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流量大增 巨头搅动教育风云
文/夏曉茜
來源:資本偵探
原標題:巨頭攪動教育風云
今年對教育行業而言是尤為特殊的一年:線上教育流量大增,線下機構遲遲無法開門,行業淘汰賽正在進行中。
行業洗牌時,能否獲得資本加持更加考驗公司自身實力。
據統計,2020 年前四個月,教育領域共發生了 70 起融資事件。相比于 2019 年同期的 132 起,數量降愈四成;金額方面,今年前四個月,共計完成 129.21 億元融資,去年同期為 126.45 億元。
可以看出,即便融資數量腰斬,但總體融資金額仍略高于去年同期。
資金向頭部玩家集中的趨勢非常明顯。
同時,向教育賽道加注的玩家也越來越趨于頭部:投資方中,既有教育領域上市公司,如有道投資分貝工場;也不乏跨界巨頭的身影,如騰訊持續投資猿輔導、還參投了大米網校。
面對熱度升溫的教育,許多此前看似與教育交集不深的巨頭也開始涉足:58 同城看好職業教育,投資奈學教育天使輪;快手投資火花思維。
其中,快手布局教育業務的動作尤為明顯:就在 5 月 26 日,據 36 氪消息,前 58 集團副總裁彭佳曈已入職快手,職位為 CEO 業務助理。一位接近彭佳曈的人士表示,彭佳曈或將負責快手的教育業務線,與現有的教育內容是兩碼事。
巨頭們爭相用投資和自營的方式進場,是因為看好教育行業的發展前景。
德勤報告顯示,預期至 2020 年,民辦教育的總體規模將達到 3.36 萬億元,至 2025 年,這一數字將接近 5 萬億元,并實現 10.8% 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但目前教育市場尚且分散,新東方、好未來兩傳統教育巨頭一共占不到 10% 的行業份額,賽道存在著巨大潛力。
動輒上億元的融資并不少見,進一步加劇了教育行業競爭。目前,傳統教育巨頭、互聯網大公司、地產公司在分食大蛋糕,有的手握流量,有的資金充裕。而站在今年這個教育行業的關鍵節點上,復盤跨界巨頭的動作,也能看到行業變化趨勢。
巨頭花錢卡位
在教育領域布局,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巨頭的路徑包括投資教育項目和自己孵化教育產品。
2013 年,騰訊上線“教育精品課”,在 QQ2013 正式版中增加了 PPT 等教育相關功能。2014 年 4 月,騰訊推出在線課程的分發平臺騰訊課堂,為 QQ 用戶提供語言學習、技能培訓、考證考級等方面的課程培訓,騰訊也為 QQ 群開通了在線支付功能。截至 2019 年 3 月,騰訊課堂累計服務 3 億用戶。2017 年,推出“騰訊微校”,是以微信校園卡和騰訊校園碼為核心的數字校園整體解決方案。
2019 年 5 月,騰訊正式發布了騰訊教育大品牌,面向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以及教育機構,提供連接、管理、系統等服務。業務版圖涉及騰訊教育、騰訊教育云、智慧校園、智慧幼兒園、騰訊微校、騰訊新工科、騰訊課堂、企鵝輔導、騰訊英語君九大塊。涵蓋從學前教育到成人教育全流程的技術、服務和內容支持。
騰訊搭建教育中臺,為相應場景提供解決方案
從投資數量和金額來看,騰訊是要在教育領域深耕的。據 IT 桔子統計,騰訊在教育領域的投資總共 40 起,金額達到 36.48 億元,在 K12、學前教育、素質教育、教育信息化等領域均有布局,中后期投資居多。
騰訊投資的對象不乏上市公司和獨角獸,如新東方在線是港股在線教育第一股;VIPKID、猿輔導等已成為獨角獸。不過,騰訊也有看走眼的時候:O2O 教育機構“瘋狂老師”于 2019 年 4 月 30 日停止運營,而教育 O2O 模式也被多個創業公司證明不可取。
截至今年五月,騰訊在教育領域新增四筆投資,分別是 VIPKID 旗下大班課“大米網校”、印度多語種教育在線科技平臺“Doubtnut”、K12 線上教育公司“猿輔導”和少兒編程項目“西瓜創客”。
和騰訊動作類似,百度在 2012 年前后開始做教育。2012 年百度教育上線,支持錄播與直播課程;2014 年孵化了 K12 問答學習平臺“作業幫”,2015 年底分拆出百度,同年還推出了視頻直播平臺“度學堂”。
百度的投資版圖則從 2013 年開始,側重少兒數理邏輯訓練和題庫產品,偏中早期投資,除作業盒子、凱叔講故事外金額不高。
2013 年百度投資了傳課網,并于 2014 年 7 月收購了這家公司,據媒體報道,當時百度欲“打造在線教育領域的去哪兒”,如今去哪兒早已被攜程收購了,傳課網也于今年 3 月 31 日關閉服務,原網址已鏈接到百度文庫。
2017 年 10 月,百度參與了作業盒子 2 億人民幣的B+ 輪融資;2018 年 7 月,投資少兒編程項目“BestCode”天使輪數百萬元;2018 年 8 月,投資少兒數學思維訓練項目“一體數學”天使輪 1000 萬元;2019 年 7 月領投凱叔講故事共 5000 萬美金C輪融資,好未來、新東方參投。今年沒有新增教育投資。
阿里巴巴在教育的布局上,更傾向于 To B 賽道。
2014 年,阿里巴巴推出家?;赢a品“阿里巴巴師生”。2015 年,原“來往”團隊推出了釘釘,定位 To B 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今年疫情期間,釘釘支持了全國超 30 個省份 300 多個城市的大中小學開課,覆蓋超過 60 萬老師、5000 萬學生。
淘寶教育也是阿里巴巴教育生態下的一環,淘寶教育上的課程包含中小學輔導、興趣愛好、考研考證、職場教育、語言學習等課程,這些課程來自線上線下的教育機構。5 月 14 日,淘寶教育還聯合粉筆教育 CEO 張小龍、酷艾英語創始人艾力等名人做了直播。
目前,阿里巴巴云市場份額位居國內第一,品牌效應較強。截至 2017 年,有一萬多家在線教育公司在阿里巴巴云上構建 IT 基礎設施,阿里巴巴云占據了國內教育云服務 85% 的份額;
阿里巴巴也在做非營利性學校,如湖畔大學、云谷學校、達摩院、鄉村寄宿學校。同時投資美國幼兒園運營商。2018 年 2 月,阿里巴巴旗下的云鋒基金完成對凱斯國際幼兒園的A輪投資,金額為億元人民幣。凱斯國際幼兒園是一家美國連鎖幼兒園品牌運營商,課程包含大腦開發課程 Brain Waves、跨學科課程 STEAM Ahead,以及中文課程 HiChina,內容包含中國傳統 24 節氣等中文特色知識。
據 IT 桔子統計,阿里巴巴以及旗下的云鋒基金已經投資了八家教育行業的公司,包括 VIPKID、iTutorGroup、小盒科技、凱斯國際幼兒、云學堂。阿里巴巴投資集中于中后期項目,以學前教育,少兒英語為主。其中 iTutorGroup 和小盒科技融資金額最高,分別達到 1 億美元和 1.5 億美元。今年 1 月,云學堂宣布完成 1 億美元D輪融資,是今年教育 To B 領域最高融資項目,也是阿里巴巴今年在教育領域唯一的投資項目,2018 年還曾參與其C輪融資。
真格教育基金合伙人葛文偉曾公開表示,BAT 如果要做教育,除了投資外,還要在各自生態中去做,只負責“底層水電”。
以上三家公司的教育投資布局對比之下,騰訊投資次數和金額最多,大部分是跟投;百度起步早,也有明星項目,但投資力度小。從投資金額來看,相比金融、文化娛樂、企業服務等領域,教育投資金額在百度的投資中排第五;在騰訊則排到第七。
在具體投資策略上,BAT 結合各自業務優勢進行布局的打法明顯,例如阿里巴巴結合旗下云業務,發力教育 To B 細分領域。而面對賽道勢頭正勁的獨角獸,手握資源和重金的巨頭從來不會缺席。整體來看,巨頭對于教育行業的投資,涉足多個領域,意在卡位。
新秀意在增長
從入局時間來看,網易旗下有道為先行者之一,但從發展策略來看,2017 年正式進軍 K12 之后,有道之于在線教育賽道的影響力被放大。
2019 年 10 月,有道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點此閱讀有道如何用高投入換高增長)2020 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有道實現了經營性現金流為正,凈收入、毛利率、付費人次等多項重要業績指標都出現大幅增長。其中,K12 細分領域是主要的增長引擎,付費人次同比增長 358.7%。
有道的產品矩陣基本形成。在 To B 企業服務賽道,有道推出了“有道智云”,可智能批改作業,自動檢查語法,通過文字識別技術和題庫 AI 技術能力。面向學員,推出有道詞典 App、有道云筆記 App,這些工具軟件可以為網易公開課等平臺引流。另外,有道還推出了學習型智能硬件,如有道智能筆、學習平板等。
今年 3 月,有道戰略投資了 K12 有聲教學項目“分貝工場”,后者致力于打造專屬 6900 萬中學生的有聲化知識學習平臺,2019 年 9 月正式運營,以智能硬件為載體,打造符合中學教學特點和應用場景的有聲化學習服務。今年 4 月,有道和北塔資本投資“環球繪本”Pre-A 輪 1000 萬元,后者成立于 2018 年 6 月,為幼兒園及培訓機構提供互聯網繪本課程和服務。
“后起之秀”字節跳動在教育領域發力較晚,但動作頻頻,收購了多個教育項目的同時,順勢推出了自研產品,目前仍處于摸索階段。
投資方面,字節跳動集中英語與 K12,“軟硬兼施”。2018 年,字節跳動收購了“開言英語”“讀白背單詞”;據媒體報道,字節跳動還收購了在線教育品牌“學霸君”的B端業務;參與投資了中小學智慧校園和教育云服務商“曉羊教育”。2019 年,收購了錘子科技的部分硬件專利和“清北網校”;投資了精準教學服務平臺“極課大數據”、育兒教育服務提供商“HnR 新升力”、美國創新型大學“Minerva Project"。
在自有品牌方面,2018 年以來,字節跳動相繼推出“好好學習”“Gogokid”“湯圓英語”“瓜瓜龍思維”“瓜瓜龍英語”“大力課堂”等產品,涵蓋知識付費、K12 輔導、AI+ 英語等熱門方向。
在講究“慢”節奏的教育領域,字節跳動仍處摸索期。2019 年,字節跳動旗下多個教育業務傳出人員調整、停工、高管離職的消息,但這并未阻擋其加碼教育的決心。
今年以來,字節跳動接連上線了瓜瓜龍英語、瓜瓜龍思維等學習平臺,最新一款產品是適用英語初學者的 AI 互動課產品“開言簡單學”App,對標斑馬 AI 課,采用“打卡返現”模式,用戶堅持學習 300 天,可獲得 300 元獎學金。今年 3 月,還曾有報道稱,字節跳動正在秘密接觸兩家營收規模在 1 億元左右的線下 K12 培訓機構,這在互聯網公司里實屬罕見,但字節跳動已否認。
目前,教育已被字節跳動當成下一個增長點。3 月 12 日,字節跳動全球 CEO 張一鳴在八周年的全員信中表示,教育業務將是他重點關注的新業務方向。他說:“接下來,我會重啟對教育的訪談觀察。”
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陳林曾表示,目前教育業務仍在持續招人,今年將會招聘超過一萬人。5 月 25 日,清北網校發布招聘啟示,稱將以兩百萬年薪招聘網課教師。根據招聘啟示,名校畢業、熱愛教育事業是招聘的第一要求。
瞄上教育的不止是字節跳動,還有同樣風頭正盛的快手。
對于快手而言,大量 UGC 內容讓平臺看到了教育板塊巨大的想象空間。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說過,快手教育內容創作者的涉獵范圍在不斷擴大:在農業之外,攝影、音樂、K12 等內容逐漸登陸快手平臺??焓值慕逃齼热菰桨l豐富、也越發受人關注。
2019 年,快手一方面鼓勵更多的個人工作室在快手直播、賣課程或教學相關的產品,收入按比例分成;另一方面,快手也對教培機構表現出了合作共贏的意向?!?019 快手教育生態報告》顯示,目前好未來、知乎、喜馬拉雅、果殼、文都教育等多家企業已入駐快手,形成了平臺名師與企業官方賬號并行的產品矩陣。
在投資方面,2019 年 5 月,中小學自適應學習平臺“精準學”宣布,獲快手A輪 5000 萬融資;今年 4 月,快手投資火花思維 3000 萬美元D+ 輪融資。
疫情期間抖音、快手在教育領域的部分動作(圖源網絡)
從快手的動作能夠看出,其對教育賽道的興趣依然濃厚,是值得觀察的行業變量。
與一眾押注 K12 賽道的巨頭相比,美團、58 同城在教育上的布局更多是為服務自身主業,瞄準職業教育賽道。
2019 年 10 月,美團推出職業教育平臺“美團大學”,2019 年 11 月,提出了美團點評教育培訓業務未來三年的目標:提升連接效率,預計帶來超 1000 億學費;從體驗到畢業沉淀 2000 萬+真實評價;幫助教育培訓機構提升線上運營能力,做高效率的連接平臺。
58 同城也在打造大學,不過重心在線下。5 月 11 日,58 同城宣布成立 58 同城大學,與培生教育、北京奧特思鼎國際教育達成合作,聚焦職業教育在中國的發展,設置了房產經紀人大學、人力資源學院、家庭服務學院 、汽車服務學院、網絡營銷學院、新媒體學院六大技能型人才培訓學院。姚勁波表示:“58 同城大學將在 200 個城市,打造 1000 家職業技能培訓與就業中心。”
58 同城還投資了一些創業公司。2015 年至今,58 同城共有六筆教育領域融資,其中四筆是職業教育項目。4 月 29 日,58 同城、初心資本投資 IT 技術在線教育平臺“奈學教育”天使輪,金額為數千萬人民幣。
從后起之秀們的投資、業務布局可以看出,其與 BAT 意在卡位、與主業協同、加固自身護城河的意圖存在略微差異,字節跳動、快手等新秀們,加碼教育的意圖更多在為自身尋找新增長點。因此,其整體的投入策略,相較 BAT 更加激進。
地產巨頭:還是為了賣房
梳理公開信息可以發現,除了備受關注的互聯網巨頭之外,加碼教育的力量中,地產大佬們也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地產公司為何要投入教育?
據德勤報告,教育地產的價值在于教育配套因素以及優質教育資源使其房產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由于教育是剛需,教育地產也具有抗跌性和穩定性。
目前已有多家房地產領域人士進軍教育,他們大多發揮“老本行”的特長,自建雙語學校,或是投資和收購其他創業公司,憑“買買買”完成教育布局。
碧桂園很早就開始了教育擴張。1994 年,碧桂園與北京景山學校合辦廣州碧桂園學校以帶動樓盤銷售。碧桂園主要做國際學校和雙語學校,學校一般提供 15 年一貫制教育,收費水平較高。
2017 年初,碧桂園教育集團更名為“博實樂教育集團”。2017 年 5 月 18 日,“博實樂”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交易。2017 年底,“博實樂”已經擁有 64 所學校,業務涵蓋國際學校、雙語學校、幼兒園、培訓與服務、游學營地。截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博實樂在全國九個省份擁有 55 所幼兒園。
然而,2018 年,針對教育行業的一系列監管規范政策發布,民辦教育機構受到影響,博實樂股價大跌。博實樂教育卻沒有放慢“買買買”的速度。
一方面,收購多個線下學校,另一方面,收購線上教育平臺。2018 年,博實樂戰略并購了職夢,后者為留學生職業發展提供量身定制的戰略性求職解決方案。今年 5 月 14 日,國際教育輔導平臺“翰林學院”宣布完成數千萬元融資,博實樂獲得該機構 51% 的股權。
博實樂并購職夢
另一家地產巨頭萬科希望打造的是“全齡段教育社區”。
萬科教育的形態有城市營地、戶外營地、梅沙書院以及社區營地幾類。社區營地依托萬科住宅社區,主要提供教育和托管業務。其中,萬科雙語學校是民辦中英雙語學校,主要采用 20 人小班化教學,中英文教學時間各占 50%。
萬科集團在社區公共空間打造了分時的教育配套設施——萬科V-Link 社區,面向幼兒、青少年、青年以及老年提供教育服務。團隊設計了教育課程,一周 7 天安排 10 小時課程。萬科V-Link 社區教育體系下共設有幼兒學院、常春藤學院、素能學院和家學院四大模塊。
保利地產則瞄準幼教領域。2017 年 12 月 2 日,華潤置地與深圳羅湖區教育局簽約創辦首所“未來學校”,正式進軍教育。至此,中國 Top10 的房地產商幾乎全部入局教育。2018 年,保利地產還戰略投資了智慧教育服務云平臺“黃埔在線”數千萬元,之后沒有新增教育投資。
整體來看,地產公司加碼教育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服務主業,直白一點說還是為了更好的賣房子,這一邏輯與互聯網巨頭卡位的訴求根源相通——服務主業,鞏固護城河。
當前,在線教育重回風口,資本、資源再度聚集,在前幾年的洗牌下,行業已經成為獨角獸和巨頭的游戲。
各路人馬齊聚教育賽道的原因不難理解:教育是剛需,而只要互聯網能夠助力教育實現在線化、規?;?,行業集中度會得到極大提高,這意味著一個價值千億美金的賽道。
更重要的是,在線教育的模式一旦走通,將極大改善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問題,也就是說,在線教育不但商業前景可觀,社會價值同樣巨大——能將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高度統一的行業,委實不多,因此,在線教育自然受人追捧。
但從過往經驗來看,教育是“慢領域”,需要對學生使用習慣、用戶屬性特征等都有清晰的認知,并且教育市場細分領域眾多、可復制性差、專業水平要求高,單純靠技術、燒錢、流量就想做好教育,難度較大。不論是教學教研、人才儲備還是運營管理水準,沒有一定的時間積累,無法建立優勢。
不過,多路玩家的進入為教育行業帶來的影響是,引入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發力點,這些在借助資本力量放大影響的同時,也會深度改變教育行業的面貌。而可以肯定的是,在行業可觀的發展前景面前,包括巨頭在內的力量對教育賽道的加持還會繼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线上教育流量大增 巨头搅动教育风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良好的良少一点读什么(良少一点读什么)
- 下一篇: 求你的爱不离不弃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