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150亿美金,Netflix如何成为全球原创电影新豪强?
本文由壹娛觀察和澎湃新聞·有數工作室聯合出品,作者:杜威,數據:章靛,設計:張婧冉,頭圖來源:《愛爾蘭人》
2020 年,一個以大寫字母“N”跳動為原創標志的制片商,很有可能成為今年最成功的電影公司。
隨著《信條》《花木蘭》頻繁跳檔,以 AMC 為首的美國傳統影院決定再次延后復工時間。同時美國疫情確診病例已超過 300 萬,原本計劃 6 月 12 日全面復工的好萊塢再度瀕臨崩潰。全球傳統電影產業仍處于絕境之中。
疫情前,以《野性的呼喚》為首的好萊塢大片遭遇口碑崩塌,隨后疫情中,以《魔發精靈2》為代表性的院線電影轉網自救,但口碑不盡人意,在這階段,北美乃至全球地區龐大的觀影訴求被 Netflix 給“拿走”了,Netflix 原創電影順勢成為最吸睛的內容。
2020 年上半年,Netflix 已累計播出超過 40 部原創電影,遙遙領先所有的流媒體和電影廠商。
其中,《真心半解》暫列國內豆瓣北美年度評分最高的作品,《誓血五人組》則在美引起轟動,被評為 Netflix 最佳原創之一。兩者還是上半年最具奧斯卡光環的影片。
▲《誓血五人組》劇照
同時 6 月初,Netflix 收購了好萊塢最歷史悠久的埃及劇院,被北美業界視為其正式開拓實體影院市場的標志。另受疫情影響,奧斯卡新規參賽影片不用大規模在影院上映,這也給流媒體電影帶來最大優勢。
相較于傳統廠商們今年電影的上映數量,Netflix 具備龐大的內容優勢,而以《誓血五人組》為代表的精品內容,讓 Netflix 垂涎已久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小金人近在眼前。
從《無境之獸》的管中窺豹到《愛爾蘭人》的馳騁國際。從“北美網大生產者”成長為“全球頂級片商”,Netflix 原創電影使用了五年時間,這背后是超過 150 億美元資金以及 240 部作品的嘗試。
然而,Netflix 原創電影行至第五個年頭,也迎來了創作瓶頸期。不走頂級商業大制作,而將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北美頭部的文藝內容,這個打法還能給全球觀眾帶來怎樣的期待?
在 2020 年全球電影復蘇前,是時候復盤一下 Netflix 五年的原創電影之路了。
Netflix 五年的原創電影之路
先來明確下,Netflix 原創電影的生產模式,分為參與投資、購買整體版權兩種,前者 Netflix 深度參與其中,后者則買下全球發行權。
而播出方式,第一種僅在 Netflix 上播放的流媒體電影,大部分原創電影都是這個播出形式。第二種,個別項目是院線和 Netflix 同時上映,如《臥虎藏龍2》《無境之獸》等,但幾乎被傳統院線排擠在外。還有就是為了參加國際獎項,“不得已”必先在院線上映之后登陸流媒體平臺,如《愛爾蘭人》《婚姻故事》等。
“Netflix 把自己的未來和資金都押在了高質量的原創內容上”。這是 2017 年前后業界共識。
Netflix 的原創電影與較早開啟的原創劇集思路類似,通過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全方位嘗試各種題材,敞開各種合作模式,與全球不同類型導演合作,在搭建大量中等體量影片、豐富自己龐大內容庫同時,再聚焦在幾部頭部精品上,已期破圈從而“對抗”傳統影業。
繞開 2015 年的兩部開山之作,2016 年 Netflix 真正開始小試牛刀,斥資 3 億美元打造了 18 部原創電影,卻未有任何建樹,作品被業界戲稱為“美版網大”,最熱門項目是《臥虎藏龍2》。
失意的 Netflix 卻瘋狂地加大投入,2017 年斥資 89 億美元用于內容生產,其中拿出近 15 億元美元打造了 40 部原創電影,依然未有爆款作品產出?!端劳龉P記》《光亮》等多部超過 5000 萬美元的投資項目雖備受關注,卻全部陷入負面口碑危機。奉俊昊《玉子》等國際作品也未能斬獲大獎。
▲《玉子》劇照
然而,依靠原創電影內容助力,Netflix 迎來里程碑進程,全年凈利潤達 5.59 億美元。較 2016 年的 1.87 億美元激增 198%。同時全球付費會員突破 1.1 億,該數量已經超過美國有線電視用戶總合。
巨大紅利面前,Netflix 開始新一輪火力猛攻,再次加大原創電影投入。
2018 年,Netflix 豪擲 120 億美元投入內容生產,其中 85%(102 億美元)用于原創電影和劇集,原創電影成本超過 40 億美元,此前定下 80 部產量的目標雖沒有完成,但 70 部原創電影產量,幾乎是好萊塢六大的總和,Netflix 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數量)電影片商。
到了年末,Netflix 原創電影迎來分水嶺,“量與質”齊頭并進,從“網大片商”晉升為“破壞者”,讓好萊塢傳統影業不可忽視。
《羅馬》首次以流媒體電影身份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成功打破了好萊塢的傳統壁壘,并為 Netflix 帶來了 3 個小金人。《幸福的拉扎羅》《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馳騁國際賽場,《致所有我曾經愛過的男孩》引爆北美網絡等。
同時 Netflix 再創驚人戰績,全年凈利潤首次突破 10 億元大關,達 12.11 億美元,同比去年再上漲 114%,全球會員數量超過 1.39 億。期間股價市值一度超過 1527 億美元,短暫超過迪士尼。
更讓 Netflix 感到成就的是,它加入了美國電影協會,正式打破了之前由迪士尼、華納、索尼等六大傳統電影公司壟斷局面。雖然 Netflix 與北美傳統院線的矛盾更加激烈,但躋身“電影豪強”、革新傳統電影產業的目標已初顯成果。
2019 年位列“電影豪強”的 Netflix,累計花費了 150 億美元打造內容生產,98 億用于原創內容,全年總共生產了 371 部影視作品,其中原創電影 73 部。這個數字已經超過 2005 年美國全年的產量,但此時數量對于 Netflix 只是完成指標。
全年凈利潤超過 18.67 億美元,全球付費會員達到 1.69 億。對于穩步上升的 Netflix 來說也無過多驚喜。
《羅馬》與奧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成為 Netflix 卡在喉嚨的魚刺難以下咽。在 2019 年 Netflix 原創電影只專注一件事情:打造“奧斯卡最佳影片”。
Netflix 斥巨資 1.59 億美元打造史詩作品《愛爾蘭人》,聚集斯嘉麗·約翰遜等一線紅星出品中產階級電影《婚姻故事》,宗教電影《教宗的承繼》,黑人傳記電影《我叫多麥特》等,只為迎合奧斯卡口味,據網傳消息,Netflix 為了造勢,頒獎季期間花費了近 1 億美金用于宣傳。
以上影片雖成功為 Netflix 帶來了 24 項奧斯卡提名,超過所有傳統電影“豪強”,但 Netflix 卻以“慘劇”收場,其代表作《愛爾蘭人》10 提 0 中,24 項提名,只獲 4 個“小”獎項,成為行業“笑柄”。
▲《愛爾蘭人》劇照
對于 Netflix 在奧斯卡的失利,北美業界歸結為:“Netflix 的步子邁得太大、太快。它在原創內容上的花費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多,相對應的就給自己營造了巨大期望。但這份成長期望是目前傳統電影業不能適應的。”
“心灰意冷”的 Netflix 仍舊宣布今年超過 170 億美元的內容投資,但從片單來看相較前一年失色不少。而疫情下的 2020 年,Netflix 原創電影或許會完成里程碑的壯舉,那么,Netflix 在這五年里是如何一步步完成自己電影野心的?
“叛逆者”Netflix 為何要實現原創電影的野心?
在 2015 年,Netflix 有兩個大事件發生。其中一個是作為三分一用戶都是電影觀眾的 Netflix,終于分別以 600 萬美元和 6000 萬美元成本,打造了自己的原創電影《無境之獸》與《荒唐六蛟龍》。
前者改編自名不見經傳的小說,故事聚焦在一個未有姓名的非洲國兒童士兵,一部標準的戰爭反思電影。后者是被好萊塢三大片商厭棄的西部喜劇項目。
▲《無境之獸》劇照
從表面看,首次接觸電的 Netflix 更像一個“跳梁小丑”。
《無境之獸》雖取得超高口碑,但僅給 Netflix 帶來了 9.07 萬美元票房、1 項金球獎提名?!痘奶屏札垺肺从衅狈?,并遭到爛番茄0% 新鮮度差評,被譽為史上最爛影片之一。
由于《無境之獸》同時流媒體和院線上映,違反了院線享有的傳統 90 天獨家放映窗口時間,同時遭到北美三大院線的集體排擠和抵制,聯合拒絕大規模放映 Netflix 影片。
而“叛逆者”Netflix,并沒有過多在乎傳統影業深深的鄙視鏈,且對這兩部原創電影在流媒體平臺的成績表示滿意,并認為對傳統電影發起挑戰(90 天窗口期)是有必要的。
Netflix 的首席內容官泰德·薩蘭多斯還高調“宣戰”:“當人們越來越依賴互聯網世界時,所有人都會希望盡早在網絡上接觸到它(電影),這(原創電影)將是未來 Netflix 重要創作內容,繼續實行原創優質影視作品+付費會員的商業模式。”
其實早在 2014 年初一次針對全球會員用戶“是否期待看到 Netflix 原創電影?”的問卷調查中,超過 50 萬人參與,其中 93% 的用戶選擇了“迫切希望”。此前在 Netflix 的電影頻道中,平均每部作品有來自全球用戶 900 萬次觀看。
到了 2019 年迪士尼將旗下在 Netflix 播放的版權作品幾乎全部收回。隨后,Disney+、AppleTV+ 等強勁玩家帶著大 IP、資金入局,讓 Netflix 深耕原創電影的決心更加牢固。
豐富自己的內容庫,滿足用戶需求,以及打破傳統電影行業的游戲規則,開辟新的內容創作方式,成為 Netflix 將原創電影作為未來創作中心的主要原因。
而初代作品《無境之獸》與《荒唐六蛟龍》也體現出原創電影明確思路。
▲《荒唐六蛟龍》劇照
前者是中小成本文藝屬性電影,依靠精品內容保證 Netflix 原創品牌,并向國際大獎和傳統電影公司發起挑戰。后者是中高等投資影片,對標傳統影院腰部電影體量。
受制于每年幾十部產量指標,中小體量影片為主力軍,同時聚焦在幾個頭部精品內容。
又受制于播放渠道、變現方式單一,以及在迪士尼、華納等商業娛樂巨頭的 IP 壟斷,沒有龐大內容庫支撐的 Netflix,選擇不去過多染指頂級商業大制作,試圖以小博大,將奧斯卡最佳影片設為目標,從“電影藝術”上撼動傳統電影產業。
根據“澎湃號|有數工作室”整理數據顯示,自 2015 年至今年 5 月,Netflix 累計創作了 240 多部原創電影。
2016~2017 年,Netflix 初期聚焦在喜劇、劇情和其他類影片為主力創作。2018~2019 年,喜劇、劇情、愛情、驚悚、其他等主要題材開始平均分布,共同發展。但動作、科幻片、戰爭類等大投資類型始終沒有過多涉足,僅做個別嘗試且無爆款精品出現。
在 Netflix 合作的電影導演中,也多數聚焦在擅長文藝片的名導。240 部作品中,有 45 名導演擁有奧斯卡、金球、英國電影學院等國際獎項光環,如馬丁·斯科塞斯、科恩兄弟、阿方索·卡隆等,同時還與全球青年才俊導演保持密切合作,以保證頭部精品內容創新力。
值得注意的是,海量中小成本影片豐富資源庫,聚焦頭部精品的原創電影策略,也容易導致了 Netflix 作品口碑極端分化。在《愛爾蘭人》《羅馬》等作品被推上神壇之余,同時有大量堪稱災難級別作品。“Netflix 出品,并非精品”的口號也是全球影迷共識。
根據“澎湃號|有數工作室”整理數據顯示,240 部 Netflix 原創電影在 IMDB 的評分中,8~9 分經典作品以《愛爾蘭人》為首只有 3 部,7~8 分精品內容有 26 部,及格線以上作品達 127 部,超過半數。但同時,也有近半數的爛片作品,包括 4 部 4 分以下的史詩爛片,如今年的《美國最后一宗罪案》,爛番茄新鮮度0%,被“奉為”史上最爛。
而“背負罵名”的 Netflix 并未過多在意,正如上文所敘述的,Netflix 五年間目光更專注對奧斯卡的憧憬,但傳統影業的深深鄙視鏈還是給 Netflix 帶來極大打擊。
據統計 Netflix240 部作品,累計獲得 56 項奧斯卡提名,最終僅獲得 8 項大獎,其中《羅馬》就獨占 3 席,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等重頭獎項還未斬獲。金球獎方面,Netflix 獲得了 27 項金球獎提名,也僅獲 4 個獎項。
千般努力后 Netflix 依舊落魄的身影,也側面反映出流媒體電影即使品質、產量和投資早已成為頂級,但“流媒體平臺”、“網絡電影”的原罪論依舊沉重,要在傳統電影行業占據主流位置擁有話語權,還需任重道遠。
而北美失意的同時,在全球市場上“電影豪強”Netflix 也幾乎全面淪陷,近百部合拍電影極少有爆款作品。
陷入創作瓶頸的 Netflix 原創電影,未來的道路又該如何行走?
全球市場的整體淪陷,Netflix 原創電影未來出路在哪?
在 2015 年,Netflix 發生的另一件大事件,就是在日本開通了流媒體服務,預示著 Netflix 正式進軍坐擁 44 億以上人口的亞洲市場,并逐漸成為 Netflix 未來的戰略重心。
截至 2020 年 4 月(第一季度財報),Netflix 在全球擁有 1.82 億付費訂閱用戶,其中北美地區達 6997 萬,同比去年增速僅5%,趨于飽和。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達 5873 萬,增速 38%、拉丁美洲 3432 萬元,增長 25%,穩步增長。而亞太地區雖因文化差異、設備基礎等原因雖為最少的 1984 萬,卻迎來了 63% 高速增長。
北美付費用戶的飽和,Netflix 早已將目光投放到全球,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地區正在穩步上升,而亞太地區的龐大潛力無疑是 Netflix 未來中心。
Netflix 在執行全球化戰略方面一向堅決。眾所周知,面對全球各國激烈的流媒體競爭,Netflix 絕不會單純只是將服務落地,而是更多體現在對本土化原創作品的制作。
但開拓全球版圖的中心任務始終是交給 Netflix 更拿手的原創劇集,Netflix 原創電影野心雖逐漸龐大,卻在各國的創作上未有明顯水花冒出,甚至沒有任何內容優勢,更像是劇集之下的調味劑,尚處在拓荒期。
縱觀 Netflix 的原創劇集創作,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暢銷小說、真人事跡改編,選擇當地資深人氣導演、演員合作,再到堅持拍攝符合當地風俗、文化價值觀的非英語內容,最后通過在其它語言和文化中尋求到的靈感反哺到自身創作。
Netflix 的原創劇集有一套很完善的創作體系,而反觀原創電影就稍顯“馬虎”。首先頭部項目幾乎沒有,整體數量偏少,也并沒有針對各國特色制定完善的戰略安排。題材方面,喜劇、校園、愛情題材居多,體現出無爆款、少精品、弱內容的局面。
據統計,五年間與 Netflix 聯合出品原創電影的國家和地區有 21 個,累計共有 87 部原創電影,超過原創電影總數的 3 分之1。其中,歐洲 40 部,亞洲 27 部,二者為主要合作地區。最多合作的國家是印度的 18 部,其次是英國的 13 部,加拿大 10 部,西班牙 8 部,組成主力軍。
自 2012 年進軍歐洲市場以來,Netflix 一直致力于成為歐洲娛樂的代言人。《紙鈔屋》《名校風暴》等最負盛名的西劇播出,讓西班牙成為 Netflix 在歐洲的根據地。但在原創電影方面,卻未能有所建樹。
播出的 8 部作品中,僅有同性電影《伊莉莎與瑪瑟拉》、動畫電影《克勞斯:圣誕節的秘密》等 3 部獲得正面評價,而且還無任何播出水花,甚至半數作品在豆瓣未有評分。西班牙電影中驚悚、懸疑、政治、社會隱喻等特色沒有突出體現。
在電影藝術氛圍更濃厚的法國,其情況更為糟糕,主要以喜劇、B級片題材為主的創作思路,令人難以理解,僅有一部《男人要自愛》的及格作品出現,其中作品均在 4 分左右徘徊。英、德情況類似,除了意大利的《幸福的拉扎羅》等影片,歐洲市場基本全面淪陷。
▲《男人要自愛》劇照
2016 年,Netflix 全面進入亞洲市場,并將亞太市場作為未來戰略發展中心。在原創劇集方面,先后打造了《王國》《全裸導演》《火花》《罪夢者》《德里重案》等膾炙人口劇集,近日熱門劇集《咒怨:詛咒之家》也正在播出。
而在原創電影方面 Netflix 的成績單更加不及格,僅與內地合拍一部《臥虎藏龍2》,與日本合作兩部動畫電影以及一部真人電影《在無愛之森吶喊》,與韓國合作一部《玉子》。除《玉子》在戛納展露頭角外,再無任何播出水花。
與亞太地區三大電影產業市場僅有如此合作,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人滿意。
而此時,Netflix 原創電影在印度市場的成績卻值得關注。與其它地區的單腿行走不同,對于觀影氛圍更濃厚的印度,Netflix 選擇了齊頭并進。
2016 年 1 月 Netflix 進軍印度市場,先斥資 4 億美金打造了《板球少年》《神圣游戲》《德里重案》等熱門劇集播出,等到 2019 年底至今,Netflix 更是在印度先后有 18 部原創電影先后上線。
▲ 劇集《板球少年》海報
雖遺憾的是,同樣未有一部爆款作品產出。但值得注意的是,依靠原創電影進軍印度市場,Netflix 已經在印度超過 200 萬注冊戶。同時,印度也是讓 Netflix 付費用戶邁向 2 億的重要助力。
彼時,Netflix 基本就完成了其“環中國”的政策。
整體來看,Netflix 原創電影拓展全球市場布局,并未有顯著優勢,與爆款作品頻出、搶占各國市場份額的原創劇集形成較大差距。其中的邏輯也不難理解,Netflix 原創電影將主要精力致力于美國本土頭部作品創作,沖擊奧斯卡以及傳統影院。
北美大部分作品仍淪為輔助調料,而在全球市場上,Netflix 原創電影就顯得更可有可無,僅作個別內容嘗試,以至于全球電影觀眾更將 Netflix 看作是一個劇集制作公司,每年僅生產出個別頭部精品電影,對剩余“雞肋”電影一概不知。
雖然疫情這場意外讓 Netflix 原創電影或將迎來豐碑,很大幾率摘得奧斯卡重量級小金人,并一定程度上革新傳統電影產業。
與此同時,Netflix 原創電影也來到瓶頸期,自主絕緣頂級商業大制作,僅聚焦在中等體量影片是否還能在滿足北美觀眾對其期待?標榜“電影豪強”的 Netflix,目前在全球市場上的成績單絕對不及格。想要繼續拓展海外市場,將頂級“電影制作公司”名號坐實,還需要全球電影觀眾的支持。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5年150亿美金,Netflix如何成为全球原创电影新豪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