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程序员公开退休,又一搭车大厂的“成功学广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鋒科技
早在知乎還是互聯網人珍藏的實名制知識交流寶地的時候,“如何實現財富自由?”就已經是常被提起的議題。賺到足夠多的錢,以至于不用為每一筆消費計算,還能不斷“錢生錢”讓自己不用為收入工作。這樣的浪漫生活讓無數人憧憬,但也遙不可及。
一位公開宣布退休的 28 歲前字節跳動工程師,喚醒了知乎網友們對財富自由的集體記憶。尚未明確的巨額資產、離開工作自由追尋人生目標、尚處青年階段的 90 后......多個標簽集于一身的他,在短短數小時內就吸引了近千條回答。
這位名叫郭宇的前工程師,究竟在職業生涯中做了哪些事情,才讓他有資本有底氣離開許多人所向往的字節跳動,遠赴日本開始自己的人生?
資產千萬的 90 后前工程師
郭宇所公開的近期生活,恐怕會讓不少仍在寫字樓間忙碌于工作、看不到事業前進方向的同齡人感嘆一聲“羨慕嫉妒恨”。
個人微博里分享的日常基本是這樣:奔著 100 萬公里飛行進度,在日本各地溫泉旅館入住打卡;開著價值數百萬人民幣的新車,在一處接一處的旅游景點觀光;分享自己在日本投資不動產的心得,聊聊轉行旅游業的野心。
只有提及互聯網公司股票變化時,他才恢復了人們認知中,擁有近十年互聯網工作經歷后更應具備的模樣:對公司的動向和歷史如數家珍,對研發技術流露熱情。
定期出國旅行、持有互聯網公司股票,對大部分互聯網人來說稀松平常,較高收入水平讓這些事并不少見。但郭宇在資產層面的豐沃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光是公開的三處全額購入日本房產,以及先后購買的保時捷 718 和賓利歐陸 GT,就超過了人民幣一千萬元。
即使是百萬年薪放到互聯網行業都不算新聞的今天,這等資產規模還是會引來外界的非議——實在不像是單純的軟件開發工作能獲取的收入。面對這些是否是“富二代”身份等猜測,郭宇直截了當地做了否認:
我父親走了也快四年了,家父一生清貧,省吃儉用,因腦疾數次入院,我母親近十年來籌措治療費用,一人工作撐起整個家。
實話說我并不必要向傻逼網友解釋什么,我反倒希望他在天之靈,能看到我開開心心開敞篷跑車上班,生活快樂自由,無拘無束。
也就是說,郭宇的收入全部來自于個人奮斗,不幸運的家庭反而是索取的一方。
個人的成功?更像是字節跳動的成功
然而千萬資產也不像是他本職薪資所能覆蓋的:信息顯示,他之前是在字節跳動供職五年的資深技術專家,以當前各互聯網企業公開的 50k~70k 同級別崗位薪資計算,年收入也在百萬以內遠不及千萬。
更為外界所認同的說法是,他的主要資產其實是炒股投資、字節跳動期權回購所得。正如他曬出的 2019 年收入分析圖,工資僅占到了當年總收入的9%,九成以上收入都是其他來源貢獻。倒推過去所得的近千萬規模,也能與資產價值對應。
狂奔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給郭宇帶去了遠超期望的回報。微博公開分享顯示,他以不等的規模持有著騰訊、阿里巴巴、美團點評、蔚來、小米等中國互聯網公司股票,這些公司大都在郭宇進入股市的 2013 年之后,出現了翻倍甚至是數倍增長。
如果只是按收入中的可支配部分進行計算,數百萬元人民幣級別的投資回報,還不能與資產所對應。真正讓他能在 28 歲就宣布從互聯網行業退休的,更有可能是在他進入后五年間發生飛速增長的字節跳動期權。
同樣是 30 歲轉行、從通信來到互聯網行業的岳京杭,在知乎上分析稱,如果郭宇在阿里巴巴的 3 年工作經驗被承認,他 2014 年進入字節跳動時或分配了約 50 萬人民幣的期權。而在字節跳動估值從B輪的 6000 萬美元、C輪的 5 億美元增長至 1000 億美元的今天,他所持有的期權價值有可能來到了 5000 萬人民幣至 4 億人民幣的規模。
郭宇到底獲得了多少字節跳動期權,而后又如何將這些價值倍增的權益兌換成資產?我們不得而知。不過鋒科技可以從他的只言片語中感受到,這批公司期權給他帶來了實際金額和人生理念上的雙重收益:
最近幾年感觸很深的一個體驗:
創業或投資任何東西都比不上長期持有字節跳動的期權/股票。
......人生就是不斷做出選擇,然后花上一輩子的時間為此驕傲或者感到惋惜。幸運的是,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主動選擇何時開始,不幸的是,我們太容易沖動選擇重新開始。
公開宣布進入退休狀態的郭宇,除了仍在進行股票和不動產投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他的日本溫泉旅游項目上。微博上看到的一張張溫泉照,既是個人興趣也是他表示要用未來幾十年人生持續投入的事業。他分享出來的退休生活,正像是我們曾希望自己所變成的模樣。
普通家庭出身,獲得大廠期權參與股市投資,而后獲取大量收入。對于默默奮斗的個體而言,郭宇展現出來的種種光鮮仿佛并不那么遙不可及,更像是近在咫尺的綠洲,只要再咬咬牙總能堅持到那一刻。
那么,我們真的可以復制他的成功嗎?
為什么要強調“上對車”?
在如今“碩博遍地走”的互聯網企業,郭宇的教育經歷并不算特別出眾,他在暨南大學本科就讀的是政治與行政專業,僅僅依靠高考后個人建站興趣打開了編程學習的大門。
后續經歷把他送上了與眾不同的道路上,沒能在大二時期進入騰訊實習的他,在大三拿到了支付寶實習 offer,積攢了從 2011 年到 2013 年的支付寶就職履歷。而后他來到北京,意外隨創業公司一同加入字節跳動,然后開始了讓許多人艷羨的資產增值過程。
字節跳動近五年的故事為外界熟知,今日頭條成為國民級應用并將個性化信息流推廣開來,而后孵化了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懂車帝等應用,還打造了不亞于抖音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大爆款,商業化表現也頗為驚人,超 1400 億元年收入將估值推到了 1000 億美金級別。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或許是頗為形象的比喻,字節跳動的整體增長,也給早期進入或是提供了重大貢獻的員工資產飛速增長的機會。因此我們也更愿意相信,以夸張曲線不斷攀升的期權價值,正是這位“英年退休”的年輕人的最大資本。
抓住“獨角獸”是投資人最感興趣的事情,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孫正義與阿里巴巴帶來的巨額回報。公司的增速對于普通人來說同樣重要,就好比“上車”這個被互聯網從業者用來形容進入了飛速發展公司的詞語,公司和個人在工作上的努力亦是相輔相成,進入對的公司仿佛就成了大半。
現在往回望去,郭宇過去的經歷似乎都只是達到這一步的跳板,但若是沒有跳板提供支持,也無從達到如今的高度。相較于公司的巨大變化,個人的選擇似乎就沒那么重要,但對于個體而言又十分關鍵,因而才在相加之下造就了知乎的又一個“神話”。
僅僅幾年前,字節跳動還沒有在商業化道路上像今天那般耀眼的時候,一些同事選擇離開去擁抱他們認為更優質的機會,而郭宇篤定了在字節跳動繼續工作的想法。這之間的決定和結果是否能用“成敗”而言,我們不敢下定論,只是郭宇隱隱約約做過表態:“突然回想起來,感覺有些唏噓。”
我們能模仿的可能就只有努力了,雖說不過是又一碗雞湯,對于個體而言已經是上限。之前那些制造了數百位富翁的上市公司、脫穎而出的獨角獸,都同樣由努力的個體所組成,繁榮的移動互聯網也離不開努力,以及一個個事前難以評估的抉擇。
就如同郭宇在微博中歷歷回顧的互聯網增長機會,從 2012 年興起的山寨機預裝游戲,到 2013 年的創業熱潮,再到 2015 年時選擇從字節跳動出走的員工。只有在事后回顧時,才能知道自己做的是不是一個“好選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8岁程序员公开退休,又一搭车大厂的“成功学广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沙漠的沙子为什么不能用于建筑用(沙漠的沙
 - 下一篇: 山高水长水墨画是谁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