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超闪饼干充电器体验:它让我的牛仔裤怀表袋有了用武之地
如果我將超閃餅干放在桌上,可能不會有人覺得它是個充電器,甚至更沒人會想到它是個 50W 的充電器。
畢竟在我們的傳統認知里,充電器都是非方則圓的樣子,加上高功率這個屬性,充電器的體積理應也會變得更大。
然而 OPPO 的確將 50W 的功率做進了只有旺旺仙貝大小的外殼里,體積是同功率充電器的一半。但其實我覺得它更像是個 SD 讀卡器,因為兩者都是扁圓的,而且都只有掌心那么大而已。
在評測前需要備注的是,這次評測的超閃餅干是工程測試版,體驗和之后的量產版可能會有出入,因此測試結果僅供參考,實際以量產版為準。
不過雖說是工程版,但超閃餅干的包裝還是挺到位,基本都是根據量產版的配套來包裝。隨盒附帶的棕色皮套是超閃餅干的收納袋,大小剛好能把充電器和隨盒附贈的數據線裝起來,但即便是裝上了一充一線的組合,整套設備也依然小巧。
由于充電器本體是扁圓形,所以我將它放進比較貼身的牛仔褲口袋里,也不會鼓起一個小包。
▲ 牛仔褲懷表袋剛好能容納超閃餅干
▲ 放進超閃餅干后效果
這種設計的另一個好處是不會阻礙到其他設備放置,比如我可以將它和手機疊在一起,也能很輕松在口袋隨意取放。
▲ 這里面放了一臺 iPhone 11 Pro Max 和超閃餅干
對于一款大功率充電器來說,超閃餅干約的 60 克重量也不算重,大約和裝進兩只耳塞的 AirPods Pro 差不多(56.4 克)。
對比像小米、蘋果兩款 30W 充電器,超閃餅干的重量會輕大約 5 克甚至 50 克,而對比 65W 的 Anker PowerPortⅢ、ThinkPlus 65W 兩款 120 克的充電器,超閃餅干的體積和重量優勢會體現得更加明顯。
▲ 30W 的小米充電器
▲ 65W 的Anker PowerPortⅢ
值得一提的是,超閃餅干的制造商為南京博蘭得,該廠同時也同時為聯想制造 Thinkplus 系列充電器,其中最為知名的莫過于 65W 的「口紅」充電器。
其實從 OPPO 官方的透視圖看,超閃餅干的主板和其他零件只是占了內部的三分之二,剩余的三分之一是留給折疊插腳的位置,所以理論來說,超閃餅干的體積其實還能更小。
但即便如此,OPPO 也沒有將充電器的尺寸縮減到最小,這里我想一方面是要保留折疊插腳的設計,另一方面也是給高功率輸出騰出散熱的空間。簡單來說,就是出于溫度和安全性的考慮。
當然,OPPO 還可能會有其他方面的考量,最終選出現有超閃餅干的設計方案。
▲ 充電器尺寸對比(Anker PowerPortⅢ 65W、蘋果 USB-C 充電器 30W、小米充電器 30W、超閃餅干 50W)
能讓 50W 功率做到只有 10 毫米厚、兩張 SD 卡這么長,關鍵在于這次 OPPO 這次用了脈沖充電技術,基于這項技術,充電器取消了電解電容,整流后配合電路即能直接對電池充電,從而減少充電器本身的發熱量。
而與此同時,OPPO 還定制了一套變壓器,將內部零件的垂直占位進一步縮減,最后讓主板整體只有 10 毫米的厚度。
實際早在 2016 年的 MWC 展會上,OPPO 就已經發布并且展示了脈沖充電技術,只是當時可能整套 VOOC 平臺方案的細節還需要打磨,或者 OPPO 自身也有產品策略上的思考,所以脈沖充電最后是用在了四年后的超閃餅干當中。
但除了便攜性這一點外,更讓我感覺喜聞樂見的是多協議支持。其實在發布會之前,還沒有收到產品和產品介紹的時候,我一直以為這只是 VOOC 私有協議下的專屬充電器,殊不知它原來是個多協議充電器,除 OPPO 自家的 SuperVOOC 和 VOOC 能支持 50W、30W 輸出以外,還支持 PPS、PD、QC 三種協議的 50W、27W、18W 充電。
也就是說,高功率快充不只是 VOOC 平臺生態下的 OPPO 手機、移動電源獨享,支持 PPS、PD 或 QC 協議的手機、平板電腦、電腦都能握手高功率實現快充,基本能覆蓋到我們身邊的大部分移動設備。
在實測環節中,我分別用了 iPhone 11 Pro Max、OPPO Reno4 Pro、realme X50 Pro 玩家版、一加 8、華為 P40 Pro+、iPad Pro、MacBook Air 七款三類產品測試充電器的短時間充電表現和兼容性。
- iPhone 11 Pro Max(3500mAh):使用超閃餅干+希柏 USB-C to Lightning 線纜
成功握手 PD 充電,峰值功率 22.5W,從 7% 開始充電,30 分鐘充電至 61%。
- OPPO Reno4 Pro(4000mAh):使用超閃餅干 +VOOC 充電線
成功握手 SuperVOOC 超級閃充,峰值功率 45.8W,從 10% 開始充電,30 分鐘到 88%。
- realme X50 Pro 玩家版(4110mAh):使用超閃餅干+普通 USB-C 線纜
成功激活 SuperDart閃充,峰值功率 25.4W,從 10% 開始充電,30 分鐘到 82%。
- 一加 8(4300mAh):使用超閃餅干 +VOOC 充電線
成功激活 VOOC 閃充,峰值功率 26.3W,從 10% 開始充電,30 分鐘到 51%。
- 華為 P40 Pro+(4200mAh):使用超閃餅干+普通 USB-C 線纜
成功握手 PD 快充,峰值功率 14.3W,均從 10% 開始充電,30 分鐘到 35%。
注:激活 P40 Pro+ 的 40W 超級快充需要使用華為專用充電器。
- iPad Pro(7540mAh)、MacBook Air:使用超閃餅干+普通 USB-C 線纜
成功握手 PD 快充,峰值功率 22.3W / 22.6W,均從 10% 開始充電,30 分鐘到 38% / 33%,電腦顯示正常充電,可以邊充邊用電腦,不會掉電。
▲ iPad Pro 充電情況
▲ MacBook Air 充電情況
我曾一度好奇 OPPO 為什么要做小體積、多協議兼容的充電器,因為在我的傳統認知里,OPPO 是一家手機廠商,而 VOOC 平臺是服務于 OPPO 設備的充電技術,超閃餅干無疑能給 VOOC 平臺帶來獨有優勢。
然而事實卻剛好相反,OPPO 并沒有將超閃餅干作為 VOOC 平臺獨享的充電器,而是開放更多協議讓超閃餅干服務于更多設備。換言之,如果用戶要短途出差,一個充電器就可以對身上的手機、電腦充電,只要能找到有電源的地方,那么這就是個 50W 的充電寶。
當然,受限于尺寸體積,超閃餅干在實用性上還有能繼續探索和進步的空間,比如充電器只有一個 USB-C 接口的配置,每次只能對一款產品充電。
50W 功率雖然已經能覆蓋到大部分移動設備,但面對像 MacBook Pro 這些大型設備,50W 的功率不太夠用,這時就要選 110W 的 mini 超閃充電器才能滿足得到。
不過對于接口數量的問題,我在發布會后的專訪中曾問過「閃充之父」張加亮,他表示在技術上已經能實現多口快充,但關鍵還要看產品策略和市場需求,一旦市場需要,那么實驗室也能及時提供技術支持。
總的來說,在充電器市場普遍都在提高功率、縮小體積的趨勢下,OPPO 通過醞釀已久的脈沖技術改變了充電器的傳統結構,帶來有別于傳統的工作模式和形態的充電器。這有點像當初汽車從燃油變成電池驅動的既視感,通過新架構取代傳統架構,帶來另一種不同的體驗。
而基于這些新登場的技術,未來充電器可能也會被做得更方便易用,甚至也可能正如張加亮在產品群訪里所說,讓用戶擺脫對充電寶的依賴。
但作為第一款使用非傳統架構的充電器,它的性能和功能都有些待完善的地方,也可能因為這些原因,OPPO 暫時還沒有公布產品的銷售信息,也許它在登陸貨架前,還能做得更好。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OPPO 超闪饼干充电器体验:它让我的牛仔裤怀表袋有了用武之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圆通速递:拟以2.3亿元收购上海圆诺10
- 下一篇: 抖音整个夏天想和你环游世界是什么歌,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