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联手中国医促会,成立国家级耳鼻喉互联网分级诊疗中心
6 月 10 日,京東健康在北京總部舉辦了“醫療服務模式創新與發展院士論壇暨京東上線發布會”,會上全新發布了“耳鼻咽喉智能醫療健康服務中心”,共設置了耳科、鼻科、咽喉科、顱底科、噪音醫學科以及頭頸外科等科室。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韓德民,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四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出席了本次論壇。
發布會上,京東健康宣布與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下稱中國醫促會)達成戰略合作,韓德民院士獲聘“京東健康首席顧問”。
辛利軍表示:“此次中國醫促會與京東健康的合作,是圍繞患者和用戶需求,以國家級醫療中心為目標,打造首個圍繞耳鼻咽喉健康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國家級專科醫療中心。”
近年來,伴隨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的探索從未停歇,尤其經歷此次疫情,更加速了醫療健康產業新業態的發展進程。
韓德民院士表示:這次疫情造成全球死亡 30 多萬人,死亡率不亞于一次中等的全球戰爭,給醫療行業帶了很深的思考。”
田偉院士說到,“醫院人滿為患,但相當一部分患者僅僅是擠兌專家資源。我們發現有2/3 甚至更多的病人,到醫院僅僅是滿足咨詢需求,但大醫院恰恰提供不了這樣充沛的資源。互聯網醫療之所以火熱,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滿足了這部分個性化需求,而這種新的醫療模式,必然會導致線下醫療機構收入的下降。”
對于田偉院士的這一觀點,京東副總裁、京東健康 CEO 辛利軍用了一組數據進行佐證。
“很多院長都表示,現在醫院收入下降非常厲害。即使后疫情時代,也沒有恢復以前的狀態。與之相對則是線上服務的爆發。京東健康每天有 10 萬人在線上問診,按照日門診量計算,已經超過全球任何一家醫院。”
面對這個問題,很多醫院都在積極轉型,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探索實體醫療+智慧醫療+互聯網醫療已成為必然的新趨勢。
韓德民院士對這一理念也給予了高度認可。
他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發揮積極作用,幫助實體醫院進行在線初篩和分診,緩解實體醫院就醫壓力,避免物理空間的交叉感染;幫助慢性病用戶實現在線管理,復診購藥。
“醫院的門診量永遠不可能回到從前,就醫模式也不可能和原來一樣,時代在進步,新的就醫方法被我們的病人,我們的服務對象所接受,廣大社會期盼我們做出抉擇,新的健康醫療服務方式,不應該分彼此,不要分你我。”
雷鋒網了解到,未來跟隨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步伐,京東健康還將規模化、區域化連接醫生團體、醫療機構等頭部醫療資源,開展圍繞“線上+線下”“醫+藥+險+養”一體化閉環的國家級互聯網醫療中心和國家級互聯網的分級診療中心,從而探索醫療健康服務的新模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京东健康联手中国医促会,成立国家级耳鼻喉互联网分级诊疗中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描写冬日暖阳的诗句古诗词(描写冬日暖阳的
- 下一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翻译(四时田园杂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