5700 XT和2080這類顯卡也可以輕松的跑出原生4K60幀的成績。
在沒有開啟各家黑科技的測試中,已經只有較少的顯卡能達到平均60幀以上的幀數,不過這個游戲好玩的地方就在于同時支持NVIDIA和AMD兩家分別用于提升游戲幀數的黑科技DLSS 2.0和FidelityFXCAS,那么它們誰更黑科技,誰使用體驗有更好呢?
英偉達DLSS2.0大戰AMDFidelityFXCAS
英偉達的初代DLSS在玩家中反響并不好,畫面變糊,細節失真等問題遭到過口誅筆伐,而農企也在去年的發布會中適時的推出了開源的FidelityFX技術,并以FFX可以提高畫質細節調侃了DLSS。而英偉達則在數個月后推出了更強的DLSS2.0進行了還擊,接下來我們就對兩種技術進行一下對比。
首先是各家顯卡在4K分辨率下開啟DLSS/FFX后的幀數對比:
農企的顯卡在開啟了FidelityFX之后幀數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相比DLSS2.0的性能模式差距就比較大了。可以說在4K分辨率下,AMD顯卡的天生優勢被20系顯卡+DLSS2.0的組合立刻超越。
在測試其他顯卡的過程中也試著開啟過FFX模式,農企比較老的顯卡開啟FFX出現了幀數略微降低的情況,但是可以提高一點畫面的銳度,對于1080P的用戶我們是不建議開啟FFX選項的,開啟之后整個畫面會變糊。
效果如下圖(R9290X開啟FidelityFXCAS,同時還出現了顯卡利用率波動的情況)
1080PFFX+TAA
對于1440P的用戶來說,開不開FFX則是見仁見智,差異不是特別明顯。
1440PFFX+TAA
1440PTAA
在4K分辨率下則非常建議非20系顯卡的用戶開啟FFX,4K分辨率下幾乎很難分辨出原生4K,DLSS2.0和FidelityFXCAS畫質上的差距了。
左上為FidelityFXCAS,右上為DLSS2.0質量模式,左下為DLSS2.0性能模式,右下為原生4K。
雖然在4K分辨率下FFX和DLSS的畫質差距不是特別大,但是在2K分辨率下就有比較明顯的瑕疵,尤其在電線等鋸齒邊緣處非常明顯。
接著就是對于鋸齒的處理,FFX似乎沒有專門針對鋸齒有優化,所以這一局就是英偉達的主場。
最后一項是在畫面銳度的對比,開啟FFX之后可以手動調節畫面銳度,這個可以說因人而異,有些玩家喜歡銳利一些的風格,而有些玩家喜歡更柔和的風格。
開啟FFX之后細節展現上還是相對比DLSS2.0更加豐富,不過大多數玩家不會糾結這個細節,圖中比較明顯的地方是弩哥身后的掛飾,FFX的截圖中掛飾邊緣明顯比DLSS2.0的掛飾更加柔和,而褲子上的泥點也是FFX的更加清晰,不過這些地方也都屬于無傷大雅不影響游戲體驗的部分,可能對拍照黨有較大的差別。
總而言之,雖然DLSS2.0在游戲移動中有時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模糊,但是整體畫面效果上還是DLSS2.0更勝一籌,可以說如果為了擁有一個完美的《死亡擱淺》游戲體驗,英偉達的20系顯卡是一個更加合適的選擇。由此看來,還是老黃的AI更勝一籌。
總結
作為最近最熱門的3A大作,《死亡擱淺》在各個方面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游戲,在游戲層面能提供給給玩家電影級的游戲畫面,在優化上難得的多核CPU進行了優化,順應了潮流,在技術層面上也應用了NVIDIA和AMD兩家的黑科技。
根據實際測試,CPU方面我們會更推薦大家使用一顆4核8線程或者6核6線程以上的處理器,這樣不會產生游戲瓶頸。
而顯卡方面,1080P下一張1060已經能達到60幀以上的效果,2K分辨率也只需要一張RX 590或者GTX 1660 Ti即可,4K條件會稍微嚴苛一點,原生60幀需要RX 5700 XT這個性能的顯卡才行,此外顯卡的顯存建議6GB或者以上。
在顯卡支持黑科技上,游戲對NVIDIA的DLSS 2.0的優化和適配會更加好,畫面損失最小,打開DLSS 2.0后一張RTX 2060也能愉快暢玩4K分辨率下的死亡擱淺,確實十分黑科技,因此如果大家為了玩這個游戲升級顯卡,更建議大家選購一張iGame RTX 20系列顯卡。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死亡搁浅》PC版测试:N卡、A卡两大画质提升技术实战对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桃花扇》歌词完整版,《桃花扇》这首歌是
- 下一篇: 求断开头的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