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的逆袭与野望:市值超过富士康,开抢iPhone整机代工
本報記者/陳佳嵐/廣州/深圳報道
在立訊精密(002475.SZ)市值趕超鴻海被市場廣泛關注,立訊精密的擴張也在加速中。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立訊精密通過收購緯創位于昆山的組裝廠有意入局 iPhone 組裝業務的事情在產業鏈上游已是人所共知。同時,立訊精密投資可成科技的談判已超過一年,現在已進入更深入的談判階段。記者發稿前,立訊精密已于 7 月 17 日收盤后發布公告稱,擬與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共同出資收購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緯新資通(昆山)有限公司 100% 股份。資料顯示,緯新資通在昆山市開發區有一個年產 6000 萬臺手機的工廠項目。但公告還稱,“可能存在其他潛在第三方共同參與此次收購”。
立訊精密在創業之初主要依靠來自富士康的委托加工訂單站穩腳跟,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逐漸與富士康以及郭臺銘家族漸行漸遠。之后直接拿下蘋果 AirPods 訂單,到如今有意入局富士康最為核心的 iPhone 組裝業務。這也使得業界認為立訊精密正在挑戰富士康,逐漸向另一個“中國鴻海”的目標挺進。
快速成長
關于立訊精密與富士康,不得不提及的是,立訊精密的創始人王來春與郭臺銘及富士康有過一段很深的淵源關系。早在富士康首次來到深圳建廠時,王來春就成為富士康在內地工廠的第一批工人。吃苦耐勞的王來春,在富士康的工作一做就是 10 年,在此期間,王來春也由一個普通的流水線工人成長成為掌管上千人的課長。這也是當時內地員工在富士康所達到的最高職位。但在 1997 年,王來春卻決定辭職創業,1999 年與哥哥王來勝出資購買了香港立訊公司。
2004 年,王來春從中國香港回到深圳創辦立訊精密,主要業務是做臺式電腦連接器、連接線。創業初期,王來春所做的業務跟富士康一樣。令人意外的是,與富士康業務高度重合的立訊精密,不僅沒有遭到富士康的壓制,反而在訂單和資金上都得到郭臺銘及其胞弟郭臺強的支持。有數據顯示,在立訊精密發展初期,有 50% 的營收都是由富士康所貢獻。
近年來,立訊精密的經營業績方面呈現加速增長的勢頭。
2010 年,立訊精密登陸A股市場,自此開始了持續增長模式。2010 年當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 10.11 億元、凈利潤 1.16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72.83%、56.20%。此后幾年,立訊精密營收增速都沒有低過 20%。2019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625.16 億元,同比增長 74.38%,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47.14 億元、44.36 億元,同比增長 73.13%、73.69%。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的同比增速都超過了 70%。在過去十年中,立訊精密的營收已經從 2010 年的 10.10 億元增長到 2019 年的 625.16 億元,增長幅度超過了 62 倍。
相較此前幾年,立訊精密在最近三年的增長勢頭更猛。
2017 年,庫克到昆山拜訪了立訊精密,之后立訊精密獲得蘋果無線耳機的業務訂單。隨后幾年,無線耳機大火,各家智能手機廠商所推出的無線耳機,立訊精密都成為主要供應商。業界也認為,立訊目前的迅速擴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 2017 年獲得無線耳機“AirPods”的生產訂單。
A 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601138.SH)和富士康都隸屬于鴻海集團,老板都是郭臺銘。其中,富士康主打代工服務,而工業富聯的主要業務包括通信網絡設備、云服務設備及精密工具、工業機器人三部分。
備受關注的是,立訊精密市值達到 4190 億元,比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約 1201.92 臺幣(折合人民幣 2860 億元)的市值高出很多。比工業富聯當前市值 2976 億元也高出了不少。
更大的野心
對于立訊精密與富士康的關系,一位手機供應鏈人士王華向記者這樣形容道:“原來,郭臺銘把立訊精密當作小弟來扶持?,F在立訊長大了,不想做小弟了。”
而相對于富士康而言,立訊精密這個“小弟”現在還有了更大的野心。
近日,有消息指出,已經承接了 AirPods 生產訂單的立訊精密,正準備買下緯創旗下的 iPhone 整機組裝工廠。一位投行人士向記者指出,該消息來自中國臺灣的產業鏈上游。
對此,內地手機產業鏈上游的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立訊精密拿下緯創組裝廠的消息在業內已經人所共知,該工廠位于昆山,是做 iPhone 組裝的。”
不過,內地另一家 iPhone 零部件供應商則表示:“有聽說立訊精密要取代華碩代工 iPhone SE,但不清楚收購緯創組裝廠(的事情)。”
無論如何,立訊精密將承接 iPhone 整機組裝業務的消息,確實在內地手機產業鏈上游盛傳。但記者連日來致電立訊精密投資者關系部求證此事,電話一直沒有人接聽。
上述內地手機產業鏈上游的業內人士認為,立訊精密入局 iPhone 組裝業務,也就意味著將直面與富士康的競爭,雖然緯創位于昆山的手機組裝廠比較小,但無論業務大小,在業內,依然被視為立訊精密邁出了重要一步。
除了有消息指出立訊精密有意收購緯創 iPhone 組裝廠外,今年 5 月還有消息稱蘋果公司還建議立訊精密對可成科技實施一筆重大投資,可成科技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上市公司,專為 iPhone、Macbook 提供金屬機殼。
記者獲悉,立訊精密已跟可成科技洽談超過一年之久,目前已經進入更為深入的談判階段。若雙方達成協議,立訊精密將有能力生產優質金屬機殼,同時獲得智能手機的組裝知識版權,成為另一個“中國鴻海”的戰略目標將邁出更加堅實的一步。
此前,有內地媒體援引一家 iPhone 零部件供應商的說法稱,“一直以來,蘋果公司都不希望富士康獨大,將立訊精密納入 iPhone 整機組裝供應鏈的計劃,其實在去年底就應該確認了。只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計劃延后,但我們認為立訊精密拿到 iPhone 組裝訂單是遲早的事。”
5 月 7 日,就有關可成科技內地廠區與其他供應商深度合作事宜,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公開表示,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任何具體決策與進度。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還有消息指出,立訊精密與藍思科技都有可能投資可成科技,目前誰能率先入局尚未定論。
富士康的壓力
一邊是立訊精密作為“小弟”的迅速壯大,另一邊是富士康這個“大哥”卻遇到了“煩惱”。
富士康作為代工行業的龍頭,吃掉了蘋果公司在中國內地的大部分訂單,也因此獲得了全球第一大代工廠的殊榮。然而最近兩年,富士康卻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
蘋果公司目前在中國的代工廠有富士康、和碩科技、緯創集團、比亞迪電子、廣達電腦、仁寶電腦等廠商,其中,富士康、和碩科技、緯創集團都有 iPhone 整裝代工業務。
在前述手機產業鏈上游的業內人士看來,身為中國新代工巨頭的比亞迪,近年以來成長勢頭也非常迅猛。
從比亞迪的財報可知,比亞迪的手機部件及代工業務已經成了其第二大營收來源,并呈上升趨勢。
去年,華為與緯創鬧掰,比亞迪已經接手了緯創位于長沙的工廠。還有消息稱,比亞迪在今年第一季度瓜分了不少原本屬于富士康的 iPhone SE2(iPhone 9)的代工訂單,同時還拿下了小米手機的部分訂單。
不過,比亞迪官方面對記者的采訪請求,表示“沒有更多回應”。
與此同時,市場上又傳出更多手機產業鏈企業希望進入代工市場,包括藍思科技、領益智造等公司,都有計劃切入手機代工市場。
“目前來看,不光立訊精密希望挑戰富士康的地位。”上述手機產業鏈上游的業內人士認為,不排除更多企業進入代工領域,時下正是中國本土企業技術變革、發展勢頭正猛之時,隨著全球化的回潮,未來本土企業的發展前景和空間也將變得更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立讯精密的逆袭与野望:市值超过富士康,开抢iPhone整机代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恨是什么歌啊
- 下一篇: 立讯精密收购纬创iPhone制造业务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