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会爆炸不奇怪:危急时刻开启的自杀性防御机制
你可能聽過自燃現象,但是動物身體爆炸事件卻鮮為人知。一些動物在危急時刻會開啟一種自殺性防御機制,有目的地發生身體爆炸,從而保護其他同伴的領地;一些動物死亡之后身體也會爆炸,有時會場面失控;此外,人類還會使用一些可憐的動物作為“炸彈”,以下是我們總結歷史上值得關注的9種動物爆炸事件:
雖然“爆炸蟾蜍”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情節,但是這一現象最早出現在1968年的德國,之后比利時、丹麥和美國都有相關記錄,最廣為人知的爆炸蟾蜍事件發生在2005年,地點位于德國漢堡阿爾托那地區的湖泊中,當時1000多只蟾蜍身體膨脹破裂,導致它們的內臟器官四處飛濺。由于這一事件,媒體將這處池塘命名為“死亡池塘”,盡管科學家一開始感到困惑:為什么蟾蜍面對捕食者會采取爆炸身體的極端自然防御?
不久一位名叫弗蘭克·穆茨曼的專家揭曉其中的謎團,原來該地區的烏鴉是罪魁禍首,他在檢查爆炸不久的蟾蜍尸體時,發現它們背部都有一個小圓形切口,這是典型的烏鴉嘴狀切口。聰明的烏鴉發現蟾蜍最好吃的部位是肝臟,于是它們從蟾蜍背部啄開一處切口吞食肝臟,從而避免接觸蟾蜍皮膚的毒液。當蟾蜍意識到烏鴉的威脅時,其本能反應是身體防御式膨脹,當肺部膨脹失控時,就導致蟾蜍內臟器官爆裂,內臟四濺。
婆羅洲生活著一種名叫“Colobobsis”的爆炸螞蟻,它采用一種相當極端的方式對付捕食者,這些紅色小螞蟻缺乏正常的防御機制,例如:刺狀結構,但它們擁有一種更猛烈的防御策略:身體爆炸。當入侵者進入螞蟻領地時,它們會以向敵人露出屁股的方式進行警告,如果這種警告不奏效,它們就會用下顎壓制敵人,并且收縮自己腹部,直到腹部爆炸釋放一種有毒黃色液體,帶著一股類似咖喱的怪異氣體,雖然這種防御措施非常極端,而且會喪生,但是它們的自我犧牲保護了螞蟻種群和領地的安全。
當鯨魚死亡時,尸體腐爛產生的氣體會在鯨魚體內聚集,當氣體濃度較高時會導致尸體爆炸。2004年,中國臺灣出現一例抹香鯨尸體爆炸事件,一條抹香鯨在海灘擱淺,在救援人員趕到時就已死亡。隨后工作人員打算對該鯨魚尸體進行研究,其尸體重量達到50噸,意味著至少需要13個小時才能將鯨魚尸體裝上拖車,在這段時間內其腹內腐爛氣體會迅速膨脹。鯨魚尸體吸引了許多旁觀者,但是鯨魚尸體突然發生爆炸,導致所有旁觀者身體被噴上鯨魚血液和內臟組織,當地居民不得不戴著口罩阻擋鯨魚尸體爆炸產生的惡臭氣味。
在法屬圭亞那熱帶雨林生活著一種白蟻,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地會在敵人面前引爆自己,該白蟻物種叫做Neocapritermes taracua,背部攜帶著有毒藍色液體,被稱為“爆炸背包”。該白蟻在生命歷程中,背包中逐漸充滿有毒晶體,足以殺死入侵者。雖然年齡較大的白蟻不適合繼續為蟻群工作,比如:外出覓食,但當它們受到攻擊時,仍能表現得非常勇敢。當入侵者威脅整個蟻群時,年齡較大的白蟻會朝向入侵者引爆背包,向它們噴灑有毒藍色液體,這種自我犧牲行為保護了整個蟻群,而更年輕、更健康的白蟻負責維持群落。
在美國,用炸藥處理動物尸體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方式,美國農業林業局也有相關的操作指南,講解如何引爆馬、騾子和駝鹿等大型動物的尸體,該操作指南的名稱非常貼切實際,叫做“炸藥引爆動物尸體指南”。該操作指南的作者是是吉姆·圖爾(Jim Tour)和邁克·克諾德爾(Mike Knodel),他們擁有一個不同尋常的頭銜——“區域爆炸檢查官”。該操作指南詳細介紹了如何在動物尸體下方不同位置放置炸藥,從達有效達到“分散”或者“徹底消滅動物”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特工使用各種巧妙的爆炸裝置,可將炸藥隱藏其中,例如:肥皂條、酒瓶等。然而,或許最不同尋常的爆炸裝置就是老鼠炸彈了,特工剝下老鼠皮再填滿炸藥,放置在火爐旁邊。他們的意圖是不知情的德國人會不假思索地將假老鼠扔入火爐,從而產生毀滅性的爆炸,但事情進展并未如愿進行,這批老鼠炸藥很快被德國人發現識破,最終并未引起爆炸事件。然而,老鼠炸彈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使協約國處于有利地位,老鼠炸彈引起了德國軍隊的警惕,導致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在整個歐洲大陸尋找老鼠炸彈,事實上英國特工之后制造的老鼠炸彈并不多。
老鼠并不是二戰時期盟軍唯一考慮用于轟炸敵人的動物,珍珠港偷襲事件之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牙醫萊特爾·亞當斯在度假時,觀察了蝙蝠的生活習性,隨后提出利用蝙蝠轟炸日本城市的新想法。他認為,蝙蝠可以自由穿越整個國家,在不造成較多居民傷亡的情況下引發火災和混亂。令人驚訝的是,該計劃被美國國家研究防御委員會采納,隨后召集專家小組進一步探索該想法,最終決定利用墨西哥無尾蝠設計一種微型炸彈,但事實證明,利用蝙蝠轟炸一座城市很困難。首先,必須對蝙蝠進行降溫,并使其保持冬眠狀態,此外,還需要一個特殊容器,將蝙蝠釋放在空中,在這些操作中很容易出現差錯,在一次試炸行動中,捆綁在蝙蝠身體上的炸彈松開,導致地面一處飛機庫發生火災,最終美軍取消了“蝙蝠炸彈”計劃。
鯨魚尸體自發性爆炸事件并不罕見,1970年,一條鯨魚在美國俄勒岡州海灘擱淺,當地工作人員決定就地處理該尸體,工程師保羅·桑頓(Paul Thornton)提出使用炸藥引爆鯨魚尸體,原計劃通過爆炸使鯨魚尸體碎片漂向大海,但事情發展并不順利。盡管引爆現場周邊500米半徑范圍內拉起警戒線,但是炸藥和鯨魚腹部產生的可燃性氣體,使得尸體爆炸后碎塊四濺,警戒線之外的群眾身體上也濺滿血液。
該事件的新聞記者報道稱,一塊咖啡桌大小的尸體碎塊完全摧毀停靠在周邊的一輛轎車,現場非常混亂,桑頓采用的爆炸方法對于清理鯨魚尸體完全無效。大部分鯨魚尸體還保留原地,必須進行人工掩埋。然而,1970年發生的鯨魚尸體爆炸事件成為新聞熱點,該事件記錄視頻的網絡點擊率非常高。
雖然我們看到過許多動物爆炸性自殺,但是德國發生一件怪事,2014年,一群脹氣的奶牛導致德國拉斯多夫一處牛棚爆炸,90頭牛每天產生多達500升甲烷氣體,導致牛棚內甲烷濃度達到危險水平。這是由于靜電電荷引起的爆炸和火焰,爆炸損壞了屋頂,還導致一頭牛受傷。目前科學家正在積極尋找奶牛釋放如此高濃度甲烷氣體的方法,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占人類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4%,而甲烷是地球危害最大的氣體之一,它比二氧化碳多產生大約25%的熱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动物会爆炸不奇怪:危急时刻开启的自杀性防御机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女人个性签名成熟优雅
- 下一篇: 剩下的肉属于什么垃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