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总统华裔候选人发起新项目,让Facebook们还钱
文/阿瑞
來源: 深潮(ID:Tech-Flow)
美國 2020 年總統大選的前華裔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最近又有了新動向。
6 月 23 日,他在個人 Medium 博客上發布文章,宣傳新項目“數據紅利(Data Dividend Project)”,劍頭直指 Facebook 等互聯網巨頭。
“數據紅利旨在聚集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共同討價還價,以收回個人的數據權利,以統一的聲音去向大型互聯網公司談判。”楊安澤還專門建立了一個用來宣傳、運營“數據紅利"的網站。
眾所周知,楊安澤是一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愛好者。
深潮 TechFlow 發現,楊安澤發起的“數據紅利”項目所涉及的“個人數據確權、數據資產化”等問題正是區塊鏈致力于解決的痛點。
楊安澤是誰?
楊安澤是誰?
“一個擅長數學的亞裔,”美國 2020 年總統大選的華裔參選人楊安澤和他的支持者通常給出這樣的回答。
楊安澤在網上擁有一群自稱“楊幫”(Yang Gang)的忠實粉絲,在集會中,他們通常戴著印有 MATH(數學)字樣的帽子,然后用夸張的言語描述楊安澤的核心綱領: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簡稱 UBI)。
楊安澤主張,每月給每個 18 至 64 歲的美國人發放 1000 元美金,不附帶任何條件,以應對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對就業市場帶來的沖擊。
此外,楊安澤還是一個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愛好者,他的支持者甚至為他發行了一個加密貨幣來支持他競選。
無奈,楊旋飛并沒能改變特朗普飄逸的發型,僅止步于民主黨黨內選舉。
2 月 11 日,在新罕布什爾州投票結束幾秒鐘后,楊安澤(Andrew Yang)宣布退出 2020 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選。
敗下陣來的楊安澤也沒有閑著,開始成為意見領袖以及公共知識分子,頻頻發聲。
比如,新冠疫情大爆發期間,美國國內針對亞裔的歧視、犯罪案件飆升,楊安澤在《華盛頓郵報》發文分享自己被歧視的經歷,并表示對自己身為亞裔感到“有點羞恥”。
他認為口頭反擊歧視“沒效果”,呼吁亞裔應向二戰時加入美軍的日裔美國人學習,通過主動展示愛國主義等“美國人的一面(American-ness)”來爭取認同,比如穿國旗顏色的衣服、當志愿者、捐物資等。
不料,這篇文章同時激怒了華裔、日裔以及非裔等少數族裔群體。他們批評楊安澤的觀點純粹是在討好白人,將過錯扔給受害者。
6 月 23 日,楊安澤再次出山,發起并宣傳“數據紅利”項目,向 Facebook 等互聯網巨頭發難,聲稱要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從大公司手中奪回數據權力,讓他們還錢。
數據即資產
“在競選總統期間,我深刻意識到我們的數據應該屬于我們,這聽起來似乎很正常,但是今天,大型科技公司每天都在出售和重新出售我們的數據,如今,Facebook 是一家市值超過 6500 億美的公司,主要依靠我們的數據貨幣化,我們拿到了多少價值(錢)?“
6 月 23 日,楊安澤在文章如此寫道。
在“數據紅利”的官方博客中,進一步闡述了互聯網巨頭對個人數據權利的侵占。
以 Facebook 為例,目前,一個用戶的數據對于 Facebook 的價值約為 2070 美元,并且這個數字連續 9 年上升,沒有停止的跡象。
貢獻數據的用戶從中賺取了多少?
0!
無論是 Facebook,還是 TikTok(抖音海外版)、推特、YouTube、Google、Instagram,這些龐大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用戶不必直接為他們付費,但是這些公司使用用戶的數據吸引到那些愿意為此付款的人。
也就是說,免費使用產品的用戶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并不是“客戶”,只是產品,工具人。
更糟糕的是,在注冊產品的時候,簽署的條款和條件通常不利于用戶。
德勤(Deloitte)對2,000 名 18-75 歲的美國消費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 91% 的人不閱讀服務條款即接受服務條款,在 18-34 歲的年輕人中間,這一比例高達 97%。
這些條款通常由專業律師起草,設計復雜,冗長且含糊不清,用戶很少知道他究竟同意了什么。
大多數情況下,用戶毫不猶豫單擊“我同意”,免費給出了自己有價值的數據。
楊安澤對此非常憤怒,他的文章標題就是最好的態度,“你的數據應該屬于你,而不屬于大型科技公司”。
互聯網巨頭,還錢
如何解決個人數據權利丟失的問題?
楊安澤表示,美國法律的完善讓使人們能夠為自己的數據財產權而戰。
加利福尼亞州的《消費者隱私法案》(CCPA)已于 1 月 1 日正式生效。該法案規定,每個加利福尼亞州居民有權了解公司所收集的個人信息,擁有訪問該數據的權利,了解將其出售給誰的權利以及選擇退出這些銷售的權利。
總而言之,個人數據屬于個人資產,神圣不可侵犯。
目前,眾多大型科技公司目前正在游說加州監管機構,以降低這些權利的執行方式,但其將從 7 月 1 日開始執行。內華達州已經通過了一項類似的法律,其他多個州也正在尋求同樣的法律。
但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有法律撐腰,在大公司面前,個人依然勢單力薄,高科技公司擁有數百億美元的資產和數百名律師的支持,普通公民有什么?
于是,楊安澤選擇發起“數據紅利(Data Dividend Project)“項目。
官方信息表示,數據紅利旨在聚集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共同討價還價,以收回個人的數據權利,以統一的聲音去向大型互聯網公司談判。
用戶的數據是個人財產,如果用戶允許公司使用它,互聯網公司應該為此支付報酬。
目前,數據紅利已經開放注冊,個人可以簽署書面授權,授權 DDP 充當授權代理人,以行使 CCPA 規定的合法權利,當然,目前僅限美國公民申請。
DDP 申請頁面
這個項目會使用區塊鏈技術或者融入加密貨幣嗎?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數據紅利”項目目前還僅僅只是一個法律代理人的角色,并沒有涉及到區塊鏈相關的概念以及技術。
但是在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場景中,數據確權和隱私保護卻是天然的剛需。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信息網絡雖然便捷了數據的共享,但是卻不能實現數據的確權以及數據價值的記錄和流轉,所以基于互聯網的數據無法成為資產。
區塊鏈卻可以做到這一點。
不同于傳統互聯網數據,可隨意復制分發,區塊鏈網絡可對數據資產做唯一標識,不可篡改,可追溯,并且以一種去中心化的方式在全網獲得共識。
區塊鏈將數據資產封裝為可上鏈的數據對象,通過唯一的賦碼機制確保資產唯一性,為每個數據資產確權。數據資產在流轉過程中可能發生合并、拆分,區塊鏈技術可以確保權屬的連續性和可追溯性。
當數據源方及使用加工方通過區塊鏈技術各類資產完成上鏈、確權、定價、拆分、交易行為,數據資產的唯一性將確保其不會被復制和篡改,從而其價值也能得到保障。
先解決個人數據的確權問題,其次才能進行數據資產化。
此前,楊安澤競選美國總統的口號是“人性至上”,雖然放棄了競選,但他在“宣傳平權、自由、反壟斷”方面頗為積極。
如今,楊安澤的”數據紅利“項目想要打開互聯網巨頭的數據錢包,使之還錢于民,同樣也應受到關注和期待。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前美国总统华裔候选人发起新项目,让Facebook们还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90Hz无挖孔屏+骁龙865!黑鲨3全版
- 下一篇: 2500澳门币等于多少人民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