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戴森全球设计与新技术副总裁:什么样的发明在他看来才是好作品?
三萬英鎊,折合人民幣近 27 萬,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一筆小錢。而對學生來說,這三萬英鎊可能是他們在學生生涯中可以得到的最多獎勵之一。
或許這也是戴森設計大獎可以吸引更多未來工程師的原因之一,高昂的獎金和戴森的品牌號召力,讓我們每年都能在戴森設計大獎看到不少具有商用潛力的創新發明。
戴森想要怎樣的創新設計?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愛范兒采訪到了戴森全球設計與新技術副總裁 Peter Gammack 和戴森數碼馬達工程經理 Yvonne Tan。讓他們來談談,一個以工程師文化著稱的公司,期待看到怎樣的創新。
▲ 左為 James Dyson,中間 David Cameron,右為Peter Gammack
過去幾年,戴森設計大獎冠軍做的是什么?
在「訪談」開始前,我們要先說一說讓 Peter Gammack 這個戴森第一批雇員做了十幾年核心評委的戴森設計大獎。
這個比賽從 2005 年開始舉辦,每年向全球富有創新和創業精神的工程及設計專業在校生和新近畢業生發起挑戰,邀請他們設計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重點在于,比賽每年有三萬英鎊的獎金,而學生們給出的解決方案則必須要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而要了解一個比賽,沒什么比梳理歷年的獲獎作品更能幫助你了解的了。因為這些作品就代表了這個比賽的最高水平,你也能從這些作品中看到戴森設計大獎想要的「好設計」。
2019 年,捧走戴森設計大獎的是Lucy Hughes——一個只有 24 歲的薩塞克斯大學產品設計學生。她的作品MarinaTex是一次性塑料的生物可降解替代品,由有機魚廢棄物和取源于當地的紅藻制成。
MarinaTex 生物塑料堅固、透明、柔韌,這讓它可以替代普通塑料,用作塑料袋和三明治包裝。而比普通塑料更好的是,即便在低資源密集型的家庭堆肥環境中,這個生物塑料也能在 4-6 周內完成分解。
成本低、成品好,MarinaTex 絕對是一個環境友好型設計。而將食物垃圾當作產品原材料,也是無數工程師和設計師都在進行的嘗試。畢竟能夠從食物和農業垃圾在內的廢棄物中開發功能性材料是真正的變廢為寶,而這也是 100% 的環境友好型設計。
2018 年的獲獎者則是蘭開斯特大學的兩名學生,他們設計的 O-Wind 風力發電裝置解決了單向發電機無法解決的問題。這種球形的 O-Wind 風力發電裝置可以掛在城市建筑物的樓頂或陽臺,居民可以用它給自己供電。
O-Wind 風力發電裝置在表面切割的通風口可以讓風從各個方向流入,使球體像地球儀一樣在一個軸上旋轉,并驅動發電機將能量轉換為電能。戴森自己也夸:「它可以在我們幾乎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利用能源——城市,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概念。」
2017 年的冠軍得主則是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幾個本科生,他們發明了一種低成本的惡性黑色素瘤的無創檢測裝置 The sKan。他們的發明基于癌細胞比正常組織細胞擁有更高代謝率的原理進行。
當皮膚區域迅速冷卻時,癌組織將以比非癌組織更快的速度重新獲得熱量。 The sKan 就會使用精確且便宜的溫度傳感器來定位吸收熱量更快的組織區域,這可以輔助醫生進行決策。
2016 年冠軍是 100% 可回收的自行車生態保護折疊頭盔 EcoHelmet;2015 年的冠軍是能在桌面上使用的電路板印刷機 Voltera V-One;2014 年則是一個能在惡劣環境中使用并持續供電的嬰兒保溫箱 MOM。
涉及的范圍和學科廣,做出來產品大部分已投入商用且獲得了專業機構的接納,這就是戴森設計大獎在過去幾年間挑出來的最佳設計。
戴森想要的設計:一個能解決問題的方案
戴森設計大獎將終極大獎頒給了怎樣的設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戴森這家公司對設計的看法。
Peter Gammack 在接受愛范兒專訪時就談到了他對創新的定義:
我認為創新應該落腳在「發明(invention)」上:創造出全新的東西,作為之后革新與改變的根基。對于作為工程師的我而言,最令我興奮的事,就是找到做一件事更優的方法,或是發現一個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新方式。
對現狀保持質疑,不斷探索做事的新方式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但也是我們作為工程師和設計師,要去完成的最重要的事情。發明是可怕的、充滿挑戰的、也是無止境的。
在戴森工作了多年的 Peter 希望這個比賽的參賽者能夠用新的方式解決已有的問題,而不是去優化已經存在的東西。選擇那些全新的解決方案,選擇那些能顛覆傳統的工程。
但不要把顛覆看作最重要的事,因為 Peter 給所有申請者的第一條建議就是:去解決一個真實的問題。而這也是戴森創始人評選最終的獲獎者時的首要標準。在他看來,好的發明是源自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更優方案的好奇,這也是戴森工程師們的一條核心理念。
戴森設計大獎的評委們認為好奇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是發明家們身上的另一關鍵特質,這些特質能夠將無形的創意變為有形的發明。但好奇心也可能會將設計師引向相同的問題,畢竟有的問題更容易被提出。因此在選擇了聚焦的問題后,參賽者最常見的問題是確保自己的解決方案是全新的。
比如去年的冠軍得主 Lucy Hughes——有什么東西替代幾十年才能完成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全世界有不少人都在思考同樣的問題,「但她通過其清晰有力的解決方案向我們證明了她創意的原創性。」盡管這個答案可能不只有魚廢再利用的一種解法,但 Lucy 的解法卻是全新的、原創的。
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問題則是商業價值。
除了證明項目的技術可行性,我們也好奇參賽作品的商業化可行性。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你也提供你在作品商業化方面的相關研究。
一次性塑料的生物可降解替代品 MarinaTex 在發明過程中就已經解決了商業化的問題,其最終成品 MarinaTex 比目前最常用于塑料袋的 LDPE(高壓低密度聚乙烯)具有更高的抗拉強度,這種低成本高質量的商品也因此具有了較大的商業化潛力。
而 2018 年的獲獎作品 O-Wind 風力發電裝置則是為一個全球性問題提出了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讓你在家就能生成清潔且可持續的能源。這個解決方案中蘊含的可能性,也讓它在賽后的商業化獲得了成功。
而戴森數碼馬達工程經理 Yvonne Tan 則認為在這些具體問題之外,發明家也必須有一些特質。一是了解作品的目標用戶和受眾,并能識別他們,因為他們才是「驗證解決方案的人」;二是敢于挑戰假設,三則是不放棄,成功有時候只差一點點。她自己也談到了戴森的邏輯:
我們的邏輯是通過知識來做產品,我們尊重知識。
以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
隨著環境問題在近些年成為了全社會的議題,戴森設計大獎也在今年首次增設了可持續發展獎。
事實上,戴森設計大獎前些年的獲獎作品本身就有不少關注全球環境問題的影子。生物可降解塑料、清潔能源……即使是一個可折疊的自行車頭盔的創新,也有生態友好的特性。
同時它們追求的生態友好并不代表對某一功能性的妥協。MarinaTex 的設計者就認為,自己的發明「表明了可持續的選擇不會犧牲質量」。MarinaTex 的大多數實驗是在 Lucy 的學生公寓廚房里進行的,這在某種程度上還代表了產品不需要精密的實驗室儀器進行輔助,低成本、更親民。
而令 Peter 印象最深的發明作品也是一個環保作品。他就對愛范兒表示,中國區 2018 年的冠軍作品 ORCA 小型水面環保船令他印象深刻。這個機器人可以自動清潔被污染的水道,參賽團隊在參賽時就已經開發出了原型機,展示機器人如何清理湖泊和河流中的污染。
▲大疆董事長李澤湘也投資了這一項目
在他看來,這些年輕的設計師確實做到了「設計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整個比賽中,他們更重視的也是設計師、工程師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問題本身。
近幾年的比賽中,戴森設計大獎也收到了越來越多著眼于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參賽作品,它們無論從原材料使用上還是從生產過程和解決方案上,都做到了可持續。Peter 認為它們的比賽對年輕的設計師而言是一個可以令他們的「解決方案」距離商業化更進一步的平臺。
如今,比以往更多的工程師們在關心,如何讓產品本身和設計過程更可持續和高效。
通過 2020 年增設的「可持續發展獎」,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和去年國際冠軍作品 MarinaTex 一樣,「以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的參賽作品,來解決我們面臨的社會及環境問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专访戴森全球设计与新技术副总裁:什么样的发明在他看来才是好作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小米13Pro天玑版怎么设置锁定应用 小
- 下一篇: i7-13700KF和锐龙7-780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