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将上市,共享充电宝能否登陆诺曼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itlaoyou-com,作者韓志鵬
“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時針撥回三年前,共享充電寶站上風口,剛入局直播的王思聰立下“吃翔”貼,也給共享充電寶帶來意想不到的“出圈”傳播效果。“國民老公”一吆喝,更多人關注起了身邊隨處可見的充電柜機。
說回當下,王思聰投資的熊貓直播“黃了”,自己還一度被“限消”,但共享充電寶已經成了;這廂,怪獸充電拿下 5 億元融資;那廂,小電科技正鳴鑼打鼓,準備國內上市。
按照“賭約”,王思聰可能真得“吃翔”。
日前,浙江證監局披露,小電科技已與浙商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創業板掛牌上市。同時,有小電內部人士向地歌網透露,從今年 4 月開始,小電就在聘請外部公司進行上市前審計工作。
三年時間,共享充電寶歷經“資本熱-洗牌-趨于理性”的市場輪回,行業內確立了“三電一獸”(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的頭部競爭格局。
“風口上的豬”不再起飛,但頭部共享充電寶企業過得如何?在美團充電寶“雄赳赳氣昂昂“地入局時,“三電一獸”將以何應對?行業又是否會變天?
小電即將榮登“共享充電寶第一股”,但行業能否上演諾曼底登陸?
一門好生意
不可否認,共享充電寶是門能賺錢的好生意。
方海在 2017 年入職某頭部共享充電寶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趕著風口成為甲公司 BD(商務拓展)的他,從最初的上海升職去了南京,如今依然奮斗在一線。
方海告訴地歌網,目前自家公司產品在南京的平均客單價約為4-5 元,雖然共享充電寶的租賃價格從去年開始上漲,但對客單價影響不大。
2019 年7-8 月,多名微博網友爆料稱共享充電寶漲價,原先 1 元/小時上漲到 2 元/小時、1.5 元/半小時,甚至部分商場內的價格達到 8 元/小時。但方海表示,漲價主要體現在計費的時間單位有所變化。
方海解釋稱,現在公司產品普遍定價為 1 元/半小時、1.5 元/半小時,每天最高收費 20 元-30 元(每小時租賃價 X 10),單個充電寶封頂 99 元。
而共享充電寶是不是門好生意,方海給地歌網算了筆賬。
目前在南京,甲公司布局的門店,平均月流水能到 1000-2000 元,給門店的分潤普遍為 50%。對于門店入場費,方海表示,只有客流好的商戶,才會考慮給入場費,多數商戶還是分潤模式。
同時,共享充電寶所產生的主要是固定成本,包括機柜、充電寶的采購費、電費和 BD 工資等。方海表示,目前甲公司在全國鋪設最多的柜機為 8 口充電盒子和 24 口柜機。
圖左為 8 口充電盒子產品外觀
方海告訴地歌網,8 口充電盒子的采購成本為 1200 元;單個充電寶成本 70 元,使用壽命為 6 個月,電池含量 5000 毫安。
另外,充電柜機的運維成本一方面是電費,由商戶承擔。據紅星新聞報道,在機柜待機的正常情況下,使用 100 小時或一周只消耗一度電,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另一方面,充電柜機還涉及到運維的人力成本,也就是 BD、技術人員的工資。方海透露,在南京,新入職的 BD 起薪 4000 元,平均銷售提成 4000 元。
根據上述數據,地歌網測算,單店單柜 2-3 個月就能回本。
以 8 口充電盒子為例,單店單柜月流水 2000 元為標準,充電寶總成本 560 元,按照使用壽命直線攤銷,每月折舊約 90 元,扣除 50% 分潤,每月單店單柜毛利潤就有 900 元。
當然,再扣除采購充電柜機的一次性成本,以及簽約大商戶的入場費和日常維護的人工成本,單店單柜在 3 個月內回本并不困難。
深圳一家充電柜機服務商的王經理也表示,他們業務主要是為客戶售賣柜機產品和技術服務,按照訂購柜機數量收費;以 12 口機柜為例,采購 500 臺以上的價格為 1550 元/臺,服務商分潤5%。
上述服務商提供的柜機報價單
王經理認為,即使現在貼牌做共享充電寶,平均2-4 個月也能回本,如果在三四線或更下沉的市場做,“三電一獸”的優勢也不明顯,回本時間會更短。
實際上,共享充電寶的賺錢效應,早在誕生之初就被認可。
小電科技投資方、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就表示,充電寶設備成本很低,運維成本也并不算高,盈利模式清晰,基本上兩三個月就可以回本。
小電科技創始人唐永波也認為,自己走訪商家時曾發現,超市一瓶 10 塊錢的酒,在酒吧要賣 30 塊,說明用戶在潛意識里認可溢價。而此后,小電停掉了所有市場活動,“2018 年初,小電的收入漲了 4 倍,瞬間就盈利了。”
共享充電寶的賺錢能力,數據上也有所體現。聚美 2018 年財報顯示,街電實現超 8 億元營收,營業利潤達到 3700 萬元。
要知道,2017 年,街電可是凈虧損 1.33 億元。
可以看出,2017 年共享充電寶方興未艾,資本方的到來攪動了一池春水,為搶奪市場,企業給商戶開出天價入場費,同時補貼消費者,行業競爭高度非理性。
到今天,共享充電寶市場回歸理性,資方捂緊錢袋子,在場的企業必須強化自我造血能力。因此,租金漲價來了,天價入場費沒了。
這是大勢所趨,但共享充電寶賺錢效應的本質何在?
方海認為,相比于同時期站上風口的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的損耗更低,這是行業能盈利的一大因素。
損耗低意味著節流好,但共享充電寶能盈利,關鍵還是開源。2017 年以來,各家企業燒錢搶市場砸出來了用戶習慣,而在即時充電設施逐步普及的過程中,用戶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還將與日俱增。
按地歌網前述的盈利模型來推算,拓展柜機點位更多是消耗固定成本(柜機采購費、充電寶折舊),只要跨過早期投入階段,店面客流又相對穩定,單個充電機柜的盈利能力會不斷提升。
顯然,共享充電寶是門好生意,也因此吸引來真正的巨頭。
戰火永存
與綠色的小電柜機、黑色的怪獸充電形成鮮明對比,黃色的美團充電寶正鋪向全國。
去年 8 月,晚點 LatePost 報道,美團點評將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到今年 3 月,Tech 星球消息稱,美團充電寶業務已經運行一個月,正在全國 100 多座城市進行地推。
作為生活服務領域的“老大哥”,美團點評的入場有望再掀行業波瀾。但據小電科技內部人士向地歌網透露,目前在一線地推上,小電還未對美團采取針對性應對動作。
對美團點評的入局,方海認為,目前用戶對共享充電寶并未建立明顯品牌認知,消費者更注重充電寶的實用性;因此,各家企業都沒能在C端形成使用壁壘,新入局的美團也是如此。
從這一層面看,共享充電寶的競爭核心聚焦在爭奪點位資源,將柜機鋪到離用戶最近的地方,因為在產品沒有本質差異的情況下,優質點位數量越多,用戶消費頻次就越高。
所以,共享充電寶企業正輪番上演點位爭奪戰。
爭奪點位和C端價格戰的邏輯如出一轍,就是讓利給商家。怪獸充電的一位 BD 向地歌網表示,搶奪商戶就是怪獸如果給了 60% 的讓利,小電就會去談 70% 的讓利,而怪獸知道了,就會和商戶簽分潤 75% 的合同。
美團充電寶目前的入場邏輯也是如此。上述怪獸充電 BD 透露,目前美團充電寶給到商戶的分潤是 80%。
從讓利商戶到讓利消費者,這是在共享充電寶消費習慣日趨成熟后的必然轉變,但從現實角度考慮,客流量大、粘性高的商戶總歸是稀缺資源,市場也缺乏統一定價標準,最終會導致哄抬價格的惡性競爭,落得“兩敗俱傷”。
方海對此表示認同,但他也透露,現階段的解決方案是不斷開辟新場景,根據各場景的銷售數據,來判斷下一階段主要深耕哪些方向;例如公司一開始做 KTV、酒吧,中期加速布局餐飲、酒店等,現在則重點發力便利店、寫字樓。
可以看出,共享充電寶的生意邏輯極其簡單,在實用性、即時性的消費需求主導下,企業只要點位鋪設量和布局范圍持續擴大,就能在競爭中保證領跑。
不過,對比競爭烈度,共享充電寶最瘋狂的年代還是 2017-2018 年。
三年前,伴隨共享充電寶的誕生,是資本對該賽道的瘋狂下注,行業內項目一個月增加 22 個,10 天內融資 3 億元、40 天融資 12 億元。
不難理解,共享充電寶是門賺錢的好生意,資本方能快速收到回報,但在缺乏地推能力與運營經驗的團隊手中,共享充電寶真的就像一陣風吹過,不留一絲痕跡。
更重要的是,激烈競爭讓跟風入局的企業明白了市場殘酷性。
《中國企業家》曾報道,行業最開始的商戶入場費是 50-80 元,競爭加速后就漲到了 300 元,某些知名場所甚至能到數十萬元。
業內最典型的案例是“云充吧”,2018 年底,云充吧為入駐一個全國連鎖酒吧的 200 家門店,豪擲 2000 萬元簽下了為期三年的獨家合同。
資本瘋狂,市場喧囂,企業行為會更加非理性。據一位小電科技 BD 向地歌網透露,在獲得商家許可的前提下,會將競對的產品藏至庫房;而由于競對怪獸充電有桌面柜機,經常會出現剪充電線、偷換二維碼的情況。
一線 BD 搶市場最激烈時,網上曾曝光過來電 CEO 袁炳松“親自下場”盜竊街電機柜的視頻,隨后其 CEO 表示,視頻屬人為剪輯,這是陳歐在以此要挾。
從天價入場費、再到“明搶”柜機,這是屬于共享充電寶的瘋狂歲月,但類似競爭也曾在團購、外賣、網約車等行業輪番上演,這亦是中國互聯網競爭的特征:早期燒錢搶市場、搶規模就是要“你死我活”。
于是,當規模相對穩定時,企業競爭烈度也會大幅下滑。
據 Trustdata 2019 年數據顯示,“三電一獸”共占國內共享充電寶市場 96% 的份額,其中街電、小電、怪獸分占 28.6%、27% 和 25.1%;來電占 15.6%。
2019 年共享充電市場份額
市場格局看似穩定,但在鋪設點位和用戶需求上,共享充電寶依舊能繼續挖掘市場潛力,而美團的入場,將會再次加劇共享充電寶的競爭烈度。
不可否認,美團點評的優勢在于生活服務領域的長期積累,這包括連接起大量餐飲、酒店等商戶,而充沛的現金流也足以支撐其與“三電一獸”開打價格戰。
最重要的是,美團攪動的一池春水,也拷問了共享充電寶的未來。
前路隱憂
如前所述,現階段共享充電寶企業都未能有效搶占用戶心智,消費者更看重實用性而不是品牌;即使美團入局,短時間內也很難建立使用壁壘,這對美團是劣勢,但對“三電一獸”同樣是劣勢。
由于用戶訴求更簡單直接,所以共享充電寶的競爭核心還是線下點位,以及背后所支撐的 BD 團隊。本質上這是一個銷售驅動性的模式,但符合互聯網的便利屬性,且產品回報率極高。
不過,生活服務企業的入場將產生顛覆性。
方海向地歌網表示,目前公司唯一收入來源就是租金,這也是多數共享充電寶企業的現狀,但對美團而言,共享充電寶是創新業務,可以說是到店業務中的附屬部分,是對到店交易場景的延伸。
因此,某種程度上,共享充電寶是對美團到店業務的補充,成本低回報快,且即時完成交易閉環,結合龐大商戶規模,美團充電寶有實力對“三電一獸”展開降維打擊。
降維打擊就包括美團能開出更高的商戶分潤、更低的租賃價格,甚至在市場有起色后,與美團核心的餐飲、酒旅等業務模塊相連接,這種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同時,阿里本地生活也在前端聚攏了大量商戶,未來其如果入局共享充電寶,亦或收購一家相關企業,給“三電一獸”帶來的將是雙重打擊。
巨頭直接入場,也意味著行業整合到來。現今,“三電一獸”中任何一家都沒跑出絕對優勢,行業的競爭形勢依舊不明朗,巨頭整合或將改變這一現狀。
另外,共享充電寶企業的互聯網化,同樣是道難題。
如今,用戶租賃充電寶,多通過微信、支付寶直接掃碼使用和付款,這樣的消費習慣基本定型,但也意味著共享充電寶企業很難形成數據留存,用戶畫像無法鎖定。
據網傳的怪獸充電 BP(商業計劃書)顯示,其計劃在充電柜機上拓展禮品機業務,包括銷售手機 IP 配件、口紅等高毛利高復購類產品;據估算,該增量市場的規模超過 2000 億。
理想很豐滿,禮品機銷售意味著對用戶畫像的描摹會更為精準;但現實很骨感,充電寶租賃與禮品銷售并非高關聯的場景,用戶習慣無法打通,而如果推出獨立的售賣機,企業盈利又會成為問題。
因此,共享充電寶具備賺錢效應,但如果無法提升數據化水平,共享充電寶的生意規模很難做到可持續發展,增長上限也可謂是“觸手可及”。
所以,真想諾曼底登陸,共享充電寶行業還沒到火候。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方海為化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小电将上市,共享充电宝能否登陆诺曼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39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啊?
- 下一篇: unity发布出来的安卓apk怎么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