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人类DNA仅8.2%“有用",那剩下的基因扮演者什么角色?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研究发现人类DNA仅8.2%“有用",那剩下的基因扮演者什么角色?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筆記本上 SD卡的接口一樣,兼容其他生物的基因用的。
“垃圾DNA”不垃圾十多年前,人類基因組序列被完全組裝起來時,人們了解到,整個基因組中只有少于3%的序列包含信息,也就是編碼蛋白序列。這給基因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難題——其余超過97%的基因序列起什么作用?基因組其余序列被稱為“垃圾DNA”,它們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謎。自從其他非人類基因組被測序以來,科學家們已經能夠描繪基因組上那些經過數以百萬年進化后顯著保守的序列。人們普遍認為,“進化限制”這個證據表明,即使基因組的某些片段沒有編碼蛋白,其對于生命和發育還是極其重要的。對癌癥遺傳機制的研究就是一個例子。為了更好地了解癌癥的形成機制,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地鑒別有可能促進或觸發腫瘤發展的(遺傳性或獲得性)遺傳因子。然而直到現在,還只是在構成基因組2%的編碼區域中檢測癌癥的遺傳基礎。然而科研進展表明,其余98%的區域并非沒有活性:其中包含了一些調控基因表達的元件,因此在癌癥的形成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盡管最近科學家對剩余的非編碼DNA部分作了大量的生化注釋,但是,這些DNA序列大部分是否具有重要的功能角色,目前尚不清楚。
感覺剩下的也很重要。不太清楚題主所說的有用指的是什么?外顯子?能編碼蛋白質的基因?還是其他什么。雖然我們人類基因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外顯子,但并不是說剩下的就沒有作用,相反,他們的作用也很重要。如一些非編碼序列,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在控制基因的拷貝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這些控制,一些基因只能表達很少,而這不足以維持我們的日常生活。
其實人類基因組的剩余基因是殘余的進化物質,是基因組中出現插入和刪除的部分,通常被稱為“垃圾”DNA。在有用的基因中,其中略多于1%的人類DNA與蛋白質合成有關,蛋白質參與人體幾乎所有重要的生物過程。另外7%的人類DNA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體部位,參與激活和抑制給蛋白質編碼的基因的活動。這些就是負責控制和管理的成分,它們有不同的種類。 從我們出生到死亡,我們體內每一個細胞中合成的蛋白質幾乎都是一樣的。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激活哪些蛋白質必須經過控制,而這就是那7%的人類DNA的工作。 至于樓主說的剩余的基因,我個人覺得用處不大。
樓上的回答有些不符責任啊,最好用理論的和實驗的依據來說話。樓主的問題簡化為關于“垃圾基因”的問題,如有異議請提出。下面我是勤快的搬運工~~~~~,以下來源于各生物咨詢網站,最終來源于同行評審論文-------------------------------------------------------------------------------------------2012年之前的研究小結(生物幫):http://www.bio1000.com/zt/special/483948.html2012年果殼網做的垃圾基因的相關科普(果殼網):http://www.guokr.com/article/331400/2012年只有的部分研究:http://www.bio360.net/news/show/11542(生物360)http://www.ebiotrade.com/newsf ... 7.htm(生物通).........
研究中的“起作用”具體是指什么?可以轉錄還是可以編碼出蛋白質?一般認為不轉錄的是”垃圾DNA“,但是,這部分DNA也絕不是垃圾,只是人們了解的太少。那些不轉錄的DNA對維持整個DNA的穩定性有重要作用。還有,可以轉錄但是不表達蛋白的基因在調節基因表達方面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垃圾DNA”不垃圾十多年前,人類基因組序列被完全組裝起來時,人們了解到,整個基因組中只有少于3%的序列包含信息,也就是編碼蛋白序列。這給基因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難題——其余超過97%的基因序列起什么作用?基因組其余序列被稱為“垃圾DNA”,它們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謎。自從其他非人類基因組被測序以來,科學家們已經能夠描繪基因組上那些經過數以百萬年進化后顯著保守的序列。人們普遍認為,“進化限制”這個證據表明,即使基因組的某些片段沒有編碼蛋白,其對于生命和發育還是極其重要的。對癌癥遺傳機制的研究就是一個例子。為了更好地了解癌癥的形成機制,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地鑒別有可能促進或觸發腫瘤發展的(遺傳性或獲得性)遺傳因子。然而直到現在,還只是在構成基因組2%的編碼區域中檢測癌癥的遺傳基礎。然而科研進展表明,其余98%的區域并非沒有活性:其中包含了一些調控基因表達的元件,因此在癌癥的形成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盡管最近科學家對剩余的非編碼DNA部分作了大量的生化注釋,但是,這些DNA序列大部分是否具有重要的功能角色,目前尚不清楚。
感覺剩下的也很重要。不太清楚題主所說的有用指的是什么?外顯子?能編碼蛋白質的基因?還是其他什么。雖然我們人類基因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外顯子,但并不是說剩下的就沒有作用,相反,他們的作用也很重要。如一些非編碼序列,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在控制基因的拷貝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這些控制,一些基因只能表達很少,而這不足以維持我們的日常生活。
其實人類基因組的剩余基因是殘余的進化物質,是基因組中出現插入和刪除的部分,通常被稱為“垃圾”DNA。在有用的基因中,其中略多于1%的人類DNA與蛋白質合成有關,蛋白質參與人體幾乎所有重要的生物過程。另外7%的人類DNA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體部位,參與激活和抑制給蛋白質編碼的基因的活動。這些就是負責控制和管理的成分,它們有不同的種類。 從我們出生到死亡,我們體內每一個細胞中合成的蛋白質幾乎都是一樣的。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激活哪些蛋白質必須經過控制,而這就是那7%的人類DNA的工作。 至于樓主說的剩余的基因,我個人覺得用處不大。
樓上的回答有些不符責任啊,最好用理論的和實驗的依據來說話。樓主的問題簡化為關于“垃圾基因”的問題,如有異議請提出。下面我是勤快的搬運工~~~~~,以下來源于各生物咨詢網站,最終來源于同行評審論文-------------------------------------------------------------------------------------------2012年之前的研究小結(生物幫):http://www.bio1000.com/zt/special/483948.html2012年果殼網做的垃圾基因的相關科普(果殼網):http://www.guokr.com/article/331400/2012年只有的部分研究:http://www.bio360.net/news/show/11542(生物360)http://www.ebiotrade.com/newsf ... 7.htm(生物通).........
研究中的“起作用”具體是指什么?可以轉錄還是可以編碼出蛋白質?一般認為不轉錄的是”垃圾DNA“,但是,這部分DNA也絕不是垃圾,只是人們了解的太少。那些不轉錄的DNA對維持整個DNA的穩定性有重要作用。還有,可以轉錄但是不表達蛋白的基因在調節基因表達方面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研究发现人类DNA仅8.2%“有用",那剩下的基因扮演者什么角色?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苹果中国应用商店一周下架2500款游戏
- 下一篇: 看门狗2技能加点方法_看门狗2技能加点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