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怎么做好吃呢?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豆制品怎么做好吃呢?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用料主料素雞適量調料食鹽適量醬油適量蔥少許姜少許料酒少許白糖適量高湯適量五香粉少許紅燒素雞的做法1.將素雞用鹽水浸泡一下,去除堿水味道,擦干2.大火兩面煎脆,最好用不粘鍋,素雞比較沾鍋。3.重新起鍋,蔥姜爆香后加入醬油,料酒,糖,高湯等,沸騰后放入素雞,灑少許五香粉4.轉中小火,燒煮入味,約10分鐘。
豆制品泡開以后,可以炒菜,也可以腌制成咸菜,還可以燉菜放到里面。有很多種吃法。
有水泡泡,炒著吃。像腐竹一樣吃
豆腐的制作方法:豆腐是怎樣做成的呢?把黃豆浸在水里,泡脹變軟后,在石磨盤里磨成豆漿,再濾去豆渣,煮開。這時候,黃豆里的蛋白質團粒被水簇擁著不停地運動,仿佛在豆漿桶里跳起了集體舞,聚不到一塊兒,形成了"膠體"溶液。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鹵。點鹵用鹽鹵或石膏,鹽鹵主要含氯化鎂,石膏是硫酸鈣,它們能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塊兒,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再擠出水分,豆腐腦就變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腦就是凝聚的豆類蛋白質。我們喝豆漿,有時就在重復這個豆腐制作過程哩。有人愛喝甜漿。往豆漿里加一匙白糖,豆漿沒有什么變化。有人愛喝咸漿。在豆漿里倒些醬油或者加點鹽,不多會兒,碗里就出現了白花花的豆腐腦。醬油里有鹽,鹽和鹽鹵性質相近,也能破壞豆漿的膠體狀態,使蛋白質凝聚。這不和做豆腐的情形一樣嗎? 豆漿點鹵,出現豆腐腦。豆腐腦濾去水,變成豆腐。將豆腐壓緊,再榨干去些水,就成了豆腐干。原來,豆漿、豆腐腦、豆腐、豆腐干,都是豆類蛋白質,只不過含的水有多有少罷了。牛奶和豆漿差不多,也是膠體溶液。在新鮮的牛奶里,酪素,也就是蛋白質包裹著奶油,在水里分散開來,不停地運動礦所以,牛奶總是均勻的乳白色液體。讓牛奶發酵,做成酸牛奶,酪素就聚集攏來,凝結成塊,象豆腐腦似的。 豆腐美食的幾種做法: 1、煎肉片豆腐卷 1)把豆腐切成薄片,長度跟涮肉片的寬度一致,寬度則和一片口香糖寬度差不多。 2)最好是用豬肉片或牛肉片做這道菜。把肉片平鋪在案板上,把豆腐片放在肉片的一端,然后,用肉片卷起豆腐。 3)把卷好的豆腐卷都擺到淺盤子上,在上面澆上生抽醬油、料酒、少許淀粉和少許白糖調好的汁,腌10-15分鐘。腌制過程中要翻一次面。 4)煎鍋里熱少許油,把腌好的豆腐卷擺放進去,小火慢慢煎至豆腐卷的兩面都成漂亮的金黃色,盛出擺盤即可。 2、釀三角豆腐 1)盒豆腐切成4個大小相等的方形豆腐塊兒。取一塊兒,沿著對角線切開,得到2個三角形。將三角形立起來,底邊接觸案板,豎切三刀,就切出4片厚薄相等的小三角塊兒了。 2)在一片三角形的豆腐上,抹上拌好的蝦肉餡,上面蓋上另一片豆腐,然后,再抹上一層肉餡兒,再一層豆腐,四片豆腐為一組,之間夾上三層肉餡兒。 3)把豆腐放入蒸鍋蒸熟。 4)用蒸豆腐流出的汁水,加一些辣醬,拌勻,澆在釀好的豆腐上,撒熟芝麻。 3、蝦皮鍋塌豆腐 1)雞湯半碗、料酒一匙、鹽適量、香油少許調成味汁,加入洗凈的蝦皮。蔥末、姜末備用。 2)雞蛋打散成蛋液,另取一只盤子放入面粉。 3)豆腐切片后,先沾上面粉,然后再裹上蛋液。 4)把沾了面粉和蛋液的豆腐片雙面都煎成金黃色。 5)豆腐煎好之后,在鍋里擺好,調味汁澆在豆腐上,撒上蔥姜末,中小火,塌至汁盡豆腐入味就好啦。 4、金果綠葉 1)肉餡中加入一個生雞蛋,以及洋蔥碎、生抽醬油,鹽,糖,料酒,白胡椒粉,香油,把肉末順著一個方向用筷子攪打勻。 2)把肉餡兒填入油豆腐里。 3)鍋里熱一點點油,把油豆腐塞了肉餡兒的一面緊貼鍋面,中小火煎一至肉餡兒金黃。 4)把肉餡兒的一面翻到上面,取一小碗雞湯,加一點醬油,糖,攪勻之后,倒入鍋里。 5)轉小火,慢慢把湯汁燜干,使油豆腐入味。同時準備一些生菜葉子,把燜好的每一塊豆腐塞肉放入一片生菜葉子里,裝盤就好了。 5、韓式牛肉豆腐湯 1)牛肉一小塊,切薄片,用生抽醬油腌上。嫩豆腐一盒切成大塊兒。 2)鍋加熱,倒入香油,油溫熱的時候,倒入牛肉片,翻炒變色。加3杯水和2大匙料酒,蓋上鍋蓋,燒開。用勺子撇去浮沫。 3)放入豆腐和一把干的裙帶菜,也可以用切成小片的海帶代替。再加一點點鹽、胡椒粉和糖,蓋上蓋子,燒開后,轉中小火,煮5分鐘。 4)湯盛出時撒上點兒炒好的芝麻 腐竹的制作方法: 腐竹適于久放,但應放在干燥通風之處。過伏天的腐竹,要經陽光曬、涼風吹數次即可。 工藝流程 選豆→去皮→泡豆→磨漿→甩漿→煮漿→濾漿→提取腐竹→烘干→包裝 制作方法 1.選豆去皮。選擇顆粒飽滿的黃豆為宜,篩去灰塵雜質。將選好的黃豆,用脫皮機粉碎去皮,外皮吹凈。去皮是為了保證色澤黃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2.泡豆。將去皮的黃豆用清水浸泡,根據季節,氣溫決定泡豆時間:春秋泡4~5小時,冬季7~8小時為宜。水和豆的比例為1∶2.5,手捏泡豆鼓漲發硬,不松軟為合適。 3.磨漿甩漿。用石磨或鋼磨磨漿均可,從磨漿到過濾用水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漿汁。采用甩干機過濾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無漿水為標準。 4.煮漿濾漿。漿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內,用蒸汽吹漿,加熱到100~110℃即可。漿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篩床,再進行1次熟漿過濾,除去雜質,提高質量。 5.提取腐竹。熟漿過濾后流入腐竹鍋內,加熱到60~70℃左右,約10~15分鐘就可起一層油質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將薄膜從中間輕輕劃開,分成兩片,分別提取。提取時用手旋轉成柱形,掛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6.烘干包裝。把掛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順序排列起來。烘干房溫度達50~60℃,經過4~7小時,待腐竹表面呈黃白色、明亮透光即成。 關于腐竹的食譜: 1、鮮蘑腐竹 【原料】:鮮蘑150克,腐竹150克,花生油50克,精鹽7克,味精2克,料酒5克, 雞湯200克,姜2克,水淀粉10克。 【制法】:1.干腐竹放入盆內用冷水泡上,壓一重物,泡發5小時,待脹發后, 切成3厘米長的段,鮮蘑洗凈,撒成小塊。 2.炒鍋上火,放清水燒開,下入腐竹、鮮蘑,開鍋后撈出待用。 3.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入姜末略炸一下,加入料酒、雞湯、精鹽、調好味, 投入腐竹、煨入味后,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裝盤即成。 2、芹菜拌腐竹 主料: 芹菜300克,水發腐竹200克,香油20克,醬油10克、精鹽6克、味精2克、米醋10克。 制作方法: 1.將芹菜擇洗干凈、去掉葉,入開水中燙一下,再用涼水沖涼,切絲,裝盤。腐竹切成絲,碼在芹菜上。 2.味精事先用開水化開,同醬油、精鹽、米醋一起澆在腐竹菜上,再加香油拌勻即成。 3、腐竹銀芽黑木耳 ·配 料: 腐竹150克,綠豆芽、水發黑木耳各100克,花生油20克,香油、鹽各5克,味精2克,水淀粉15克,姜10克,黃豆芽湯200克。 ·特 色: 此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鐵、鋅、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具有補氣健胃、潤燥、利水消腫,可治療高血壓 ·操 作: 1、 腐竹放在盆內,倒入開水蓋嚴,浸泡至無硬心時撈出,切成3-4厘米長的段。 2、 姜洗凈,切成末;綠豆芽擇洗干凈,放開水內氽一下撈出;黑木耳擇洗干凈,將大朵撕成小朵,也可在開水中過一下撈出。 3、 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姜末略炸,放入綠豆芽、黑木耳煸炒幾下,加黃豆芽湯、精鹽、味精,倒入腐竹,用小火慢燒3分鐘,轉大火收汁,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盛入盤內即成。 4、腐竹燒肉 原料: 瘦豬肉750克,腐竹300克。 配 料: 醬油200克,精鹽7克,料酒10克,蔥30克,姜15克,大料5瓣,水淀粉60克,植物油2公斤(實耗75克)。 制 法: ①將肉切成2厘米見方、1厘米厚了塊,放入盆內加少許醬油腌2分鐘,投入九成熱的油內炸成金黃色撈出;蔥切小段;姜切片;腐竹放入盆內,加入 涼水泡5小時使之發透,切成1.5厘米長的小段待用。 ②將肉放入鍋內,加入水(以漫過肉為度)、醬油、精鹽、料酒、大料、蔥段、姜片,待開鍋后,轉微火燜至八成爛時,加入腐竹同燒入味,勾芡即成。 特 點: 豬肉酥爛,腐竹韌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色金黃。 制作關鍵: 肉要燒爛,腐竹要發透燒爛再食用。待肉開鍋后,要用微火,為使肉易爛,待肉快爛時再加鹽。腐竹必須用涼水泡,這樣可使腐竹整潔美觀,如用熱水泡,會使發好的腐竹發爛,不利索。 歧義:狂熱熱愛武林外傳的發燒友。出處:大嘴說:平谷一點紅那集大嘴說他是一點紅的粉絲,老白就駁上了一句:你還腐竹呢~~~~所以武林的fans就叫腐竹~
可以做小抄豆干。 制作方法: 主料:豆干 (適量) 調料:油 (適量) 精鹽 (適量) 紅椒 (適量) 韭菜苔 (適量) 味極鮮醬油 (適量) 生姜 (適量) 廚具:炒鍋 做法: 1豆干洗凈后切薄片。 2韭菜苔擇洗干凈后切5公分左右的段。 3紅椒洗凈剖開,去筋切細絲。 4鍋里油熱后,放入姜絲爆香。 5倒入豆干絲,紅椒絲,翻炒至豆干絲變軟。 6撒少許精鹽。 7倒入一湯匙味極鮮醬油,炒勻。 8倒入韭菜苔段,炒軟即可。
到做”豆腐”那看看!
豆制品泡開以后,可以炒菜,也可以腌制成咸菜,還可以燉菜放到里面。有很多種吃法。
有水泡泡,炒著吃。像腐竹一樣吃
豆腐的制作方法:豆腐是怎樣做成的呢?把黃豆浸在水里,泡脹變軟后,在石磨盤里磨成豆漿,再濾去豆渣,煮開。這時候,黃豆里的蛋白質團粒被水簇擁著不停地運動,仿佛在豆漿桶里跳起了集體舞,聚不到一塊兒,形成了"膠體"溶液。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鹵。點鹵用鹽鹵或石膏,鹽鹵主要含氯化鎂,石膏是硫酸鈣,它們能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塊兒,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再擠出水分,豆腐腦就變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腦就是凝聚的豆類蛋白質。我們喝豆漿,有時就在重復這個豆腐制作過程哩。有人愛喝甜漿。往豆漿里加一匙白糖,豆漿沒有什么變化。有人愛喝咸漿。在豆漿里倒些醬油或者加點鹽,不多會兒,碗里就出現了白花花的豆腐腦。醬油里有鹽,鹽和鹽鹵性質相近,也能破壞豆漿的膠體狀態,使蛋白質凝聚。這不和做豆腐的情形一樣嗎? 豆漿點鹵,出現豆腐腦。豆腐腦濾去水,變成豆腐。將豆腐壓緊,再榨干去些水,就成了豆腐干。原來,豆漿、豆腐腦、豆腐、豆腐干,都是豆類蛋白質,只不過含的水有多有少罷了。牛奶和豆漿差不多,也是膠體溶液。在新鮮的牛奶里,酪素,也就是蛋白質包裹著奶油,在水里分散開來,不停地運動礦所以,牛奶總是均勻的乳白色液體。讓牛奶發酵,做成酸牛奶,酪素就聚集攏來,凝結成塊,象豆腐腦似的。 豆腐美食的幾種做法: 1、煎肉片豆腐卷 1)把豆腐切成薄片,長度跟涮肉片的寬度一致,寬度則和一片口香糖寬度差不多。 2)最好是用豬肉片或牛肉片做這道菜。把肉片平鋪在案板上,把豆腐片放在肉片的一端,然后,用肉片卷起豆腐。 3)把卷好的豆腐卷都擺到淺盤子上,在上面澆上生抽醬油、料酒、少許淀粉和少許白糖調好的汁,腌10-15分鐘。腌制過程中要翻一次面。 4)煎鍋里熱少許油,把腌好的豆腐卷擺放進去,小火慢慢煎至豆腐卷的兩面都成漂亮的金黃色,盛出擺盤即可。 2、釀三角豆腐 1)盒豆腐切成4個大小相等的方形豆腐塊兒。取一塊兒,沿著對角線切開,得到2個三角形。將三角形立起來,底邊接觸案板,豎切三刀,就切出4片厚薄相等的小三角塊兒了。 2)在一片三角形的豆腐上,抹上拌好的蝦肉餡,上面蓋上另一片豆腐,然后,再抹上一層肉餡兒,再一層豆腐,四片豆腐為一組,之間夾上三層肉餡兒。 3)把豆腐放入蒸鍋蒸熟。 4)用蒸豆腐流出的汁水,加一些辣醬,拌勻,澆在釀好的豆腐上,撒熟芝麻。 3、蝦皮鍋塌豆腐 1)雞湯半碗、料酒一匙、鹽適量、香油少許調成味汁,加入洗凈的蝦皮。蔥末、姜末備用。 2)雞蛋打散成蛋液,另取一只盤子放入面粉。 3)豆腐切片后,先沾上面粉,然后再裹上蛋液。 4)把沾了面粉和蛋液的豆腐片雙面都煎成金黃色。 5)豆腐煎好之后,在鍋里擺好,調味汁澆在豆腐上,撒上蔥姜末,中小火,塌至汁盡豆腐入味就好啦。 4、金果綠葉 1)肉餡中加入一個生雞蛋,以及洋蔥碎、生抽醬油,鹽,糖,料酒,白胡椒粉,香油,把肉末順著一個方向用筷子攪打勻。 2)把肉餡兒填入油豆腐里。 3)鍋里熱一點點油,把油豆腐塞了肉餡兒的一面緊貼鍋面,中小火煎一至肉餡兒金黃。 4)把肉餡兒的一面翻到上面,取一小碗雞湯,加一點醬油,糖,攪勻之后,倒入鍋里。 5)轉小火,慢慢把湯汁燜干,使油豆腐入味。同時準備一些生菜葉子,把燜好的每一塊豆腐塞肉放入一片生菜葉子里,裝盤就好了。 5、韓式牛肉豆腐湯 1)牛肉一小塊,切薄片,用生抽醬油腌上。嫩豆腐一盒切成大塊兒。 2)鍋加熱,倒入香油,油溫熱的時候,倒入牛肉片,翻炒變色。加3杯水和2大匙料酒,蓋上鍋蓋,燒開。用勺子撇去浮沫。 3)放入豆腐和一把干的裙帶菜,也可以用切成小片的海帶代替。再加一點點鹽、胡椒粉和糖,蓋上蓋子,燒開后,轉中小火,煮5分鐘。 4)湯盛出時撒上點兒炒好的芝麻 腐竹的制作方法: 腐竹適于久放,但應放在干燥通風之處。過伏天的腐竹,要經陽光曬、涼風吹數次即可。 工藝流程 選豆→去皮→泡豆→磨漿→甩漿→煮漿→濾漿→提取腐竹→烘干→包裝 制作方法 1.選豆去皮。選擇顆粒飽滿的黃豆為宜,篩去灰塵雜質。將選好的黃豆,用脫皮機粉碎去皮,外皮吹凈。去皮是為了保證色澤黃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2.泡豆。將去皮的黃豆用清水浸泡,根據季節,氣溫決定泡豆時間:春秋泡4~5小時,冬季7~8小時為宜。水和豆的比例為1∶2.5,手捏泡豆鼓漲發硬,不松軟為合適。 3.磨漿甩漿。用石磨或鋼磨磨漿均可,從磨漿到過濾用水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漿汁。采用甩干機過濾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無漿水為標準。 4.煮漿濾漿。漿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內,用蒸汽吹漿,加熱到100~110℃即可。漿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篩床,再進行1次熟漿過濾,除去雜質,提高質量。 5.提取腐竹。熟漿過濾后流入腐竹鍋內,加熱到60~70℃左右,約10~15分鐘就可起一層油質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將薄膜從中間輕輕劃開,分成兩片,分別提取。提取時用手旋轉成柱形,掛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6.烘干包裝。把掛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順序排列起來。烘干房溫度達50~60℃,經過4~7小時,待腐竹表面呈黃白色、明亮透光即成。 關于腐竹的食譜: 1、鮮蘑腐竹 【原料】:鮮蘑150克,腐竹150克,花生油50克,精鹽7克,味精2克,料酒5克, 雞湯200克,姜2克,水淀粉10克。 【制法】:1.干腐竹放入盆內用冷水泡上,壓一重物,泡發5小時,待脹發后, 切成3厘米長的段,鮮蘑洗凈,撒成小塊。 2.炒鍋上火,放清水燒開,下入腐竹、鮮蘑,開鍋后撈出待用。 3.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入姜末略炸一下,加入料酒、雞湯、精鹽、調好味, 投入腐竹、煨入味后,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裝盤即成。 2、芹菜拌腐竹 主料: 芹菜300克,水發腐竹200克,香油20克,醬油10克、精鹽6克、味精2克、米醋10克。 制作方法: 1.將芹菜擇洗干凈、去掉葉,入開水中燙一下,再用涼水沖涼,切絲,裝盤。腐竹切成絲,碼在芹菜上。 2.味精事先用開水化開,同醬油、精鹽、米醋一起澆在腐竹菜上,再加香油拌勻即成。 3、腐竹銀芽黑木耳 ·配 料: 腐竹150克,綠豆芽、水發黑木耳各100克,花生油20克,香油、鹽各5克,味精2克,水淀粉15克,姜10克,黃豆芽湯200克。 ·特 色: 此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鐵、鋅、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具有補氣健胃、潤燥、利水消腫,可治療高血壓 ·操 作: 1、 腐竹放在盆內,倒入開水蓋嚴,浸泡至無硬心時撈出,切成3-4厘米長的段。 2、 姜洗凈,切成末;綠豆芽擇洗干凈,放開水內氽一下撈出;黑木耳擇洗干凈,將大朵撕成小朵,也可在開水中過一下撈出。 3、 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姜末略炸,放入綠豆芽、黑木耳煸炒幾下,加黃豆芽湯、精鹽、味精,倒入腐竹,用小火慢燒3分鐘,轉大火收汁,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盛入盤內即成。 4、腐竹燒肉 原料: 瘦豬肉750克,腐竹300克。 配 料: 醬油200克,精鹽7克,料酒10克,蔥30克,姜15克,大料5瓣,水淀粉60克,植物油2公斤(實耗75克)。 制 法: ①將肉切成2厘米見方、1厘米厚了塊,放入盆內加少許醬油腌2分鐘,投入九成熱的油內炸成金黃色撈出;蔥切小段;姜切片;腐竹放入盆內,加入 涼水泡5小時使之發透,切成1.5厘米長的小段待用。 ②將肉放入鍋內,加入水(以漫過肉為度)、醬油、精鹽、料酒、大料、蔥段、姜片,待開鍋后,轉微火燜至八成爛時,加入腐竹同燒入味,勾芡即成。 特 點: 豬肉酥爛,腐竹韌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色金黃。 制作關鍵: 肉要燒爛,腐竹要發透燒爛再食用。待肉開鍋后,要用微火,為使肉易爛,待肉快爛時再加鹽。腐竹必須用涼水泡,這樣可使腐竹整潔美觀,如用熱水泡,會使發好的腐竹發爛,不利索。 歧義:狂熱熱愛武林外傳的發燒友。出處:大嘴說:平谷一點紅那集大嘴說他是一點紅的粉絲,老白就駁上了一句:你還腐竹呢~~~~所以武林的fans就叫腐竹~
可以做小抄豆干。 制作方法: 主料:豆干 (適量) 調料:油 (適量) 精鹽 (適量) 紅椒 (適量) 韭菜苔 (適量) 味極鮮醬油 (適量) 生姜 (適量) 廚具:炒鍋 做法: 1豆干洗凈后切薄片。 2韭菜苔擇洗干凈后切5公分左右的段。 3紅椒洗凈剖開,去筋切細絲。 4鍋里油熱后,放入姜絲爆香。 5倒入豆干絲,紅椒絲,翻炒至豆干絲變軟。 6撒少許精鹽。 7倒入一湯匙味極鮮醬油,炒勻。 8倒入韭菜苔段,炒軟即可。
到做”豆腐”那看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豆制品怎么做好吃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什么是机制木炭呢??
- 下一篇: 80后农民工的未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