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失踪60多年后:“神话之鸟”回来了
這幾天,美麗的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突然火了!
自從1929年被發現以來,人們將近90年無緣再見它們的倩影,以至于科學家認為這種絕美的花兒早已滅絕。直到2020年5月,我國科考人員才在四川山地與枯魯杜鵑久別重逢。
枯魯杜鵑重現中華大地,并非是一次絕無僅有的生命奇跡。許多一度只存在于化石記錄之中,或是被人們認定為已經滅絕的物種,都曾經以同樣不可思議的方式回到了我們身邊。它們神秘的“死而復生”,令人聯想起《圣經》故事中復活的信徒拉撒路,這些身世傳奇的生物因此被稱為“拉撒路物種”。
化石“復生”:西印度洋矛尾魚
在距今數億年到數千萬年前的化石中,一群奇異的史前魚類留下了長久的印記。由于鰭棘中空而被稱為“腔棘魚”的它們,擁有類似陸生動物四肢的胸鰭和腹鰭,與兩棲動物的祖先扇鰭魚有著密切的關系。數百年來,生物學家們堅信腔棘魚已經滅絕了至少6500萬年。
1938年圣誕節前夕,一艘返回南非東倫敦港的漁船,為博物學家拉蒂邁女士帶回一條陌生的大魚。這條很快震驚世界的“拉蒂邁魚”,就是腔棘魚目矛尾魚科的西印度洋矛尾魚(Latimeria chalumnae)。本該停留在化石上的矛尾魚們,在印度洋深處悠然游過千萬年的時光,成為最為我們熟知的拉撒路物種之一。
呆萌獵手:藪犬
1830年代,在發掘一個巴西洞穴的過程中,博物學家隆德發現了一種犬科動物的化石。1842年,他又在巴西叢林中發現并命名了“藪犬”(Speothos venaticus)。然而,這位巴西古生物學之父當時并不知道,他的兩個發現居然對應著同一個物種!
身世古老的藪犬們,呆萌的模樣并不酷似同科的遠親,反而是一群類似鼬科動物的小短腿兒。它們熱愛臨水而居的叢林生活,成為唯一演化出腳蹼的犬科動物。盡管體重通常不到10千克,藪犬卻既能單挑強壯的水豚,又能合力狙殺巨大的美洲貘。頑強、兇狠而又狡黠,或許就是它們能夠戰勝無盡歲月的生存秘訣。
迷之鼠輩:老撾巖鼠
1996年,美國學者蒂明斯在老撾集市上買到了兩只“大老鼠”。它們很像毛色深灰的地松鼠,卻與現存的嚙齒目動物都大不相同。困惑的科學家們把它們命名為Laonastes aenigmamus,意為“巖石上的迷之鼠”,它們的中文名因此是“老撾巖鼠”或者“迷巖鼠”。
和有點無厘頭的學名相比,老撾巖鼠的前世今生更是讓人霧里看花。直到2006年,包括我國古生物學家李傳夔在內的科研團隊,才終于揭開了老撾巖鼠的身世之謎。以“科學”的眼光看來,老撾巖鼠本該“死得不能再死”,有關它們的化石記錄終止于1100萬年之前。這群喜歡攀巖的小家伙們,卻完全無視上千萬年的演化斷層,在老撾的石灰巖山地生生不息。
“鬼哭”歸來:百慕大海燕
歐洲人第一次踏足百慕大群島的時候,百慕大海燕(Pterodroma cahow)在島上幾乎隨處可見。它們凄厲的啼鳴嚇壞了西班牙船員,因此獲得了“鬼哭鳥”這個不祥的別名。在隨后的一百多年中,人類和他們帶來的貓狗,毫不留情地捕殺著溫和的百慕大海燕。1620年前后,它們矯健的身影從百慕大的上空消失了。
然而,鳥類學家們沒有遺忘百慕大海燕。1951年,歷經300多年的苦苦尋覓,人們終于有一次邂逅了18對百慕大海燕。幫助科學家發現百慕大海燕的大衛·溫蓋特,當時只是一位15歲的當地少年。隨后的50年間,他把保護百慕大海燕作為了畢生事業,和他熱愛的鳥兒們一同成為多部紀錄片的傳奇主角。
孤崖求生:豪勛爵島竹節蟲
千萬年以來,在遺世獨立的澳大利亞豪勛爵島上,豪勛爵島竹節蟲擁有著少有天敵的慢生活,一艘1918年擱淺的船只卻改變了一切。不會飛翔的豪勛爵島竹節蟲,面對隨船偷渡的黑家鼠毫無逃生機會。僅僅兩年之后,島上就沒有哪怕一只豪勛爵島竹節蟲了。
1964年,在“鮑爾的金字塔島”這座世界上最高的海上孤巖腳下,人們發現了一只死去的豪勛爵島竹節蟲。2001年,兩位澳大利亞科學家冒險攀登鮑爾的金字塔,在絕壁的灌木叢中發現了24只豪勛爵島竹節蟲。既不會飛又不會游的它們,當年是如何來到怒海阻隔的懸崖之上的?沒有人知道。
叢林迷蹤:睫角守宮
1866年,探索新喀里多尼亞島的法國動物學家Alphonse Guichenot,在雨林冠層發現了一種獨特的樹棲壁虎。它們的眼睛上方生有睫毛一般的突起,把大大的圓眼睛襯托得格外醒目動人,這種壁虎因此有了“睫角守宮”(Correlophus ciliatus)的有趣名字。
在隨后的近80年之中,睫角守宮一直神隱于叢林深處,以至于人們不得不把它們列入了滅絕物種名單。1944年的一場暴風雨之后,一支美國探險隊才意外地再次發現睫角守宮。再次現身的睫角守宮,很快成為爬寵界人氣最高的壁虎物種之一,憑借可愛的小模樣兒贏得了大批人類粉絲。
百年孤獨:費爾南迪納巨龜
在西班牙語中,加拉帕戈斯意為“巨龜之島”。在加拉帕戈斯的十幾種巨龜之中,費爾南迪納巨龜(Chelonoidis phantasticus)尤其罕見神秘。它們以費爾南迪納島的熔巖荒原為家,自1906年之后的113年間,只有一件雄性標本能夠證明費爾南迪納巨龜的存在。
火山經常噴發的費爾南迪納島環境險惡,卻不能消減人們尋找費爾南迪納巨龜的熱情。2019年2月的一天,一支跋涉了幾天的科考隊,終于和一只雌性費爾南迪納巨龜不期而遇。百歲高齡的它虛弱而消瘦,卻肩負著一個物種延續的希望。它是否孤零零地生存了百年之久?它是不是地球上最后一只費爾南迪納巨龜?人們正在繼續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
白色和淺灰的淡雅羽衣,神氣醒目的黑色鳳頭羽冠,把中華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nsteini)打扮得令人過目難忘。它們的黃色鳥喙點綴著俏皮的黑色尖端,因此也擁有“黑嘴端大鳳頭燕鷗”的別名。它們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小島繁衍生息,人們卻難得一見中華鳳頭燕鷗俏麗的身姿。
從1937年開始,中華鳳頭燕鷗更是神秘失蹤60多年,成為國人上下求索而不得的“神話之鳥”。2000年,一小群中華鳳頭燕鷗悄然現身我國馬祖群島。2004年,我國科研人員又在韭山列島發現了它們的繁殖種群。中華鳳頭燕鷗回來了,它們的全球數量卻只有不到一百只,仍然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只有給予最真誠及時的呵護,我們才有可能不再失去中華鳳頭燕鷗。
每一個失而復得的拉撒路物種,都是大自然絕無僅有的珍寶,都是地球生態系統不可替代的基石。如果任由它們再次失落,人類終將飽嘗生態惡化的苦果,終將困守一個滿目瘡痍的貧瘠地球。“關愛自然,刻不容緩”,關愛每一個拉撒路物種,關愛我們身邊的點滴自然,也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的未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神秘失踪60多年后:“神话之鸟”回来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美国保险公司狂打10亿个骚扰电话 遭FC
- 下一篇: 万和壁挂炉多少钱。18kM?