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菜干怎么做好吃呢?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马齿苋菜干怎么做好吃呢?
小編覺得挺不錯(cuò)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gè)參考.
馬齒莧是田野中常見的一種野菜,此菜鮮嫩脆爽,具有健脾益胃,解毒消腫的功效。吃法很多,可以炒、煮、做湯、涼拌、烙餅等1、烙餅吃。馬生菜洗凈過開水后,撈出晾涼,放入盤中,加入適量的面粉和鹽,再放入雞蛋一個(gè),蔥花適量,和成糊狀,備用。平鍋內(nèi)放入少許花生油,待油溫?zé)崃耍湃牒秃玫暮搴靡幻娑ㄐ秃蠓^來再煎另一面,煎熟了為止。2、做湯。馬齒莧與肉絲做湯,待出鍋前甩上蛋花,味道鮮美耐人回味。3、炒著吃。馬齒莧可以炒肉絲,炒豆干等。4、涼拌著趁鮮吃。將馬生菜洗凈后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后放入涼水中泡一下,然后擠干水分,放入盤中,放入蒜泥,少許鹽,香油,味精,拌勻即可。5、馬齒莧炒蛋。馬齒莧摘嫩葉去桿,加鹽和兩個(gè)雞蛋。把蛋液攪拌均勻。在大鐵鍋里熱油,倒入馬齒莧,直至兩面煎黃即可。6、干馬齒菜餡包子7、蒜茸馬齒莧8、馬齒莧薏苡仁瘦肉粥9、綠豆馬齒莧湯10、馬齒莧菜肉片湯11、馬齒莧田螺粥
干馬齒莧的做法一材料:馬齒莧、五花肉、調(diào)料若干。做法:1、先將干馬齒莧稍微泡軟,切成2-3厘米長的段。2、五花肉切1厘米厚的片,用少許鹽和醬油抓勻備用。3、炒鍋燒熱,加豬油燒到6成熱,將五花肉炒香后盛出,余油下馬齒莧炒香,撒適量辣椒粉調(diào)鹽拌勻。4、將炒好的馬齒莧擺到碗底,把五花肉蓋到上面,加半飯碗清水,入蒸鍋大火蒸一個(gè)小時(shí),(如果用高壓鍋,半小時(shí)就好了)吃前撒雞精蔥花拌勻即可。干馬齒莧的做法二材料:干馬齒莧100g,油適量,鹽適量,五香粉適量,紅蘿卜1個(gè),細(xì)辣椒適量。做法:1、馬齒莧用開水泡軟,泡軟的馬齒莧洗凈切碎,紅蘿卜和細(xì)辣椒切小丁。2、熱鍋放油,下紅蘿卜丁翻炒片刻。3、再放入切好的細(xì)辣椒翻炒,再放入適量鹽和五香粉。4、最后下入馬齒莧炒熟,出鍋即可。
馬齒莧干菜的晾曬方法:1、馬齒莧洗干凈。2、鍋中燒開水,將馬齒莧放入鍋中,用鍋鏟翻動(dòng)幾次馬齒莧焯水約2分鐘。3、撈起馬齒莧過涼水,然后用手?jǐn)D干水份。4、放在陽光下曬,夏天的陽光,一天即可曬干。如沒有陽光,要放在通風(fēng)干燥的地方晾干。5、此外,還可以將馬齒莧和草木灰混合,然后充分揉搓馬齒莧,夏天放在陽光下曬3天即可。
周光敏:《養(yǎng)生-保健-與中國傳統(tǒng)醫(yī)藥學(xué)》專欄文章:春季到來話野菜之五:蔬菜之王馬齒莧(下) 2008-03-31 18:53 馬齒莧的食用方法及療病藥方 馬齒覓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全草。它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故又稱“五行草”。是古籍上早有記載的對(duì)人類有貢獻(xiàn)的野菜。民間又稱它為“長壽菜”、“長命菜。” 鑒于馬齒莧豐富的營養(yǎng)價(jià)值和特有的山野風(fēng)味, 更因?yàn)樗梢灾委煻喾N疾病,是一種高級(jí)藥食兩用野菜,所以深受人們的青睞。它不但進(jìn)入中國人 的家庭餐桌,而且在歐洲的一些食品店和餐館,已開始供應(yīng)各種馬齒莧食品,其中包括馬齒莧色拉、馬齒莧三明治,以及供佐餐用的馬齒莧醬等,并將其譽(yù)稱為綠色食品。 一、中國人食用馬齒莧的方法。 中國人食用馬齒莧的方法主要分為鮮品和干品。 (一)、鮮馬齒莧的食用 在夏秋期間采集馬齒莧幼嫩多汁的莖,除去須根,洗凈后用沸水煮熟,再用鹽漬一下,冷開水洗凈,擠干水分即可涼拌, 或 用肉絲烹炒,亦可用蛋、肉絲做成羹湯食用,鮮美可口,脆潤柔嫩,是頗具山野特色風(fēng)味的時(shí)令蔬菜。 在這里向諸位網(wǎng)友介紹幾種鮮馬齒莧的食用方法。 1、 涼拌馬齒莧。 將新鮮的馬齒莧洗凈成段,在開水里燙一下, 涼拌 瀝干,然后加入鹽、雞精、辣椒油,拌勻即可。更可加入蒜泥,該道菜清香,沒有馬齒莧的酸味。同時(shí),也沒有破壞馬齒莧的營養(yǎng)。是一個(gè)道天然的原汁原味的野菜。 2、馬齒莧拌豆芽:將馬齒莧、黃豆芽洗凈,并分別投入沸水中煮至斷生,撈出,瀝干水分后放入盤內(nèi);將白糖、醋、味精、醬油、香油兌成味汁,澆在盤內(nèi),拌勻便可食用。 3、嫩芽蛋卷:將馬齒莧的嫩莖尖洗凈切碎,雞蛋打散,加少許精鹽、食油拌勻;熱鍋放油,用文火把調(diào)好的馬齒莧與雞蛋攤好成薄餅,再將薄餅卷成圓卷,食時(shí)用刀切段即可。 4、馬齒莧炒雞絲:將馬齒莧摘洗干凈,瀝水備用;雞脯肉切細(xì)絲,加鹽、味精、料酒、蛋清、濕淀粉抓勻;炒勺置中火上,加油燒至五成熱,將雞絲劃散,倒入漏勺瀝油;炒勺置旺火上,加油燒至七成熱時(shí),煸蔥、姜末,下馬齒莧、料酒、清湯,炒至斷生,加鹽、味精、雞絲炒勻,再用濕淀粉勾薄芡,最后淋香油,裝盤即可。 5、馬齒莧豬肝湯:馬齒莧洗凈,切碎;金針菜水發(fā)后切成段;豬肝洗凈,切成薄片;將馬齒莧、金針菜放入鍋中,加水煮15分鐘后,再加入豬肝稍燉,打入雞蛋,待沸后調(diào)入精鹽、味精即成。 6、綠豆馬齒莧湯:馬齒莧洗凈切段,豬瘦肉切塊;先把綠豆淘洗干凈,加清水大火煮約15分鐘,再放入豬瘦肉、馬齒莧、蒜茸,煮1-2小時(shí)至豬肉熟爛,放人麻油、精鹽調(diào)味即成。 7、馬齒莧冰糖粥:將馬齒莧洗凈,切碎;大米淘洗干凈;冰糖搗碎,備用;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大米煮粥,八成熟時(shí)加入冰糖末、馬齒莧末,再煮至粥熟即成。 8、馬齒莧咸粥:將馬齒莧洗凈,入沸水中焯熟,撈出洗去粘液,切碎;油鍋燒熱,放入蔥花煸香,再投馬齒莧,加精鹽炒至入味,出鍋待用;將粳米淘洗干凈,放人鍋內(nèi),加適量水煮熟,放入馬齒莧煮至成粥,出鍋即成。 9、 馬齒莧滾瘦肉片 鮮美香滑 馬齒莧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豬瘦肉洗凈,切薄片,用生油、生抽、生粉各1湯匙拌腌片刻。起油鑊下姜和蒜頭,加入清水1000毫升(4碗量),武火滾沸后,下馬齒莧,剛熟時(shí)下瘦肉,煮熟,調(diào)入適量食鹽便可。亦湯亦菜,可供3-4人用。 另外,馬齒莧還可以用面粉、調(diào)料調(diào)拌上漿,蒸7-8分鐘,制成“鮮蒸嫩芽菜”。 (二)干馬齒莧的食用方法 在夏秋期間采集馬齒莧 , 除去 老莖和 須根,洗凈后用沸水 燙 煮 或籠蒸 , 然后曬干備用。干馬齒莧的 營養(yǎng)價(jià)值比鮮的要損失不少,但 味道有 類似梅干菜的風(fēng)味,吃起來味道特好。這里介紹幾種用干道馬齒莧制作菜肴的方法。 1、 取干馬齒莧浸泡一個(gè)晚上,第二天將浸泡好的馬齒莧洗凈切成2厘米長的段,將鮮肉切成小塊或肉片,然后,在鍋中放入少許清油,將鮮肉放入鍋中翻炒,加入鹽、雞精、醬油等調(diào)料,炒勻,然后放入馬齒莧翻炒,出鍋。放入高壓鍋中蒸10分鐘左右即可。 2、制做扣肉時(shí)將發(fā)好的干馬齒莧替代梅干菜,風(fēng)味獨(dú)特,被譽(yù)為 扣肉品種的精品。 3、老周自小就愛食用馬齒菜。特別是用干馬齒莧為主要原料做 饀,可配肉、或豬腸、或油渣加粉條渣,這樣地包子吃起來特別美味。也可用它加肉做成餃子饀,也特別好吃。多年來,每到夏秋季節(jié),老周都會(huì)和老伴一起,騎上三輪車,到郊外去采許多馬齒莧,帶回家制作干菜。 據(jù)報(bào)道,用干道馬齒莧 還可制成馬齒莧粉,將馬齒莧粉按一定比例添加于面包、掛面等制品中,不僅可增加產(chǎn)品的營養(yǎng)素和保健療效成分,還可改善面粉的加工特性。試驗(yàn)表明,將一定量的馬齒莧粉添加于面粉中,隨添加量的增加,面筋筋力增強(qiáng)。 二、馬齒莧療病藥方 馬齒莧是我國人民千百年來既食用又藥用的中草藥,其味酸性寒,入肝、脾、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止渴利尿、殺蟲通淋等多種效用,同時(shí)還有益氣作用,是防治痢疾、泄瀉的特效中草藥之一。在用馬齒莧治療腸道感染止瀉的同時(shí),不會(huì)引起繼發(fā)性便秘。采集鮮馬齒莧煎湯口服或當(dāng)涼菜拌食,均收到良好的效果。馬齒莧還適宜皮膚粗糙干燥,維生素A缺乏癥,角膜軟化癥,眼干燥癥,夜盲癥的人食用;適宜小兒?jiǎn)渭冃愿篂a,小兒百日咳者食用;適宜鉤蟲病患者食用;適宜婦女赤白帶下及孕婦臨產(chǎn)時(shí)食用;適宜矽肺患者食用。 現(xiàn)根據(jù)有關(guān)資料,特整理如下藥方,供朋友們參考。 1、 預(yù)防菌痢:取鮮馬齒莧葉洗凈切碎,500克馬齒莧加水1500克,煎取500毫升藥液,成人日服3次,每次70毫升,連服2~7天;兒童服50%馬齒莧煎液。也可把馬齒莧切細(xì)做成餛飩、包子餡,或者煮粥吃。每500克鮮馬齒莧可分給15個(gè)兒童服用,隔日吃1次;或做涼菜食用,連續(xù)10天。經(jīng)數(shù)千例觀察,在菌痢流行季節(jié)服用,可使發(fā)病率明顯下降。 2、治療菌痢、腸炎及痢疾帶菌者:馬齒莧對(duì)急、慢性菌痢的療效,與其它治痢藥物相仿,對(duì)急性病例的有效率在90%以上,對(duì)慢性病例的有效率亦在60%上下。臨床上常用50%煎劑(干劃),每次50~100毫升,或100%煎劑(鮮草),每次40~70毫升,日服3~4次,小兒酌減,連續(xù)7~10天為一療程。對(duì)頑固病例可用馬齒莧煎液稀釋后灌腸,每次200毫升,每日1次。 3、治療皮膚瘡癤及化膿性疾患:取鮮馬齒莧200~300克,洗凈搗碎,加水1~1.5公斤,煮沸(不宜久煎),待水溫降至40度左右時(shí),用毛巾蘸藥液溻洗患處,每日2~4次,每次20~60分鐘;亦可用馬齒莧搗成泥糊狀敷于創(chuàng)面,外加敷料固定,每日換藥4~6次。溻洗和搗敷用于化膿性皮膚病和外科感染,如瘡毒、癤腫、乳痛、丹毒、蜂窩織炎、肛周膿腫、甲溝炎等;溻洗還可用于黃水瘡、足癬感染等;濕敷法主要用于糜爛滲出性皮損,如濕疹、漆瘡、嬰兒濕疹、接觸性皮炎等。上述疾患用馬齒莧外治,并適當(dāng)配合內(nèi)服藥,一般在1~2周可愈。 4、治療小兒?jiǎn)渭冃愿篂a:取新馬齒莧250~500克煎湯,加適量白糖調(diào)味,分次作飲料服下,1天服完,連服2~3天。或取鮮馬齒莧洗凈焙干研末,每次3克,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 5、治療小兒百日咳:取50%馬齒莧糖漿100毫升,每日4次,3天分服。一般服藥3天后,咳嗽即可減少,發(fā)作時(shí)間縮短,癥狀減輕。(邁博健康資訊) 6、治急性闌尾炎 干馬齒莧、蒲公英各60克(鮮品則應(yīng)加倍),水煎2次后濃縮成200毫升,早、晚各口服100毫升。 7、.治鉤蟲病 1次量為鮮馬齒莧150克~180克,煎汁,加入食醋50毫升,也可加白糖適量,每日1次或2次空腹服,連服3天為1療程,如要服2、3療程者,須隔10~14天。 8、治化膿性疾患 鮮馬齒莧300克,洗凈搗碎,加水1000毫升,煮沸,待溫后用毛巾蘸藥液洗患處;并用鮮馬齒莧200克搗碎后外敷于患處,每日換藥1次。對(duì)所治瘡癤、丹毒、蜂窩組織炎、足癬感染、糜爛滲出性皮損,最少6天、最多10天能明顯見效。 9、.治淋巴結(jié)核潰爛 馬齒莧100克烘干研細(xì)末,放入熟豬油500毫升,再放入蜂蜜100毫升,攪拌成膏。用藥前先將患處用淘米水洗凈,再按傷口大小攤藥膏于患處,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2天換藥1次,以痊愈為度,不可間斷。同時(shí),此膏又可用于內(nèi)服治療各種結(jié)核病。 10、婦 女赤白帶:鮮馬齒莧,洗凈搗爛絞汁約60克,生雞蛋2只去黃,用蛋白和入馬齒莧汁攪和開水沖服。每日1次。 11、 黃疸:鮮馬齒莧絞汁,每次約30克,開水沖服,一日2次。 12、 爛腿(臁瘡)。鮮馬齒莧搗爛,連渣敷于患處。 13、 小便尿血、便血 : 鮮馬齒莧絞汁,藕汁等量。每次半杯(約60克); 以米湯和服,一日2次。 14、 蜈蚣咬傷。馬齒莧搗汁,涂之。 15、 腮腺炎。鮮馬齒莧適量,搗爛敷患處。 16、 馬齒莧粥治菌痢,急性腸炎,濕熱腹瀉有效,方法取馬齒莧,洗凈切成小段,與粳米各100克同煮成粥,入食鹽少許服用,連服5—7天,無副佐用。 17、 尿道感染 ( 尿余瀝,尿不盡,尿線細(xì),尿畸形),用馬齒莧150克,紅糖90克 ,加水浸泡2小時(shí),文火煎30分鐘,一日一劑,一日服3次。 或用 鮮馬齒莧60克,鮮車前草30克,水煎服,每日l劑,連服7日。 18、治血痢可取馬齒莧二大握(切),加梗米適量共煮粥,不放鹽、醋,空腹淡食。 19、凡血熱崩漏者,可與茜草、蒲黃等配伍;若尿血、便血、痔血等,則可單味內(nèi)服;本品治帶下,可配黃柏、棒白皮等;治淋證,可伍石韋、車前子等;治濕瘡,可與白礬、兒茶等同用;治急性濕疹,可與苦參、大黃等配伍。 另據(jù)報(bào)導(dǎo),馬齒莧可制成清涼解暑的消渴茶飲料,特別適合于糖尿病人適用,有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可參看上文)。 注意事項(xiàng):《本草經(jīng)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 因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 (十個(gè)手指頭的月牙痕少于六個(gè)且月牙痕偏小)的人不宜多吃。 大便泄瀉及孕婦忌食;忌與胡椒、鱉甲同食。
馬齒莧曬干之后泡水喝的功效1、有清熱解毒、祛濕止帶功效,適用于濕熱下注、帶下色黃、黏稠味臭、小便短黃、口渴口苦、舌紅苔黃、脈滑者,亦可用于濕熱泄瀉、痢疾等。2、能驅(qū)蟲功效,適用于小兒鉤蟲病。3、有清熱解毒、止瀉痢、除腸垢、益氣補(bǔ)虛功效,適用于治療久痢。4、散血消腫、止血涼血功效,適用于產(chǎn)后子宮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癥。馬齒莧泡水喝的注意事項(xiàng):在一開始服用馬齒莧的時(shí)候,一定要少量服用,等身體逐漸適應(yīng)了藥性之后才可以慢慢的增加。另外,在將馬齒莧泡水喝的時(shí)候,千萬不能夠加入紅糖,如果想要調(diào)節(jié)口味,那么可以適量的加入一些白糖。
用料主料面粉1500克馬齒莧100克豬肉餡400克輔料清水600克牛奶50克糖15克酵母粉5克大蔥100克姜20克料酒20毫升生抽30毫升蝦米30克精鹽10克食用油50克馬齒莧菜干包子的做法1.馬齒莧菜干提前泡軟。八小時(shí)以上2.600克清水中加入酵母和勻3.添入白糖15克4.面粉添入牛奶,后添入酵母水,邊添邊攪拌為面絮5.和成光滑面團(tuán),蓋上保鮮膜或濕布,進(jìn)行發(fā)酵6.泡好的馬齒莧焯水后,擠干切碎7.大蔥和姜切末。蝦米加入清水和10ML料酒泡一泡再撈出切碎8.鍋中入油,爆香姜蔥,加入蝦米炒香9.加入肉末炒至變色,加入生抽,10毫升料酒炒勻10.加入切碎的馬齒莧菜干,加入精鹽炒勻后裝出涼透11.面團(tuán)發(fā)酵至2倍大,手指扎洞不回縮即可12.面團(tuán)取出排氣。就是再揉為光滑面團(tuán)13.搓條分劑子14.取面團(tuán)搟開,放上適量餡15.按自己喜歡的形狀,收口16.做好的包子生坯要靜放20分鐘,進(jìn)行二次醒發(fā)17.上鍋蒸15分鐘,關(guān)火燜三分鐘開蓋18.蒸好的包子烹飪技巧1、菜干只有100克了,還差10個(gè)小面團(tuán),做了饅頭,菜干適量添加約50克。2、面粉的吸水性不同,所以在添入水時(shí)要邊添邊攪拌,不宜一次性全加入。3、預(yù)留10至20克,面團(tuán)特別干時(shí),用雙手粘水再揉面團(tuán)。4、蒸包子我用的電磁爐蒸煮檔。做好的包子要醒發(fā)后再蒸這樣才宣軟。5、沒有牛奶可以不放用水代替,加入少許糖有助于發(fā)酵味道也好。6、天熱,酵母可適當(dāng)減量;今天面團(tuán)發(fā)酵用了2個(gè)半小時(shí),面團(tuán)發(fā)酵以面團(tuán)情況為準(zhǔn)而不是時(shí)間。
干馬齒莧的做法一材料:馬齒莧、五花肉、調(diào)料若干。做法:1、先將干馬齒莧稍微泡軟,切成2-3厘米長的段。2、五花肉切1厘米厚的片,用少許鹽和醬油抓勻備用。3、炒鍋燒熱,加豬油燒到6成熱,將五花肉炒香后盛出,余油下馬齒莧炒香,撒適量辣椒粉調(diào)鹽拌勻。4、將炒好的馬齒莧擺到碗底,把五花肉蓋到上面,加半飯碗清水,入蒸鍋大火蒸一個(gè)小時(shí),(如果用高壓鍋,半小時(shí)就好了)吃前撒雞精蔥花拌勻即可。干馬齒莧的做法二材料:干馬齒莧100g,油適量,鹽適量,五香粉適量,紅蘿卜1個(gè),細(xì)辣椒適量。做法:1、馬齒莧用開水泡軟,泡軟的馬齒莧洗凈切碎,紅蘿卜和細(xì)辣椒切小丁。2、熱鍋放油,下紅蘿卜丁翻炒片刻。3、再放入切好的細(xì)辣椒翻炒,再放入適量鹽和五香粉。4、最后下入馬齒莧炒熟,出鍋即可。
馬齒莧干菜的晾曬方法:1、馬齒莧洗干凈。2、鍋中燒開水,將馬齒莧放入鍋中,用鍋鏟翻動(dòng)幾次馬齒莧焯水約2分鐘。3、撈起馬齒莧過涼水,然后用手?jǐn)D干水份。4、放在陽光下曬,夏天的陽光,一天即可曬干。如沒有陽光,要放在通風(fēng)干燥的地方晾干。5、此外,還可以將馬齒莧和草木灰混合,然后充分揉搓馬齒莧,夏天放在陽光下曬3天即可。
周光敏:《養(yǎng)生-保健-與中國傳統(tǒng)醫(yī)藥學(xué)》專欄文章:春季到來話野菜之五:蔬菜之王馬齒莧(下) 2008-03-31 18:53 馬齒莧的食用方法及療病藥方 馬齒覓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全草。它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故又稱“五行草”。是古籍上早有記載的對(duì)人類有貢獻(xiàn)的野菜。民間又稱它為“長壽菜”、“長命菜。” 鑒于馬齒莧豐富的營養(yǎng)價(jià)值和特有的山野風(fēng)味, 更因?yàn)樗梢灾委煻喾N疾病,是一種高級(jí)藥食兩用野菜,所以深受人們的青睞。它不但進(jìn)入中國人 的家庭餐桌,而且在歐洲的一些食品店和餐館,已開始供應(yīng)各種馬齒莧食品,其中包括馬齒莧色拉、馬齒莧三明治,以及供佐餐用的馬齒莧醬等,并將其譽(yù)稱為綠色食品。 一、中國人食用馬齒莧的方法。 中國人食用馬齒莧的方法主要分為鮮品和干品。 (一)、鮮馬齒莧的食用 在夏秋期間采集馬齒莧幼嫩多汁的莖,除去須根,洗凈后用沸水煮熟,再用鹽漬一下,冷開水洗凈,擠干水分即可涼拌, 或 用肉絲烹炒,亦可用蛋、肉絲做成羹湯食用,鮮美可口,脆潤柔嫩,是頗具山野特色風(fēng)味的時(shí)令蔬菜。 在這里向諸位網(wǎng)友介紹幾種鮮馬齒莧的食用方法。 1、 涼拌馬齒莧。 將新鮮的馬齒莧洗凈成段,在開水里燙一下, 涼拌 瀝干,然后加入鹽、雞精、辣椒油,拌勻即可。更可加入蒜泥,該道菜清香,沒有馬齒莧的酸味。同時(shí),也沒有破壞馬齒莧的營養(yǎng)。是一個(gè)道天然的原汁原味的野菜。 2、馬齒莧拌豆芽:將馬齒莧、黃豆芽洗凈,并分別投入沸水中煮至斷生,撈出,瀝干水分后放入盤內(nèi);將白糖、醋、味精、醬油、香油兌成味汁,澆在盤內(nèi),拌勻便可食用。 3、嫩芽蛋卷:將馬齒莧的嫩莖尖洗凈切碎,雞蛋打散,加少許精鹽、食油拌勻;熱鍋放油,用文火把調(diào)好的馬齒莧與雞蛋攤好成薄餅,再將薄餅卷成圓卷,食時(shí)用刀切段即可。 4、馬齒莧炒雞絲:將馬齒莧摘洗干凈,瀝水備用;雞脯肉切細(xì)絲,加鹽、味精、料酒、蛋清、濕淀粉抓勻;炒勺置中火上,加油燒至五成熱,將雞絲劃散,倒入漏勺瀝油;炒勺置旺火上,加油燒至七成熱時(shí),煸蔥、姜末,下馬齒莧、料酒、清湯,炒至斷生,加鹽、味精、雞絲炒勻,再用濕淀粉勾薄芡,最后淋香油,裝盤即可。 5、馬齒莧豬肝湯:馬齒莧洗凈,切碎;金針菜水發(fā)后切成段;豬肝洗凈,切成薄片;將馬齒莧、金針菜放入鍋中,加水煮15分鐘后,再加入豬肝稍燉,打入雞蛋,待沸后調(diào)入精鹽、味精即成。 6、綠豆馬齒莧湯:馬齒莧洗凈切段,豬瘦肉切塊;先把綠豆淘洗干凈,加清水大火煮約15分鐘,再放入豬瘦肉、馬齒莧、蒜茸,煮1-2小時(shí)至豬肉熟爛,放人麻油、精鹽調(diào)味即成。 7、馬齒莧冰糖粥:將馬齒莧洗凈,切碎;大米淘洗干凈;冰糖搗碎,備用;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大米煮粥,八成熟時(shí)加入冰糖末、馬齒莧末,再煮至粥熟即成。 8、馬齒莧咸粥:將馬齒莧洗凈,入沸水中焯熟,撈出洗去粘液,切碎;油鍋燒熱,放入蔥花煸香,再投馬齒莧,加精鹽炒至入味,出鍋待用;將粳米淘洗干凈,放人鍋內(nèi),加適量水煮熟,放入馬齒莧煮至成粥,出鍋即成。 9、 馬齒莧滾瘦肉片 鮮美香滑 馬齒莧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豬瘦肉洗凈,切薄片,用生油、生抽、生粉各1湯匙拌腌片刻。起油鑊下姜和蒜頭,加入清水1000毫升(4碗量),武火滾沸后,下馬齒莧,剛熟時(shí)下瘦肉,煮熟,調(diào)入適量食鹽便可。亦湯亦菜,可供3-4人用。 另外,馬齒莧還可以用面粉、調(diào)料調(diào)拌上漿,蒸7-8分鐘,制成“鮮蒸嫩芽菜”。 (二)干馬齒莧的食用方法 在夏秋期間采集馬齒莧 , 除去 老莖和 須根,洗凈后用沸水 燙 煮 或籠蒸 , 然后曬干備用。干馬齒莧的 營養(yǎng)價(jià)值比鮮的要損失不少,但 味道有 類似梅干菜的風(fēng)味,吃起來味道特好。這里介紹幾種用干道馬齒莧制作菜肴的方法。 1、 取干馬齒莧浸泡一個(gè)晚上,第二天將浸泡好的馬齒莧洗凈切成2厘米長的段,將鮮肉切成小塊或肉片,然后,在鍋中放入少許清油,將鮮肉放入鍋中翻炒,加入鹽、雞精、醬油等調(diào)料,炒勻,然后放入馬齒莧翻炒,出鍋。放入高壓鍋中蒸10分鐘左右即可。 2、制做扣肉時(shí)將發(fā)好的干馬齒莧替代梅干菜,風(fēng)味獨(dú)特,被譽(yù)為 扣肉品種的精品。 3、老周自小就愛食用馬齒菜。特別是用干馬齒莧為主要原料做 饀,可配肉、或豬腸、或油渣加粉條渣,這樣地包子吃起來特別美味。也可用它加肉做成餃子饀,也特別好吃。多年來,每到夏秋季節(jié),老周都會(huì)和老伴一起,騎上三輪車,到郊外去采許多馬齒莧,帶回家制作干菜。 據(jù)報(bào)道,用干道馬齒莧 還可制成馬齒莧粉,將馬齒莧粉按一定比例添加于面包、掛面等制品中,不僅可增加產(chǎn)品的營養(yǎng)素和保健療效成分,還可改善面粉的加工特性。試驗(yàn)表明,將一定量的馬齒莧粉添加于面粉中,隨添加量的增加,面筋筋力增強(qiáng)。 二、馬齒莧療病藥方 馬齒莧是我國人民千百年來既食用又藥用的中草藥,其味酸性寒,入肝、脾、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止渴利尿、殺蟲通淋等多種效用,同時(shí)還有益氣作用,是防治痢疾、泄瀉的特效中草藥之一。在用馬齒莧治療腸道感染止瀉的同時(shí),不會(huì)引起繼發(fā)性便秘。采集鮮馬齒莧煎湯口服或當(dāng)涼菜拌食,均收到良好的效果。馬齒莧還適宜皮膚粗糙干燥,維生素A缺乏癥,角膜軟化癥,眼干燥癥,夜盲癥的人食用;適宜小兒?jiǎn)渭冃愿篂a,小兒百日咳者食用;適宜鉤蟲病患者食用;適宜婦女赤白帶下及孕婦臨產(chǎn)時(shí)食用;適宜矽肺患者食用。 現(xiàn)根據(jù)有關(guān)資料,特整理如下藥方,供朋友們參考。 1、 預(yù)防菌痢:取鮮馬齒莧葉洗凈切碎,500克馬齒莧加水1500克,煎取500毫升藥液,成人日服3次,每次70毫升,連服2~7天;兒童服50%馬齒莧煎液。也可把馬齒莧切細(xì)做成餛飩、包子餡,或者煮粥吃。每500克鮮馬齒莧可分給15個(gè)兒童服用,隔日吃1次;或做涼菜食用,連續(xù)10天。經(jīng)數(shù)千例觀察,在菌痢流行季節(jié)服用,可使發(fā)病率明顯下降。 2、治療菌痢、腸炎及痢疾帶菌者:馬齒莧對(duì)急、慢性菌痢的療效,與其它治痢藥物相仿,對(duì)急性病例的有效率在90%以上,對(duì)慢性病例的有效率亦在60%上下。臨床上常用50%煎劑(干劃),每次50~100毫升,或100%煎劑(鮮草),每次40~70毫升,日服3~4次,小兒酌減,連續(xù)7~10天為一療程。對(duì)頑固病例可用馬齒莧煎液稀釋后灌腸,每次200毫升,每日1次。 3、治療皮膚瘡癤及化膿性疾患:取鮮馬齒莧200~300克,洗凈搗碎,加水1~1.5公斤,煮沸(不宜久煎),待水溫降至40度左右時(shí),用毛巾蘸藥液溻洗患處,每日2~4次,每次20~60分鐘;亦可用馬齒莧搗成泥糊狀敷于創(chuàng)面,外加敷料固定,每日換藥4~6次。溻洗和搗敷用于化膿性皮膚病和外科感染,如瘡毒、癤腫、乳痛、丹毒、蜂窩織炎、肛周膿腫、甲溝炎等;溻洗還可用于黃水瘡、足癬感染等;濕敷法主要用于糜爛滲出性皮損,如濕疹、漆瘡、嬰兒濕疹、接觸性皮炎等。上述疾患用馬齒莧外治,并適當(dāng)配合內(nèi)服藥,一般在1~2周可愈。 4、治療小兒?jiǎn)渭冃愿篂a:取新馬齒莧250~500克煎湯,加適量白糖調(diào)味,分次作飲料服下,1天服完,連服2~3天。或取鮮馬齒莧洗凈焙干研末,每次3克,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 5、治療小兒百日咳:取50%馬齒莧糖漿100毫升,每日4次,3天分服。一般服藥3天后,咳嗽即可減少,發(fā)作時(shí)間縮短,癥狀減輕。(邁博健康資訊) 6、治急性闌尾炎 干馬齒莧、蒲公英各60克(鮮品則應(yīng)加倍),水煎2次后濃縮成200毫升,早、晚各口服100毫升。 7、.治鉤蟲病 1次量為鮮馬齒莧150克~180克,煎汁,加入食醋50毫升,也可加白糖適量,每日1次或2次空腹服,連服3天為1療程,如要服2、3療程者,須隔10~14天。 8、治化膿性疾患 鮮馬齒莧300克,洗凈搗碎,加水1000毫升,煮沸,待溫后用毛巾蘸藥液洗患處;并用鮮馬齒莧200克搗碎后外敷于患處,每日換藥1次。對(duì)所治瘡癤、丹毒、蜂窩組織炎、足癬感染、糜爛滲出性皮損,最少6天、最多10天能明顯見效。 9、.治淋巴結(jié)核潰爛 馬齒莧100克烘干研細(xì)末,放入熟豬油500毫升,再放入蜂蜜100毫升,攪拌成膏。用藥前先將患處用淘米水洗凈,再按傷口大小攤藥膏于患處,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2天換藥1次,以痊愈為度,不可間斷。同時(shí),此膏又可用于內(nèi)服治療各種結(jié)核病。 10、婦 女赤白帶:鮮馬齒莧,洗凈搗爛絞汁約60克,生雞蛋2只去黃,用蛋白和入馬齒莧汁攪和開水沖服。每日1次。 11、 黃疸:鮮馬齒莧絞汁,每次約30克,開水沖服,一日2次。 12、 爛腿(臁瘡)。鮮馬齒莧搗爛,連渣敷于患處。 13、 小便尿血、便血 : 鮮馬齒莧絞汁,藕汁等量。每次半杯(約60克); 以米湯和服,一日2次。 14、 蜈蚣咬傷。馬齒莧搗汁,涂之。 15、 腮腺炎。鮮馬齒莧適量,搗爛敷患處。 16、 馬齒莧粥治菌痢,急性腸炎,濕熱腹瀉有效,方法取馬齒莧,洗凈切成小段,與粳米各100克同煮成粥,入食鹽少許服用,連服5—7天,無副佐用。 17、 尿道感染 ( 尿余瀝,尿不盡,尿線細(xì),尿畸形),用馬齒莧150克,紅糖90克 ,加水浸泡2小時(shí),文火煎30分鐘,一日一劑,一日服3次。 或用 鮮馬齒莧60克,鮮車前草30克,水煎服,每日l劑,連服7日。 18、治血痢可取馬齒莧二大握(切),加梗米適量共煮粥,不放鹽、醋,空腹淡食。 19、凡血熱崩漏者,可與茜草、蒲黃等配伍;若尿血、便血、痔血等,則可單味內(nèi)服;本品治帶下,可配黃柏、棒白皮等;治淋證,可伍石韋、車前子等;治濕瘡,可與白礬、兒茶等同用;治急性濕疹,可與苦參、大黃等配伍。 另據(jù)報(bào)導(dǎo),馬齒莧可制成清涼解暑的消渴茶飲料,特別適合于糖尿病人適用,有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可參看上文)。 注意事項(xiàng):《本草經(jīng)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 因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 (十個(gè)手指頭的月牙痕少于六個(gè)且月牙痕偏小)的人不宜多吃。 大便泄瀉及孕婦忌食;忌與胡椒、鱉甲同食。
馬齒莧曬干之后泡水喝的功效1、有清熱解毒、祛濕止帶功效,適用于濕熱下注、帶下色黃、黏稠味臭、小便短黃、口渴口苦、舌紅苔黃、脈滑者,亦可用于濕熱泄瀉、痢疾等。2、能驅(qū)蟲功效,適用于小兒鉤蟲病。3、有清熱解毒、止瀉痢、除腸垢、益氣補(bǔ)虛功效,適用于治療久痢。4、散血消腫、止血涼血功效,適用于產(chǎn)后子宮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癥。馬齒莧泡水喝的注意事項(xiàng):在一開始服用馬齒莧的時(shí)候,一定要少量服用,等身體逐漸適應(yīng)了藥性之后才可以慢慢的增加。另外,在將馬齒莧泡水喝的時(shí)候,千萬不能夠加入紅糖,如果想要調(diào)節(jié)口味,那么可以適量的加入一些白糖。
用料主料面粉1500克馬齒莧100克豬肉餡400克輔料清水600克牛奶50克糖15克酵母粉5克大蔥100克姜20克料酒20毫升生抽30毫升蝦米30克精鹽10克食用油50克馬齒莧菜干包子的做法1.馬齒莧菜干提前泡軟。八小時(shí)以上2.600克清水中加入酵母和勻3.添入白糖15克4.面粉添入牛奶,后添入酵母水,邊添邊攪拌為面絮5.和成光滑面團(tuán),蓋上保鮮膜或濕布,進(jìn)行發(fā)酵6.泡好的馬齒莧焯水后,擠干切碎7.大蔥和姜切末。蝦米加入清水和10ML料酒泡一泡再撈出切碎8.鍋中入油,爆香姜蔥,加入蝦米炒香9.加入肉末炒至變色,加入生抽,10毫升料酒炒勻10.加入切碎的馬齒莧菜干,加入精鹽炒勻后裝出涼透11.面團(tuán)發(fā)酵至2倍大,手指扎洞不回縮即可12.面團(tuán)取出排氣。就是再揉為光滑面團(tuán)13.搓條分劑子14.取面團(tuán)搟開,放上適量餡15.按自己喜歡的形狀,收口16.做好的包子生坯要靜放20分鐘,進(jìn)行二次醒發(fā)17.上鍋蒸15分鐘,關(guān)火燜三分鐘開蓋18.蒸好的包子烹飪技巧1、菜干只有100克了,還差10個(gè)小面團(tuán),做了饅頭,菜干適量添加約50克。2、面粉的吸水性不同,所以在添入水時(shí)要邊添邊攪拌,不宜一次性全加入。3、預(yù)留10至20克,面團(tuán)特別干時(shí),用雙手粘水再揉面團(tuán)。4、蒸包子我用的電磁爐蒸煮檔。做好的包子要醒發(fā)后再蒸這樣才宣軟。5、沒有牛奶可以不放用水代替,加入少許糖有助于發(fā)酵味道也好。6、天熱,酵母可適當(dāng)減量;今天面團(tuán)發(fā)酵用了2個(gè)半小時(shí),面團(tuán)發(fā)酵以面團(tuán)情況為準(zhǔn)而不是時(shí)間。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马齿苋菜干怎么做好吃呢?的全部?jī)?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是谁画的啊?
- 下一篇: 死精可以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