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离突围还有多远?
文/馬戎
來源:科技新知(ID:kejixinzhi)
近幾個月來,理想汽車動作不少,不僅是掌門人李想在瑞幸自曝造假后對陸正耀口吐芬芳,同時理想汽車多次發生股東變動,其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于 6 月 30 日共計 11 位股東悉數出質股權,質權人為北京羅克維爾斯科技有限公司,由李想注冊的香港公司 Leading Ideal HK Limited 全資控股。
而這些撤出車和家股東名單的資本,很可能轉為理想汽車設立于開曼群島公司的股東,再通過 VIE 結構間接持有車和家的收益。
理想汽車有意沿著汽車之家和蔚來的成功道路走下去,已經不是新聞。早在今年 1 月初,路透社便報道理想已申請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而新冠疫情的爆發,無疑使理想的融資格外艱難,同時,瑞幸引發的中概股信任危機,同樣對理想的上市前景形成利空。
如今疫情在國內得到穩步控制,新能源汽車迎來交付量爆發潮,造車新勢力亦進入加速洗牌階段。如號稱要生產中國的超級跑車的賽麟汽車,因燒光了 59 億融資而遭大股東起訴討債,資產被查封。
背后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隨補貼力度變化從狂熱到理性的過程。
蔚來汽車李斌和小鵬汽車何小鵬曾先后為造車新勢力的生死設立“紅線”。李斌說,沒有 200 億別想造車。何小鵬說,月交付達到一萬輛,才能維持盈利。從 2014 年以來,上百家造車新勢力因國內的大力補貼政策而崛起,又在連續的汽車行業寒潮以及新冠疫情沖擊下接連出局。即便留下了被市場認可的玩家,也在特斯拉的重壓之下,全力向造車紅線挺進。
理想也是尋求上岸的造車新勢力之一。
復蘇與噩耗
眼下,隨著蔚來與特斯拉股價的雙雙飆漲,新能源汽車賽道正迎來一場東風。特別是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以虧損最大的汽車公司的身份超越了盈利最大的汽車公司,仿佛再現了蘋果與諾基亞的往事。
在國內,汽車行業的購買熱潮,被疫情遞延至 6 月。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汽車勢力銷量呈現復蘇。以蔚來汽車為例,月交付量迅速從 2 月的不足 1000 輛提升至約 3740 輛,創造歷史新高。
特斯拉的交付量更為驚人,二季度業績顯示,特斯拉二季度共交付汽車 90650 輛,遠遠高于華爾街 7.2 萬次交付的預期,同比下降僅5%。其中,中國市場的交付量占全球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馬斯克為此在推特發文:“特斯拉中國團隊太棒了!”
理想汽車也在復蘇當中。跟據理想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理想 ONE4 月銷量為 2622 輛,5 月為 2148 輛,今年以來總交付數于 6 月超過 10000 輛。這比李想的預期要慢上不少。李想曾通過微博表示,如果不是受到疫情影響,理想 ONE 的交付量在 4 月就應該超過 10000 輛。
新能源車熱銷的背后,有產業政策的持續發力,其中的新能源稅收補貼尤其關鍵。在 3 月 31 日,我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確定延長 2 年。
GGII 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1-2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約 6.05 萬輛,同比下降 60.9%,動力電池裝機量約 2.9GWh,同比下降 59.7%。這意味著在新冠疫情沖擊,以及歐盟國家激進的補貼政策影響下,原本應當在今年年底結束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被延續至 2022 年。
對于自 2019 年以來便陷入銷量負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這無疑是重大利好。盡管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已經大不如前,但補貼時間延續,有助于新能源車維系對燃油車的競爭優勢。甚至有分析認為,這是為期數年新能源汽車上升周期的開始。
但對于理想汽車來說,這絕不是好消息。
政策同時規定,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 30 萬元以下(含 30 萬元),而理想 ONE 的售價是 32.8 萬元,擦邊出局。李想對此慨嘆:
“設計 30 萬元的補貼門檻,基本上是精準地助攻特斯拉來打殘國內的純電動品牌。你只需要換位想一下,如果你是特斯拉,你接下來會如何制定對策和定價,就知道什么叫滅頂之災了。”
對于理想汽車來說,這是寒冬后的又一重打擊。理想汽車的上市籌備從去年的公司架構調整開始,在今年年初一度傳出 IPO 消息。媒體分析普遍認為,新冠疫情的沖擊耽擱了理想的上市進程,而瑞幸事件對中概股整體信譽的打擊,再一次重創了理想的 IPO 愿望。如今疫情沖擊正在退卻,美股市場也呈現回暖,納指的反彈幅度已經收復疫情失地,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樂觀情緒普遍回歸。
理想還有機會。
翻過那座山
理想汽車值多少錢?
從最新一輪融資看,時間上發生于 6 月 24 日。在拿到中金資本以及美團的D輪 5.5 億美元融資后,理想汽車的估值達到 40.5 億美元。
鑒于新能源汽車玩家普遍處于虧損階段的現狀,市銷率(PS)比市盈率(PE)更能準確反映各玩家的經營狀況。鑒于理想汽車尚未披露營收狀況,以理想 ONE 交付數與市場價的乘積估算營收值,約為 1.35 億美元。
以今年一季度營收額估算,理想的營收應在蔚來汽車的七成左右,參照蔚來汽車 16.62 倍市銷率的數據,理想汽車的估值應在 1.35*16.62=22.43 億美元左右。
當然,這只是疫情爆發期間,美股市場情緒低迷的背景下給出的估值。如果按照截至 7 月 9 日的當前市值看,蔚來市值高達 151 億,季度市銷率達到 77.04 倍,按此標準計算,理想汽車的估值應當為 104 億美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首個登錄納斯達克交易所的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是造車新勢力中的第一個吃螃蟹者,在上市初期收獲市場熱捧,按招股書披露,蔚來汽車彼時的季度營收額在 350 萬美元左右,按發行價統計的市值為 64 億美元,其市銷率在 1800 倍以上。但蔚來也一度進入低迷期。理想汽車在一級市場的估值,曾一度超越蔚來汽車在二級市場的估值。
從當前美股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玩家的普遍信心回暖看,理想汽車具備沖擊百億市值的能力。
但這并不意味著,理想汽車可以高枕無憂。
長期以來,理想被視為造車新勢力中的第二梯隊,主要原因,是過于依賴李想本人的魅力,而在產品銷量上弱于其它新勢力。王興曾經對汽車市場下了“3+3+3”的定義,其中新造車三強被定為蔚來、理想、小鵬,認為這三位玩家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淘汰賽。結果是遭到普遍質疑,認為理想竊取了威馬汽車的造車新勢力三強位置。
2015 年在聯合劉強東、高瓴資本、易車李斌創建理想汽車時,李想對理想汽車的定位是“奶媽奶爸車”,即空間較大,出行體驗舒適,娛樂功能豐富,同時自動化程度高,可供長途旅行使用。但理想 ONE 實際問世后,仍然存在諸多需要升級的用戶體驗問題。
盡管今年以來,理想汽車不斷從用戶體驗角度,對理想 ONE 進行 OTA 更新。但 5 月 8 日,理想 ONE 的自燃事件,將理想和蔚來、特斯拉等先行者一道拖入口碑崩壞的深淵。但四天后,涉事車輛的車主回應稱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和油路的問題,也不是大家說的電池和電機問題。態度的前后轉變,也令人疑惑。
理想汽車在調查報告中,將自燃原因歸結為理想工作人員在交付前的整備工程中,不慎將車漆防護墊遺落在前機艙內,隨后前機艙右下部排氣管前端的高溫引燃了防護墊,導致整車起火自燃。這被用戶吐槽為“將手術刀遺落在患者的肚子里”。
理想 ONE 的宣傳語是“沒有里程焦慮”,強調長途續航的能力。在于理想 ONE 是一款增程式電動車,在電驅系統以外,理想 ONE 還有一臺 1.2T 三缸汽油發動機。該發動機并不直接提供動力,而是作為“充電寶”為電池組發電。而事發當時,該車輛處于燃油優先模式。正因如此,增程器被質疑為是引發理想 ONE 自燃的主要原因。
這引發了用戶對理想 ONE 安全性能的擔憂,既然塑料制成的車漆保護墊能夠在理想 ONE 引擎艙內被引燃,是否說明理想 ONE 的引擎艙散熱能力存在缺陷,車內還有沒有其它塑料材質的可燃物?
而安全性能只是理想汽車的挑戰之一。在國內市場,理想與其它造車新勢力的最大挑戰,還是特斯拉。
不僅在疫情期間銷量超過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綜合,特斯拉在技術上也走在造車新勢力前列。李想曾經坦誠,新能源車的第一代是自主開發終端,第二代是完成自己的硬件集成和實時操作系統,第三代產品是自研芯片。
李想說,以此為參照,理想正在研發第二代產品的路線上。
按照理想汽車的統計數據,特斯拉的稅前凈利率是主流汽車廠商利潤的三倍。如果沒有疫情影響,特斯拉的凈利率很快就能接近保時捷。
在疫情最嚴中的今年前兩月,理想 ONE 的交付數僅次于特斯拉 Model 3 和蔚來 ES6。似乎證明了自己有能力走出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死亡紅海。但新冠疫情導致理想汽車遭遇供應鏈斷裂,為此,有部分車主放棄了延遲交付的訂單。
眼下,特斯拉主動下調主要車型 Model 3 的價格至 30 萬元補貼線以內。而理想 ONE 上市時間不長,為保障首批核心支持用戶的利益,則很難下調價格。理想的對策是,將補貼費用由企業直接向消費者支付。
打落牙朝肚里吞,理想保住了用戶體驗。而能否翻過 IPO 和特斯拉這兩座大山,將是決定理想汽車能否突圍造車紅海的關鍵。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理想汽车离突围还有多远?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四本升五本所需金币
- 下一篇: 《萨瓦迪卡 - (电影《唐人街探案》片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