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618在京东花掉的钱,能在港股赚回来吗?
文/曲奇
來源:略大參考(ID:hyzibenlun)
多數投資者還來不及為錯失網易而懊惱,又可以摩拳擦掌沖向新戰場。考慮到現在正值 618 購物狂歡節,幸運的投資者沒準還能把在京東平臺花掉的錢,通過投資的方式賺回來。
2020 年,被廣為追捧的兩個低風險投資方式分別是——A股打新可轉債以及港股打新股。
進入 6 月,港股打新迎來一波高潮。6 月 11 日,網易港股二次上市還沒過去多久,6 月 18 日,港交所又要迎來京東赴港二次上市。
多數投資者還來不及為錯失網易而懊惱,又可以摩拳擦掌沖向新戰場。考慮到現在正值 618 購物狂歡節,幸運的投資者沒準還能把在京東平臺花掉的錢,通過投資的方式賺回來。
京東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代碼為 9618,發行價為 226 港元,扣除承銷費和發行費用后,預計募集資金約 298 億港元,6 月 18 日正式掛牌上市交易,有望創下 2020 年港股年內最大募資規模。
短短半個月內,網易、京東接連在香港上市,百度、攜程、新東方等公司也紛紛被傳出將啟動香港上市計劃。可以預見的是,在明星中概股的示范效應下,港交所接下來可能會迎來一波中概股回家熱潮——在美股市場摸不著道的中國投資者,終于不用再為看不懂英文而煩惱了。
1
網易打新每手賺 700,京東呢?
6 月 11 日網易在香港二次上市剛過去一周,港股又將迎來京東的二次上市。
巨頭回歸,投資者更關注能否參與到打新盛宴中。
港股打新不同于A股,A股有漲停板設置,上市首日出現破發的機率極低,而港股打新,卻有一定的破發風險存在。
4 月 23 日至 6 月 3 日期間,在港股新上市的 14 家公司中,首日跌破發行價的有 3 家,其余 11 家均以上漲收盤,其中 RITAMIX 首日漲幅達 176%。總體來看,港股打新只要選好標的,賺錢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對于網易、京東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公司,就更無需擔心港股打新的破發風險。投資者更多考慮的是,參與打新后能否中簽。
先看看網易的打新情況。
網易發行價 123 港元,面向機構投資者的國際發售部分獲得 14 倍認購,面向散戶投資者的公開發售部分獲得了 360.53 倍認購。上市首日,網易股價盤中一度上漲 9.9%,總市值突破 4600 億港元,首日收盤價 130 港元,較發行價上漲 5.7%,總市值 4458 億港元。按收盤價 130 港元計算,不計手續費,中簽者每手可賺 700 港元。
京東本次發行價 226 港元,據港媒報道,京東公開發售部分超 39 萬人認購,較網易多 2 萬人認購,盡管發行價高于網易,散戶對京東的認購熱情不減。按網易首日的走勢來推算,而且又恰逢京東 618 購物狂歡節的高潮期,京東首日表現值得期待。
打新之外,京東也是一個優質的投資標的。2019 年京東實現全年盈利,向市場證明了盈利能力,2020 年疫情初期,京東依靠強大的自營體系,證明了特殊時期的抗風險能力以及供應鏈的穩定性。
2020 年以來,美股市場波動極大,京東股價漲幅卻已經超過 70%。截至 6 月 16 日收盤,京東股價 60.98 美元,總市值 942 億美元。
2
京東走向盈利
2014 年 5 月,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時市值約 260 億美元,如今京東已經發展成一家市值 900 億美元上下的巨頭公司。
2014 年到 2019 年,京東凈收入從 1150 億元增長至 5769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 38.1%,遠超過行業平均增速。京東的收入結構主要分為產品銷售收入、服務及其他收入兩大類,兩種收入各有優勢。
產品銷售收入可以理解為京東自營商品收入,包括 3C 家電收入和一般商品收入,是京東打造品牌口碑和用戶體驗的基石。2019 年,產品銷售收入 5107 億元,同比增長 22.7%,在凈收入中占比 88.5%。
服務及其他收入又可分為平臺及廣告收入、物流及其他收入,主要靠京東為第三方賣家提供服務獲得收入。這塊業務相對自營業務來說,毛利率高、成長空間大,是京東毛利潤的主要貢獻者。2019 年,平臺服務收入 662 億元,同比增長 44.2%,在凈收入中占比達到 11.5%,而 2014 年平臺服務收入僅占 5.6%。
隨著平臺服務收入占比逐漸提高,京東毛利率穩步提高,從 2014 年的 11.6% 增長至 2019 年的 14.6%。
2019 年京東有一個關鍵詞是——盈利。
過去市場經常會有質疑京東盈利能力的聲音,去年京東做出了回應。2019 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凈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元人民幣,為 122 億元,凈利潤率 1.9%,皆為 6 年來最高。
盈利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是源于毛利率持續提升,提高平臺服務收入占比,另一方面是源于運營效率改善,控制成本釋放利潤空間。
京東的綜合費用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履約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這里面占大頭的是履約費用,包括采購、倉儲、配送、客戶服務和支付處理等費用。自建物流是京東與其他電商平臺最大的區別之一,在幫助京東樹立品牌形象的同時,自建物流也加重了京東的成本。
2007 年獲得首輪融資后,京東決定自建物流。這在當時是個具有爭議性的決定,因為物流投入大,賺的是辛苦錢,并不劃算。不過,在 2020 年公共衛生事件中,京東自建物流的供應鏈優勢凸顯,尤其是在疫情初期,京東物流以高效率撐起了城市的生命線。
京東在 2019 年的履約成本 370 億元,同比增長 15.6%,履約費用率 6.4%,相比 2018 年下降 0.5 個百分點。履約費用率的下降,表明京東的自建物流體系開始產生規模經濟效應。截至 2019 年末,京東物流在全國共運營了 700 多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面積在內,倉庫總面積約 1690 萬平方米。
履約費用外,京東其他費用也得到有效控制。2019 年,京東營銷費用為 222 億元,同比增長 15.6%,行政費用為 54.9 億元,同比增長 5.8%,研發費用為 146 億元,同比增長 20.7%,均低于 24.9% 凈收入增速。
2019 年京東綜合費用率為 13.8%,比 2018 年的 14.8% 下降了 1 個百分點。
通過開源和節流,京東在 2019 年實現了全年盈利。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京東可以成為港股市場上的“香餑餑”。
3
示范效應下的回歸加速
其實,從京東賬面來看,京東并不是一家缺錢的公司,2019 年京東持續經營產生的自由現金流近 195 億元;截至 2019 年末,公司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受限制現金合計近 400 億元,較年初增加了 25 億元。
那么,手有余糧的京東赴港二次上市又是為了什么呢?
首先是條件允許了,以前阿里巴巴因為同股不同權的股權結構,無法在香港上市。2018 年 4 月,港交所進行了近年來最大的改革,首次允許了同股不同權、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尋求在港進行二次上市的大中華地區和國際公司來港上市。改革后,美團、小米接連在香港上市,港交所也迎來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的回歸。
不過,港交所針對赴港二次上市的公司也設置了一些門檻,可保留現行 VIE 結構及不同投票權架構,但需達到以下要求:市值大于 400 億港幣;或市值大于 100 億港幣且最近 1 個財年盈利不少于 10 億港幣;2017 年 12 月 15 日前在合資格交易所上市。目前符合條件的中概股僅有 20 余家。
去年阿里巴巴回歸后,中概股并沒有密集的被傳出將赴港上市。但隨著今年瑞幸自認造假,導致中概股形象整體受損,5 月美國參議院全票通過了一份《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在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
該法案的核心是,如果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因證券發行人采用了不受 PCAOB 監管的外國會計師事務所而無法審計特定報告,則證券發行人必須作出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控制的證明;如果 PCAOB 連續三年無法審查發行人的會計師事務所,則該股票將被禁止在全美交易所交易。PCAOB 數據顯示,其無法審計財務數據的公司中,超過 95% 聘用了中國的審計公司。
網易、京東的招股書中均提到,如果《法案》正式通過,美股價格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甚至可能被退市。目前《法案》僅是草案,離正式立法尚有一段距離,但《法案》的公布加大了中概股的風險因素,中概股需要 Plan B,為日后可能日益趨嚴的監管政策做好準備,港股上市是一個方案。
而且長期以來,中概股整體一直飽受美國市場偏見,因監管缺失,中概股經常是海外做空機構重點研究的對象,即便如新東方一樣,做空報告最終被證偽,也會在一定時間內對公司形象產生不利影響。而且海外投資者對中概股缺乏更深入的了解,除了阿里、京東等少數巨頭公司能獲得合理估值外,更多的中概股估值偏低。
而香港市場能給予公司比美股更高的估值,中概股在香港二次上市有利于市場對公司進行價值重估。此外,香港市場離本土更近,有利于內地投資者對京東、網易等公司進行投資,也能幫助公司降低美國政府層面對中概股打擊的風險因素。
除了上述避險因素,對企業自身來說,一個新的融資渠道可以改善企業現金流,合理調配資金。對京東而言,可以將更多的資金進行研發投入,提升用戶體驗,抓住 5G、云計算等“新基建“的發展機遇。
根據恒指公司的新規定,未來京東還有機會被納入恒生指數,這無疑會提升京東等新經濟公司的流動性,進而帶來價值重估。
2020 年,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出現下滑,中美關系持續緊張,在如今的時點,京東回港二次上市,也會為其他公司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
港交所已經打開大門,中概股回歸潮洶涌而至。對港交所、公司,是共贏;對投資者,則是一次又一次從時代獲取紅利的機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你618在京东花掉的钱,能在港股赚回来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你是不是我哥是什么歌呢?
- 下一篇: 3615亿韩币等于多少人民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