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带货量暴跌97%,真的“掉队”了?
文/套路編輯部
來源:運營研究社(ID:U_quan)
這兩天,羅永浩又火了。
很多文章都在討論:直播一百天后,羅永浩現在怎么樣?
而下面這張“帶貨量下降97%,觀看量下降96.4% ”圖,更是頻繁出現在很多文章中。
同時,網上還熱傳著另一份直播帶貨主播月榜。
在榜單中,身為“抖音一哥”的老羅直播數據直線下降,6 月 GMV(銷售額)排到了 47 名。這在淘寶,甚至進不了前 20 。
一時間,不少媒體都順勢發文:羅永浩要糊了……
然而,我在深扒了羅永浩的歷次翻車事件后,卻覺得:羅永浩,糊不了!
01
直播 15 場,翻車 8 次
老羅直播翻車有多“猛”?
我們先來看羅永浩翻過的那些車。
從今年 4 月 1 號他首次直播,到今天正好是第 111 天,開播 15 場,較為嚴重的翻車就超過 8 次,翻車姿勢也是五花八門。
最為常見的就是口誤。
像 4 月 1 日羅永浩第一次直播,雖然帶貨 1.68 億,但直播過程卻翻車不斷。
比如推薦小米手機過程中,說自己最喜歡小米的逆向充電功能,結果掏出來的卻是 iPhone XR……
在賣“極米投影儀”時,直接念成了競對產品“堅果投影儀”。
看著坐在對面的金主爸爸,老羅只能起身 90 度鞠躬,露出了已經脫發的頭頂……
羅永浩鞠躬道歉
類似小失誤到現在依然還會時常出現,比如也有賣車時稱車買完了(經查實時鏈接消失),被質疑黑幕;還有這次賣餅干報錯數量、洗潔精報錯價格……
當然,還有幾乎可以斷送一個主播直播生涯的大翻車。
比如首次直播時賣爆的小龍蝦,不少用戶收到的都是過期劣質小龍蝦,負面消息幾乎霸屏。
賣的是去年的產品,漏氣了你知道嗎?
直播買的,今天吃了一盒是臭的!
過期產品,從此不再支持!
……
還有“ 520 低質鮮花”,也引起了大范圍投訴。
在知名主播中,羅永浩可以說是負面翻車事件最密集的主播之一了。
02
羅永浩:翻車越狠,人設越穩
既然羅永浩這么頻繁地翻車,那我為什么還要說羅永浩不會糊呢?
因為在扒他過往翻車事件影響時,我發現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似乎不論翻車多么嚴重,羅永浩總能得到大家諒解,甚至還能反向“收割”一波用戶好感。
比如上面提到的“ 520 鮮花事件”,你能想象一個“賣了劣質貨”的主播,在問題暴雷后,用戶還紛紛他微博下面給他“點贊”、“加油”……
羅永浩 520 鮮花微博下方留言
要知道,之前李佳琦一次“粘鍋事件”就被噴半年多,羅永浩為啥可以迅速消弭翻車的負面影響,甚至能讓用戶更相信他?
1)自帶多年鐵粉,“基本盤”不丟
第一,我覺得這和他們的粉絲基本盤有關。
李佳琦、薇婭們都是靠著帶貨起家,一點一點積累起的熱度。直播就是他們的根本,如果丟了直播就泯然眾人。
而羅永浩則不同,在入局直播帶貨前就是“頂級流量”,自帶粉絲,而且不少都是多年鐵粉,從老羅語錄跟到錘子科技,再到直播帶貨的。
換句話說就是,羅永浩的粉絲粘性和寬容度都會更高。
就比如這次的餅干翻車(應發 2 袋,口誤說成發 4 袋),官方微博下面的粉絲都非常和諧,甚至不少人都心疼起“老羅又賠錢了,自己不要補償了”。
只要羅永浩的善后處理妥當,就有大波鐵粉幫他圓場。
當核心“受害者”都原諒他,甚至幫他洗地,外界的輿論壓力也自然會小很多。
2)超強的危機公關能力
第二,羅永浩超強的危機公關能力也是重要原因。
① 迅速響應,占領“粉絲高地”
在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都是幾何式增長,負面事件稍不留神,輿論爭議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所以,在危機公關領域有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就是速度第一、抓住黃金 8 小時。(PS.傳統時代是 24h,互聯網時代會縮短為黃金 8h 甚至 4h)
羅永浩的響應速度,就是最快的那一波。基本上都是能在直播間道歉,就在當場道歉;不能當場道歉,下播后第一時間道歉。
比如 4 月 24 日晚“史上最密集翻車事故”出現后,在 4 月 25 日一大早就發了道歉視頻。
突發的負面事件,也基本上都是在所有媒體“插手”前,就能先回應、安撫好核心粉絲。
比如 520 的那次翻車,從 5 月 20 日下午 5:30 分起,羅永浩在微博上接連轉發并回復了 29 位網友的投訴,并安撫粉絲:
收到,非常非常非常抱歉。一定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從數據平臺@知微事見上我們可以看到,羅永浩的微博反映速度幾乎是在所有媒體之前的。
這樣,就壓縮了負面流言的生存空間,最大限度避免了各種事件被捕風捉影式的傳播。
② 承擔責任,不怕撒錢,獲取信任第一
在安撫用戶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給到用戶事故補償。
作為創始人兼主播,他能給到的補償也通常比其他主播干脆、有誠意得多。
自己口誤,報錯價格,基本上都是自掏腰包補差價;
產品質量問題,往往就是直接雙倍賠償。
上百萬的“誠意”撒下來,基本上就能挽回大部分用戶了。
③ 占據“信息高地”,牽著媒體鼻子走
在處理完用戶問題后,就是應對媒體了。
還是以“ 520 鮮花”事件翻車為例,羅永浩主要做了兩件事。
第一,用最快的速度占據以微博為中心的“信息高地”。
像前面提到的,接到用戶的反饋后,羅永浩在各大媒體、KOL 發聲之前就搶先發表了應對聲明。
一般來說,微博都是所有平臺最先發酵起輿論的地方
第二,給事件“定調子”,引導媒體輿論方向。
什么是定調子呢?簡單來說就是主動給媒體“遞話題”,讓自己以盡量正面的形象出現在媒體報道中。
我們再來羅永浩看當時的聲明,其實就是三部分:
① 道歉:承認自己失誤
② 處理方案:會讓他們給個交代
③遞話題:我和用戶是站在一起的,我在幫用戶“聲討”你
在事件發酵后,羅永浩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就不單單是“翻車主播”的形象,而是一個敢于擔責的正面主播形象。
03
信譽不翻車,羅永浩不會“糊”
這樣,雖然羅永浩帶貨頻繁翻車,但每一次事件都完美度過,甚至還能靠這套危機營銷策略提高自己信譽。
而對于羅永浩來說,信譽不翻車,就不會“糊”。
為什么這么說呢?
1)羅永浩是一個“高信譽背書 IP ”
很多看衰羅永浩,是因為他的帶貨 GMV(成交總額)低,6 月份甚至排不進淘寶前 20、快手前 15 。
但實際上,很多品牌找羅永浩帶貨,比的不只是帶銷量,更是找一個“高信譽 IP ”。
銷量爆了當然更好,但沒爆也可以接受,以為他們還可以利用羅永浩來進行二次傳播,做“信用轉移”。
簡單來說,就是當背書。
還記得當初羅永浩第一次直播時,“低過老羅”這個梗嗎?
各大平臺都出現大量商家,以同款商品價格“低過老羅”為噱頭,進行促銷。
當出現“低過老羅”這個梗時,品牌方就贏了,都是自己的商品,誰賣不是賣呢?
羅永浩也贏了,他賺的是坑位費,傭金是錦上添花。
現在的情況也類似,通過上面提到的危機營銷手段,羅永浩是一個“有質量”、“高信譽”的帶貨主播。
所以,被他帶過貨的品牌,就可以用“羅永浩推薦”來作為質量背書。
當然,還有更高效的手段,就是以“羅永浩推薦”為噱頭,到自媒體平臺、公眾號、論壇等地方進行二次投放。
直播間 GMV 不高,并不代表羅永浩直播間糊了,從知名度、信譽角度來看,他依舊是最接近李佳琦、薇婭的主播之一。
2)羅永浩除了是個主播,還是一家公司
前淘寶直播負責人@趙圓圓在羅永浩首次直播時,曾發視頻稱:
我不關心老羅的第一場,肯定成功,我關心的是第 10 場、第 100 場是什么樣。
現在這個答案似乎出來了。
上周六,羅永浩“交個朋友”團隊就在淘寶開了一個“朱蕭木 & 林哆啦”直播間。
同時,在 7 月 14 日有媒體爆料稱,羅永浩背后的直播公司獲得淺石創投的投資,目前已簽署投資協議。
這兩件事情很可能預示著,羅永浩的“交個朋友”公司,是要做一個以羅永浩抖音直播為核心的,多平臺直播矩陣。
如果是做矩陣的話,羅永浩抖音直播間的“信譽價值”其實是遠高于“ GMV 月榜排名”的。
道理與上面的品牌投放“高信譽 IP ”是一樣的,羅永浩是矩陣核心 IP ,給矩陣小賬號背書,讓他們直播帶貨也是很香。
04
結語
所以綜上,我認為只要信譽不翻車,羅永浩還還遠談不上要“糊”。
但其實,老羅面臨的挑戰還是很嚴峻的。尤其是到了 5 、6 月,能明顯感到他在抖音直播帶貨開始乏力。
當初開啟直播帶貨,羅永浩和抖音借助對方來了一波營銷,也算是賺足了眼球。然而,抖音的算法推薦又天然對抗馬太效應,老羅的直播間越來越依賴于忠實粉絲。
如今,開始矩陣化的老羅團隊開始試水淘寶直播,后續會如何挽回頹勢,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罗永浩带货量暴跌97%,真的“掉队”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天下第一是谁写的啊?
- 下一篇: 盘龙怎么做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