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D大战,京东、拼多多、阿里的台前与幕后
文/蔣曉婷、馬鉞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2015 年 12 月 5 日,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開場演講,柳傳志、李彥宏等企業家之后,劉強東壓軸發言,開口就發難:前面講得都太溫良恭儉讓了,大家應該誠實一點,別怕沖突(大意)。他眼光投向臺下的張近東,笑道:近東大哥,曾經“京東增速比蘇寧易購快,就送蘇寧給他”的賭約,咱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再聊聊了?
作為媒體人,真是懷念這樣的劉強東啊。
劉強東
如今,劉強東從公眾面前消失了。哪怕 6 月 18 日京東在香港二次上市的重要時刻,劉強東也沒有出現,站C位帶隊敲鐘的,是京東零售集團 CEO 徐雷。當時我在舉行上市儀式的京東總部現場,京東人告訴我,劉強東就在總部里,我情不自禁地抬頭望了望,仿佛劉強東會從高處某扇窗口探出頭來。
相隔沒幾天,黃崢也“退居二線”,將 CEO 職位交給了聯合創始人陳磊,自己專注于拼多多的長期戰略。他言必稱“本分”,最近有篇文章稱他為“老實人”,不過老實人黃崢也有氣沖牛斗的時候,比如 2018 年拼多多上市前的動員大會上,黃崢放下了狠話,要三年超京東,十年戰阿里。
黃崢和劉強東似乎從未同臺,如果兩人狹路相逢,劉強東會不會像當然跟張近東那樣,伸出手來:黃崢老弟,咱們來打個賭!
如今拼多多市值已經高于京東,不過要說“超”,京東肯定不服氣,因為衡量企業成就的標準并不止市值這一條,拼多多在市值上暫時領先,但京東在其他一些維度上保持優勝。雙方的競爭,顯然是一場持久戰。
目前來看,這場戰爭沒有失敗者,因為雙方都通過競爭迅速成長壯大,不久之前,京東和拼多多市值均越過了 1000 億美元大關。而和雙方均保持競爭關系的電商老大阿里,市值也一路扶搖直上,沖破了 5 萬億港元。
反而是滴滴慘遭池魚之殃。自從 BAT、TMD 深入人心以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封神榜”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字母榜”(沒錯,這就是字母榜名字的由來)。后來者無不以擁有一個字母為榮。有上位就有掉隊。作為 TMD 中的一員,滴滴如今明顯落后于字節跳動和美團,以市值而論,拼多多(PDD)和京東(JD)更配得上D這個字頭。不過,一頂王冠戴不到兩個國王頭上,何況電商巨頭向來勢不兩立。在這個意義上,京東和拼多多的長期競爭,不妨稱為“奪D之戰”。
與此同時,兩家公司同處阿里的陰影之下——目前阿里市值 6751 億美元,是兩家公司市值之和的 3 倍。
雙方的互相攻伐,既可能對阿里形成合力圍剿,稍有不慎,也可能遭遇阿里的致命一擊。
奪D之戰也是奪“嫡”之戰。
隨著劉強東和黃崢退居二線,舞臺中央交給了徐雷和陳磊。他們的表現不止關系到兩家公司的成敗,更直接影響到自身的命運。接班人的位子,其實是一把鐵王座。到目前為止,也沒見有哪家中國互聯網公司完美解決了接班問題,哪怕這方面做得最好的阿里,也折了衛哲和陸兆禧兩員大將。
原本三料總裁加身、張勇之后不做第二人想的蔣凡,由于緋聞,變故陡生。雖然環顧阿里電商體系內,仍然沒有人能跟蔣凡競爭接班人之位,但他必須帶領本來就百尺竿頭的淘寶天貓更進一步,用業績征服阿里內外,接班人的位置才能恢復穩固。
就像當年張勇上位,是通過天貓遏制了京東,蔣凡的卷土重來,必然會對徐雷和陳磊形成強大壓力。對吃瓜群眾來說,這場“奪嫡之戰”,想來分外好看。
奪D大戰的D還有第三重意思,那就是“代”——不論徐雷、陳磊和蔣凡表現如何精彩,他們打的終究是一場代理人戰爭,劉強東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并不意味著他已經放下了權杖;黃崢讓出現在的日常管理權,歸根到底,是想將未來攬入懷中。阿里那邊就更不用說,蔣凡執行的,終究是張勇和馬云的意志。
這場已經拉開大幕的奪D之戰,將構成未來幾年電商競爭的主旋律,字母榜將持續予以關注。不過劉強東隱身幕后,黃崢更加淡出,這場大戰就好像《三國演義》里缺了張飛夜戰馬超這一章,未免少了些快意。
A
陳磊和徐雷都是陪著創始人打江山的功臣,都有著和老大長達 13 年的并肩作戰史。
陳磊和黃崢一樣,屬于別人家的小孩。高中時兩次代表國家隊參加信息學奧賽,拿到金牌和銅牌,之后保送清華計算機系,2001 年畢業后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深造,和黃崢成為同學,一路深造拿到計算機科學的博士學位。
兩人的關系很快從同學延伸到搭檔。2007 年黃崢離開谷歌回國創業,第一家公司電商平臺歐酷網的架構工程師就是陳磊,之后黃崢的每一次創業,從樂其、尋夢游戲、拼好貨再到拼多多,陳磊都是黃崢的左右手。而由他操盤的拼多多社交裂變技術,就是拼多多得以從京東、阿里的夾縫中脫穎而出的主要力量。
陳磊
陳磊是典型的技術人才,同樣是公司聯合創始人,拼多多上市前的多次對外發言,都由達達出面。陳磊的幾次臺前發聲,都在強化技術本質,要么為拼多多分析產品技術,要么做時代技術前瞻。他也沒有表現出和黃崢一樣的表達欲,需要開個公眾號來尋找思想出口。
陳磊的上位,和拼多多的內在特質契合。黃崢本人就是技術出身,對外多次強調拼多多是一家以技術為導向的公司。據拼多多 3 月發布的年度財報顯示,2019 年拼多多的研發費用 38.7 億元,同比 2018 年的 11.16 億元增長 247%,平臺研發費用占收入比的 12.8%,高于互聯網行業平均水平。近 6000 名員工里,50% 以上是技術工程師。
京東的接班人和陳磊氣質完全不同。2017 年年初,劉強東在京東集團的開年大會上發出吶喊:未來 12 年我們只有三樣東西,技術!技術!技術!
2 年后,京東集團的 CEO 位子傳給了徐雷。一個資深營銷人才。
徐雷是正經的大院子弟,屬于北京老炮兒的存在——大花臂、戴耳釘、愛搖滾,能侃會聊、能喝酒,周末愛在足球場上嘶吼。
2007 年被投資人徐新拉進京東,擔任市場營銷顧問,迄今 13 年,一路扶搖直上,從市場營銷部負責人到集團 CMO(首席營銷官),打出京東 618 購物節概念,和阿里“雙 11”分庭抗禮,而今年 618 的這場電商盛宴,京東不僅交出 2692 億的成績單,趁熱打鐵在同一天赴港上市,市值超 7200 億港元。
這一串組合拳下來,徐雷的上位順理成章。據說,徐雷也是京東內部,少有的能跟劉強東爭論的高管。
徐雷
但和陳磊的晉級屬于企業組織正常調整不同,徐雷的接班是臨危受命。
整個 2018 年,京東股價跳水 60%,業績虧損 23 億,再加上創始人劉強東的明州風波。當年年底,京東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將徐雷推到臺前,任輪值 CEO,所有事業群以及各業務部的負責人,直接向徐雷匯報。
2019 年年初,徐雷前腳代替劉強東,第一次以 CEO 的身份站上京東年會演講臺,后腳帶著陳生強、王振輝出席達沃斯——此前一年,劉強東和奶茶妹妹章澤天恩愛出席,組了一場萬億飯局,用宿遷英語在 50 多名世界級商業人發表了長達 12 分鐘的演講——以此成為京東新舊交班的標志。
從目前處境來看,徐雷和陳磊壓力都不小。
拼多多在各項數據上超過京東。2019 年 10 月,黃崢提前 2 年完成目標,GMV 超過京東,體量上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平臺年活躍買家數 5.852 億,超過京東的 3.62 億。2020 年 Q1,拼多多收入同比增長 43.9%,增速超過京東的 21%,如今市值也比京東高出數十億美元。
作為接班人,陳磊需要守住家業,帶領拼多多再上一個高峰——10 年戰阿里。
徐雷則要證明自己,帶領京東重回巔峰。今年 6 月 17 日,京東赴港上市的前一天,徐雷接受彭博社采訪,被問到應對拼多多的威脅。徐雷嘴上說著:我不太在乎只成立了 4 年的公司。實際卻是亦步亦趨,孵化京喜卡位社交電商,和拼多多打響下沉市場反擊戰。眼見拼多多 2 億美元國美零售可轉債,緊隨其后戰略投資國美。
與此同時,他倆要想守住江山,還得振作精神,面對共同的敵人——蔣凡。
B
如今的蔣凡,已經到了職業生涯的關鍵時刻,一步踏錯,就可能丟失江山。
相比陳磊和徐雷已經確定自己的地位,阿里家大業大,但接班人的位置尷尬。
蔣凡的地位曾經穩固無比。他和陳磊一樣是技術出身,高中階段兩次參加全國信息學競賽,拿到金獎保送復旦大學計算機系。
不同于陳磊在計算機領域惟精惟一,從本科一路鉆研到博士,蔣凡不考研、不出國,考試只要 60 分。曾讓黃崢對青春“悔不當初”:在努力做一個好學生上浪費了過多的時間。“60 分萬歲是一個很好的哲學,很晚才悟到”。
也不同于陳、徐兩人和公司共同成長 13 年,蔣凡加入阿里時,阿里已經走上高速路,但他的晉升路徑卻是火箭一般。
從 2013 年友盟被阿里收購,蔣凡被打包“賣身”成為阿里員工。不過 7 年時間,蔣凡成為阿里三大核心業務的話事人,身兼淘寶、天貓、阿里媽媽事業群總裁,人稱“阿里流量王”。去年 6 月被選進阿里合伙人,成為 38 名合伙人中最年輕,加入阿里時間最短的一位。雙十一當晚接棒張勇,發表總結演講。今年 3 月 6 日再上前一個跨步,從 M6 升到 M7,成為集團高級副總裁。
蔣凡
而他不用走阿里的傳統入職培訓流程,不用起花名,不用張羅大公司社交,靠著業務能力,在阿里“all in 無線”戰役中成為舵手,助推阿里向移動端轉型,手淘和微信一樣成為日活上億的 APP,分羹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是在他手里,淘寶直播誕生,成為這兩年最紅火、最賺錢的工具,吸引企業家、明星、網紅紛紛進入淘寶間帶貨。
但到今年 4 月,蔣凡的繼承人位置產生變數。桃色風波引火燒身,引發阿里價值觀大討論,蔣凡在升職 M7 的第 52 天被撤職,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
阿里對蔣凡的處罰不可謂不嚴厲,但給蔣凡留下了翻身的機會,保留了蔣凡在淘寶、天貓、阿里媽媽的總裁位置。
今年 618,盡管蔣凡不像去年一樣走上臺前匯報好成績:銷售額 1700 億,GMV 提高 38.5%,手淘 DAU 增長 29%。但提前一個月開啟預售,啟動會上放話:618 是天貓的絕對主場,之后曬出亮眼戰報:下單金額 6982 億元——比京東高出一倍,更是去年天貓銷售額的 3 倍多——不難看出蔣凡的著急。
從三家最新發布的 2020 年 Q1 財報來看,拼多多的活躍買家 6.28 億,單季度增加 4290 萬;阿里的活躍買家 7.26 億,單季度增加 1500 萬;京東的活躍買家是 3.874 億,本季度增加 2540 萬。拼多多和阿里的差距在縮小,拼多多、京東的單季度買家增速都超過阿里,這就意味著,今年的雙十一,阿里的主場作戰區,對蔣凡來說,不容有失。
在王興去年 4 月的評價中,蔣凡本應該和黃崢一決高下。如今黃崢揮一揮衣袖,在 40 歲年紀模仿馬云退居二線——此前身價一度超越馬云,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讓蔣、黃之爭無法再落地到一條水平線上。
而如黃崢在公開信中所言,拼多多管理團隊的迭代是在加速團隊成長。公司接班人制度也有利于組織架構的調整與進化。
換言之,黃崢的退后,實則是讓陳磊鉚足機會向上沖擊,這就不難看出,拼多多沖擊行業第一的野心。
京東同樣不甘落后。
截止目前,徐雷上位一年,已經交出亮眼成績單。根據 2019 年財報顯示,京東全年凈收入 5769 億元,同比增長 24.9%。自去年 9 月孵化京喜后,京東第四季度的新增用戶超過 7 成來自 3 至 6 線城市。5 月 15 日發布的 Q1 財報顯示,京東凈營收 1462 億元,同比增長 20.7%,股價從一年前的 25.48 美元上漲到 50.69 美元。
目前京東美國、香港兩地上市,股價與拼多多并駕齊驅。徐雷沒落后。
C
徐陳蔣三人的奪嫡戰,同時也是一場代理人之爭。
雖然掌舵市值千億的電商帝國,但陳磊、徐雷、蔣凡都不是各自商業帝國的主宰者。
陳磊的背后站著黃崢,徐雷背后有劉強東,蔣凡背后是張勇,乃至馬云。作為帝國二把手,他們不僅要在業務上有所建樹能服眾,還要遵聽創始人的要求,守住家業,帶領公司更上一層樓。
劉強東在公眾前消失 2 年,看似接連卸任京東相關公司法人職務,但在公司內部,他有 15.1% 的股份,78.4% 的投票權,掌握最高話語權,據 AI 財經報援引京東高層人士的說法,劉強東仍然每天早上 8 點會出席集團晨會,聽部門匯報。
而他的幾次發聲,照舊霸氣十足,襯托得徐雷像個小弟。去年 3 月內部講話上放話:誰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4 月朋友圈發文,要求實施末尾淘汰制度,聲稱:“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今年 5 月的 Q1 財報會議上,劉強東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身份發聲:“感到自豪”。
可以說,劉強東如今京東的管理類似于“垂簾聽政”,徐雷的意志,首先得服從于老大的意志。
和劉強東一樣,黃崢在 7 月 1 日宣布人事調整,自己擔任董事長,持股比例雖然下降到 29.4%,手里依然有超過八成的投票權,在拼多多內部掌握絕對決策能量。
之前黃崢在接受晚點的采訪時,曾提到自己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他思考戰略目標,戰友負責執行,而他看中結果,別人就需要亮出成績,一言以蔽之:“go big or go home。”
黃崢
套用黃崢和陳磊的崗位交接,陳磊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就是從勝利走向勝利——這也是張勇在阿里職業生涯的寫照。
2017 年張勇接受字母榜創始人馬鉞專訪,就提到“最好的團建方式,就是從勝利走向勝利。”而他當年從 CFO 上位,建天貓,管淘寶,一手創立雙十一購物節,用 12 年時間打過通關,接下馬云的重擔,這樣的上升路徑未來是否將繼續發生在蔣凡身上,一切都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蔣凡手里,還有最佳王牌。他依然是淘寶、天貓的雙總裁,處在阿里電商的舵手地位。
就在他被處罰不到兩周,馬云在直播時主動提到他,“跟蔣凡商量,是否可以在淘寶上開一個手工藝專門的地方。”5 月 17 日,馬云帶阿里眾高管去杭州千島湖捕魚,蔣凡位列其中,合照時露出了微笑。
可以看出,目前在阿里內部,只有蔣凡能鎮住淘寶、天貓。
換言之,未來國內的三大電商巨頭之爭,大概率會發生在蔣凡、陳磊、徐雷之間。而他們作為接班人的奪D之戰,現在只是剛剛開始。
【參考資料】
1、《黃崢的 100 種偏執》,晚點 LatePost,2019 年 4 月 3 日;
2、《劉強東達沃斯首秀組萬億美元身家飯局:請了 50 多名商業領袖》,澎湃,2018 年 1 月 24 日;
3、《"頭鐵"拼多多對撼阿里!虧了 41 億但活躍買家數超 6 億》,網易態℃,2020 年 5 月 23 日?!?/p>
4、《屬于阿里 CEO 張勇的一年:勝利是最好的團建方式》,中國企業家,2017 年 11 月 26 日。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夺D大战,京东、拼多多、阿里的台前与幕后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歌词爱你爱你爱你是什么歌?
- 下一篇: 抖音我和你本应该各自好各自坏是什么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