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冲淹说先天下下一句是什么呢?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范冲淹说先天下下一句是什么呢?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為人民,也就是為大多數人的幸福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我們這個時代又賦予它新的含義,就是為人民著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連結在一起,為實現(xiàn)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這是一種高尚的幸福觀。這和路易十五的唯我獨尊、及時行樂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別。一個是為廣大人民以至人類的幸福,一個是為渺小的個人的所謂幸福。“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高尚的幸福觀。這句話出自《岳陽樓記》原文如下: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具通:俱)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隱曜一作:隱耀;霪雨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譯文如下: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生活態(tài)度。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采取獨善其身的態(tài)度,落得清閑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立身行一的準則,認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兩句話所體現(xiàn)的精神,那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品質。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yǎng),改回本名,后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同擔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慶歷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任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岳陽樓記》是一篇為重修岳陽樓寫的記。由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較為出名和引用較多的句子。《岳陽樓記》能夠成為傳世名篇并非因為其對岳陽樓風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陽樓記》一文抒發(fā)先憂后樂、憂國憂民的情懷。岳陽樓為三國東吳所建。
范仲淹他是北宋的詩人,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少年的時候,因為她的家庭非常的貧困,但是他這個人比較喜歡學習,所以在當時選秀的時候她就是以天下的則認為自己重要的責任,所以他才夠敢于進言。曾多次上述批評當時的宰相,因此也被嘲過很多次,被貶但是他從未放棄,已然將一腔熱血報效祖國。逆境可以造就人才。范仲淹的成長歷程是極為坎坷的,他幼年時期的生活十分艱苦:剛2歲的時候父親早逝,家庭貧困,無依無靠;母親又不是父親的原配,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不得已,只能改嫁長山(今山東鄒縣)朱氏。他只能隨母下堂,改名朱說。不難想象,在童年期要遭遇多少人間白眼,體味多少世態(tài)炎涼,幼小的心靈受到多么深重的傷害!衣食貧乏,常常沒有飯吃,每天就煮一鍋粥,冷了后切成4塊,早晚各取2塊聊以充饑。這也給后人留下「斷齏畫粥」的故事。稍稍長大之后,他弄清了自己的身世,流著眼淚拜辭母親,踏上異鄉(xiāng)求學之路。他來到應天府(治所在今河南商丘)應天書院依大儒戚同文學習。盡管物質條件匱乏,他攻讀卻非常刻苦。5年時間,從不解衣就枕。實在困了,就用冷水澆面。這樣孜孜不倦,不但砥礪了奮發(fā)進取的意志,也積累了淵博的知識。天道酬勤,他剛26歲就考中了進士,被授予廣德軍(今安徽)司理。由于勤于公務,政績卓著,又得到應天府晏殊的推薦,他為秘閣校理,負責皇家圖書的分類與管理。在此期間,他執(zhí)經講學,不知疲倦,每論天下事,不顧個人得失安危,深受朝臣稱許。這時正值天圣年間,朝廷大權被章獻太后所把持,仁宗成了傀儡皇帝。天圣七年(1029)冬至,朝廷百官為了討太后歡心,都向太后朝賀,范仲淹卻抗言反對,并疏請?zhí)蠼换卣唷.敃r宰相呂夷簡任人唯親,朝政日趨紊亂,范仲淹繪制「百官圖」進行揶揄與諷刺;并寫「四論」,抨擊朝廷弊政。范仲淹不但敢怒敢言,而且有膽有識。這時候為建都事朝廷引起爭論,宰相和一些權臣主張建都開封,范仲淹認為開封是四戰(zhàn)之地,為國家安全計,力主建都洛陽。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陜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慶歷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采納他的建議,陸續(xù)推行,史稱“慶歷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xiàn),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后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謚文正。 范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他工于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后天下人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 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統(tǒng)帥,也是—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領導的慶歷革新運動,成為后來王安石“熙豐變法”的前奏;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zhàn)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wěn)固了相當長時期;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憂后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jié)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千載迄今,各地有關范仲淹的遺跡始終受到人們的保護和紀念。
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生活態(tài)度。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采取獨善其身的態(tài)度,落得清閑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立身行一的準則,認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兩句話所體現(xiàn)的精神,那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品質。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yǎng),改回本名,后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同擔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慶歷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任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岳陽樓記》是一篇為重修岳陽樓寫的記。由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較為出名和引用較多的句子。《岳陽樓記》能夠成為傳世名篇并非因為其對岳陽樓風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陽樓記》一文抒發(fā)先憂后樂、憂國憂民的情懷。岳陽樓為三國東吳所建。
范仲淹他是北宋的詩人,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少年的時候,因為她的家庭非常的貧困,但是他這個人比較喜歡學習,所以在當時選秀的時候她就是以天下的則認為自己重要的責任,所以他才夠敢于進言。曾多次上述批評當時的宰相,因此也被嘲過很多次,被貶但是他從未放棄,已然將一腔熱血報效祖國。逆境可以造就人才。范仲淹的成長歷程是極為坎坷的,他幼年時期的生活十分艱苦:剛2歲的時候父親早逝,家庭貧困,無依無靠;母親又不是父親的原配,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不得已,只能改嫁長山(今山東鄒縣)朱氏。他只能隨母下堂,改名朱說。不難想象,在童年期要遭遇多少人間白眼,體味多少世態(tài)炎涼,幼小的心靈受到多么深重的傷害!衣食貧乏,常常沒有飯吃,每天就煮一鍋粥,冷了后切成4塊,早晚各取2塊聊以充饑。這也給后人留下「斷齏畫粥」的故事。稍稍長大之后,他弄清了自己的身世,流著眼淚拜辭母親,踏上異鄉(xiāng)求學之路。他來到應天府(治所在今河南商丘)應天書院依大儒戚同文學習。盡管物質條件匱乏,他攻讀卻非常刻苦。5年時間,從不解衣就枕。實在困了,就用冷水澆面。這樣孜孜不倦,不但砥礪了奮發(fā)進取的意志,也積累了淵博的知識。天道酬勤,他剛26歲就考中了進士,被授予廣德軍(今安徽)司理。由于勤于公務,政績卓著,又得到應天府晏殊的推薦,他為秘閣校理,負責皇家圖書的分類與管理。在此期間,他執(zhí)經講學,不知疲倦,每論天下事,不顧個人得失安危,深受朝臣稱許。這時正值天圣年間,朝廷大權被章獻太后所把持,仁宗成了傀儡皇帝。天圣七年(1029)冬至,朝廷百官為了討太后歡心,都向太后朝賀,范仲淹卻抗言反對,并疏請?zhí)蠼换卣唷.敃r宰相呂夷簡任人唯親,朝政日趨紊亂,范仲淹繪制「百官圖」進行揶揄與諷刺;并寫「四論」,抨擊朝廷弊政。范仲淹不但敢怒敢言,而且有膽有識。這時候為建都事朝廷引起爭論,宰相和一些權臣主張建都開封,范仲淹認為開封是四戰(zhàn)之地,為國家安全計,力主建都洛陽。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陜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慶歷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采納他的建議,陸續(xù)推行,史稱“慶歷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xiàn),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后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謚文正。 范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他工于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后天下人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 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統(tǒng)帥,也是—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領導的慶歷革新運動,成為后來王安石“熙豐變法”的前奏;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zhàn)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wěn)固了相當長時期;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憂后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jié)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千載迄今,各地有關范仲淹的遺跡始終受到人們的保護和紀念。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范冲淹说先天下下一句是什么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DOTA2南洋杯中国预选赛FTD.B v
- 下一篇: lol 乐派盒子会封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